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回到三国:从徐州开始 » 第十二章:战争的契机

第十二章:战争的契机

    营帐内。

    陈列依旧简洁。

    长条桌子,五条凳子,唯一的一把椅子。

    柳山就坐在上面,面前是铺的平整的沙堆。

    传令兵站在一旁,举着火把。

    干啥?

    当然是照亮呀。

    现在可是柳山的自习,兼做作业时间。

    以沙为纸,以枝为笔。

    低着脑袋,不断画算着。

    “柳将军,别写了,快走,拉粮去。”

    柳山却是头也没抬,宽厚的手掌捏着根树枝。

    “苏先生莫慌,且等我先把这题算了再说。”

    麻麻地,这也太好学了。

    苏飞也没惯着他,一把上去把沙子扫了个精光。

    “不是,苏先生,你这也太过分了吧。不就是点儿粮嘛,能有多少,别耽误我学习的时间。”

    苏飞这个无奈呀。

    “你知道是哪儿的粮嘛?”

    “赌场?能有多少。”

    卧槽,柳山这副大聪明模样,竟然也想明白了?

    还是说是精兵汇报呢。

    不过都在一个村,要说柳山真的一点儿也不知道,他这底下士卒的所作所为。

    这才不正常呢。

    现在看来是柳山绝对都是那种家庭赌坊?

    不过管他呢,苏飞却是面色恢复一如既往的沉静。

    “比军需仓多,比仓库里的要多得多。”

    “啥?!”

    完全是拍案而起嘛。

    桌面沙粒被振的飞舞。

    “别废话啦,调兵,调亲兵!”

    别说,柳山的行动能力真的没得说。

    一声传令。

    也就十分钟的样子。

    一对,五十人,皆着精甲。

    统一握紧手中钢枪,腰间挂着长刀。

    这才是真正的军队,精英中的精英。

    历史上,能够夜晚行军者,绝对是精锐中的精锐。

    比如后金的夜不收。

    正是以夜间行军闻名。

    不过那是数量多嘛,这才五十人,都是沙场上一次次拼杀出来的精英。

    更何况还有火把。

    路况也不复杂,只需要顺着路走就行。

    哒哒哒。

    精兵整齐划一的步伐。

    雄赳赳,气昂昂。

    别说,这军训之法,还真算有点儿用。

    没白白浪费劳力,停止耕种。

    最起码看起来是有气势多了不是。

    所到之处,振的花鸟具颤。

    “报告柳将军,我等共抓捕赌徒五人,屯长一人,队长一人。”

    眉头拧成一处,柳山的眸子沉的能滴出水来。

    屯长却是知晓柳山性格,直接扑通一声跪在地上。

    “柳将军,我们且快些行进,免得赌场之人狗急跳墙,一把火将粮草烧个干净。”

    柳山现在可是最听苏飞的话,只是一脚便将那屯长踹的滚了出去。

    “你们继续守在这里,来一个,抓一个。”

    苏飞对这十位精兵下达命令后,继续前进。

    山雨欲来风满楼。

    这么大的动静。

    除非是聋子,不然绝对不会存在听不见的可能。

    可是,有用吗?

    这可是一对精兵呀。

    “五人一伍,分散行动,反击者,斩!”

    顿时间,齐刷刷分为十波。

    “刘四,赵二,带人跟我来!”

    苏飞唤出熟悉的两位伍长。

    踏踏踏!

    十人却是极快的速度,扭过树丛。

    赌场仓库看守倒是不少。

    足足五个人呢。

    可惜呀,只是乌合之众。

    精兵一枪上去,便是捅了个透明窟窿。

    鲜血喷涌而出。

    原本还有些许抵抗心思的,也是瞬间跪倒在地。

    看,多简单呀。

    这就是精兵与普通士卒的差距。

    更何况这些人还称不上普通士卒呢。

    不过嘛,闹出这么大动静。

    收获也是一点儿也不小。

    三百石+的粟米。

    听起来好像不多吧。

    实际上呢,一万五千公斤粮食。

    十五吨重!

