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女频频道 » 再叙言 » 第十一暮 晨灯召

第十一暮 晨灯召

    蕴易刚行完及笄之礼就嫁到炤王府,一个花般的年纪就要在一座宅子里孤独的度过一生。

    为什么是孤独?

    因为她和那个炤王爷的婚事是她爹以死相逼受的皇恩,已是三十有几的男人自然是对这毛丫头没有一丝兴趣。

    她爹爹死了,娘一个人独自支撑了令五城垂涎的大族之主,爹爹说为了荣耀,她要傍上尘的最有威严的炤王爷。

    死皮赖脸都要抱住的那种。

    蕴易站在云台上,一身素衣,风飘飘然,遗世独立,俯瞰着山下的繁华都城,和那袅袅炊烟。

    “要嫁人了,蕴大侠作何感想啊?”忽然一声少年音响来,打断了蕴易的思绪,她没有回头。

    锦衣傲然的淳与端着酒,潇洒的坐倚在启红木椅上,神情昏沉,眼皮松懈,那张薄唇一张一合散出好些酒气。

    “没什么好想的,就觉得麻烦。”蕴易回过头来,一双弯弯细锋眉紧紧皱起,一脸严肃冷淡。

    淳与轻笑,也是,这家伙要下山做女人了,还是个侧王妃,繁文缛节一大堆,搞不好还要相夫教子……

    他正想着,一尖剑头正对着他,让他心头一颤,寒毛竖起,立马举起双手来,“我错了。”

    不是吧,每次背地说她坏话都被她看出来。

    “拾别人背话,小人也。”她收了剑,话语冷淡,眉宇间一直紧皱着,继续背过他来,看着那山间起的浓雾,淡淡晨晨。

    淳与又继续笑起,躺在椅上,闭了双目,叹了口气,“唉,上尘最装的人,不好惹,不好惹啊。”

    本以为她会待在晨灯召一世,却还是要下山去,淌开这雾,可就是黑白不明的五都四城了……

    “但我还是劝你,忍一忍个三四年,万一那个上尘的什么炤王爷就被哪个晨灯召最优秀的弟子给正法了呢。”看着蕴易的回眸,淳与谄笑的抬了抬眉毛。

    蕴易相信会有人,但一定不是他。

    就那林淳于的三脚猫功夫,在死之前能从晨灯召得业归原都算是他祖上喷青烟。

    来接蕴易的那天,是她那自出生就没见过的大哥,看他眉目小气,愁容满面,定然是在荣光里的郡主家待的受气,四面锦绣旗帜,一顶绒光轿子,几几两两的侍女和侍从,看着很是有面子。

    蕴易一人站在门口,那行人停在青台梯下,一个侍女掀开了那绒光轿子,面容清秀的妇人穿着锦绣服饰缓缓下轿,她与蕴易对视,水灵灵柔情的眼睛,与蕴易几处相似。

    她一步步上阶来,眼睛始终盯着蕴易,满是真诚。

    “怎未穿为娘给你做的花锦衣裳?”她走到蕴易面前,开口温柔的问。

    一向温婉的她,发上多了青丝。

    蕴易也是有些触动,回了句:“回去就穿。”

    “轿里就换吧。”她身影很瘦弱,抓住蕴易的臂袖的时候很有劲,她的语气很是温和,话语却丝毫没有妥协的余地。

    蕴易明白了,点点头,晨灯召的衣服她带不下去。

    一行人浩浩荡荡的迎回了世人口里的朝南家病弱的三小姐。

    到了恩凌城门下,好几豪华的马车轿子驻足着,让林氏喘不过气来,她紧紧的握住蕴易的手,眼里泛着泪花,坚定的看着蕴易,她是朝南家最后的希望。

    在族印未在爹爹身上时,大哥已是到了婚娶,与荣光城的郡主互相爱意,那时爹爹无势,大哥又不受阿爷恩宠,允了荣光城老王爷的爱女心切,大哥便去了荣光。

    大哥当上了上门女婿。

    二姐嫁与浩都泊家,却在前几月难产逝去,留下一子,瞧着最近朝南家落魄,随之泊家便不予与恩凌来往,爹爹在卧时,只是浅浅一笑,道,不与那群狼便好了,让那孩子安心长大。

    二姐遗世留一子。

    “为娘只有你了。”林氏看着蕴易好久才说出这句话。

    朝南牌匾下,轿子停了,几族的来客很是热闹开心的等候在外,瞧见了朝南家的轿子停下,都凝重了起来。

    莫非还真要去那远蛮上尘和亲?

