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女频频道 » 三十年的班主任生涯 » 第十一卷 第九章 天使的翅膀(九)

第十一卷 第九章 天使的翅膀(九)

    诗人泰戈尔,在一首关于孩子的诗《审判官》里这样说:

    “你想说他什么尽管说罢,但是我知道我孩子的短处。我爱他并不因为他好,只是因为他是我的小小的孩子……”

    愿所有的父母,都能懂得如何用满心的爱,去拥抱孩子、接纳不完美的孩子,在孩子和父母之间,酿造一段最美的时光。

    我在很早的时候就看到过两个故事。

    一个非常严厉的母亲,丈夫常年在外地工作。她的四个孩子都非常地怕她。她十年如一日,严格要求每个孩子,从来不表扬,虽然孩子非常努力地学习。四兄妹学习都非常优秀,可是他的母亲从来没有夸过他们。

    我们究竟到什么程度,才能得到妈妈的肯定啊,他们经常这样想。为了得到母亲的表扬,他们更加刻苦地学习着。

    有一天,他们的父亲回来了。孩子们在门口偷听到父母的对话。

    父亲问:“孩子们还好吗?”母亲说:“他们都很优秀。你应该为孩子们感到骄傲!”原来我们在母亲的心目中是这样的啊,在门口偷听的孩子们都哭成了泪人。

    还有一个故事。一个成功的母亲,她对自己的儿子一直非常欣赏,孩子画的每一幅画,她都把它挂在墙上。孩子的画在家里挂满了。家里只要来客人,她都会带他们去欣赏孩子的画作。孩子在一次次的赞扬声中,受到激励,从而信心满满地表现出独特的创造力,挖掘出更大的潜能,最终走进了成功的殿堂。

    这是两个成功的母亲。我经常想:第一个故事里的孩子们如果没有听到母亲的赞美,会不会一直坚持努力下去呢?如果坚持下去了,那她的孩子就会在挫折中变得更加坚强。然而事物都有两个方面,如果承受不了挫折,那天使的羽翼会受到伤害乃至被折断,最终成为挫折教育的牺牲品。

    我也想到第二个故事里的母亲,她绝对不是一个单纯釆用的赞美的方法使孩子成材的。因为泛化的赏识教育,会使孩子滑向溺爱的沼泽:导致不能正确的评价自己,接受不了批评,经受不住挫折,产生逆反情绪。

    所以我觉得正常正确的赏识教育中最常用的就是:“你能行!”这句话,一定要具体化。不能过分的夸奖,虚假的赞扬会造成孩子的虚荣心,滋生骄傲情绪。所以这句话不仅要具体地用在孩子确实值得赞美的地方,更要用在纠正错误时,对他说:“你会做得更好,你能行!

    天使有着一颗赤子之心。俗话说,小孩嘴里掏实话。每个老师都听到过这样的怨言,这个老师太厉害了,抓得太紧了,把我逼死了。

    这时候,我们不得不对身边的天使说:当你面临困难想退缩时,“逼”你一把,那是必须的。

    因为教育专家说过:一件事反复尝试与坚持,它的成功率竟能由1%上升到63%。可见,孩子在学艺过程中,遇到犯懒等一些力不从心的困难时,引导孩子不放弃,一如既往地坚持下去——父母这种“逼”,是帮助孩子让梦想变成现实的必经之路。

    学艺如此,学习亦如此。

    “逼”一把,让孩子明白学习意义,给予孩子坚持下去的力量,让他尝试一步步走向成功的过程,从而懂得凡事亦如此的道理。

    当孩子遇到困难和挫折,你陪伴着他一起共度难关,让孩子知道他不是一个人;

    当孩子遇到难题时,不要直接告诉孩子答案,要跟孩子一起探讨如何去解决问题的方案,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让孩子知道,如何从努力的过程中去捋清思路,从而一步步去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

    无论如何,我们要让孩子知道,学习是一个长此以往的过程,需要一点一滴地积累和沉淀,有些事情可能当前并不能看到成效,但是只要坚持就一定有结果!这个结果有的是你能预想到的,有的是在你意料之外的。

    三十多年的班主任工作生涯中,我的心里深埋着一个不可颠覆的信念,就是在孩子的心目中为什么称呼老师总是用“敬爱的老师”。因为首先要让学生敬你,这个“敬”中就含着“怕”意。只有严师才能出高徒。他只有品尝到成功的喜悦之后,他才能体会到老师的良苦用心,正如学生王靖说过的一句话:“您那是用发自内心的深爱,一种呕心沥血的付出……”

    只有这样,才能将老师的“逼他学习”,变成孩子的“只好学习”,由原来的“要你学”变成“我要学”。

    在赏识教育中长大的莲子,他的家长也会适时地用惩罚教育来“逼一把”。有一次莲子默写错了好几个字。母亲要求她把所有错过的字全都抄写七遍。通常七遍是恰到好处的。因为第一遍第二遍,孩子还只是个印象,第三遍第四遍他就会了;后面几遍就是加以巩固。抄写遍数太多,那就会适得其反。因为大脑疲劳后,反而会把对的写成错的。如果再写下去,就是巩固错误了。

    写完以后,莲子母亲又把以前错的字都找出来,叫她写七遍。那一次把她整惨了;从那以后,就再也没有出现过这样的现象。

    学生都不太喜欢文言文阅读。老师要帮助他们过这个坎,就要加强系统的训练。比如中考的七个文言虚词看起来难度比较大。比如“之”的用法,舒缓语气的之就很容易和结构助词“之”混淆。如果能把六册书中的“之”做舒缓语气都找出来,强调它的作用,多加练习,再把它运用到课外的文言文上,这样反复的练习,自然就掌握了规律。

    “逼”要有度。

    当前,择校之风愈刮愈烈,把孩子放到好环境中去学习自然是好的,环境决定意识嘛!孟母三迁的故事众所周知,但是选择环境,也是很有学问的。

    莲子在选择幼升小时,家长一心想让她上了南外。就报了胡老师的培训班,志在让她去考南外,后来发现孩子一提到南外就恐惧。从年龄层次的上看,她出生的月份是最小的;从心智发育上看,她也算是晚的;从身体素质看,她这体质也是很弱的。最后在考试前全家达成了共识,没有去参加南外的考试。

    把孩子放在一个不适宜自己成长的环境里,达到“逼他一把”而成功的的例子是有的。但如果在各个方面都不具备强大的竞争实力的情况下,在其他孩子比自己强很多的学习环境里,他只能一直做尾巴,久而久之他不但不被认可,甚至被抛弃。在一个长期受歧视的环境里,他不会有朋友。这样的孩子如果没有得心理疾病,就算是成功了。他是一个小小的孩子,把他放在一个困难重重的窘境之中,那是一件多么残忍的事情啊!要知道每个孩子都是有自尊心的。小小的孩子,有几个能懂得知耻而后勇,又有几个具备强大的心理素质?他连什么叫情商都不懂。在一个极度不适合自己的环境中成长起来的孩子,失去的是自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