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三国:我刘璋,天下无敌 » 第110章:蜀侯或可让大汉中兴

第110章:蜀侯或可让大汉中兴

    纸张、川酒、香皂等产生的利益,让任何诸侯见到后都会眼红。

    雄厚的实力,能够为刘璋争雄诸侯,提供更好的助力,而今刘璋所取得的成功,已经为其他的诸侯所忌惮。

    三辅之地,那可是王霸之基业,可惜的是,诸侯陷入纷争,无暇顾及刘璋,对益州有想法的刘表,在这样的时候,并没有发兵进犯益州的念头。

    或许是接连在益州军的手中失败,让刘表对进攻益州,渐渐的失去了原有的兴趣。

    杨彪和董承的说辞,让皇帝有了新的想法,自己是大汉的皇帝,有封赏百官的权力,在这样的诱惑下,何愁不能在刘璋进入长安前有一番作为呢。

    就算是当前不能与刘璋抗衡,完全可以有与刘璋周旋的实力,这样的想法,让皇帝渐渐有了斗志。

    皇帝年幼,可经历的朝堂争斗很多,这让皇帝有着这个年龄不相称的心智。

    常年的忍耐,更是让皇帝明白,一朝一夕的避让,只要是能够为自己争取到利益,那就是值得的。

    返回途中,皇帝还命人查了族谱,刘璋是他的皇叔。

    对这位皇叔,皇帝是充满好奇的,能够在益州崛起,走出益州,本身就非凡。

    高祖曾在益州有一番作为,一统天下,那是因为当时的形势更加的混乱,给了高祖机会。

    在刘璋的身上,皇帝隐约看到了高祖的身影,这给皇帝的感觉很不好。

    皇帝是尊贵的,九五之尊,天下共主,号令一下,莫敢不从,当走上这个位置后,就不能轻易的退让,不然的话,下场会凄惨无比。

    队伍距离长安三十里,皇帝命人快马传递消息前往长安。

    就在此时,刘璋大破李傕、郭汜、张济联军,夺取郿县的消息传来。

    杨彪等人惊讶不已,李傕等人在长安周边经营多年,诸侯对三辅之地的形势,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不是因为他们不想从李傕等人的手中将三辅之地的控制权夺走,而是李傕等人的实力的确强悍。

    当遇到外来诸侯的话,李傕等人的联合,足以让其他的诸侯喝一壶的。

    骁勇善战的凉州军,在大汉可是有着响亮名声的。

    然而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益州军攻克长安、陈仓和郿县,不久后,刘璋就会率领大军赶往长安。

    百官听到这等消息,也是百味陈杂,他们不由想到昔日在长安遭受李傕等人压迫的种种,刘璋的强势崛起,让百官看到了大汉崛起的希望。

    只是这位昔日因益州有天子气而前往益州任职的刘焉的三子,会尽心尽力的辅助少年皇帝,还是说会有其他的想法呢?

    诸侯为了利益纷争,但称王,却是没有在诸侯中间出现,他们谁也不敢在这样的时候触碰红线。

    事情放到刘璋的身上,就有所不同了,刘璋是汉室宗亲,同样是刘家人,封王就没有更多的阻碍。

    昔日大汉诸侯纷争之时,汉室宗亲可是占据了很多的地盘,为何这些刘家人没有联合在一起辅助朝廷中兴,是因为他们有着自己的野心。

    同样是刘家的后人,为何要看着朝廷在少年皇帝的手中破败呢?他们或许也能有所成就。

    刘璋执掌长安,对没落的朝廷来说是好事,同样也蕴含着很多的危险。

    不过让百官安心的是,刘璋肯定不会如同李傕等人那般肆无忌惮,在做事的时候会讲究方式方法。

    长安城,此时仍旧处于戒备状态,城门紧闭,禁止任何人进出,夺取长安后,赵云在郭嘉的辅助下,迅速的稳定长城,安抚百姓,收拢逃窜的敌军将士,让长安渐渐的恢复了稳定。

    只待刘璋率领大军攻入三辅,接管长安。

    “奉孝,蜀侯的兵马,攻破郿县,不日就会到来长安,而皇帝和百官返回长安,距离长安仅有三十里,你怎么看?”赵云将目光投向郭嘉。

    这段时间的接触,让赵云对郭嘉的手段和计谋,佩服不已,若无郭嘉,即便是骑兵突袭长安成功,想要让长安的局势真正的稳定下来,是有着很大的麻烦的。

    李傕和郭汜等人在长安多年,岂会没有一些心腹。

    而郭嘉宽恕敌军将士的策略,让逃窜的敌军,放弃了抵抗,张榜安心,让百姓恢复以往的秩序,渐渐的让长安城得到了稳定。

    一个稳定的城池作为保障,才能让有些事情更加顺利的开展。

    郭嘉目光灼灼的盯着赵云“不知子龙对朝廷如何看,对蜀侯如何看?”

    赵云微微一愣,旋即明白郭嘉话语中的意思。

    刘璋攻破郿县是不错,可赶到长安,需要一段时间,皇帝和百官进入长安,若是他们转而忠诚朝廷的话,会让刘璋这次进攻三辅的好处,完全的落到了皇帝的身上。

    对刘璋,赵云是有感激之心的,虽说没有称呼刘璋为主公,可在内心,赵云已经逐渐的接受了刘璋。

    可骨子里,他赵云,依旧是大汉的将领,官职封赏,出自皇帝。

    “奉孝又如何看?”赵云反问道。

    郭嘉在房内踱步良久,缓缓道:“朝廷羸弱,制度腐朽,让大汉民不聊生,以郭某看来,蜀侯或可让大汉中兴。”

    赵云道:“本将相信奉孝的眼光。”

    两人目光对视,看懂了对方的想法,不由露出笑意。

    城门大开,赵云与郭嘉及城内的官员,出城迎接皇帝的队伍。

    重返长安,皇帝和百官有着不一样的心态。

    随从保护皇帝的将士,衣衫破烂、铠甲破损,隐约可见血迹。

    再看随同赵云出城的千名骑兵,衣甲鲜明,装备精良,属于精锐的气息扑面而来,两相比较,皇帝的随行队伍显得是这般的寒碜。

    “恭迎圣上。”赵云上前抱拳行礼道。

    “恭迎圣上。”随同的将领和官员齐声道。

    车驾缓缓停下,太尉杨彪上前“赵云荡平长安逆贼,有功,待圣上返回宫中,定有封赏,随同作战将士,皆有赏赐。”

    “圣上请赵将军上马车。”

    “喏。”赵云抱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