    “喏,朝南泓营。”往里门是一喝得正欢的不羁翩翩公子哥,他身旁的同僚扯了扯他的衣袖,一听到朝南家的回来了,他皱了眉,看着黑马上的人,领着一众人来。

    一股肆意笑来,他颇为惊奇道:“还真是朝南允的大儿子嘿!小爷我还以为他醉死在那荣光郡主的榻上了呢。”

    话罢,引得众人一声哄笑。

    “绛家来的?”与轿上不同的威严,让身旁的蕴易有些吓到,林氏领着众人,横入府内,直言对着绛天桓道:“白尺还未撤下,便喝起庆酒来,还在朝南家上大言不惭,绛家来的,就是这等人?”

    哟喂,这一吼一吓的让降天桓一时愣了,看着林氏那面容憔悴的样子,还狐假虎威吓到他来,不会咬人的狗只会冲人叫。

    他倒不理会那个晦气的妇人,倒是被那林氏旁边的姑娘吸足了眼光。

    着一身粉翠衣衫,小珠点缀,汪汪大眼,樱桃小嘴,好生俊俏的娘子。

    “呀!这是哪家的姑娘,怎生得如此动人,惹得小爷好生垂怜啊。”他故一惊一乍,将她引得一群人来指指点点。

    绛家偏族来的地痞无赖,林氏忍得一时,将手搭在蕴易的挽她的手上,与蕴易一视,蕴易便脸红起来不作声,移步到林氏身后,温婉动人。

    还是那一副朝南家病弱的三小姐。

    果真趁着爹爹不在,便为虎作伥,泓营一脸正色站在两人身前,身硕健体,放下狠话:“若是绛家不想要上尘来的生意,就我家小妹放尊重点。”

    朝南家的三小姐?众人惊呼一声,看来朝南家要站得住脚了。

    绛天桓不以为然,反而笑得更肆意,“上尘的那位王爷可是上尘账外艳女成群,小妹跟了他可是受尽委屈寂寞,不如跟了小爷我回南疆,做我绛家的家母。”

    绛家的家主?林氏一惊,莫非故友绛高已是随家主去了……

    泓营见小妹受辱便怒气掏出长剑来,林氏却推了下去,腰间的牌令还是有一点威严的,绛天桓也只是能叫叫嚣而已,不可大作什么,绛高故友一世清高,心地善良,还是留个后吧。

    此事作罢。

    蕴易回了房,那些人去了大堂,她不可跟去,房内侍女忙忙碌碌,她足驻在原地一动不敢动。

    等那些人忙完了又落得一屋子冷清,她坐在窗前椅上,看着廊坊外,才一时,又想念山上的空气了。

    发呆了半时,一抹橙色闪过,推开房门,蕴易瞧去,又是面生,又是穿着不一的侍女,只是她可爱笑,笑得亲近,她快快的行了礼,嘴皮子倒是利索,“三小姐,我是您的贴身丫鬟,我叫书画,虽然我叫书画但是我一点也不会书画,来给姑娘请安。”

    倒是令人心旷神怡,蕴易一笑,看她一人匆忙,脚下有着泥土,抬眸轻声问道:“哪里来的。”

    “上尘。”她答道。

    “娘,那绛家的对我们一点尊敬未有,为何还要把荣光的分他三分之一。”客走,只剩母子二人,泓营忍不了,直接问道。

    林氏坐在椅子上,脸上早是虚汗满迎,满脸疲倦,她仔细的打算着。

    “上尘你可去过?”林氏问道。

    泓营皱着眉,“曾有一好友纵马过。”

    “那里如何?”林氏又问。

    “以北,民风彪悍,以草原为广,在中心又是繁华似锦,民族风味,男子常常以锦蓝色抹额,打猎捕鹰。”

    林氏愁起来,喃喃道:“倒与我们是为相反。”又看向泓营,娓娓说道:“你爹爹掂量了好久,才选出个上尘来,我也不知是何缘由,若我选来,定是我们五都里的……”

    她颇为忧愁。

    次日,蕴易醒来,四处飘香,她坐起掀帘来,看见书画候在一旁,笑嘻嘻的,“姑娘醒了,快些吃饭吧?”

