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玄幻奇幻 » 蜗角山庄 » 第五回

第五回

    第五回

    为人何必争高下,一旦无命万事休。山高不算高,人心比天高。白水变酒卖,还嫌猪无糟。贫寒休要怨,宝贵不须骄。善恶随人作,祸福自己招。

    看官,何为“白水变酒卖,还闲猪无糟”?这是古时一个民间传说。说的是有一对好心老夫妻,经常做善事。有一日,一个仙人打此路过,变作一个老乞丐,上门乞讨。那好心老婆婆,见乞丐可怜,便好心的供他衣食。如此三番两次,两次三番,那仙人念她好心。临走之际,便在那老婆婆一口水井之内,倒了几滴酒水。那水井说也神奇,从此井水变成了酒水。

    从此那老婆婆,便打井水做酒水卖,日子渐渐殷实。不久之后,那仙人去而复返,问道:“这样的日子,好不好?”大抵是人心不足,那老婆婆便憨憨的回道:“白水变酒卖,好是好,就是猪无糟。”那仙人便笑道:“山高不算高,人心比天高。白水变酒卖,还嫌猪无糟。”说罢便去了。

    说也奇怪,自此之后,那井水便变不得酒水,又依旧如故,还是井水。你道好笑不好笑?这则民间传说,虽是各个版本略有不同,但大抵意思相近。

    闲话少叙,书接前文。话说那老仆人石尽忠,带着小主人石星海,返回家中一看,是大吃一惊。你道怎地?原来四处不见人影,及至到老爷书房看时,房门大开。箱子柜子都开着,一地的狼藉。急忙点查物件,发现银钱,地契,房契,卖身契等,一概是俱无踪影。心下狐疑,不知是遭了贼,还是下人拐带了钱财而去。急出门询问四处邻里,打听得三个仆人,自早起便背了包袱出门而去,不知踪迹。

    众乡邻议论,此事多便是几个下人所为。常言也道,奸出人命赌出贼,自古犯案多熟人。众人商议,唯有报官方可。老仆人思量在理,只得应了。只是此时,已是夜近三更,众人恐夜晚道路难行,议定明早便同去报官。便各自安歇,一夜无事,不提。

    及至天色将明,老仆人石尽忠,带了小主人石星海,与几个乡邻,便来告官。一路上是风风火火,便来至在县衙大堂之上。县爷听了案由,恐怕迟慢。将惊堂木一拍,吩咐画影图形,发下海捕文书,四处张贴。要锁拿法外的狂徒,张三、李四、王二麻子等一干人犯。却说此事案发,已是两日,那三个下人,携带了金银契据,早已逃去无踪。却去哪里锁拿?便似石沉大海,是杳无音讯。

    那老话说的好,天网恢恢是疏而不漏。那下人王二麻子,逃至他乡之后,终是落网,锁回本县。你道为甚?原来他是那作奸犯科的人,酒色财气,吃喝嫖赌,必然是要沾染的。又因他脸上有麻子,极易分辨。一日在那秦楼楚馆之内酒醉,酒后狂言发作,被人识破,是以事发,终是决撒了。

    正是:

    惧法朝朝安乐,逞强犯案难活。试问此理是如何?王法分明无错。若是知得此理,哪有许多蹉跎。明公细想细斟酌,岂不是岁岁年年无祸。

    却说那王二麻子虽是归案,只是此时,盗来银两,已是挥霍尽空。县爷发下文书,刺配孟州。差了两个公差,解送孟州。那两个公差是何人?少不得是董超、薛霸二人。

    那董超、薛霸本是爱财的人儿,便来索要银两。那王二麻子,却哪里有得甚么银两?董超、薛霸二人不悦,一路之上,少不得水火棍随身伺候。及至野猪林内,便是一顿好打。

    却说几月后,那张三、李四,也一并捉拿到案。情况与那王二麻子,也大抵相同。此是后话,不提。

    书接前文,却说老仆人石尽忠,告官之后,不觉已是半月有余。一日正在院中,陪着小主人玩耍。不想进来一伙人,手拿房契,便要将主仆二人轰出。那时,只认房契,不认买主。那老仆人石尽忠,心知无奈,只得收拾了行李。带了小主人,出门而去。

    幸得,他在此处有一所老宅,虽是破旧,却也勉强可以安住。现今老妻杜氏,带着五六岁的儿子石真居住。进的家门,便将主人石员外家中之事,是如此如此,这般这般的交待一番,那老妇即时便不乐。

    常言也道:“宁添一斗米,不添一口人。”添一口人就要吃饭,况他家也不富足。怎么经得起这样的折腾,那石星海又是个五六岁的孩子,只进不出。这不是平添了一个累赘?况又是一个落魄的小少爷,以后如何称呼?当时便与老汉石尽忠,是一番吵闹。

    所幸的是,两个孩子倒玩的不亦乐乎。好的便跟亲兄弟是的,一起玩玩闹闹。如此这般,就是三天两头的吵闹,只为这小少爷石星海。不觉又是半月有余,是转眼而过。

    却说这日里,又是一番吵闹。只听得那杜氏开口嗔怪道:“你却只管得你家什么小少爷,却不管得自家亲儿。这一日日里,如此这般耗去,便要我母子二人,去喝西北风不成?可怜我母子二人,竟不如一个外人。你对一个外人,却有这许多偏心。”那老仆人石尽忠,正要答话,却听得院外有嚷动之音。只听得院外有人嚷问:“石尽忠大哥在家么?”二人即刻住嘴。

    出门来看时,认得是本村辛诚的遗孀郝氏,四五十年纪,带了一个五六岁的女孩在门外嚷问。便问道:“你不是辛诚的妻室郝氏?怎么来此?”

    那妇人道:“正是老妇。我夫三年前过世之时,欠的石员外白银五十两未曾归还。幸得石员外,看我母女二人可怜,把所欠银两免除。我等此来,所为报答石员外大恩大德。愿将小少爷石星海,接入我家,我愿奉他衣食,以亲儿相待。以此滴水之情,以报石员外大恩。万望石老哥,成全一二。”

    那老汉石尽忠道:“此事我也略知一二。只是我为石家仆人,奉养小主人,乃是我分内之事。怎么能假他人之手。此事,怕是应不得。”二人正在攀谈之际,那杜氏听的此言,正中下怀,便要开口说话。

    毕竟说出甚么话来,且看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