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战国的守望二大明宫词 » 第四十四章

第四十四章

    诸葛亮作为参政,在受任后又过了几天,确认了一系列事宜就整理行李收拾细软,在这时朱厚熜按照惯例需要对其慰藉一番,“公此去必有多方琐事,若公无法处理便交给九辰他们,公放心他们的刀剑可不比文人口舌差多少。”

    诸葛亮听后摇头一笑:“哈哈,让陛下操心了,在下可以让陛下放心,此次一弈必然成功。”说着就躬下身子向着朱厚熜再是一拜。

    风魔小十郎这时候和明智光秀以及李九辰一起,到达诸葛亮暂时居住的偏殿位置。

    众人看到朱厚熜后全部都快步上前,恭敬作揖“臣等拜见陛下,吾皇万岁。”

    朱厚熜原本正看着诸葛亮收拾行李,还未反应就被这浩大声势所惊肩头一耸,快速转过身看到熟悉的面孔这才放下心来。

    “你们啊……吓死我了。”说着就看向三人身后,又是几人跟随不过与其说是跟着三人还不如说是跟着明智光秀,“这几位是……”

    明智光秀见朱厚熜问了连忙介绍,先是和明智光秀比肩同行的女子,面容秀丽,从骨子里透出成熟知性美,在面向朱厚熜的时候眼中是一般妇孺都不曾有的自持,毕竟面对皇帝能够处变不惊的实在不多。

    “她是我的正室妻子妻木。”说完妻木熙子微微躬身向朱厚熜表示尊重。

    而后是其子和其女明智光庆和伽罗奢,伽罗奢来时一路都虔诚得用手摩挲着脖子上挂着的十字架,在介绍到自己微微一笑做礼道:“小女见过陛下。”

    朱厚熜这时脸挂笑容道:“哈哈,好,好。”又在同时叫醒系统“呃……有个问题很好奇,为什么明智光秀的女儿要叫伽罗奢?不应该叫明智玉子什么的吗?”

    “伽罗奢,原名细川玉子,现名明智玉子,伽罗奢为基督教洗沐礼后的名字,详细原委已通过主系统记录情报进行分享。”

    朱厚熜看向眼前的一列列情报后点点头“哦……原来如此,也难怪你说她原名细川玉子现在名又是明智玉子了。”

    看向明智光秀家庭和睦的现状,招招手叫来了李九辰,李九辰走到朱厚熜面前作揖道:“陛下。”

    朱厚熜托着下巴拍了拍他的肩膀道:“你呀……长得也算不错,我可记得你还没婚配啊,也不学学别人还不找个姑娘?”朱厚熜说这话之后不自觉得笑了笑。

    这一下让众人对于即将要长途跋涉的旅程有了一个欢快的开头,话至此也算有了完结,朱厚熜亲自将众人送到皇宫门口,明智光秀将自己的女儿伽罗奢送上马车后自己立马一蹬脚坐上马背。

    诸葛亮手持羽扇向朱厚熜作揖“陛下还请快回去吧,皇宫外炎热。”

    “知道了,快些去吧,等过两天我抽空把黄氏找来。”

    朱厚熜笑着回应挥挥手,示意诸葛亮快些上任。

    诸葛亮听后则是愣了一下会,随后笑着再是一礼“既如此臣也就等着陛下的‘赏赐’了。”说完一拉缰绳开始向云南出发。

    半道上

    诸葛亮先向李九辰示意了这次去往云南的要事,除了治理水患外还有一些事情。

    “李百户可知我们这次一去是要为何?”

    “哦?难道不是治理水患?”

    “这虽是主要但也只是其一,其二……呵呵,先为阁下举个例,阁下觉得国家最重要的东西是什么?”

