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皇明朱慈炲 » 第五十五章 大明钱庄

第五十五章 大明钱庄

    古代的兵不是天天训练,是几天或十天或半个月一训,这是在平静的地方,也可能立着个营就不训练,在年年战斗的地方也许会三天一训,你是否觉得天天训练的士兵不如几天十几天训练一次的兵。

    我练一月,顶敌三月,我练两月,顶敌六月。

    造反有时因为一句话、一口吃的、一吊钱债务、一巴掌尊严、一份工作。

    历史就是如此,你要如何造反,如明朝宁王一样谋划数年十年,到处请人,人尽皆知,又或是收买,结果是被围剿,因为他兵不够吗。

    乱世之人,卷过一城就是一城兵,卷过一省雄兵数十万,城中官员见我大军飘荡,开城遁走。

    从朱慈炲计划生辰宴开始他就不能回头,只能加速在加速,一但没有足够兵力停下来等他的就是死路。

    诸位可能看阴谋剧看多了,认为造反就该要复杂化,要数年时间,但你也要看是在和平还是在乱世。

    王宫夜静风波起。

     御书房。

     军阁总理正下坐椅上,不解朱慈炲入夜为何还招自己。

     “臣参见王上,不知召臣有何事”。

     :“本王看了新军新编制,忽感士卒不易,今夜本王想向吴军总理提一建议吴军总理先听”。

     “臣恭听”。

     朱慈炲道:“本王欲立大明钱庄,将驻点向本王治下七府四十九县分派下去,将各卫响银置于其内,后响银军阁统计后备一份予大明钱庄,并将军响放于本王治下钱庄”。

    “由军阁上下每一将至军卒皆办一张存储证,以军响一月一两一年又多少,只需在其上写下日期响银,凭此证退伍士卒或有事回乡之卒可前往钱庄领取,领去银两多少划去多少,若其战死,则由其家人领取”。

     朱慈炲突然的就不准备发银子了,直接办个银行来发,就怕军中上下其手克扣了士卒的钱。

     吴永年道:“王上此钱庄虽好,然卒不见响,士气必然不高,臣恐军中哗变,不利王上大业”。

     吴永年也从中看到了这个办法好,这就相当绝了克扣粮响,然而对现在的兵来说,你要月月发响银发惯了,一下子这月银子不在手上这就相当于当兵不给钱,总是让人心中有块疙瘩。

     但朱慈炲有办法。

     朱慈炲道:“本王有三计,一,除开响银外,愿办钱册者,其军属每月皆可每月领取四百文铜钱军属费”。

     :“二,愿办者,可免费向军中家中往来书信,由军驿站发到乡公所或城中武备司”。

     :“三,愿办者,若战死者皆二十两银,且士卒响银并未消失而是在钱庄,其家人可凭此证到本王督办的大明钱庄领取,如此一来,兵卒可绝逃跑之心,但有响银在大明钱庄,其人必要三思”。

     朱慈炲想到的是,军中克扣响银严重,虽然现在有总军情司代发,可人总会贪,一但他贪了,那就一发不可收拾,又想到了后世之军队的办法,这钱庄他觉得可行。

     而且他的兵可不是什么老兵,都是乡村刚招来的,很好控制,这个钱庄之计,可行性很高。

     吴永年听到这里也就释然,有这三种好处在,他也不会担心哔变这种事存在了,毕竟你这钱随时都可以取,还好处多多,不要就是傻子。

     “但臣总是有些忧心”。

     朱慈炲笑道:“你看这般,让士卒自己来选,若要现银就无这么多好处,若要钱册此等好处自己可得,家人每月可得四百文,信件寄送由军中保护分文不收”。

     吴永年不由在内心道:难怪人家这么小能当王,就算十岁月又如何,就冲这智慧。

     “臣拜服之,此事可行,这钱册子又当如何”。

     朱慈炲一笑,取出一本精心做好的正副两个本子,上面写着大明钱庄客人军阁吴永年,又有一到十二月份格,册有五页,后面则是空出五页,可写一些事。

     将这两本小册子让田冰冰递给了吴永年,道:“军总理看此册如何,一月二百两,若用只须在长方月格后写上支出几何,当然必须盖上大印,以防假冒”。

     接过册子,军总理细细观看,拜服道:“王上大才,臣服之,此事若无意外,定然可行”。

     :“好,这大明钱庄一事,赵伴伴着一人领了掌印之职,让人在本王所有治地城池皆开此钱庄,让此掌印太监配合军阁,此钱庄所置样式,皆为此正副本,正本军阁保管,副本大明钱庄保管,在刻两大印,一方钱庄一方军阁,皆按军阁品级至士卒”。

