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皇明朱慈炲 » 第八十二章 六卫分兵进

第八十二章 六卫分兵进

    ??县其实不要太重视,因为县城卫军只有几百人,还是由民夫所组成。

    ??北方的乱像,一县常有驻军上千数人,都是征召的民夫组成,南方就不同了,沿海都有卫所,县城有的只要一百人防守山贼就可以,又没有什么流民。

    ??能拿下就就地整顿,拿不下先派一营四百人封了出县要道,没必要死咬着不放,主力要冲着府城与卫所而去。

    ??漳州府也是大府,县有八九,要是个个要打,那还不得打个十天半月。

    ??第七卫指挥余化极道:“还是王上主意多”。

    ??朱慈炲点头道:“第十、十一、十二,三卫指挥,谁愿与余指挥同行,两路进逼漳州府城,拿下漳州”。

    ??“末将愿领卫协同攻略漳州,末将愿往、末将也愿往”。

    ??三卫指挥指战意高涨,攻略漳州府,其实比跟随朱慈炲去泉州府还自由,立功机会又大。

    ??泉州可是要集四卫去打,功劳相对来说就少了一点,那里不愿走一次漳州。

    ??漳州也不好打,有三卫所兵力,但却功劳多。

    ??最终出战漳州的是韩明指挥,他将与余化极进攻漳州,也会有总参情报司相助,带路党还是要有的。

    ??大帐内,朱慈炲离去,细结之处,当由他们自己来协商。

    ??六卫有一、七、十、十一、十二,五卫,以及禁军第二卫人员产,又分两路,攻略漳州府、泉州府,兵力多的四卫军打泉州好打,打漳州就两卫,就有些难打了。

    ??这两个府都有三卫所,要是按总编制的话兵力各有一万六千八百人,漳州泉州的县城也多,卫所分散的很。

    ??直到十点的时候,他们才商议出了大体,其他要他们在行军中在作部属。

    ??大明卫制,最主要的是最底层,一伍(班)才五个人,所以比朱慈炲的卫制军队要少一半人。

    ??漳州府攻略由余化极主导,外来的韩明一卫所部为副,毕竟没有余化极了解的透彻。

    ??泉州府,朱慈炲将大军的指挥权,全权交由王壶关来指挥,第一卫是主力,其他二卫及禁军一卫则是为副际,主力的火器配置强于其他三卫。

    ??南安县与江西的南安府,除了两个字的相同外,一个在江西,一个在福建泉州,泉州的南安县。

    ??整个泉州府各县可以不打,南安、泉州府城、晋江县必须以迅雷之势拿下,主力快速进军晋江安海镇郑府所在。

    ??行走在大营中,朱慈炲向伴驾的云公公问道:“云公公,密探对于郑府刺探如何”。

    ??云公公道:“启奏王上,并无异样,密探来报,只闻去年郑芝龙出过一次南安外,如今皆在晋江县安海镇府中度日享乐,前些时日,还为其正妻置办生辰”。

    ??朱慈炲道:“本王记得其正妻乃是一东瀛女子,为其生下数子”。

    ??“王上明见,正是如此,郑芝龙之正妻乃是东瀛田川氏,为其生下诸子,大儿子郑森随其母于安海镇陪伴郑芝龙左右,二儿子则留于东瀛田川家”。

    ??朱慈炲点头,暗想,在就好,要是不在就不好了。

    ??朱慈炲道:“郑芝龙人在安海镇就好,又是何人打理其部及诸沿海海商之势”。

    ??云公公道:“其二弟郑芝虎、三弟郑芝豹及其部将十八芝在管理此事”。

    ??海上是有联盟,郑芝龙将水师交由二弟三弟来打理,难怪人可以在晋江安海享受人生。

    ??

    1635年郑芝龙击败刘香,在次回归福建,每年非大事,都在安海府邸老家。

    ??第二日。

    ??大军早辰整顿军营,收拾行军所度,兵分二路,向漳州泉州两府进发,向谋略好的计划,出兵。

    ??宁洋县。

    ??当朱慈炲大军到来时,让朱慈炲意想不到的是,县城城门竟是关闭的,两丈高的小城墙像一堵墙,堵住了朱慈炲大军南进去路。

    ??县城封堵,大路不通,要走也可以走小路。

    ??迎风朝展的明军大旗,沿着道路长长的排例着。

    ??朱慈炲下得马车道:“为何止住”。

    ??“回王上,密探来报,这几日山贼为祸,宁洋东西巡检司派了五百人去围剿,又恐山贼进犯,才关闭了城门,如今王指挥正派人与之交谈,若能不战而开城则县城定拿下,若是不开,当派兵攻之”。

    ??县城之下。

    ??王壶关率众而出,行至县城不远。

    ??“第五六总派,左右围着县城小道,南进,封锁东南要路,防此县通风报信”。

    ??“末将等领命”。

    ??县城上,知县与巡抚司的人员到来,立于城上,一眼望去,西面明军大旗林立,人员静立。

    ??一众人等才松了一口气,来的是朝庭军队,兵刃战甲阵例有序,不是山贼。

    ??一名明军士卒胆大,来到城下唤道:“城上官员听着,我等乃大明军队,速开城门放行,否则以乱党处之”。

    ??城上的知县与巡检一听士卒的话,不疑有他。

    ??“快快开城门,放行”。

    ??这一段小插曲来的快,消失的也快,大军随后进入城中,大摇大摆的穿城而过。

    ??不同的是,这里留下了一营的人马,连同知县巡检等,被暂时拿下。

    ??“本官是知县,你们要做什么”。

    ??“宁洋暂时整顿,知县当配合,以后所归益王所治”。

    ??知县有些慌了问道:“益王”。

    ??“对,以后你归王上治下”。

    ??知县的帽子不稳了,身子摇摆道:“孙巡检扶一下本官”。

    ??营长道:“扶知县回衙门,孙巡检配合我们行事”。

    ??其实说归不归朝庭还是益王,巡检是没什么感觉,他的部众超编也是上头的上头吩咐办的,防止流民,他的官不入流,东西巡检司人员俸禄多是县城乡里富户们出资的,对于往后谁管自己,又是自己的顶头上司,他也不怎么关心,反正是朝庭,又不是山贼土匪。

    ??明军见明军,王旗入城中。

    ??朱慈炲的造反大业还没被天下人知道,所以这些城池,还以为是朝庭的卫所军队。

    ??过了宁洋之后,一路东进过溪南入泉州府进源口,兵进安溪县,如同宁洋的一幕在次发生,知县开了城,大军又向南安进军。

    ??大军在南安还末关闭城门之前,王壶关使一总人马火速入城,封锁城门,整编南安。

    朝代信息封闭,军阁武备尚书的信息也不准确,布属行军经过王壶关的分析,才知南安是南安,晋江是晋江,古人消息有时就将两县合成了一处。

    朱慈炲也都觉得,这南安就是晋江,通过王壶关的讲解才知道,晋江在明代其实以是县的存在,而郑芝龙的府邸也不是在南安,是在真正的晋江安海镇中,老家在南安,新府在晋江,错了就反正,不反正将错就错就不好了,即然知错,就要听王壶关的布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