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其他小说 » 爱的语言一 » 8、超越原生家庭的影响

8、超越原生家庭的影响

    我们来看一首诗,

    游子吟

    作者:孟郊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我在一岁或者两岁的记忆已经全部没有印象了,三岁左右的记忆有一些,而且有点清晰。三岁时,那个时候是1988年,哥哥6岁。为什么我可以说是三岁的记忆而非是梦境或者是幻觉?因为有大量的记忆与一连串的细节,非常逼真,而且是非常完整的细节。于是我断定这些都是我们曾经经历过的,尽管已经过去了34年,但是仍然记忆犹新。

    听母亲说,她和父亲曾经有一段时间去过我们正念省的省会城市正语市,小时候只是知道有农村,有田野,有农田,有小街道,发现这些已经能够给我带来无穷无尽的乐趣了,从来对城市没有什么感觉。小时候一直认为正语市离我们家很远很远。是的,作为一个小孩子,自己没有见过的事物我们就容易觉得它们离我们遥远,现在看来正语市其实离我们家并不遥远,开车差不多2个小时左右的路程,也就是说大概离我家120公里左右。

    正语市是正念省的省会城市,里面有正语市三镇,汉德口镇,汉德阳镇,武德昌镇,长江水道的路径以及流域,把这个城市分成了三块地方,截止2022统计正语市有1364多万人口,听哥哥说过正语市是全国少有的大学集中的片区。正语市是正念省的经济,政治,文化的中心,著名小吃有我非常喜欢吃的热干面,锅盔,糊汤粉,面窝,还有全国著名的许许多多的景点,如黄鹤楼,辛亥革命纪念馆等等。有一次要去武德昌火车站,我远远的看见过黄鹤楼,因为赶时间,没有近距离的去看黄鹤楼,辛亥革命纪念馆倒是进去看了一下的,在里面我感到非常的震撼。由于要坐火车,辛亥革命纪念馆还没有参观完,所以匆匆忙忙的就离去了。

    依着自己三岁的记忆和父母亲在一起生活的场景,父母那次去武汉的务工之行是在正语市附近的郊区,极有可能是在汉德阳镇附近的郊区。汉德阳镇离我们家比较近,然后哪里的环境比较好,鱼资源比较丰富。而那时父母所从事的工作就如同是帮别人看护渔场之类的工作。

    我从来没有去问过父母为什么要去那个地方帮别人看护渔场,只是听母亲说那边有一个亲戚,具体是什么亲戚我也不得而知,但是那个时候我仅仅只有三岁左右,这一段人生经历,对我今后的人生影响巨大,在此我并非是想要强调原生家庭决定了一个人的命运,但是原生家庭的确对一个人的人生有巨大的影响。当我们从内心深处去真正看我们的人生经历时,我们或许能够活得越来越自由,越来越轻松,越来越幸福,我们才可以去超越原生家庭给我们带来的影响。

    原生家庭,也就是我们出生的地方,起初对我们的人生影响最大的地方,家本来就是一个温馨的港湾,然而当这个家遭遇风吹雨打,屋顶漏水时。我们也会受到影响。屋顶漏水时,家里也会漏水,屋顶破了的时候,冷风会挂进来。

    家庭成员之间和和睦睦时,我们自自然然会感受到家的温暖与温馨,当家庭成员之间吵吵闹闹时,我们甚至可能会逃离我们的家,我们想清静一下。

    一般情况而言,一个家庭有三代人,或者是四代人,当然至少有两代人,每天大家在一起吃饭,睡觉,相互的说话,做着类似的事情,家人之间的思想观念,对人,事,物的看法,很容易就会相互影响,请注意这里的影响是相互影响,一般情况而言,父母对子女的影响比较大,但是有心的父母也会受到孩子的影响,孩子那样天真无邪的来到人世间,尽管孩子身上本来就遗传了祖辈的各种各样的优点与缺点,但是相对而言一个孩子还是比较单纯的,如同老天爷给我们的礼物一样。

