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皇明朱慈炲 » 第二百三十章 秦良玉、马祥麟

第二百三十章 秦良玉、马祥麟

    白杆兵开道,朱慈炲等人抵达忠州城下,随即白杆兵分列,马成吉领着朱慈炲等人,往秦良玉、马祥麟二人而去。

    “末将马成吉,参见诰命、宣抚使”。

    “成吉退下吧”。

    朱慈炲等人看着秦良玉、马祥麟,二人也打量着十二章衮龙黄袍朱慈炲及郑成功等人。

    朱慈炲于马上,当先作挕以礼道:“益王朱慈炲见过秦将军、马将军”。

    秦良玉道:“秦良玉携子马祥麟参见益王”。

    古人守礼,方能人和,朱慈炲给秦良玉的感觉,此子懂礼知礼,身并大权却无骄傲轻视她们母子,对她这臣子也能以礼相待,相当难得。

    马祥麟道:“益王连日赶来,周车劳顿,实叫家母感动万分,此地不宜说话,但请益王移驾府上”。

    话说的没错,从信出到来访,短短不足一月,朱慈炲就来了,马祥麟可以感觉到朱慈炲的诚意,又见朱慈炲彬彬有礼,当先相邀朱慈炲去马府在商议。

    对于朱慈炲穿十二章衮龙黄袍,秦良玉也未说什么,别人都造反了,还在乎你说什么,不穿这身龙袍,可能秦良玉都要看底朱慈炲一分。

    秦良玉道:“益王请”。

    朱慈炲道:“叨扰了,将军请”。

    石柱宣抚马府,座落于城中,说不上富丽堂皇,反而显的很朴实。

    朱慈炲一看,难怪别人会是忠烈一门,看这家当,还不如一富商府邸,显得分外寒酸,但也就只有这样的家世家风,才会保家卫国。

    府门。

    秦良玉道:“寒舍有些简陋,益王请”。

    朱慈炲道:“秦马二家皆是名门之后,岂有陋室一说,将军请”。

    在简陋也是三十亩地的府邸,还是崇祯帝命人修建的,秦马二氏为国为民,崇祯帝见其有功,特意命人而建,不然一家子不善住所,比这还要寒酸。

    大厅内。

    朱慈炲道:“孤远道而来是客,诰命、宣抚皆乃国之栋梁,当上座”。

    “岂能如此,益王乃当今之宗王,怎可坐于下首”。

    推让三翻,朱慈炲最终还是坐于上宾之位,而秦良玉则坐于朱慈炲一边,郑成功、马祥麟等人坐于左右。

    “孤今而来,诰命、宣抚莫做见怪,实来之,孤幸事”。

    秦良玉点头,朱慈炲给她的感觉不似做作,小小年龄比他儿子来的心思缜密,进退有度。

    “益王少年,却以彬礼有礼实在难得,今得半边天下,却还能来我石柱,实叫老身感慨”。

    “马氏秦氏一门忠肝义胆,保家卫国战死沙场,慈炲当亲自来与将军一见”。

    马氏和秦氏在明末保家卫国,1642年马祥麟坚守襄阳,城破后殉国。

    死前,他给母亲秦良玉写去一信:“儿誓与襄阳共存亡,愿大人勿以儿安危为念!“。

    而秦良玉的回信只有一句:“好!好!真吾儿!“。

    天启元年(1621年),后金包围重镇沈阳,秦邦屏、秦民屏随总兵童仲揆渡浑河与清军血战,秦邦屏战死沙场,秦民屏突围而出,奢崇明党樊龙反重庆,秦民屏擢参将,收复重庆,升副总兵。后从王三善攻安邦彦,在大方战死。

    这两家最让人敬佩,朱慈炲也并非吹棒,朱慈炲当初要不是太忙,也不会派赵四海,接到秦良玉的信时,朱慈炲亲自前来,给予尊重。

    秦良玉道:“当不得益王夸赞,守土保家,乃我将领士兵之职,方能守护华夏不为奴”。

    在她他它眼中,军人就是保护国家的一道防线,军人都不守国了,国破家亡,前有元鞑后有女真鞑。

    马祥麟道:“益王对当今天下有何看法”。

    来了,马祥麟试探朱慈炲对天下的看法,以看他志向如何,是否当的起拯救天下,扶万民脱离水火之能。

    朱慈炲道:“孤小有着见,莫要见怪,当今华夏最大之敌,非义军,一、关外窃我沈阳汉地夺半边奴尔干都司之女真匪,年年入关烧杀抢掠,致北方百姓不下死伤五百万。二、北方起义席卷多省,常年围剿不灭,使北方百姓更加穷苦,身陷战乱。三、瘟灾,闻听北方鼠疫食女真所杀百姓尸骨,孤悲痛不以,各地食人鼠致瘟疫横行。四、朝中文臣党争而不治民生,无有予国之策,贪赃枉法。五、商人通敌卖国,女真入关抢掠之物,商人卖入国中,暗中贩卖军器,以资敌。六、施于民身,税收甚重,非北民之幸。七、皇叔周边尽是献眉无能之臣,虽皇叔大志气,天方亮时起开朝,深夜依旧批奏,然国势秃废,臣不报以治国,结克营私,一小事更要十天半月,国事以无能为力”。

    “孤以为,天下当重新鼎定,重拾民事,民为重,君为轻,平定起义关外反贼为首要,天下才可靖平,百姓方能安居乐业”。

    朱慈炲有个国情局,专门分析朝中政策还有国情,对大明进行分析,这些都不是朱慈炲这吊丝想的,而是让这国情局分析得出的结果。

    国情局的任务,也不算多,对大明各部及自己的内阁军阁一切事进行分析,有员五十人,天天专门研究这些东西。

    人总有犯错时,只有采纳良策才可治理好自己的国事,每有难题朱慈炲解决不了的奏折,就会让这国情局分析情况。

    别小看儒生,你给他个目标,他们分析起来头头是道,在给朱慈炲上建议批复,但这种事,也只发生过两次,其他时候,这些人都在分析国情。

    秦良玉对朱慈炲的话,不由侧耳听之,站的位置不同,将军多是在军事上,而像这种大规模的分析,她们还是头一次听到。

    “精辟,老身头一次听到有人能将我大明看的如此通透,益王真有乃太祖、成祖之资”。

    秦良玉对朱慈炲看大明这么通彻,感到不可思异,震惊之余,赞赏着朱慈炲的话。

    郑成功在朱慈炲身边这么久,他也还是头一次听到这种话。

    朱慈炲道:“能当起诰命赞赏,孤不甚幸也”。

    秦良玉道:“益王即懂,当如何施以民政,予民富足”。

    “孤以为,太祖时期,国朝于荒野重建,予商减免,予士优待,以成克政,当行减免农税,增收商税,我朝三十税一家,农商二税,农税严重,不见减免,商人多有士人子弟,而免其税,使国朝税收不足,偷税漏税成风,孤只取商税,足抵千百倍农税,来日当废除一切农家税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