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玄幻奇幻 » 青云之路 » 第三十一章 棍法

第三十一章 棍法

    吃了早餐,洪稠和风清依旧把周易送回,这时,天才彻底变白。

    周易研习了一晚上《豹变经》,体内的积蓄不断被消耗变作文位融合度,却也不觉得累。

    许是他的文位沉寂太久,得到象牙塔试炼祛尘之后,又验证了周易只要治学勤勉、蓄足积累就可以直通翰林,让它看到了不断进阶的希望,文位显得十分亢奋。

    这种情绪如此清晰,让周易一度怀疑所谓的文位其实就是文道长河的一枚枚分身,通过文位,文道长河采颉士子的奇思妙想,壮大自身底蕴,然后对等反馈给士子操控天地伟力、役使规则的权限。

    这个想法有些大逆不道,起码显得过于功利,毕竟,万年以降,人族是得益于文道长河的青睐,才能够从万族中脱颖而出。

    精神亢奋之下,周易丝毫没有睡意,索性打开洪稠临别时赠送的一本印制精良的书籍。这是一本秘技书,书里记载着两项秘技,一个是水火棍法,一个金刚盾法,一进攻一防御,都是二阶秘技,属于县一级巡检的标配秘技。

    秘技是由人族的学问巨擘整理出来的技击法门,分为九阶,从秀才开始传授一阶秘技,举人得授二阶和三阶秘技,进士得授四阶到六阶,翰林得授七阶到九阶秘技,九阶之上,便是神通,不再统一传授,也没有办法制定统一标准,因为神通皆由大学士的学术真脉演变而成。

    秘技的修行都需要足够的学问做支撑,学问不够,定力不足,强行修习,不仅学不到精髓,还容易用脑过度,导致早衰。洪稠是因为有职务加成的原因,才得以超纲学习二阶秘技。

    洪稠也是听说周易与文位的融合度即将达到进阶举人的门槛,才传授给他,倒不是敝帚自珍,纯粹是出于担心周易的原因。

    对此,周易也能理解,前世有个岗位适配度的说法,考核任用一个人是一件十分严肃的事情,倘若把一个才智不够的人放在一个核心的岗位上,那就相当于给了稚童一把大刀,挥舞起来,结果只能是害人害己。

    仔细研读水火棍法和金刚盾法,周易只感觉自己的智慧在迅速消耗,看看读到一半便有些力所不及,他清楚自己与文位的融合尚且没有达到最大限度,这便是自己现在的极限。

    正要放弃,蓦然《豹变经》的法门突然清晰的在脑海中呈现,宛如一个解题大师,将水火棍法和金刚盾法抽丝剥茧,条分缕析,不多时,一个新的进攻法门和防御法门出现,名字很简单,直接变成了“棍法”和“盾法”。

    新生的棍法和盾法动作简练,浅显易懂,给周易的感觉就好像同样是解答数学难题,原来的水火棍法和金刚盾法需要极其繁复的演算和反复的推导,才能够得出答案,而经过《豹变经》的修改,突然简化了许多步骤,通过寥寥的几个公式就能直接得出答案。

    随着棍法和盾法的出现,周易与文位的融合度又骤然提升3个百分点,已经堪堪达到60%。

    事事皆学问,不管是解题、读书还是修炼,都可以触类旁通,增加学问。

    周易心中泛起明悟。

    新生的棍法和盾法因为简化了解题步骤,变得更加通俗易懂,对于修习者的境界要求也有所降低。周易左右无事,便寻了一条白蜡杆修炼起来。

    不管是前世还是今生,周易对技击之术从未有过涉猎,县学倒是也有秘技传授,但是却规定了士子十四岁之前只以锻炼打基础为主,怕的是过早接触秘技,士子的身体受不了,导致发育畸形。

    是以周易这一入手便感觉十分不适应,好像手脚、身体突然不是自己的了,挥动白蜡杆的时候,好几次都差点打着自己。不过他也不急,万事开头难,他心里清楚只要熬过开头的这一段痛苦时间,将套路和技巧烂熟于心后,一切都会走上正规。

    当然,烂熟于心的前提是大量的重复训练,直到把这些动作变成身体的本能反应。

    修炼和治学一样,都需要付出大量的辛勤和汗水,没有一点儿讨巧的地方。

    练习了一个时辰,周易停下来,喝了口水,在脑海里复盘刚才的练习,仔细查找重复出错的地方,将它们记录在本子上,算是另类的一个错题本。

    休息好后,周易继续练习,这一次,他专注纠错,着重把刚才出错最多的地方进行了反复训练。

    七月的天气,最是炎热,饶是周易修炼有打铁诀,对暑气的抵抗十分给力,这一番修炼下来也不由得汗出如浆。

    又一个时辰之后,纠错慢慢完成,周易对白蜡杆的操控已经慢慢熟练,通过棍法修炼,他发现自己与文位的融合度又有所提升,已经达到61%。

    果然,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也是提高文位融合度的一个快捷方式。

    周易寻思,擦了把汗。

    周易修炼棍法的同时,《豹变经》对于水火棍法的修改也来到尾声,原来的水火棍法有十八重变化,简化之后只剩下了六重,看似减少了,内涵却更加丰富。简化之后,原来的名称已经不堪用,周易分别对这六重变化命名为先机变、子午、辟千军、鬼打墙、围城和生死门,其中先机变是抢占先手的法门,子午是对敌时的身法,辟千军是缴械的法门,鬼打墙和围城是困敌的法门,生死门则是杀敌之法。

    对棍法的六重变化进行梳理之后,修炼的路径已经十分明确,周易对棍法的修炼也越来越得心应手。

    同时,周易注意到随着修习加深,《豹变经》对棍法的演绎也更加深入,一个声音悄然出现在他的脑海中:“用棍如读《四书》,钩、刀、枪、钯,如各习一经。《四书》既明,六经之理亦明矣。若能棍,则各利器之法,从此得矣。”

    一言既出,那人又继续说道:“棍术在技不在力。凡棍长丈二,手操其中,两端各空出五、六尺、手动寸许,前后两端所展开便有尺许,动尺便可及丈。临敌,身常侧立,这样,要防守的区域纵有七尺,但手只须在上下左右七寸间展开。所以,力不虚用,握也坚固。挪展身形、只在数尺之地进退闪让,棍影如山,环护周身,棍势如长虹饮涧,拒敌若城壁,破敌若雷电。”

    周易仔细倾听,不断将指点融入棍法,不知不觉,他手中长棍的变化渐渐丰富,挥舞之间,毫不拖泥带水,有了一丝圆融如意的感觉。

    到了这时,周易也感觉到一丝丝眩晕,这是脑力耗尽的表现,周易便停下手来,沉吟片刻,向着东北方向躬身行了一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