    很明显孩子最初的人际关系就是在家庭里面,与父母的互动,与爷爷奶奶的互动,与外公外婆的互动,与邻居的互动,与亲朋好友的互动,这些互动模式与方式将来或许会成为一个孩子与陌生环境互动的基础,而我们的父辈与祖辈以及亲朋好友,邻居,他们的思想观念与行为习惯又会受到人类社会文明与文化发展与变化的影响,回到源头去,人类社会的文化与文明间接的影响着每一个人,潜移默化的融于每一个人当下的人生之中。

    你的语言习惯会受到社会文化的影响,你的着装习惯也会受到社会的影响,你的饮食习惯还是会受到社会的影响,你的人生观价值观还是会受到社会的影响,你当下的每一个念头都会受到社会的影响与制约……!

    很明显,一个人的存在并不会以一个独立的个体的形式而存在,而是一一种看似分离与分裂,而实际情况是以一种一体运作的形式而存在。

    人们之所以喜欢指责与评判他人,很大情况下是以为别人是别人,我们是我们,他们是错的,我们是对的,他们应该受到指责,然而我们换位思考一下,那个人不希望自己幸福平安呢?那些曾经犯过错误的人,自己可能也是一位受害者,自己或许已经没有能力控制他们自己的言行举止。

    这种由错误认知导致的错误行动改变的难度极大,有多难呢?

    这如同是鱼在水里生活习惯了,突然要到岸上生活一样难,这如同是鸟自由自在的在天空飞行习惯了,突然被养在笼子里面,只要我们稍微有生活常识的人,我们或许都会知道,鱼离开了水,鱼就会死亡,鸟离开了自由自在的环境也可能会死亡,人生中的我们常常为了捍卫我们自己的思维习惯与行为习惯,不想让我们的思维习惯与行为习惯改变,我们就拼命的强化我们自己认为正确而且喜欢的思维习惯与行为习惯。(如,爱财如命的人,会拼命的赚钱。如,为情所困的人会拼命的挽留一段感情。)

    其实我们万万没有想到的事情是,万事万物有失去必有得到,当我们内心深处那些固有的思维习惯与行为习惯变得没有那么牢固时,变得不是非要不可时,变得不是非做不可时,我们此时此刻的身心就获得了无穷无尽的自由与自在。

    此时此刻我们依然去按照我们的思维习惯与行为习惯去做相同的事情的时候,我们的习惯思维模式与习惯性的行为模式开始已经改变了,我们称这种改变为觉知与觉察,有了觉知与觉察,我们可以更多的作出自由自在的选择,更多的时候可以拿得起,放得下。

    一段我们的觉知与觉察能力越强,万事万物对我们的影响将会越来越弱,我们在当下就拥有了自由选择的权利,我们在当下就拥有了选择自由的定力与能量。

    那我们去自由选择什么呢?

    去选择:爱,感恩,幸福与内心深处的平静。

    如此一来原生家庭给我们带来的负面影响我们可以觉知到,我们可以对这些负面情绪与负面影响说:我们能够做出选择,我们能够选择幸福自由的生活。

    原生家庭给我我们带来的积极的影响,我们也可以觉知到,我们可以加强积极的影响,我们可以分享爱传递爱。

    当然这个过程是一个人蜕变的过程,很多人终其一生也就只能够作出一些轻微的改变与蜕变,当然我们也不要去责怪他们,因为我们毕竟是一个普普通通的,有血有肉的普通人,然而还有一些人,经历无穷无尽的蜕变,终于拥有了选择的权利。

    在惊弓之鸟这个成语之中,很明显鸟活在了阴影里面,在俗语,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这就话中,我们也能够感受到被蛇咬的人也生活在阴影中。

    很多时候,我们向往美好的生活,但是我们往往活不出来。

    很多时候,我们想善良,但是我们没有办法去控制我们的言行举止。

    很多时候,我们想内心平静,但是我们就是静不下心来,我们的念头会纷飞。

    小时候我接触过的很多信息都是心理学,开始以为探讨人们的内心世界只要学习心理学就好了,慢慢的我开始发现传统文化是一个大大的宝藏,我们的古圣先贤早在几千年前就探讨过人们内心深处的世界,如,《道德经》,《庄子》,《论语》,《易经》,《金刚经》,《心经》,成语故事,谚语,方言等等。于是我对传统文化的学习以及应用更加的有信心了。