    什么概念呀。

    不过嘛,其实部队消耗也不少。

    一人一千克粮食的话。

    五百人一天便是五百千克。

    这些粮也就够吃一个月的。

    要不说曹操要到徐州抢粮呢。

    百万黄巾兵。

    折去家属,小孩,老人,伤残。

    即便是只维持士卒开支便是一笔很大的消耗。

    更何况兖州蝗灾,粮食欠收。

    还要安置家属呢。

    怎么安置,屯田呗。

    田是哪儿来的。

    反正百姓手里绝对没这么多的。

    世家,大族!

    也就在苏飞在柳山的英明领导下,紧张的扫黄,打赌时。

    曹操也已经将目光再度盯向徐州。

    至于曹操老爹曹嵩之死。

    一个豫州地主,逃到徐州。

    这很正常呀。

    现在这世道,也就徐州安稳些。

    傻子都知道该往哪儿跑。

    曹嵩这么有钱,现在儿子曹操都成了兖州老大。

    这不回家的理由在哪儿呢。

    可着一回就坏事啦。

    不怕贼偷,还怕怎惦记呢。

    曹家多有钱,都能买到三公太尉的官职。

    也就相当于随便买了个丞相当当。

    这么一只大肥羊。

    没人惦记才奇怪呢。

    历史记载,曹嵩是被陶谦派出轻骑追杀。

    这就很奇怪。

    曹嵩当时是在琅琊避祸事。

    没错,就是诸葛亮的老家琅琊。

    事实上,现在的诸葛亮,也就13岁多,离开老家琅琊五年。

    不过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曹嵩这倒霉蛋,马上就要凉凉。

    虽说有点儿奇怪吧,就像是陶谦突然犯病,去惹曹操。

    实际上呢,的确有点儿犯病。

    历史记载是陶谦派兵,演义里是张闿。

    这人后来又去杀了豫州的陈王刘宠。

    当然啦,历史记载的比较模糊。

    只能从细节中加以推敲。

    事实证明,演义里的些许推敲还是很合理哒。

    比如张闿。

    要说这人,杀了曹嵩的概率还是很高哒。

    这人后来投了袁术。

    绝对是早有预谋。

    虽说此时的袁术,陶谦勉强还算是在结盟。

    可是吧,即便是真的结盟。

    也有背刺不是。

    比如吕子明白衣渡江。

    更何况是暂时的相同利益(共击曹操)

    司马光就曾分析,徐州境内势力阙宣便参与了对曹嵩的谋杀。

    阙宣虽在徐州,却和袁术接壤。

    这陶谦能放心?

    结果就是,阙宣不仅人被宰了,兵还被吞了。

    这么一搞,张闿就很难受了呀。

    留下来吧,怕被陶谦安排的明明白白。

    投奔袁术,那就不能走彭国,而是途径沛国,入淮南。

    正好,谁让陶谦要装逼,展现下他的君子风范。

    让张闿互送曹嵩。

    这不是撞枪口上了嘛。

    当然了,也有可能就是陶谦没脑子,吩咐张闿袭杀曹嵩。

    树立大敌曹操的同时,大将张闿还带着劫下来的财务投了袁术。

    可无论如何曹嵩之死,曹操,陶谦开战。

    最得利者,无疑是袁术这个坐山观虎斗的老六。

    要是这么分析的话,曹嵩绝对是纯纯的大怨种。

    横竖都被人安排的明明白白。

    别的不说,就说去年。

    曹操可是打到了琅琊附近。

    咋就没想起来他亲爹呢。

    曹嵩之死,实际上给了曹操一个出兵的最好理由。

    为父报仇嘛。

    在东汉名义上这个以孝治天下的社会,还能找到比这更加正当的理由嘛?

    不能。

    可是无论如何,这场针对徐州的浩劫(第二次)已然是箭在弦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