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女频频道 » 冷清鬼医之错惹妖孽王爷 » 第十四章 墨玉扳指

第十四章 墨玉扳指

    “你护他?你是怎么地护他呢?”老太太怒极反笑,“他小小年龄就丧失了母亲,正渴望父亲的怜爱与安慰,可是,不出两月,你就继娶他的亲姨母作为夫人。不及十月足满,你的次子就出生。”

    国公爷脸色通红,似是窘迫难堪。

    “好,你这些风流韵事,我暂且不提,且说说涵儿七岁那年,刚刚中了解元,风华渐露,聪慧刚现,就中了剧毒——”

    老太太语气哽咽,几乎说不下去。每每想到这一点,她就觉得心如刀绞,难于呼吸。

    她的眼前不由闪现出当年那个小小的身影,那犹如黑色曼陀罗一样在全身开放的诡异黑线,那丑陋的凸凹不平的疙疙瘩瘩,那痛得扭曲变形的小脸,那喃喃地喊着祖母别伤心的低语声。一滴泪珠从她浑浊的老眼滴下。

    这样摧残人身躯,毁灭人意志的极致之痛,还有那眼盲之苦,让那个瞬间从天堂跌入地狱的孩子,整整承受了十二年,十二年啊!

    “他不是患了眼疾吗?怎么会身中剧毒?”国公爷一脸茫然,诧异之极。

    “眼疾?”老太君目光森冷,寒意凌然。视线如刀,狠狠地劈向了下首的国公爷。

    国公爷在那瘆人的视线下,不由后退了一步。

    那令人发憷的仿佛要吃人的目光,让他想起了护崽心切的母豹子,他还是识趣一点,不要惹怒她。

    “那个女人告诉你的?”老太君一字一顿地问道。

    国公爷不由自主地点头。他两腿有些发颤。他也好无辜,好不好?

    涵儿生病之后,就被老太君以迅雷之速移出了扶风院,转到别庄休养。姑且不说老太太三令五申不准任何人前去打扰,更别提那里高手林立,守卫森严,连只蚊子都飞不进去。他怎么知道涵儿其实不是患了眼疾,而是中了剧毒!

    “她倒是考虑周到,善解人意啊!”老太君阴阳怪气地说道。

    国公爷无语,半晌,他才开口询问道,“会有谁对一个孩子下此毒手?”

    老太太眉头一挑,面带讥讽地望着她的大儿子。

    她这个大儿子啊,什么都好,就是于内院之事太过糊涂。

    “王涵之死了,谁会得到最大的好处?”她面无表情语调淡淡地问道。

    “王涵之是长房嫡孙,日后会接受王家,成为王家下一任家主。”国公爷顺着老太君的话,条理清楚地分析道,“他若是死了,继承人必然会更换。这更换之人除了长房嫡长,就是长房嫡次子,——”

    国公爷突然说不下去了。

    深秋的风,算不上刺骨,但是从门口吹进来的风,却让心惊胆战的国公爷感觉不到丝毫的冷意,相反的,他大汗淋漓。

    “哦,这不正是你现在所做的吗?这么多年,对七郎不闻不问,对王十一却是满腔心血一点一滴地精心培养。”老太太语调上扬,不无鄙夷。

    “不——不——不可能是她,怎么会是她呢?她可是涵儿的亲——姨母——”国公爷显然还没有从震惊中恢复过来,他语不成句,结结巴巴。

    “你走吧,我不想看到你!”

    儿子的一副拎不清的糊涂样,显然让老太君有些失望。她背转身,不再看那人一眼。

    这么多年来,若不是担心寻不到鬼医治不好七郎,要给王家留下十一郎那一条后路,她早就对那个女人出手了!