    怎描绘呢,一个上尘的人,话味却是两掺,也是听起来不自在,蕴易起身来,穿衣。

    看着桌上的飘香,再看了看两眼期待巴巴的她。

    “我不会书画,但是我会烧饭,而且我可是在上尘小有名气的厨子呢。”说起来也是自喜。

    如此两眼清澈的人,蕴易便应答的坐下,却总是皱着眉,不敢对任何一个人放下戒备。

    “我可不是炤王爷的人,我是巴颜氏的,我跟着我阿哥来的,他是上尘来的大使。”书画努力解释着,见蕴易怀疑的神情不断。

    “那你昨日的扮丫鬟是何如?”蕴易更是疑惑。

    书画很是忧愁的挠挠了头,“我……阿哥说,若是我想见见你,便可以扮作丫鬟来的,我有信物的,渝狐毛。”说着从腰间掏出一撮钳着金便的狐毛,像是吊坠。

    “见我?为何?”蕴易疑惑,她倒是没跟上尘的人有什么交集。

    书画一笑,“好奇炤王爷的侧王妃。”

    蕴易不屑的笑了,她倒是出名了,还借着那位上尘的光,“如今见到了,有何感慨呢?”

    她面露难色,小心翼翼的回:“怕是您会……回不来了”

    “为何这样想?”蕴易轻问。

    书画回:“上一个嫁到上尘的中原女子已是一年内患病身亡了。”

    “哦,那她可真不幸。”蕴易淡淡说道,拿起筷子来,满脸不在意,还有一丝冷意。

    上尘的使者拜见完皇帝,便来了恩凌,第二日直接来到了朝南府,林氏出门迎接,那上尘大使一抹蓝额,上卡一黑羽毛,一身黑衣,气宇轩昂,长相不凡。

    书画蹦蹦跶跶的往房里来,对正要题字的蕴易道:“你要驶入上尘了!”

    蕴易缓缓抬起头,那么快。

    “大概是明日了。”她急忙的来到一旁,看着蕴易道,又看了看案上的白纸,上面一片空白,却被落笔的墨渲染了一小片。

    蕴易轻声回了句嗯,便趁着那一点,写了个安。

    好一会,她写着写着不对劲来,有些烦意,也不知是怎么的,看了一眼身旁的书画,她还睁着大眼,乐此不疲,她与蕴易对视一眼,像是明白了一般,打开了大窗,一股沁人心脾的花香飘来,令她舒心不少。

    “怎么样?我这个丫鬟还称职吧?”书画自傲起来。

    蕴易笑了,难得见这么有趣的人。

    门被推开,蕴易顺眼看去,窗外站着一个俊郎的少年郎,仪表堂堂,身姿挺拔转瞬即逝。

    稍一会儿,迈过门槛,在门旁看见了他,看见蕴易行了拱手礼,又看见书画,宠溺的埋怨了句:“焯妮,让阿哥好找。”

    蕴易看向身旁,焯妮便不好意思的对着她笑笑:“书画是我中原名,我自己起的……额,这是我阿哥,巴颜涟君,是我们那里最好的儿郎!”

    涟君……

    “有礼。”蕴易向他行礼。

    “姑娘好。”涟君回礼。

    于是焯妮小跑凑到蕴易身边,喃喃道:“涟君,很像中原人的名字吧?我们那里都觉得他长得文里文气的,很配那个名字呢,但你别看长得秀气,打猎可是很凶哒!从不失手!”

