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皇明朱慈炲 » 第二百零四章 甘辉扣使节

第二百零四章 甘辉扣使节

    ??十月初一,甘辉进攻,凭祥方向的王壶关大军也向安南西北疆各地进攻,只打府州县,不准备打安南王城,这大功还得留给海军,他们占些功劳就成。

    ??明军抵达高平时,高平莫国举国降明,莫王莫敬宽暂时任为高平府知府在看朝庭安排,莫敬宇则被任命为东明第三卫指挥。

    ??东至广东边疆,西至云南边疆皆收入大明之内,围着安南慢慢包围,所过之处皆宣大明仁义,黎国无道起兵攻明,并对百姓分发田地刻大明身份牌。

    ????黎国都城,一份份战报向着都城东京云集,进入府僚当中。

    ??身为黎国统治机构郑王府中,一群府僚正在相商议政。

    ??郑王独坐上位,百官站立。

    ??郑王一脸愁容道:“诸位爱卿,是小王的错,一战在凭祥等地折损我黎军六万人,今晨各地战报传来,西北疆失守,车骑候郑根予信王城,言吉婆岛明军以夺海防进攻武安,列位臣公有何看法”。

    明军两路大军向着升龙城合围,从西北到东方一城城被明军攻取。

    ??郑王的话让底下一众臣公瞬间哗然,前些时候明军灭他黎国两路共六万人,就以震惊整个朝野,现在听到大明大举进军安南黎国后,一众臣公皆是脸色大变。

    ??大明是在场臣公的祖国,他们每一位从秦汉隋唐宋明移民而来,在安南的地位,怎么会是那些无名无姓的野人可以比的,也就是说整个朝庭完全是由汉人主导,而汉族占土著总人口的七成。

