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武侠仙侠 » 踏山践水 » 第三十章 解心关

第三十章 解心关

    郑侯护着锦衣少年离开此地,心中有一句话一直铿锵有声,如海涛跌宕响彻心扉,“不上长城非好汉,不妨找个机会去北边那处放逐之地历练一番。”

    “眼界窄,走不远的。”

    等阚坷醒来,发现自己正躺在冰冷的岩石上,在他身旁,是一处泛着幽绿光彩的巨大深潭,不知是寒冷还是这一幕威势震撼,他忍不住打了个冷颤。

    一个小姑娘早早的就已醒来,正盘腿而坐的凝神屏气,温养体内气血神魂,在此处,竟不受天地压胜。那柄认主飞剑好似撒欢似的在深潭之中来来回回。水面荡起层层绿波。

    阚坷环顾四周,发现并无异样,他有些纳闷,自己在山里晃荡了这么些年,还从不知晓有这种好似“洞天福地”的地方存在。阚坷闭上眼睛,用孟叔叔教他的内观之法,赶忙查看一番体内伤势。

    伤势虽然不轻,但好在已经开始慢慢痊愈恢复,体内的那条武夫真气所化的金色火龙非但没有萎靡不振,反而愈发的身形矫健,在连接气府的窍穴之中快速游曳,兴奋不已。

    如此,阚坷便放心了许多。

    他无意间看向少女那边,盯着少年眼角下的一颗美人痣愣愣出神,六境武夫,的确厉害,阚坷自认为最后那一拳比起最早在鳌儿河里出拳震碎那虚幻高山的一拳更强。只是对方的拳头更硬,他忍不住揉了揉脑袋。

    正凝神静气的少女微微皱眉,那柄在深潭之中急掠的飞剑刹那间掠至阚坷眉心前。

    阚坷被凌厉剑光吓了一跳,后仰倒去。

    自觉失礼,他便直起腰,挠了挠头,“戚姑娘,不好意思啊。”

    戚虞冷哼一声,并未搭理少年。

    阚坷觉得有些无聊,便蹲在深潭边上,朝里面望去,好奇的打量这“水世界”之中的万事万物,只是他啥也没瞧见就是了,就在他要收回视线的时候,一尾鱼须极长的金色鲤鱼不知从何时缓缓游曳到少年的视野之中,看到这条记忆犹新的鲤鱼,阚坷满脸惊喜。

    阚坷刚要与那条他钓上来的鲤鱼说说话,却被一脚踹在了屁股上,摔入深潭之中。好在少年水性不差,在水中看向岸边岩石上那个踢了自己一脚的家伙,他瞪大眼睛,“高爷爷?”

    踹了少年一脚的高力士笑了笑,“好小子,真是好福分,赶紧上来,这里头的水可是很有讲究的,但凡在里头的时间稍长,可就有你小子好受的了。”

    话音刚落,在水里的阚坷就忍不住牙齿打颤,赶忙爬上岩石上,真冷。阚坷将上半身残破的衣衫给脱了下来,拧干扑腾了几下,铺在地上,自己躺在上面。

    高力士并未在意,他只是看向那个少女问道:“你也不差,比起阚坷那小子更加洪福齐天。”话语间,老人手中多出一件细长桃枝,上面还有几朵桃花亭亭玉立,“这是大穗那两位给你的赔礼,算是与你道歉了。”

    少女睁开眼睛,接住看了看,轻轻笑了起来。

    老人将一直背在身后的布囊解开,拿出一卷被包裹严实的油纸,从里面取出两个饼大肉多的肉夹馍分别走到两人身边,递给二人,笑道:“这可是那座传了几代人的老李摊子那边买来的,饼好吃,肉也好吃,都尝尝吧。”

    戚虞并未矫情,他大致猜出了老人的身份,戒心稍小。

    阚坷本想客气婉拒,他原本想让给老人,只是当他看见高老头那不容拒绝的视线,就接过了手。

    少年刚接过手,老人就嘿嘿一笑,揭开最上面的那层油纸,在最下面,赫然躺着不少的还热热乎乎的猪头肉,老人诶嘿一声盘腿而坐,用手次次捻起烂烂乎乎的猪头肉,大快朵颐。

    阚坷也没见外,并未狼吞虎咽,而是与少女无异的细嚼慢咽。

    高力士也不在意,他嗅了嗅手里的猪头肉,看向少女说道:“鹦鹉洲那边来的吧,这路走的可真够远的,足足跨越了两洲之地。”

    戚虞嗓音依然是有那么股子冷意,“我是要去北边的,只是顺路来这里看看,想知道这座龙场与我家乡有何不同。”

    高力士眼神笑的眯起,“失望了吧。”

    少女竟是摇了摇头,“并没有。”

    这里比起自己的家乡,可要有人情味的多。

    老人也并未多问缘由,他感慨道:“自古英雄出少年,如今这世道,站的高的,都对那边闭口不提,生怕与那边起了任何牵连,你们这些人倒好,一波一波的前赴后继去送人头。”