    她那样子很是自豪。

    蕴易微微一笑。

    他便告辞了。

    夜里有人敲门,是大哥,他轻问蕴易睡了没。

    她道还未,也没去开门。

    他没进来,一直坐在门外,月影把他的影子倒在屋里,蕴易盯着它,一动不动,都一动不动,夜里静悄悄的。

    他抱着剑鞘,像是守护着。

    那一夜,她睡得很香。

    泓营对着月色,很是凝重,轻言道:“也不知还能护你多久,我这个哥哥一点也不称职啊……”

    转眼到了明日,艳阳高照,第一个冲进来的是焯妮,她不知该高兴还是难过,上尘炤王府还来了好几个侍女,一众红色,行事规规矩矩,脸上没有丝毫的表情,公事公办。

    焯妮倒是愣在原地,只是看着,还有些愁容。

    “到了上尘你该去哪里?”趁着穿红衣,蕴易问着纱帘外的焯妮。

    她倒是大大方方,“随你进宫啊,他又不认识我。”

    “那个地方,进去容易,出来难。”蕴易说道。

    原来这个姑娘知道……焯妮没话说了。

    于是涟君率着一架红帐向北去,林氏独自在屋,一直未来送,在门远望的泓营也红了眼。

    说是声势浩大,却也是上尘的使者伴着而已,王府的一个都未来。

    仿佛是她一个人的婚嫁。

    一路上,焯妮活泼好动,也解了蕴易闷儿,蕴易却是有心事的一直看向前方。

    “看上我阿哥了呀?”焯妮鬼使神差的说了句,吓到了蕴易。

    “看你一直看着我哥,长得还不错吧?我阿哥可是上尘数一数二的美男子。”焯妮笑着。

    蕴易不答。

    到了夜里,驻扎在了一小溪边,一棵大树下,涟君烧着柴,烤着鱼,火光照在他的脸上,一映一映,把他的模子照的清澈,棱角分明,依稀那像扇子的睫毛一扑一扑闪着,他却一心一意的烤着手里的鱼。

    蕴易披着雪白的斗篷,在涟君身旁的焯妮看到了,笑着唤她来,嫌她走的慢,还一把拉过去,拉到她和涟君中间。

    “这里多是小溪和野草,没有野畜,多多包涵,吃一些吧,点心吃多了也会腻的。”涟君将他手里烤好的鱼递给蕴易,微微一笑,没有一丝敌意。

    看到如此景象,焯妮邪恶的笑着,一个起身,快速的从蕴易身边蹭过,让蕴易一闪歪去,涟君立马扶去。

    焯妮回头看去,一脸笑意的回道:“抱歉啊!”

    “大手大脚的,多有担待。”涟君温声对蕴易道。

    蕴易笑着摇了摇头,端正了身子,只是有点不自在,看着篝火,有些热意。

    她是不会被这小把戏吓到的。

    “姑娘身子弱,到了上尘还望多注意,这里风大。”涟君替蕴易摆正了斗篷,那纤细的手指,微微掠过她那嫩粉的脸蛋,又燥热起来。

    “谢公子好意。”蕴易对上他的烈目。

    篝火烧得更旺。

    到了上尘城里才看见有红绸,只是寥寥几个,系在柱子上,到了府邸门口,才看见大大的喜字。

    蕴易未从帐上下来,那王府牌匾下的下人只是看着,没有一个人来迎接。

    侧王妃千里迢迢的来到这里成亲,没有一个王府的人去接亲也就算了,还没有一个人来接,这像是成亲的吗?焯妮看着越气,恨不得给她阿哥整一身红衣,直接是让他们礼成。

    可她不能这样做。

    那个王府的人好像表示着多蕴易不一个不多,少一个不少的。

    似等了足足一个钟头。

    涟君快速下马来,一个行云流水的将帐上的蕴易抱下来,看着受惊的她,细语道:“盖好盖头,我来迎你。”

    他是看不下去了。

    还未上台阶,就听到一声厮马声,飞速跑来,一头黑发,浓眉剑眼,他一袭锦衣勃然英姿,漆黑不见底的眼眸,如一潭深水直淹没得人无处喘息,纵着马,怀里还抱着一媚舞女子,那女子衣着甚少,白花花的较多,实在荒唐。

