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女频频道 » 三十年的班主任生涯 » 第四卷 第十三章 奖是爱;罚,难道不是更深切的爱

第四卷 第十三章 奖是爱;罚,难道不是更深切的爱

    我的第六感官不时的提醒我,每位同学都期待着我对他们“下手”,我时常感到力不从心,因为一旦对谁“下手”,就像患了强迫症,一般不达目的誓不休:为此,付出的不是劳动,而是心血。

    一位老师,尤其是一个班主任,多给一位学生一份关爱,多一句鼓励的话语或是一个严厉的眼神,多给他一次表扬,甚至犯错的机会,批改作业时多一笔批语,课堂上多一句点评,平时找他谈一次话,有目的的一次家访,一条短信,一个电话,都将在学生的心灵田园里播下一粒希望的种子。

    至今我都愧疚着,有一些同学,如果当年我及时“下手”,或“下手”的再狠一点儿,“下手”的方式再多一点儿,一定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复旦的一位教授说得好:“对学生必须有惩戒,甚至是严厉的惩戒,尤其是独生子女,单凭鼓励就可以完成教育吗?”

    不打自成才,有。相比是个例。

    英国教育的法规,允许在历经劝告无效的情况下,采取包括身体接触在内的必要手段。迫使他遵守课堂纪律。

    曾经有一个男生叫邵小晨,在上课时不停的讲话,数次教训都无效,后来给他一个人坐在最后一排。他还自言自语,还多次牵扯前面的同学。

    这个孩子自控力特别差,逆反心理特别强。在学校与老师都是对着干,故意不遵守一切规章制度。上课经常长时间地影响课堂纪律。有一次上思想品德课,他和老师发生激烈的冲突,我到教室去的时候,看见他站在那里,一副不可一世的神态,口里还念念有词:“怎么样啊,看你怎么样?”言下之意:看你们怎么上课,看你们能拿我怎么样?

    第一次见到他的父母,我就很奇怪,他的母亲自始至终一言不发。他的父亲眼睛直视着儿子,而儿子连看都不看他们一下,根本不把他们放在眼里。渐渐地,我从他父母的眼神看出他们内心的焦虑和更多的无奈。

    是因为溺爱造成的,还是这孩子天生太顽劣?

    经过多次的交流,我掌握了他的一些情况。因为从小父母就非常娇惯他,可以说是百依百顺。后来发现孩子成了问题学生,父母和老师无论怎么教育,他都不听。每到这时候,他的父母都做出让步,导致孩子越来越蛮横。

    我还发现:这孩子在多次的犯错误后,他的父亲从来没有一次高言语,更别说发火,而他的母亲就更奇怪了,从来都不说一句话。

    有一次他的母亲没有来,我就问他的父亲:“她妈妈为什么从来不说话呀?”

    原来是这样——

    有一次邵小晨为了逃避写作业,就是不肯回家,父母两人一直找到深更半夜。他的母亲心力交瘁,一边找,一边喊,喊着喊着,喉咙突然发不出声音,从此他的妈妈就再也发不出声音,至今都是用气声与人交流。

    这件事令我惊心动魄,然而我看他的父亲却面无表情,说话的声音也依旧是那么平静。与之相反,我的内心却是心潮起伏。

    “老师,从他那一夜没回家以后,我们就更不敢说他一句。这孩子完了……我们早已束手无策,我和她妈妈商量过了,任凭老师管教,任凭学校处理……我们都没有意见。”

    我告知家长,我要“下手”啦。

    家长的回答都是:“夏老师,我坚决支持你,你早该下手了。”

    语文课上,他又开始“演讲”了,我走过去对他说:“邵小晨,你再说话,我要采取措施了!”我连警告他两次。他照讲不误。我估摸着:他视我一个女教师,形象又比较羸弱,肯定好欺负。虽然口头表达语言能力令他们甘拜下风,但是动起手来我肯定是雷声大,雨点小。我放下书本,径直向他走去,教室里异常安静。我走到他面前,我轻轻地说:“你看着我。”他笑嘻嘻地看着我,我甩起右手,对着他的左脸颊,挥了下去。

    我跑到办公室拿了手机,回到教室,把手机开到扬声,我告诉邵小晨爸爸:“我今天打了你儿子!”我话音刚落,那边传来了他很干脆的声音:“好啊,谢谢!”

