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我大哥叫李定国 » 第九十一章:杨二到来

第九十一章:杨二到来

    窦逐北一开口,就让众人再次呼吸急促起来。

    他环顾一圈,对着拿了钱之后,明显凝聚力高了不少的匠人们,开口道:

    “诸位只管安心做事,今后有了好事,本侯定会先行想起你们!”

    窦逐北给大马猴发了五两银子,然后让会制作船只的木匠,跟随大马猴一起,去搭建起船厂的架子。

    而余下的木匠们,则继续制造纺织机。

    不过是一百多两银子,就收了一众匠人的心。

    他刚要朝着纺织作坊那边去看看,就见到窦老六匆匆而来。

    “小侯爷,杨二来了,正在府衙等着你呢!”

    “杨二?”

    窦逐北诧异道:“可是龙门岛的杨彦迪?”

    “是他!”窦老六回道:“小侯爷可要见他?”

    “走,回去!”

    杨彦迪的大名,虽然在后世网络上名不见经传,但是,这是被郑成功的威名给压制的了。

    实际上在明末清初这一段时间,杨二与郑成功一东一西,牢牢的控制着海边区域。

    而相对于后人战败后投靠了清廷的郑家不肖子孙,杨彦迪可就硬气多了。

    杨彦迪被迫离开广西沿海之后,却是去了占据占城等地的阮家。

    此后,其部几经斗争,却始终不曾回到满清统治下卑躬屈膝。

    ……

    杨彦迪要比窦逐北想象中的年轻了很多,大约三十多岁,古铜色的皮肤,肩胛骨处一道刀疤格外醒目。

    “末将见过荡寇侯!”

    杨彦迪心中很是震撼,因为地靠大陆,使得占据了龙门的杨彦迪,消息倒是比琼州百姓灵通了很多。

    饶是早已知道窦逐北年纪不大,但是,见到真人之后,杨彦迪却是更加诧异此人的年轻了。

    “杨将军请起!”

    窦逐北笑着扶起了杨彦迪,这才道:

    “将军占据龙门,成为广西清军的心腹之患,逐北却是佩服得紧。”

    “侯爷廖赞了!”

    杨彦迪笑了笑,古铜色的脸上,倒是有了几分腼腆。

    他不是正经官兵出身,虽然得到了朝廷封赏的官身,但是,杨彦迪骨子里却是有着一种自卑的。

    是以,见到窦逐北如此热情,他反倒是觉得有些自己德不配位了。

    “坐!”

    窦逐北笑着招呼一行人坐下,让下人上了茶:

    “将军等人远来,某招待不周了!”

    “侯爷说笑了,我等颠簸一声,侯爷处的安宁,倒是我等难得的安宁啊!”

    众人说笑几句,杨彦迪起身道:

    “侯爷,我们此来却是有事请教!”

    “坐下说话就是,我这里没有那么多规矩!”

    窦逐北压压手,示意众人坐下:“朝廷困顿,能够坚定不移干鞑子的,都是兄弟,咱们一家人说什么两家话!”

    他开口道:“若是杨兄弟这边有什么难处,只管开口就是,只要能够帮衬的上的,我窦逐北必然不会藏私!”

    “多谢侯爷大义!”

    杨彦迪笑了起来:“这一次冒昧前来,倒是唐突,唯有些许不成敬意!”

    他冲着手下使了个眼色,有随从将领递上一张礼单。

    礼物早已放在门房处,这礼单乃是礼物的清单。

    “这是作何?”

    窦逐北一眼扫过礼单,只见上面写着一寸大的珍珠两斗,黄金、珠玉若干,他急忙摆手,将礼单推了回去:

    “杨兄弟若是有事,只管言明就成,说句不中听的,某夺了琼州,总是要比杨兄弟众人富裕一点。

    现在清廷势大,我朝各地将军入不敷出,此时正是我等同心协力,壮大己身,反抗鞑子的时候!

    这些钱财,杨兄若是拿去招兵买马,与鞑子作战,本侯倒要高赞杨兄几声,用来做了这等事,倒是让人平白看不起了!”

    “侯爷!”

    杨彦迪心中大受感动,他不是没有与明将接触过,但是,不管是军中将领,还是地方官员,无不以贿赂为重!

    身为一个海盗出身之人,这一点眼光,他还是有的。

    眼见得到授意的亲兵,已经将他送给的珍宝退了回来,杨彦迪感激的无以复加了。

    他只得说明了自己的来意:

    “侯爷,这一次我带着弟兄们前来,主要是因为我拿不定主意。

    现在末将这边分做了两派,一部分人认为应该继续攻打广西诸地,一部分人却是认为我们应该换个方向,朝广东攻打。

    还请侯爷给我们定一个方针!”

    杨彦迪请求道:“侯爷军略无双,若是侯爷肯为我军定下计策,我杨彦迪愿为侯爷驱使!”

    陈上川见到杨彦迪如此说,当即大急!

    他是朝廷任命的高、廉、雷三州总兵,若是能够收复三地,他的实力也不比窦逐北低了多少啊!

    “杨兄的话,某记住了。”

    窦逐北笑了起来:“至于军略,我倒是有个建议。”

    杨彦迪大喜,急忙道:“侯爷请说,杨某洗耳恭听!”

    窦逐北缓缓道:“杨兄以及诸位联合在一起,手下也不过万,以这么一点兵力,若想攻城略地,却是很危险!”

    他皱紧了眉头:“说句不好听的,一旦诸位失败了一次,人心怕是就要散了!”

    杨彦迪点头。

    何尝不是啊!

    今年邓耀带着他们攻打府城,却是没想到不但没有打下,更是就连邓耀也折了进去。

    最后更是生出了一场火拼。

    “侯爷这边有什么好的建议?”

    陈上川挑了挑眉角。

    窦逐北瞥了他一眼:“可是陈总兵?”

    “末将贱名,却不想侯爷竟然知晓。”

    陈上川笑了笑。

    窦逐北摇头,不管此人话语里的夹枪带棒,对着杨彦迪解释道:

    “以小攻大,就不能指望着毕其功于一役,杨兄当先行沿海而进,占据小岛,侵扰清廷地方,每战不以多大的战功为目标,专杀清廷分派的地方汛营。

    如此积少成多之下,即锻炼了士兵胆魄,又杀伤了敌军人力,又能积攒军功,宣扬大明威名。

    如此,杨兄只需要三五个月时间,就能杀得清廷不敢分派兵卒出城,只要做到了这一步,沿海县城,杨兄就有了拿下的契机了!”

    陈上川挑眉:“可是,晋王欲要攻打广西,正是我部响应的时机,若是如此,何时才能与晋王汇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