    他骑着马飞驶来,速度犹如流行,离涟君非常的身前只隔了女子细腰般的距离就停了下来,马头嘶叫,马蹄上扬,在他们的头上。

    那一阵迟来风一刮,蕴易的盖头飘走了,那风还伴着沙,眯了她的眼,睁不开。

    “涟君大婚?”他黑着脸高声冷道,居高临下的看着他。

    涟君未答,死死的盯着赫连炤。

    看着涟君怀里的娇小人儿,皱起眉,下马来,一把抢过,对着涟君冷道:“若是我没记错,这是我炤王府的女人。”

    蕴易一动不敢动,跟随着赫连炤进了府。

    她转头看着涟君,皱起眉,看见焯妮连忙跟了上去,那在马上的舞娘很是不屑与蕴易对视。

    还有那虽然抱着她却没有涟君温柔的赫连炤,他脸上的冷酷,蕴易都收尽眼底。

    她知道自己要面对什么,深深的叹了口气。

    却被赫连炤听到了,他脚步未停,开口道:“看来你知道自己的结局了……”

    “什么结局?”她小声问,什么结局是她决定的。

    赫连炤冷笑,“你会知道的。”言罢就抛下了她,直奔去了一个冷清的院子。

    这一长廊还未走完。

    蕴易却没在意,只是奇怪,在上尘居然有个跟五城里的王爷府宅院,这里也是依山傍水,只不过那山都是雪山,一眼望去都是茫茫一片,实在与上尘草原不符。

    很快来的下人带蕴意来到一个房间里,那房间尘土堆积,很是老式,那单单悬梁上还挂着一个白缎,下面一个踢翻的凳子,阴风阵阵,很是凄惨冷清。

    可能对他而言,蕴意确实没什么可应该好好善待的,她娘家就只是为了傍身而已,那炤王爷也是在上尘的王子中占足自己地位。

    只是互帮互助。

    “姑娘,姑娘!”

    焯妮姗姗来迟,看到这番处境,不免后背发凉,小心翼翼的来到蕴意身边,说话也不敢大声,“这里是地府吗?那么阴沉?”

    “你是巴颜氏的?”蕴意却问焯妮身份。

    焯妮点点头,“巴颜氏在上尘王帐中只是个小小的使者一职的。”

    “使者一职?那你们与赫连炤有什么仇恨?”

    焯妮惊讶的看着蕴意,她怎么知道?

    “我从来不相信任何人。”她眼神坚定,对焯妮说:“我知道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使命,你也不是要平白无故的来这里当我的奴婢的,若你告诉我,我也许会帮你。”

    焯妮紧紧的皱着眉,“我与阿哥是王帐纳禾王后人,纳禾王被赫连炤杀害,并抢夺了他的权利,在上尘有了站稳之地,其他王帐都忌惮着他的权力,不敢作对……”

    “我知道了。”家族仇恨,蕴意猜出了一只半点,“不过,我比较好奇这个屋子的故事。”

    焯妮环顾周围,觉得熟悉,“上次那个中原人住的就是这个房间,郁郁寡欢悬梁自尽的。”

    “那你们是皇室?”蕴易又问。

    焯妮点头,“但是在上尘有能力者居,赫连炤杀了我们族的人,纳禾王时期过去了。”

    忽然一个婢女走了进来,领着众人,很是高冷,宣布着:“王爷请侧王妃去宣化殿走一趟。”

    宣化殿?一个王爷,还真是如皇帝般的待遇啊,蕴意赶紧从榻上下来领命,随与焯妮相视,便跟在那个严厉的婢女后面。

    跟着她们后面,一路走过来的路上,蕴意发现那些仆人好像是都是很有纪律严明,只专心干自己的事,无论谁路过也不抬头一看。

    估计他们晓得,她这个侧王妃马上跟上一次中原人一般,也不必当回事。

    来到一处林中正屋,那些婢女停了足,蕴意抬头来,看着那屋中坐得各式各样的上尘王帐,想来是让她这个五都之主的侧王妃来涨涨地位。

    虽是侧王妃,也许在王府里把她当作回事的少之甚少,但是五都之主的身份是谁都撼动不了的。

    她不敢节外生枝,只是代表着五都之主的意见。

    赫连炤笑着环视各位的脸色,没一个泛起水花来得,都端的一手好皮囊。

    “你。”