     :“军阁除开这册子,也要向士卒家属们每人发一本军属费之册,只要一日为本王之卒,每月皆可领四百文钱,此钱可至大明钱庄领取,军阁发银写上盖章,钱庄取银盖章,记一两某日结,盖章”。

     一两等于一千文,一石粮一两四,又一石可够一人吃三月,只要存够三四个月,就可买的起一石粮,存他一年也有四五两银子。

     本来朱慈炲就想到办福利,一步步的说下来,这用钱庄发钱的福利真是步步完善。

     “臣领旨,奴领旨”。

     明朝的钱庄功能朱慈炲不怎么了解,但他开的这钱庄就十分特别,路要一步步来,他先让士卒将官与家属们熟悉一两月后,就会向大臣乃至治下民众全体开放。

     当人们看到军属与士卒军官们月月去钱庄领钱,那么信任感这种东西就会油然而生,到时可能的阻碍就阻止不了他了。

     :“领取之钱庄,务必要让军属及军阁将官们皆熟之,令当地武备司派一排驻守护持,两方互相监督,此事本王也会派人监督,以防贪腐”。

     钱庄发银子当响银,这事很快在整个建昌城传遍,有人对此观望不解,有人对此若有所思。

    朱慈炲的印刷产发力,一本本钱册子印出,一本本军属证印出。

     六府风动。

     军第六卫营地。

     指挥使赵国与军情司长杜骧二人将六总六位千总及军情司六下司长招来。

     杜骧道:“建昌押送来了一批钱册子,与军阁文书,命令全军,当发行钱册,此册为响银册子,月所以银皆记于册内,全军人员若要用银可去大明钱庄领取,明日大明钱庄府城就将挂牌开张,然,若有不领者,可领现银,领钱册者军属皆可领四百文铜钱,战…………”。

     指挥赵国道:“诸位千总皆听到了,你等携助军情司,将此事向全卫通报,愿者可领,不愿者领响银”。

     “末将定尊办”。

     第六卫营中,此事不过一个时辰,就以在全卫传遍。

     士卒胡仓对同室同仁道:“大家听到没,刚才班长说的,这要领银子还是领册子,今天可是要上报,到月底时发响银记下”。

     班长道:“就你话多,你呢,你自己怎么想的,领银还是领册,领册的话家里人每月可以领四百文铜钱,离开军队后凭册子可到大明钱庄领响银,你这猴头要是将来不幸牺牲了,还能让家人凭此拿二十两牺牲费与每月军属四百文铜钱费”。

     胡仓抓着头发,楞了一下道:“这个啊,班长,你说领那个,不领现银,手头没银心里发慌啊”。

    “这才为卒领了一月响银咋就这么贪钱”。

     一旁的同袍拍了下他的头道:“猴子,我觉得领册子,我们家里都穷的很,这要领现银要让驿站寄现银回家,不是还要收我们钱吗,况且我们这些人家里一月四百文钱够用了,而且还不用担心银子什么时候就掉了,家人去领取就是了”。

    “可是那什么大明钱庄要不发钱咋办”。

     “王上办的咋会不发钱,不怕我们哗变啊,我觉得发册子好,在军中包吃住,这家里还能凭白得到四百文,我家弟弟妹妹就不愁没饭吃了还能办一件布衣呢,寄银子要十天半个月”。

     “班长,我领册子,我相信益王,他让我吃的好穿的好住的好,有肉吃,不可能骗我,我家每月还能有四百文铜钱,益王万岁”。

     “班长,我也领”。

     “我也领”。

     你说益王对你好不好,好,光是每顿都有一块鸡啊或猪啊肉吃,能不好吗,还米饭管够,平时穿黑色军袍,训练战时穿战袍,虽然苦了点,但以心足。

     他们看着怀中的一两银子,都不知道要怎么花,有人以寄回去,但是要交钱寄,有人出营买了点吃的,也不知该怎么发,军中管的又严格。

     这一下家中先得四百文钱,省去了他们对家人的担心,天天不用在担心寄到了没快回信我,我银子去哪了。

     第六卫的领册人数从上到下,竟然无一选择领银子,而是领钱册子,册子上的格子分明清楚,一到十二月格子,现在空白,这月发银子就该记上两字一两在盖个章。

     领了钱册的,还要报上家乡在那个府、县、乡、村,以便武备司下乡,为他们家人办领军属证。

     即然身处那个年代,能融入的不改就不改,钱庄制度成银行制度就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