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玄幻奇幻 » 天河藏剑 » 第21章 易筋经

第21章 易筋经

    进得藏经阁内,林峥立时感到几分压抑与闷气。

    几许从窗户外透进来的光束,将阁楼内的浮尘映照得纤毫毕显。

    不出所料,因为这座藏经阁罕有人至,所以哪怕有那位扫地僧不时洒扫,但无数书柜与经卷之上,还是布满了尘埃,好像尘封了不知多少岁月。

    林峥随手在口鼻前挥了挥,便定下心来,走到最近的一个书柜,拿起一卷竹简经书,一如往常地开始翻看起来。

    此间经书,大多都是古早梵文写就,常人便是想看也看不懂的。

    但是这却对林峥造不成任何影响。

    因为前世,为了习练许多武功秘籍,林峥曾专门静下心来学习过各种各样,各时各地的文字,专研过无数世所罕见的辛秘法门。后来,灵气复苏过后,他更是花了不少功夫,精研了诸天万界,万族神魔的神通符号,从中汲取养分,最终都化为己用。

    毕竟,他从来便明白,修行光靠闭门造车是绝对不行的,只有多学,多看,多想,多尝试,才能一直勇猛精进,见山开山。

    林峥沉下心看书,仍旧看得很快,往往一目十行,一本接着一本。

    可是他翻书,取书,放书的动作又不显得如何急急忙忙,反而是有条不紊,一气呵成。

    他身着白衣,站在色调略显昏暗的藏经阁内,执经翻看,神色平淡,仿佛一位学识渊博,法理精深,自有气度的学者大儒。

    时间悄然流逝,一转眼,便到了夕阳西沉的时候。

    藏经阁内的光线,渐渐不再能支持林峥继续看下去了。

    林峥叹了口气,还是没有从中找到想要的线索。他环顾四周,发现这第一层楼的经书,还有不少,看来任重道远。

    那位法号“无难”的老和尚忽然拿着扫帚走进阁内,对林峥道:“藏经阁夜间闭锁,施主若要继续翻阅经书,便明日一早再来。”

    林峥放下手中一卷经书,微笑点头:“好的。”

    说罢,便大步离开。

    待其走后,扫地僧打量了一下四周,发现各处被翻阅的经书都物归原处,并没有散乱,才径自转身,吱呀一声关上了藏经阁的大门。

    ......

    西天寺这座藏经阁内的经书,果真是浩如烟海。

    林峥接连一个多月,日复一日,从无间歇地翻看,也才堪堪从第一层楼看到了第六层楼。

    要知道,整座藏经阁可是有足足十六层,他这连一半楼层都还没到,而且还是毫无所得。

    好在据那无难大师所说,藏经阁越往上,经书越少,只是其内容越发晦涩高深,若是佛理造诣不够,绝难看懂。

    这一日,晌午,天气晴朗,阳光盛烈。

    林峥正在六楼靠窗的位置,拿着一本页数不多,字迹却细如蚊蝇,须得眯着眼才能认清的经书,仔细翻看。

    窗外透散的阳光照在书页上,将那一个个细微方正的梵文字符照得金光灿灿。

    忽然,林峥目光一凝,阖上书卷,转身朝左,从一个书架上抽取出一卷看过的经书,快速重新翻看,复又阖上,然后又下到五楼,四楼,一楼,各自从书架上取下一本经书,一一比对。

    最后,林峥卷起一楼那本他第一天便看过的经书,抵在额头,闭眼摇头,哑然失笑。

    “没想到,线索没找到,倒还有意外之喜。”

    原来,林峥通过比对他看过的几本经书,发现在《楞严经》、《妙法莲华经》、《入道四行经》、《地藏菩萨本愿经》以及《大藏经》中,竟然藏着一门无上武学心法!

    正是传说中由那位世尊所创,可谓天下培养根基第一的《易筋经》!