    没错,就是她,赫连炤对着她的头顶说,蕴意还是头低得很。

    “坐到本王这里来。”

    他下命令,焯妮这种场面自然不能出面,蕴意内心挣扎一番,这种人也不知道内心想着什么。

    微微抬起头来,与赫连炤的眼神对视,一股漫不经心和傲慢无礼都在他的脸上淋漓尽致。

    蕴意站起来,慢慢悠悠的来到赫连炤身边,他倒是眼神懒散,看着殿上,倒也不关心蕴意的举动,只是让她在一旁站着。

    站着看他们这局干喝酒吃菜,下面的人没一个人敢说什么。

    等一封大王帐的诏书,他们才退下,连同赫连炤一起去了大王帐那里去。

    看着不起眼的露一面,却是稳住了朝南、莫临一领众将的心,定是会死心塌地的跟着赫连炤,这无疑是胜券在握。

    蕴意被那个婢女又领了回去。

    “那些人都在商讨着什么?”刚回来,见那些婢女走远了,焯妮才急匆匆的问着。

    蕴意不知该如何对焯妮说。

    “赫连炤的父亲是皇帝,母亲却是上尘的咯伊公主,因为皇帝为了自己的皇位杀了他的母亲,赫连炤就回了上尘准备反军。”

    蕴易惊奇的问说出那话的向妮,“你怎知他会反?”

    “因为他怀里有令符,那是都令,可调动地方兵,我见到了三个。”焯妮道。

    蕴易蹙着眉,五都四城势力慢慢被一个上尘局外被吞噬。

    “上尘百姓三十万,除去老弱病残,青年满十三都要充军,这片草原民不聊生。”焯妮说着,很是心疼这片草原上的上尘人。

    是的,因为一个人私心,让整个天下动荡。

    “这事很复杂,可你也不过是个十四五岁的小姑娘。”蕴易看着天真烂漫的焯妮,她的眼睛是那么的雪亮。

    “我的阿妹也不过十岁。”她的双眼饱含泪水,却非常坚定。

    后来,蕴易问过焯妮,为什么赫连炤会留她和涟君一条命,她说他哥是上尘的使者,而她是上尘的信女。

    在这片草原上,信女和信鸽和最尊敬的,他们代表着这片草原的风调雨顺。

    过了几天,再也没跟这个王府的人有多少话语,仿佛是被人遗忘一样,依旧出不了府。

    困在笼子里的滋味不好受,蕴易蹲坐在席上,仔细的瞧着案桌上的山川图,又和旁边的焯妮小声的指指点点,她也认真的听着。

    “最近府里护将少了一大批,有功夫底子的侍卫也不见了,我们还未进来时,锦城、云乐城、鸿城他们三个都是过了旧主迎新主,那些新主都是赫连炤在大安便安排好的,荣光城有老王爷还在支撑,誓死效忠大安,上尘他已是如鱼得水,莫临都主是个野心勃勃的人,表面与赫连炤交好,早晚会咬上他一口,赫连炤已经整军待发,这一场战争迟早会开始的。”

    蕴易很是冷静,她看向焯妮时,试着和她心平气和的说,焯妮在皱眉,和她对视了良久,她的眸子冰雪晶莹。

    焯妮冷眸开口:“朝南老都主去世后,都主夫人便与赫连炤联谊了,赫连炤生性残暴,虐待百姓,杀伐决断,四处征伐,朝南为何要答应与这种人为伍?”

    大安五都四城,被赫连炤占了三都三城,若是兵力充沛便是直冲大安。

    ……

    面对焯妮的问话,蕴易不知该如何解释。

    “你恨他吗?”焯妮问。

    蕴易眼神复杂,习惯的抿了抿嘴。

    焯妮继续说道:“我知你和那些嫁来的中原女子不一同,我也知你见识不凡,与我阿哥也是情意绵绵,你会帮我们吗?”

