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皇明朱慈炲 » 第九十二章 道德天尊乃我师

第九十二章 道德天尊乃我师

    ??闽省诸府拿下后,一队队抄家的士卒们冲入了官员府中,一箱箱金银珠宝粮食各种物资从官员手中送到了各府城集结统计。

    ??闽省的抄产总计泉州府最多,漳州、兴化、福州府次之,最后是福宁府,那里真的穷,此次物资还得上交建昌。

    ??各府州县城池的官员由军阁内阁下正职,当地官员全编为从,行事与江西一样。

    ??郑府中。

    ??朱慈炲在郑森的陪同下,正游览着郑府风光,停至一地。

    朱慈炲好奇的望着眼前的一栋西式教堂,心中不免想,难道郑芝龙信外国教。

    ??朱慈炲装做不解道:“明俨,这是什么建筑,本王感觉怪怪的,还是头一次见这么古怪的建筑”。

    ??郑森道:“这是天主教堂,我父亲用来招待那些红夷商人的地方,说是什么天主教堂,奉的是个上帝耶什么华的,我也不喜欢来这里玩”。

    ??朱慈炲点头若有所思,传闻郑芝龙信仰各种宗教,有说他信妈祖摩尼天主,经过郑森的说道,原来这天主教堂只不过是用来行商跟红夷打交道的。

    ??这让朱慈炲内心起了波澜,又想起了仙都道教,感觉忽略了什么。

    ??朱慈炲喃喃道:“道道道,对了”。

    ??唤道:“云公公备纸笔墨,本王要写个文书章程”。

    ??朱慈炲又问郑森道:“这种西夷教在沿海信奉的人多吗”。

    早在万历时,就有沿海百姓信奉外教,更是连官员都信奉。

    ??郑森道:“听我父讲,信奉的人不多,但也有一些人,广东福建浙江都有这种我家中的教堂”。

    ??随后云公公安排,取来一张小桌,笔纸墨放置于上面。

    ??朱慈炲写下:道门,建道堂,派遣道士为卫道士,京道总道堂道主、省会道堂道师、府县卫道士,建大型道门道堂,行葬礼婚礼,初一十五祷告礼,信奉道德天尊及天子朱慈炲,对,我就是道德天尊太上老君的弟子,做人要讲道德礼节…………。

    三清,朱慈炲说这个时空不闻三清,只闻道德天尊太上老君老子、元始天尊、灵宝天尊。

    ??朱慈炲一直写,写着写着,一张大的宣纸都不够:“在上一张宣纸”。

    ??:道德天尊,教导我们要讲礼明礼知书打理明析是非,主持的卫道士礼士人员开口要宣天尊赐福,信徒要回无量天尊,信道德天尊者,死后当回道德天尊九天怀抱,信道德天尊者婚礼要由道德天尊赐福,信道德天尊者当行善积德,信道德天尊者当呼无量天尊…………。

    ??“要统一道服,黄色或红色大吉,不错不错,听说麻姑山隐居了一些道士,不如请他们出山,不对,现在道门以武夷、武当、龙虎、黄仙为主,每五年让四个道门道主当任总道主一职,用道来打倒一切牛鬼蛇神……”。

    ??“崇祯八年,道德天尊来建昌,收益王朱慈炲为弟子赐号潢南道人,并亲传传授道法礼法兵法政法…………”

    ??朱慈炲有自己的想法,他不信各种宗教,但他治下的民众很需要,白莲教、黑明教都是糊弄百姓诱导加教然后起义。

    ??而沿海什么红夷教他也没什么好感,要让百姓有信仰,在道和佛中,朱慈炲选择道,仿照西方教会来办。

    ??百姓只要有了宗教信仰,黑明教、白莲教就难以扇动百姓做乱。

    ??:“把纸举起来,让本王在观观,那里还要补充的”。

    :“每处道堂一尊道德天尊像一尊天子朱慈炲像,一老一孩童,天尊脚踏祥云手持浮尘,朱慈炲带九束皇冠手奉一天书,哈哈哈哈,对对,各种礼结,要从我手中取天书宣读,众生都要知道我的名字…………”。