    同学们告诉我,后面的课他都没有讲话。

    放学时,我赶紧留下了邵小晨,告诉他,这是我第一次打学生。言下之意是你问题的严重性。也告诉他:“你的父母为什么不严厉的对待你,是因为他们已经精疲力尽了,对你快要绝望了。你希望所有的人都放弃你吗?”

    他一句话也没有说,能看出来,没有抵触的情绪,他心灵受到了触动,他在思考。

    第二天,我看到他在语文作业后面的两行字:老师,这一次我如果再不改,我就再也没有机会了。

    我也回了他一句话:浪子回头金不换。

    从此,他很快改掉上课讲话的坏习惯,也能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和同学们融为一体了。初三结业考试时,他在作文中写道:“最难受的就是没有想到夏老师会打我。”他说,:“对不起夏老师,你不要生气,现在我更深切地感受到你的良苦用心……”文章最后有一行字:补充,标题改成“夏老师,您不要生气了”。看到这句话时,我感动的眼泪差点儿掉下来。

    新加坡中学的教室后,挂着一把戒尺,对犯错误的学生打手心三下。这就是告诫学生,对自己的错误要负责,要付出代价。否则犯错误的成本太低,导致学生耐挫力差,长此以往,将来如何面对残酷的社会呢?在传统教育已经全面崩盘,最后一道防线是教育的今天,老师们,现在面对的不仅仅是孩子,还有家长乃至社会。

    我庆幸着。庆幸着我做班主任时,没有学生不服从我;没有家长不配合我;更没有社会来声讨我。

    我也庆幸着中国自古沿袭而来的良好的风气。

    我父亲上过私塾,费用都是地主家出资。地主给先生一把戒尺,他家的儿子表现最坏,所以手经常被打得肿很高。回家后,地主见状,非常欣赏这位先生。后来这位先生告老还乡后,换了一位先生。地主见儿子更加调皮,回家看到手不红不肿,就生气地把这位和蔼的先生辞掉了。

    没有惩罚的教育,是不完善的教育;一味惩罚的教育只会适得其反,孕育出的是“打死了都成不了才”的朽木,甚至酿成悲剧。

    我们希望每个孩子都能“不打自成才”,但事实告诉我们多数孩子是“不打不成才”的。

    学校组织班主任到外地去学习期间,想起李砅同学曾经说过:“奖品最高等级是铅笔盒,我已经有好多个了!”于是想到了给同学们买另类的奖品。我在杭州给同学们带回来了奖品,给同学们送去了惊喜。

    阿子考到了年级第一名,当她上来领奖的时候,看到那个西天取经的木雕笔筒吋,眼睛都放光。那个奖品她一直珍藏至今。

    我知道她珍藏的不仅仅是奖品,她珍藏的,是老师对她的一份肯定,是一段美好的回忆。所以我尽可能用各种形式,传达这对每一位学生的关注,肯定和期待。

    班级的表彰会上,我尽量多表扬一些同学。

    平时也特别关注一些缺乏自信的同学,发现他们的闪光点,及时给予肯定。

    即使学生犯了比较严重的错误,我在狠狠的批评之后都会说:“你不是自尊心很强的孩子吗,你怎么会这样做呢。”

    或者说:“你这次作业怎么会错那么多呢,你看你上一次的考试成绩,很有进步啊。”

    “这好像不是你呀,你是昏了头啦,自己去想想,怎么变回你自己!”

    我特别重视家长会上的表扬这一环节。家长会开始,我会全面总结班级的情况,接着是发奖品。除了学习前十名的,我会发学习进步奖,这点就涉及到很多同学啦。接着文明礼仪奖、关心集体奖,热爱劳动奖等等。最后我会去看学生名单,还有哪些同学没有奖品的,我会特地为他设立某些方面优点的个性奖项。

    比如乐于助人奖,踊跃发言奖、遵守纪律奖、作业认真奖……

    大大小小无数次的家长会,即使怀着忐忑的心情到场的家长,也不会坐几小时的冷板凳,他们会依次上台来领奖。他们带着目标来,充满信心,满怀期待地满载而归。

    临别经过我的讲台,都会对我说:“谢谢夏老师!”“夏老师您费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