    与她的亮眸对视良久。

    蕴易只是答道:“我亦是站在山顶之上。”

    忽然听见赫连炤的笑声,令她意外的是那笑声还掺杂着别人的话语声。

    “那是我阿哥。”焯妮一听便知,“他入府了。”

    以她之见,涟君是纳禾王族的人,对赫连炤可是十足的隐患,若不是他有使者的身份让上尘的人服众,估计她早就见不上这兄妹俩,怎会谈笑风生。

    有野心的人,只会选择对他捕猎有利的条件。

    “你阿哥有什么条件可以能与赫连炤平起平坐?”蕴易问向焯妮。

    焯妮蹙着眉,“一匹精马翎剑和一队黑铁骑。”

    这闻风丧胆的黑铁骑和翎剑竟是真的存在。

    可是涟君竟与赫连炤同在席上,那定是涟君在商量着什么计策。

    “我阿哥是不会同污的,死都不会。”焯妮一句话撂在那里,“而且我相信从哈木升起来的光会照在这个这片大地上。”

    她的双眼泛着泪光。

    “焯妮……你希望这个世间越来越好吗?”蕴易不经意的问没敢与她对视,只是看向木门外。

    “当然!”她的声音很小却很坚定。

    “那你知道晨灯召是什么吗?”蕴易小声的问。

    焯妮似乎察觉着什么,眼睛已是缓缓泛红,颇为激动,微微哽咽,“我不知……我不知,我只知赫连炤杀了我全族。”

    她哭泣着跑了出去。

    蕴易看着她的背影,不知如何。

    此后再也不见她,再见她时……也不是真正的见,只是那夜像她的眸子一样亮,蕴易一衫素衣,看着闯进来的涟君,他额头抹着蓝衣鹰羽,身穿上尘勇士盔甲,秀气的脸颊一抹血红,身上也是伤痕累累。

    他身后率着一众黑铁骑,骑着马,进门来,见到蕴易时,缓缓牵马来,伸出一只手来,对蕴易细语道:“快上马!我带你走。”

    那双黑缪很是真诚,还有期待。

    可惜蕴易摇了摇头,“其实你不用救我的。”

    慢慢的,他的手收了回来,依旧含情的看着蕴易,却闪过一丝失望,“你果真如焯妮说的一样冷漠。”

    “你可以不用这样的。”

    这话让涟君听来,不禁冷笑,“我族上百计千的人命被他所杀,你劝我可以不用这样的,你觉得,我可以不用这样吗?”

    ……

    蕴易无话可说。

    他的眼神慢慢的变成了厌恶,丢下一句:“真不愧是众巅之上的晨灯召。”

    便牵马转身而去。

    那身影颇为孤寂……

    蕴易无可奈何。

    做众巅之人太久,远离尘埃,似是神人,不计凡人苦楚,只念大局已定,史册如此,纵使山下棋盘个子,个子不同,终不过一下棋者心意。

    “赫连炤登基了。”淡淡云想之中,蕴易俯瞰众生,眼中复杂万分。

    身旁的淳于一直不说话。

    蕴易搭眼看去,好似在生闷气,戏言道:“怎地?没去杀了赫连炤?还让他野心成真?”

    他还是不说话。

    “你们只看到了赫连炤如此心狠手辣,生性残暴,杀人无数,却看不到他统一归安,一同衡量,均分良田,壮年充军耕粮,保家卫国,大局已定,史册如此。”蕴易眯着眼,瞧脚下的景色,守得云开见日出。

    淳于紧皱的眉头渐渐松弛了下去,却依旧不死心的小声说:“可涟君复仇失败,葬身战场,你不是很遗憾吗?”

    “我们虽在晨灯召,却是凡人,只要是人,自然会有遗憾的。”

    淳于撇着嘴,“我才不信这个结局是你所希望的,自从你回来,每每都是皱着眉,虽晨灯召奉天意难违,可没人违怎知那就是天意。”

    听此话,蕴易不禁笑了,“你知道你为何接不到下山的使命?”

    “我不想知道,永远也不想。”淳于转身离去。

    看着一片片的青油田间,山清水秀,她也恍惚了。

    若没人违怎知那就是天意……

    若帮了焯妮和涟君,会不会也是迎来这一片光景,还是比这会更好?

    没人知道。

    她只知道,她要下山了,再也不是众巅上的晨灯召的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