    国公爷失魂落魄,跌跌撞撞地向外走去。走到门槛处,被拌了一脚,重重地摔倒在地。他在地上默默地趴了一会,然后慢慢地爬了起来,继续往外走。那平时意气风发伟岸挺拔的身影,在一刹那间,似乎佝偻了几分,苍老了几分。

    而在那一端,扶风院内。安顿好初语之后,王涵之就回到了自己的屋子里。

    他在窗边坐下,就着窗口倾泄进来的银白月光,凝望着那棵默默静立在黑暗中的古银杏。

    这棵古老的银杏树,独自站立在那里,一站就是数百年。春去秋来,寒来暑往,它经历过无数的雷劈,电闪,狂风,暴雨,却依然生机勃勃,挺立如初。它的根系牢牢地扎于土地之中,它的枝叶,一半沐浴着阳光,一半洒落阴凉。它没有同伴,就这样孤独地站立着,站成永恒,冷眼地看着,看世间一切的繁花落地,看着王家的人心算计——

    “公子,老太君派人找你。”王佑敲门而入。

    沉浸在漫漫思绪中的王涵之,慢慢地回过神来。他端坐未动,视线却回转,落在左手拇指上的墨玉扳指,似有所思。

    “有说何事?”

    “没有。”

    “好,我即刻就去,你就留在这里,看护着小语。”他略作交代,就起身出门。

    来人是个精瘦的汉子,全身包裹在黑色的衣衫下,几乎要与夜色融为一体。他恭恭敬敬地出示了老太君的信物,错开三步的距离,领着王涵之七弯八拐,避开巡夜的侍卫,悄无声息地将他带到了饮冰院的静心堂。然后,一展身形,如夜枭般掠过天空,顿时消失不见。

    静心堂是老太君平素礼佛的地方,里面散发着淡淡的檀香味,闻之使人心安。

    当他迈步入内的时候,那个跪坐在蒲团上的老人霎时睁开了双眼。这双眼虽然浑浊黯淡,但是这一瞬间却是光华流转,随即又在瞬间之后,归于安静与淡然。

    她慢慢地转过身。

    那苍老的容颜在烛火的照耀下,显露无疑,正是王老太君!

    “祖母,”王涵之快步上前,将老太太扶了起来,“您老怎么还不去睡觉?都这么地晚了!”王涵之语气中有着浓浓的担忧。

    “涵儿,”老太君拍了拍他的手,压抑着眉眼中的倦意,示意他跟着她走。

    禅房的左侧是一堵墙,一堵平常普通的墙,墙上挂着一幅字。那字宛如清风出袖,明月入怀。定睛瞧去,竟然是王羲之的“兰亭序”。

    王涵之大喜过望,正待上前仔细观摩,却听见嘎嘎几声,那字徐徐升起,消失不见。在原来字画的地方,却出现了一道暗门。

    他扭头望去,只见老太君正在转动墙上的一个环形机关。

    暗门缓缓打开,有风从里面吹来。那风,不同于他吹过的任何的风,它是如此奇特,如此独一,仿佛踏过了万水千山,穿过了千年的时光,带着厚重的历史感,和亘古的气息,向他迎面吹来,使得他的呼吸不由一顿。

    老太君紧紧地握住王涵之的手,领着他穿过那道门,慢慢地却是坚定不移地走了进去,走进那幽远的,游走于光明与黑暗交界边缘的神秘世界里。

    她知道,她一直都知道,他渴望自由,想要脱离这王家,去游历天下,看山川河流,赏四季美景。可是,这个天下,如今南北分裂,纷争迭起,战乱不断,想要如风一般自由地活着,那该是多大的奢望!而他又是那般的风华!那般冠绝天下的绝世风华!若是身居高位之人,心生龌龊之意,偷窥觊觎他,而如美玉般的他,却毫无自保之力,那他满身的风华只能是葬送他的致命推力。

    现在好了,她要亲手将这庞大的黑暗势力交给他,凭借着他非凡的才智,绝顶的智慧,他一定会将这股力量运用得当,护住自己,保全王家,甚至守住这一方的百姓,在这飘摇的乱世之中,活出一份自己傲然潇洒的风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