    这个时候,朱慈炲化身中二的仙人,各种妙笔生辉,不断往里加内容。

    ??要是没看到这天主教堂,朱慈炲还少了一道,用道来加深本民族信仰。

    ??道教在漫长的岁月中为什么没雄起,只因道教信仰自然无为,但道门中人又很有气节,是正统大明国教。

    ??当有了朱慈炲的支持,朱慈炲可以把道门发杨光大,人人信仰本族宗教,而不至于让黑明教、白莲教、天主教等教教我汉人做人。

    ??三圣天尊的道德天尊太上老君老子就是朱慈炲最好的选择,他有一颗大汉心,凡事都汉行,一切牛鬼蛇神皆滚犊子。

    ??朱慈炲看完道:“按照本王写的顺序,成一本文书,上写道门,本王忘性,回建昌后提醒本王,上程本王”。

    ??“尊旨”。

    ??云公公小心翼翼的观看了其中的内容,命人折成文本收起。

    ??一旁的郑森一直在看着朱慈炲写,朱慈炲也让郑森在一旁观看,让郑森感性趣的这什么道门,他也不懂,但这内容他也看了。

    ??郑森不由看了眼朱慈炲,暗想,难道王上是道德天尊太上老君徒弟,对啊,难怪了,不然怎么会写这些呢,道德天尊太上老君是谁竟然是王上的师傅,我一会问我爹去。

    ??这一切,郑森这样看,旁边的云公公则是大吃一惊,收好文书后,也用一种惊为天人的眼光看朱慈炲。

    ??云公公,难怪王上这么聪明,原来是道德天尊太上老君下凡收的徒弟,我以后是不是也要追随王上去天上做官。

    ??郑森是不懂道德天尊太上老君,可云公公懂啊,对于大明的文化人,多少都信道,平民及贵妇则多信佛,云公公以经想到了他死后上天的场景了。

    ??朱慈炲要是知道二人的想法,指不定得笑出声来,深深的看了眼这座天主教堂。

    ??华夏人本就有道教,只是没人用,后世各种宗教涌进华夏,朱慈炲说,现在就要将他杀在摇篮当中,大汉皇明就该信道,为以后灭绝黑明教贼做准备,还要让全球遍布道堂。

    ??后世的道教在外来宗教面前,越来越势弱,各种宗教在华夏扎根,朱慈炲对此极大不喜。

    ??道门能稳自己的统治,也能让愚昧百姓心有归属,自己只要玩好这一手道,就名正言顺多了。

    ??可能百姓不知道皇帝是谁,但只要知道道堂中道德天尊旁边手奉天书的小童潢南道人就成。

    ??一旁的郑森问道:“王上,这道德天尊是你老师吗”。

    ??朱慈治笑道:“明俨以为如何”。

    ??郑森道:“王上这么聪明,我想也是有一个好老师教的,才会出现王上这样的弟子”。

    ??朱慈炲道:“明俨以后你会懂的,对了你父亲那些部下十八芝将什么时候会到”。

    ??郑森道:“昨天去传,明天应该会到,有些还在夷州,会晚一点”。

    ??朱慈炲点头,夷州郑芝龙也有地盘,上面更有芝将驻守,夷州上更有大量的红夷军队。

    ??:“明俨,夷州有多少红夷军队”。

    郑森取出一本小册子看了看道:“我父亲说过,夷州有红夷近两千人归属红夷的三千海盗,这些人加上十来条战船我父亲还是不怕的,可要是真打起来,红夷人可以从南洋等地调来上百艘条大型战船万多水手,我父亲要不是在战船上吃亏,这些戏夷人早被赶跑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