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皇明朱慈炲 » 第二百七十二章 放榜

第二百七十二章 放榜

    王宫,御花园内。

    御花园中有一别致的玻璃屋,全透明采光性极强之屋,屋中一道小廊野地,周边空空荡荡,旁边还有几人太监站立着。

    这座玻璃屋,是他命玻璃作坊历时十日打造而成,全世界值此一座。

    朱慈炲正蹲于廊边,看着脚下的土地。

    :“好些日子了,怎地这橡胶树种还不见生根发芽”。

    他所记得不错,这里种下橡胶树有二十来天,玻璃房则是十余天。

    田尚待道:“陛下,许是还要些时日”。

    :“在看看,孤命去福建、广东、琼州三省种植此物的官员,叫何孤以忘记,云公公,官员可有上奏折”。

    云公公道:“陛下让我有此人奏折就记下,此人正在福建沿海,上奏述过,目前福建以有植园,待年后在观其种,又留下十人驻守,现今官员应当去往广东路上”。

    :“嗯,往后,月初一时,你向孤报备一下此人动向”。

    他后来回想,橡胶树在沿海进学时看到过,时间久了他也忘记,冥冥之中在他没想起时,好似注定。

    他听从了官员的话,并安排了那名进言的官员前往沿海。

    后头,一小太监正要说话,云公公挥手止其言问话。

    回到朱慈炲身旁道:“陛下冯内阁奏本,另三份文书”。

    :“念予孤听听”。

    冯内阁奏本,上书前十甲十人,状元、榜眼、探花,内阁取文以拟定三人,予朱慈炲御批。

    :吾王万岁,今科举士前三甲以定,上奏吾王钦点,兹有生员左国材、黄宗羲、李岩、金星、顾炎武等人文笔甚佳,唯三人最佳,一左国材、二李岩、三金星,望陛下阅其三人试卷,以定状元、榜眼、探花及前十甲生员。

    一甲三人,二甲几人、三甲几人。

    朱慈炲楞了一下道:“黄宗羲、顾炎武竟也在此例,那金星黑夜可有其人动向”。

    “禀陛下,牛金星昨日于酒楼大放狂言,必中状元,想了中举之后,回乡上报圣人,自荐出仕,黑夜上报,此人狂放豪言,陛下科举不值一提”。

    :“有才识是好,若不能为孤所用又有何用,烧了牛金星之文不看也罢”。

    竟公然瞧不上我政,还想做了状元给我皇帝叔叔卖命,当真不能忍。

    我助你名传天下,你却只想借着我扶遥直上。

    取了朱慈炲头名状元,也是名动天下,传到崇祯帝耳中,皇帝毕会对其另眼相待,在自荐一番,为了皇帝,我连益王的状元都不要了,哪怕怎么说,崇祯帝都会给予其官。

    朱慈炲取来另两份文书看了一会,道:“左国材是何人也”。

    :“陛下,其祖乃前左佥都御史左光斗,此人乃是东林党人,左国材也为东林士人”。

    东林党,朱慈炲思索片刻,看其文看其生平简要。

    :左国材有乃祖之风,其祖左光斗刚正不阿磊落为官铁面御使之称,万历三十五年京官要案,查假百官,后左光斗受宦官陷害卒于狱中,左国材出其门,文采学识品德甚佳,可为状元之姿。

    云公公说到东林党时,特意加重了语气,一官宦党,一宦官党。

    朱慈炲道:“往后孤之治下,唯有心理二派争论,若有书院结党营私,即刻上报于孤”。

    心学理学,扩到治地各处,而像东林党这种抱团书院党派,朱慈炲觉得不可取,相反民间中出现心理竞争,则说明东林学院将不成气候。

    “陛下圣明”。

    :“此人即有文彩,也不可因乃父曾出东林,而不予录用,否则就显孤打压南直学子,就点其为榜眼,状元则予李岩,探花黄宗羲”。

    左光斗虽出东林,却是在与宦官抗争中而卒,多有政绩,不是现今唯利是图商人把持的东林时代。

    朱慈炲则有自己的顾忌,他之所以不给左国材状元,而予其榜眼,也是无奈之举。

    他势力下,有文有武,更有宦官集团,而这些宦官对东林党没什么好感,此举保护了左国材外,也让宦官集团不会心生冤言。

    治国,他还要靠宦官暗中帮自己,名门之后的左国材也只能受点委屈了。

    :“拟旨,状元李岩、榜眼左国材、探花黄宗羲,前十几甲,前百之人,内阁自行拟定,过后孤当亲自召见三人,另外,从内库支银,以付孤激历考生之财,那牛金星予内阁说不予其例榜,无需理由”。