    阚坷听不懂,但边啃着肉夹馍,边听着这些云里雾里的对话,别有一番风味。

    戚虞咽下嘴中的食物,沉默片刻,竟是与外人说起了埋藏心底的一句话,“我想要变强,置之死地而后生是最快的途径,而这种地方,这座天下就只有一处。”

    老人看着少女,一时哑口无言。

    这句话阚坷听懂了,他深以为然,“对的对的,早年的时候我为了练胆,就会经常大半夜的在山道上晃荡,伸手不见五指的,时不时还会听到许多夜枭和不知是啥东西的叫声,时间长了,就啥也不怕了。”

    高力士气笑了,看向少年骂道,“滚你的蛋,别胡扯,吃你的肉夹馍。”

    阚坷哦了一声,便继续对付手上那么个有他半张脸大的肉夹馍。

    高老头心中哀叹,并未打破砂锅问到底的询问小姑娘,变强了之后呢?

    这位百岁老人,年轻时与武圣交手落败的武夫,曾在那座儒家碑林被囚禁了几十年,亦或者,是老人自个儿在那枯燥地方画地为牢了几十年,当时悟道未成导致神魂变得浑浑噩噩,差点将一身武运和那颗武胆一起散在那座碑林之中,若是真如此,下场就会尤为凄惨,最大可能沦落为一个普通人。

    好在被那位坐在最中间的至圣先师出面点拨,这才豁然开朗,只是武道依旧未能更进一步,止步在了“武圣”境之上,老人自己也清楚的很,这辈子怕是没办法将那姓穆的拉下马了。

    戚虞摘下那桃枝上的三朵桃花,她满脸笑意,却眼神哀伤,将三朵桃花收入袖口之中,看向那个此地这座洞天的“阍吏”,问道:“先生这等境界,为何要在此地......”说道这,小姑娘好像想到了一个很有意思的成语,便脱口而出,“乐不思蜀?”

    高力士拿起一块猪头肉放入嘴中,斜眼看向小姑娘,听到“先生”二字,高老头总觉得浑身不得劲,“别喊我先生,我姓高。至于乐不思蜀嘛,若当真如此,我也就不会在此地了。”

    少女让那柄掠来掠去的长剑归鞘,拿起一直就搁放在她身旁的那柄匕首,轻轻抚摸,眼前这位瞧着身材矮小的老人,先生二字自然是担得起的,可竟然对方不喜这个叫法,她也就不再招人厌,换了个说法道:“高师傅,您知道我是谁了?”

    老人嘿嘿一笑,“老头子我是呆在这很多年,可我有个弟子在外头啊,还算孝敬,经常会给我寄些山水邸报之类的东西给我,还美其名曰,让我这做师傅的解解闷,真是为难他那么个闷葫芦了。”

    高姓老人停下话头,看向了阚坷那边,原本啃着肉夹馍的少年已经重新将食物包好,自己则侧身躺着,脑袋枕在弯曲的手臂上,发出微微的鼾声,竟然已经沉沉睡去了。

    这一幕让老人有些感慨,“这小子可算是能安心休息会了。”若非是在他这,这小子那根早已藕断丝连的心弦就该彻底崩开了,他将手里的猪头肉也给包好,放在一侧,他看向深潭幽静的水面,并未正面回答少女的那个问题,他只是说道:“我们人人心中都有这么一口深潭,会干涸见底,也会饱经风雨从而变得满溢,或者,这口深潭,就像是每一个人看待这个世界的‘尺子’。”

    “如张善文那般之人,学问大如天上悬挂的日月,可心中的那口深潭,却早已是干涸见底,对这个世风日下的人间好像没一丝一毫的留恋,指引他还活着的,就像只剩下那些早已渐渐忘记的年少。可其实不然,这样的人,才是世道最需要的人。”

    “腐朽的房屋是需要翻修的,可总会有人安于现状,不愿意承担翻修时可能到来的倾盆大雨。”

    老人伸出一根手指,指向戚虞,“就比如你,以我的眼光来看,你的路已经走歪了,可若是站在你的眼光和经历上去看,你做的事,则是天经地义。”

    戚虞那双杏眸微微低垂,不置一词。

    老人并未看到这一幕,他只是继续说道:“你自己心里也很清楚,去了那边,只要稍露峥嵘,那么你就必死无疑,哪怕你不顾生死,舍生忘死,就算你将来的成就能再高,哪怕能压三教祖师一头,可你都死了,未来终究是未来。切勿奢望那个老匹夫会救你,那老家伙心死已经多少年了。”

    “儒家有句话,叫‘君子报仇,十年不晚’,你一个小姑娘着什么急?难不成等五十年、一百年,那些家伙就会死?那座已经屹立几千年的黄鹤楼就会塌?山上寻仇,谋划百年千年都大有人在,你急什么?”

    “急着送死给给你爹娘丢人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