    当今社会心理学重要的一个流派就是精神分析,它以分析与推断为主要的方式,简单点来说,我个人理解就是过去总会觉定影响我们的未来。也就是说它强调了过去对我们的影响,也就是说我们的潜意识觉定了我们的人生与命运。按照这个角度来看待事物,它很明显夸大了原生家庭对一个人的影响,夸大了过去的经历对一个人的影响,一旦我们在当下觉知与觉察到过去对我们的思维习惯与行为习惯的影响,我们就会慢慢走出过去经历对我们产生的负面影响。

    为什么是一个缓慢的过程?

    因为过去的经历的确会影响当下的我们,觉察与觉知的培养如同母亲十月怀胎一样,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

    正所谓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

    内心深处的训练要坚持不懈的进行,然后我们慢慢的才可能超越原生家庭给我们的负面影响,祖祖辈辈遗传给我们的负面影响,千万亿年来人类自己进化过程中形成的自身的弱点,总之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在心理分析学派的创始人弗洛伊德的名著《梦的解析》中,他用了一整本书去解释梦,当然这本书我只是看了前面几章,还没有看完。然而有一部佛说的经典《楞严经》里面也谈到了梦,这部经典说梦没有自性,也就是说梦只是杂乱无章的念头。

    《梦的解析》认为梦境非常有意义。

    《楞严经》认为梦没有什么意义。

    很明显,两部经典站在的角度不一样。

    《梦的解析》如同是看到了树的枝叶与树干。

    《楞严经》如同是看树的根与枝叶还有树干,还有阳光,水,土壤,还有物种的进化与起源,以及生命的诞生。

    很可惜,世人一般喜欢速成,而忘记了,学习与成长是需要一个长期探索与摸索的过程,人们又容易站在各自的角度去看待与理解事物,终其一生可能是另外一个版本的盲人摸象而已。如此一来,我写的这篇小说也只是一种探讨与探索而已,绝非什么金科玉律,只是作为大家共同学习道路上的一种参考与陪伴而已。

    我按了两下笔,我说:“神笔快出来。”

    神笔说:“什么事情?”

    我说:“你怎么看待原生家庭呢?”

    神笔说:“我不知道,这个问题很复杂,但是我们知道一点。”

    我说:“你知道什么呢?”

    神笔说:“活着当下,当下感恩,与爱同行。”

    我说:“你这说了等于没有说。”

    神笔说:“言语断道,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我说:“也就是说我们要去实践去做事情,在书本里找不到答案是吗?”

    神笔说:“懂了一点道理,认清了生命的意义,需要我们去身体力行,去做,不然学得越多,困惑越多,《道德经》说,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无为。”

    我说:“不想行动是什么原因呢?”

    神笔说:“这个说不清楚,需要自己去感悟。”

    我说:“谢谢神笔,我要去洗澡睡觉了,今天有些晚了。”

    在洗澡时,老婆说:“你在自言自语的干什么呀?”

    我说:“我在和神笔对话探讨写作呢?”

    老婆说:“那里还有什么神笔呢?我从来没有听说过神笔,也没有见过神笔,只是以前在课文上学过一篇神笔马良的文章。”

    我说:“好了,你不相信就算了,我们早点睡觉了。”

    老婆说:“你是不是中邪了?整天说一些我听不懂的疯言疯语,什么神笔不神笔的。”

    我说:“嗯嗯,好了,算是我风言风语,算是我自言自语,没有神笔好了。”

    我们结束了争论,我晚搂住老婆,亲了一下她的嘴,我在想,明天写一些什么呢?好吧,就写自己三岁左右的记忆吧,以及后面听家里长辈以及父母介绍过的关于我三岁左右的事情。

    想着想着突然听见了老婆的鼾声,慢慢的我也进入了梦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