    ??大明其实在每一个人,乃至郑王眼中,都像征着祖国,要不是郑王心中对大明有所憎恨,又见大明藩王造反,以为有机会报仇夺他几府州,没成想,六万人折在了凭祥。

    ??吉婆岛他们都知道,岛上神秘,有一群海盗,出海船只无一能逃回。

    ??听听,本来以为是海盗,没想到是大明陈兵在吉婆岛的,现在大明夺海防攻武安,武安过后是东京升龙城。

    ??“大王,依臣看,我们还是向大明请降吧,天朝仁德,保不准还能宽恕了大王之罪,为也不可”。

    ??“臣赞同请降,今我军六万大军尽折于凭祥,以无力防备明军”。

    ??“臣认为明军以进攻武安,当向各地招募大军,镇守王城,在据城请降”。

    ??…………。

    ??主战派不存在,一面倒的主和派。

    ??黎国常备大军有十万,打高平打广南,北面六万人全体阵亡,又从南方调来两万,一万正在防守武安,一万守东京,加上禁军一万,足有两万人。

    ??依照五万人,在东京方面都城两万武安一万,拿什么战大明,唯有请降得到明朝宽恕才有一线生机,想主战你得有兵。

    ??整个黎国现在有兵力唯有五万人了,他们不知道,在郑根求援奏书送出两个时辰后,武安以被明军拿下,明军休整一夜,正在赶往东京升龙城。

    ??郑王,总算这些人还有点用,能给自己一点意见,招兵请降不能落下。

    ??“兵部,立即向各地招募六万大军,打造刀枪箭器,命各地严守城池”。

    ??“臣领旨”。

    ??“明军即然来攻,小王无多少兵力,当向大明请降,你等谁愿去武安走一遭,与大明和谈”。

    ??“臣愿往、臣愿往…………”。

    ??跟大明谈谈,那是无上的光荣,足以让世人记得自己,谈好了还是大功一件,谈不好也不丢人,毕竟祖国那么强。

    ??郑王也是轻易不肯认输的主,他一边征召新兵,准备整军打击侵入安南的明军,一面又要派人和谈请降,给自己争取时间。

    ??郑王道:“礼部尚书张贤你去吧,对了,在加一点,若天朝接受我黎国请降,黎国愿意交出黎清王,以平息大明怒火,另岁岁上贡”。

    ??“臣领旨”。

    ??大明太强大,能不打,郑王也不想打,打了凭祥被明军击败,一面招兵一面和谈。

    ??黎清王是谁,说实话,是个傀儡,与小东瀛一样,皇帝没权利是个傀儡,一个叫幕府一个叫府僚机构,开会上朝都是府僚说了算。

    ??大臣们对于交出黎清王平息大明怒火没意见,左右不过是傀儡,交了之后在立一个稳定安南广南国就成,黎清皇直接在他们谈话中降了级别为王。

    ??黎国郑王自得意满,开始布属,明军正在路上,四万余人由象兵开路,向着黎国东京升龙城而来。

    ??甘辉坐在巨象上,头一次坐还有些不习惯,站在上面可伏视周边。

    ??丁因挕礼道:“将军,大象六十,小象一百头,当如何处置”。

    ??甘辉道:“养着,回头看着,王上需不需要,送几头回建昌”。

    ??他以经写了一份奏折,关于海防、武安的奏折,其中就有这大象六十小象一百,将自己组建一支象兵给交待了上去,每一位司长都有关于自己部门的战报。

    ??忽一骑奔到大象之下:“报,前方发现黎国使节车队”。

    ??明军与黎国使节在路上相碰面,从武安赶往东京的路上,黎国使节团一阵紧张,一会就被明军包围。

    使节团万万没想到,在去往武安的路上,会碰到明军。

    ??黎国使节礼部尚书张贤喃喃自语,武安丢了。

    ??身为尚书的张贤又不傻,自己正在赶往武安,前去武安的路上,自己这使节五百人被包围,周边黑压压的大明军队,还有象兵。

    ??甘辉坐在巨象上,来到一马车旁,伏看下方的马车。

    ??“你家使节呢”。

    ??张贤步出马车,挕礼道:“黎国礼部尚书使节张贤见过天朝将军”。

    ??甘辉道:“张大人无须多礼,黎国命你前来有何事”,装着明白当糊涂,想谈可不容易没可能的事。

    ??张贤道:“奉黎国大将军令,来向天朝请降,我国黎王好大喜功趁天朝内乱起兵攻打天朝疆土,实属不该,今以被大将军郑壮拿下,大将军遣下官来与天朝商谈,希望天朝大军撤出安南”。

    ??来时说好了,将罪过都推给黎清皇,而他们在大明面前是不敢称我是黎国皇帝的使者,在自己国内称称就行,这要敢在大明将领面前称皇帝,那不是找死吗。

    ??黎清皇降级为黎清王,郑王直接说成大将军,大将军拿下了黎清王。

    ??甘辉面露微笑,你们这安南黎国什么德性你们会不知道,对大明称王,自己国内称帝称朕,黎清王一个傀儡而以。

    ??“宣宗时期,为礼仁德,特许安南在立国,未想尔国竟派兵想攻取我大明山河,错非大明不予尔机会,尔小国妄自尊大,使者以为该如何谈”。

    ??“这这这,天朝误会,将军误会了,一切罪过乃是黎清王与康熙候、乾隆候之错,他三人结党营私把持王政,意图攻占天朝府州县城,本官以与大将军郑壮等一同拿下罪魁祸首黎清王,大将军愿交出黎清王,以示恭敬,岁岁朝拜天朝”。

    ??张贤冷汗直流,随即将一切罪过推往一死一残的康熙候乾隆候及黎清王身上,大将军郑壮则成了大公大义之辈,他们是亲明派,是无罪的。

    ??甘辉道:“张使为我汉子,何效伪国,黎国一切动向皆在大明掌控当中,尔国上奏称王,国中称皇又称帝,黎清皇也,实尔郑王大将军一傀儡,今两罪并罚,一起不义不忠之兵攻我明疆,二妄自称皇称帝,朝庭之旨,撤去安南,复设东明”。

    莫氏篡权夺位,建立莫朝,郑氏起兵拿着个黎氏子弟学着三国携天子以令讨候,造反莫氏,将莫氏赶到了高平。

    小国自己国内称皇称帝就是不尊大明,在这时代是大罪,又起兵攻打大明,又一罪。

    张贤听着甘辉的话,顿时晴天霹雳,天朝这次来真的了,不是开玩笑,而是冲着灭亡黎国而来。

    他还想在争论一二,甘辉道:“小国一尚书不如大明一巡抚,张使何必留念安南小国,朝庭即敢灭安南岂会无准备,张使还是降了我大明,陛下正是用人之际,若张使愿降官位自有,若不降,仕途以终”。

    安南皇帝王在甘辉眼中不过是个省级的高官,在大明一抓一大把,省级行政中还有各类官员,大明以省划分,有人造谣大明没省这个词,一切归功于辫朝,人可以无耻,将我们智商拉低。

    张贤唏嘘不已,道:“今各位旗主,下官岂可忘本,大将军之情,实难报效天朝”。

    甘辉道:“愚,拿下黎国一切,在行说道,张先生就先呆在我军中军中吧,来人,下了他们的兵器,暂时充作为运输兵”。

    饱读圣贤诗书,张贤怎么会因为甘辉的几句话就会投降,那书不就白读了,至于归属感,张贤还是向着大明的,奈何在他们思想中郑壮对他有君臣之义知遇之恩。

    甘辉无奈,只能先扣下张贤,在下了这五百禁军的兵器。

    禁军严阵以待,听候张贤发话,是反抗还是投降,张贤挥手道:“敌众我寡,将士们弃了兵器,以免徒曾伤亡”。

    数万明军包围他们,张贤可没有就些结束一生的思想,这里他官最大,只好让禁军归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