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其他小说 » 爱的语言一 » 17.暂时平静的乡村

17.暂时平静的乡村

    这个时候还是发生在我读二年级时期,也就是1992年,我们家那个时候没有买电视剧,我就去左邻右舍家去看电视剧,恰好那时我们六队就有一台彩色电视机。

    这台彩色电视机就是我本卷第一篇《家乡的邻居》一文中介绍的第二横排的第一家,也就是杨德文,杨德武兄弟家,至于这电视机究竟是杨德文家买的还是杨德武家买的我不得而知,他们家开着一个代销店,主要由杨德文家打理,很多时候我会看见一个戴眼镜的老人也在代销店里,这个老人就是杨德文杨德武家的父亲。如果说代销店是杨德文家开的,那么这电视机也可能是杨德文家买的了。

    我一走进他们家的代销店,映入眼帘的是一排一排的木头柜子,柜子差不多1.2米高,宽差不多0.6米,横成一排一共有四节柜子,这柜子刷的是红油漆,很多油漆已经开始慢慢的褪色了,又有些地方的油漆已经起皮了,不能够说这些柜子已经破旧不堪,也不能够说这些柜子是新的,或许我们说这些柜子是半新不旧的比较恰当。

    这些柜子的后面又是一些柜子,这些柜子紧紧的挨着墙壁,露出许许多多可以装东西的小盒子来,这些盒子上面摆着一些要卖出的东西,如烟,酒,冰糖,味精,面条,粉丝,精干角(方言俗称,一种有五个角,是用面粉烤好的食物,方便储存,有些甜味),酥饼(也是面粉烤好的食物,呈椭圆形,比较脆。)火柴,干电池,手电筒,肥皂,糖,糖精,蛤蜊油,汽水,煤油灯,卫生纸,方便面,饼干,饮料等等。

    进了他们家代销店之后,只要我的视线一直往左看,看到头你就会发现,在靠墙角的地方有一个小的方形桌子,桌子上有一台彩色电视机,这台电视机外观是灰色的,比较大,也不知道是什么牌子的了,我印象中1983版《射雕英雄传》电视剧就是通过这台电视机第一次观看到的。

    杨德文家有一个儿子名字叫杨维忠,他的岁数差不多比我大四五岁,我时常喜欢去他们家玩,主要就是去他们家看电视剧《射雕英雄传》,我们之间平时可以聊几句,他们家还有两个姐姐,由于他姐姐岁数比我大多了,所以我们就很少说话了,可能平时也见不到他姐姐的人,又或许我对他姐姐几乎完全没有印象了,他的妈妈一般守在店里,所以我买东西一般就会在他妈妈手上买,他的爸爸个子比较瘦,人比较和蔼,话不多。他叔父家的儿子名字叫杨维华,女儿名字叫杨维霞,他们的岁数都比我大2岁到3岁,所以我们可以玩到一块,一起有很多话题。

    后来我才慢慢的知道他的妈妈钱运美是我们家三姑爷的姐姐,这个三姑爷就是我前面提到的钱虎的父亲钱明。

    杨维忠家养了一条大黑狗,是一条母狗,那条狗比较壮,肉很结实,眼神极有灵性,它的脚非常的大,它的毛比较长,它的耳朵不大不小,我没有怎么听见这条狗会狂吠与乱叫,平时这条狗还是比较温顺的,这条狗有时也会跑到我们家去吃大家丢在地上的骨头。

    他们家代销店前面有一颗桃树,这棵桃树不知道长了多少年,这桃树非常的粗,差不多有两个碗口粗,桃树有两个大枝丫,一个向马路方向延伸,好像在说:“欢迎光临一样”,一个朝里来生长,它好像通人性一样,有意的亲近主人的房子。这桃树开的是白花,节的桃子是极甜,极好吃的。

    桃树的根扎进肥沃的泥土里面,桃树根的陪伴有一条小水沟,一到下雨的时候,小水沟里面的水就会源源不断的排到小河里面。这条小河挨着我们家房屋后面的小河。桃树的旁边有一栋小房子,紧紧的挨着代销店。小水沟的源头是一个小水塘,这小水塘差不多有200平方米,小水塘就在杨维忠家正门前面,前面说的代销店的门,是杨维忠家的侧门。

    杨维忠家的房子和他叔父家的房子是挨着的,都是平房,非常的宽敞,面朝着他们家的房子,从左到右去看,房子的尽头是他们家的厨房,厨房的旁边有一棵极大的歪树,这个树是芽滴滴树(书面语称之为枫杨树),这个树快要压到厨房上面了,但是还有一些距离,还没有压到厨房上面。这棵树不属于杨维忠家,它属于我隔壁家的邻居杨祥兴家的。因为那一块地在杨祥兴家宅基地的前面,自自然然也就属于杨祥兴家了。

    杨维忠家门前的水塘养了一些鸡,鸭,鹅和火鸭,在我们家乡我们不称呼火鸭为火鸭,我们称之为藤子。(藤子方言俗称。)他们家还在水塘里面种植了一些芋头。其实小水塘里面还有一些他们家或许不怎么关注的小动物,小龙虾,以及一些黄鳝。

    写到这里我的内心深处来了一丝喜悦与放松,那时我们家乡的国家政策多好呀,在我们哪里几乎每一家都有他们自己家的宅基地,宅基地前前后后还会有一些空地或者说是水塘,以及一些小小的树林,每家按照人头来算,每个家庭里面每个人就可以可以分得一亩土地,尽管那时全国经济在慢慢的发展,这股经济发展的潮流慢慢的向农村渗透,潜移默化的影响着全国各地的每一个人,我以为那时我们家乡的许多人或许不一定富裕,也谈不上有什么样笃定的信仰,我觉得大家生活在一种简单的幸福之中,只是那时大家不觉得自己生活在幸福中而已,大家或许会这样想:都是这样过日子的,大家都在这样过日子。

    《论语.季氏篇》说:“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以此句来为本段文字作一个结尾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