    林峥这才陡然想起。

    前世,相传那位亡国灭种的前朝余孽,郑怀安,一身武功尽废,丹田尽毁,经脉断绝,受尽世人白眼侮辱,尝尽人间辛酸苦难,如一条丧脊之犬苟活于世,身世悲惨与后来的林峥相差仿佛,甚至犹有过之,但后来竟然脱胎换骨,异军突起,一身武功不仅尽数恢复,而且远胜当初。

    最后虽然于紫禁之巅,与那拳倾天下的安国侯赵沉舟倾力一战,终究还是败亡,但其传奇身世经历,还是引得当时江湖一片惊天动荡。

    而让他脱胎换骨,从一个武功尽失的废人摇身一变,成为能逼得武道绝顶的赵沉舟倾其全力才堪堪得胜的绝世强人,靠的,便是这门无上武学宝典!

    只不过,尽管在郑怀安神功大成后,独步天下,大败四方豪强,甚至将无数成建制的军伍都杀得片甲不留,血流成河,终归让人还是知晓了他修炼的便是神异无穷的《易筋经》。

    可是随着他最终身死,这门旷世绝伦的武林至高绝诣,便随着他一起彻底成了绝响,往后数十年间,江湖上尽管一直有人试图寻找,甚至还掀起了无数腥风血雨,但最终,都还是没人弄清楚,他到底是从哪里习得的这门绝世神功。

    想当年,林峥在登临武道绝顶,问鼎天下之后,也曾专门去寻找过这门无上内功心法,想要从中窥取精髓,得以印证自己的武道,可是终究未能如愿。

    不曾想,这一世,他因缘际会,无心插柳,竟然得偿所愿。

    唯一有些可惜的便是,以林峥如今的眼光见识再来看这门被传得神乎其神的旷世奇功,也没有想象中那么惊喜了。

    甚至在他看来,这门绝对会被无数江湖中人奉为圭臬,一字难易的《易筋经》,其实也并非尽善尽美,还是有许多可以完善的地方。

    当然了,不得不说,能被称作天下第一筑基法门,这门《易筋经》还是有颇多可取之处。

    一边想着,林峥便已经开始对照《易筋经》的真气运行路线,开始自然而然地调运内气,运转周天了。

    林峥盘坐于地,双目微阖,意态自若,仿佛置身星河寰宇的中心。

    他的身上开始透发蒸腾出无数丝丝缕缕的白气,在其四周虚空,更是凭空显出许多冥冥漠漠,浩浩漫漫的淡金色虚影。

    隐约可见是一幅幅净土佛国中的庄严宝相。

    《易筋经》的修炼难度其实很高。

    除却其本身内容佶屈聱牙,晦涩精深,而且其修习入门的秘诀甚为不易,须得勘破“我相、人相”,即心中不存修习武功之念。

    但修习此上乘武学之人,必定勇猛精进,以期有成,哪一个不想尽快从修习中得到好处?要做到“心无所住,无法无念,无欲无相”,当真是千难万难。

    所以即便是数百年前,西天寺刚传入中原之时,有许多身具慧根的佛门佛子共同参悟《易筋经》,穷年累月的用功,终究都不得其法。

    当年那位身负血海深仇,最终却能机缘巧合,习得这门《易筋经》,并将其练至大成的郑怀安,其天资悟性,绝对是万中无一,非同小可。

    《易筋经》练法古拙朴实,修聚而得的内力也是无可撼动,根基之稳,世上难有其匹。而其中精要圜一身之脉络,系五脏之精神,周而不散,行而不断,气自内生,血从外润。

    练至小成后,心动而力发,一攒一放,自然而施,不觉其出而自出,如潮之涨,似雷之发。

    林峥心无旁骛,全神贯注地坐定修炼《易筋经》,不断体悟其中的妙谛,却是完全没有遇到任何关隘与瓶颈。

    他那一身“平平无奇”的精纯内力,渐渐变得更加浑厚凝练。

    不知不觉间,他体内的无数神藏、秘境、气府、大穴、奇经八脉、骨髓筋膜,都开始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在他丹田之上,甚至由无数本源真气显化出了一尊金身佛像虚影!

    待到林峥完整地将稍微改良过的《易筋经》运行了一个周天后,他丹田上的那尊金色大佛忽然佛躯一震,传出黄钟大吕般的禅唱之声。

    林峥睁开眼,双手往下虚压。

    入七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