    “尊旨”。

    要说李岩出身,历史凌乱,但云公公此时分外高兴,为何,因为此时空的李岩出身宦官势力,在他心里头,将李岩认定了自己一派系。

    小说

    有道是在无形中,宦官势力强高于官宦势力之上,云公公哪能不高兴一点。

    官宦,即为官家,宦官,皇帝家丁。

    旨意拟好,还需朱慈炲盖印,大印玉玺则盖的还是他益王之印,旁边田尚待保管此玉印。

    听取番看奏折短短半个时辰,朱慈炲就将前三甲排例出来,李岩、左国材、黄宗羲,其他榜甲排例,则会交予内阁拟定。

    他科举不过是为了多招点人为官,一千人廷试最终会有不下六百人为官,也算解决了官员不足。

    云公公见此,道:“陛下,算术排例以出,臣参考文笔,例出了前三甲、前十甲、前百甲,请陛下过目”。

    说罢,一道人员名单奏折从云公公衣秀中取出,交予朱慈炲。

    在这份奏折中,牛金星自然是不存在的,这种人还想拿了算术奖银跑路的,自然划掉。

    :“左国材、李岩、黄宗羲、王夫子、顾炎武、张明心……,一人不可双榜同上前十,李岩等人以进廷科榜三甲,摘除吧,留给学子一点念想”。

    “陛下圣明”。

    “予宋尚书交待放榜时,向学子们述言,廷科榜前十不入经科榜单,以励学子”。

    两榜同上前十,就是不给别人机会,朱慈炲觉得分开为好,还特意需要交待下去。

    :“另,交待,凡经榜前一千者,无论才干如何,想为官者皆可向吏部(政部)报考九品官吏,科榜前百者自有厚位以待”。

    “尊旨”。

    有点才识,不考品性怎样,但学识见解还是有点的,吏部(政部)安排的官位还是要考较一些治理民生。

    九品官位,一千人,朱慈炲的朝庭还是充的进去。

    内阁殿堂。

    一众文臣正于其内待朱慈炲之旨,因为他们都想看看,朱慈炲钦点谁人为状元。

    他们上交的名单上,其实有归类了两派,如李岩等对心学精妙之论,则被归为心学,左国材等人则被归为理学。

    他们没等多久,传旨的太监就到了殿中,颁布召书。

    第二日,建昌城教部外头,放榜之处,上千学子围得水泄不通,吵闹不绝。

    宋应星立于榜旁道:“肃静”。

    看宋应星官服,学子们立时安静,这位教部尚书,可是出了一本天工开物,倍受益王信赖。

    学子们立即安静,一学子道:“宋大人,第五日午时了,还要多久才能放榜”。

    “本官就是为了放榜而来的,来人挂廷榜”。

    榜分廷科、经科,经科他们不看好,因为没有廷科榜好,廷科认知中那高中就是状元榜眼探花进士等等。

    经科是益王朱慈炲整出来的算经,教部宋应星将算术榜改进了雅名经榜。

    经榜有啥,不过是奖银让人心动而以。

    “放榜肃静”。

    红纸高挂廷榜之上,红纸黑字,一排排人员名单尤为明显,最上头上三人,李岩、左国材、黄宗羲三人最为显眼,因为那一排标着。

    状元李岩、榜眼左国材、探花黄宗羲三人的名头。

    “三甲进士,我中进士了,哈哈哈哈,我竟然高中进士了”。

    “为何无我,一二三甲,怎么可没无我”。

    “程兄,你经甲四里,我在你头前”。

    随着放榜,宋应星喊道:“状元李岩、榜眼左国材、探花黄宗羲可在当场”。

    因内阁有言,考好五日后午时放榜,处以考生早早聚集此处,没有到府报信之人。

    “状元李岩、榜眼左国材、探花黄宗羲可在”。

    人群中。

    李岩正在外头,不在前榜边望榜,实在是人潮汹涌完全挤不进去,他很想看看结果如何。

    “李郞,好像有人在叫状元李岩,你不是化名李岩吗,此是不是你”。

    “什么,我竟中状元了”。

    李岩回过头来,无法相信,自己竟然中了头名状元。

    红娘子则听李信说起,自己化名李岩参加科举,她也是有些不信,但还是需要问问。

    头前,一学子也未挤入,看榜,只听喊话状元李岩。

    立即在李岩身旁不远高声道:“大人,大人李研在此,李研在此”。

    人群立马分开,直通榜处。

    宋应星道:“那处人,是否姓李名研”。

    “禀大人,在下中见府人,木子李,研学之究而研,李研是也,状元就是在下”。

    宋应星摇头不以,道:“你在甲四榜,你与状元同姓同名,但此研非彼研”。

    又道:“状元李岩,木子李,坚岩之岩,李岩可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