    “先生为何如此问?不过……若是要说与国而言最重要自是陛下,陛下乃万民之主,陛下在则万民有依靠,法律有其主自可行其实。”

    “哈哈……若如此说的确不算错,可……不完善,最重要的是包括陛下在内的黎民百姓。”

    “先生是何意?”李九辰闻言微微倾身,他从这一言论嗅出不同的气味,不是不同于自己的理念,就如同在在黄炎二帝还在用石锤石斧争地盘的时候,突然在这时有一个手持青铜剑的人杀出来,致使二人放下恩怨共同攻击这位手持青铜剑的人。

    这是一种明显不同于世界大流的突兀感,就因为这一言语李九辰渐渐不安了起来,他已然觉得对面的人有大理想,大志向,若不是出发前朱厚熜下过死命令不可对面前的人的所言所语有一丝辩驳,即便对方语出惊人也只管执行不可过问。

    他随即摸向腰间的匕首,心里在想“这人……对陛下不敬,需要除掉,可陛下说即便是我死也不可让先生伤一分一毫,我……该怎么办。”说时摸向匕首的那只手更加用力,他想继续听下去既有需要确定的原因,更有他想知道皇帝如何与百姓持平的理由。

    可就因为他这一用力抓握的幅度,让在场用刀的好手和离他最近的诸葛亮都发觉到了,可几方都不多说,风魔小十郎只是把手放在腰间手里剑处,明智光秀左手持刀右手拉缰绳的姿势也改成右手握刀柄,双腿作势要夹马肚子,明智光庆则是放慢速度向自己的妹妹眼神示意,再顺势把帘子拉下来。

    诸葛亮则摇摇扇子爽朗一笑“哈哈哈……李百户误会,这话也是陛下让我转述的。”说完从包裹里掏出了一本书和一件圣旨,不过不同于一般圣旨是相对粗糙的草纸。

    李九辰结果仔细辨认看到这的确是朱厚熜的笔迹,以及印在草纸上的玉玺这等印记不可能造假。

    李九辰看完“圣旨”后才知道了,“原来……原来如此,”看完圣旨好似心事得到解释,慢慢的卷起草纸抱拳作揖语气恭敬“还请先生恕罪,刚才听到先生所言我以为先生有反心故而有杀掉先生的心思,至此我才知道先生之才远超庙堂中的一些酒囊饭袋,在下日后必认真完成陛下的任务。”说着原本弯着的身子弯的更低,诸葛亮也担心他在马背上会摔下去赶紧扶起。

    “哈哈,百户能理解自然是好的,先让我们速速上任吧,宜早不宜迟。”说着就收起羽扇抓起缰绳一甩加快了速度。

    李九辰紧跟其后,余下几人看到诸葛亮已然没了危险跟着甩动缰绳,加快速度。

    驾车的车夫看向前面的几人加速了,就朝后面喊了声:“夫人,小姐,坐好了要加速了。”

    妻木熙子(伽罗奢)“好。”

    听到确认的话后一甩缰绳跟着就朝对方几人跑去。

    两个月后

    云南·云南州府

    府尹带领自己麾下官员,府尹的夫人也跟着府尹程元敏在等候这位新上任的云南参政,余下官员都待在屋檐下避雨,唯有这位府尹和自己夫人撑伞眺望。

    “唉,王大人你说这位参政怎么还没来?即便雨势不小可也不至于到现在还没来吧?”

    “不知,不过昨天已经收到消息算时间现在也该到了……”

    这位王大人还未说完话就有一个小吏赶来,向众人道:“大人,那位大人来了!”

    众人听后皆是站起身来,出了衙府门就看到一个羽扇纶巾,长有短须,面如冠玉,容貌甚伟之人骑马带领下。

    后有一位身着锦衣玉冠,面容俊秀,腰上别有一把小火铳外带一把短刀,与之同行的一人头戴铁盔,黑布遮面,看不清面貌只留一双眼睛在外,明显是东瀛忍者打扮,还有一位长发束起,随风飘起,竹制盔甲双臂后两侧各有一片甲板,手上持一把长刀。

    看向诸葛亮和余下随行人士的打扮,几乎所有官员都轻蔑一笑“呵,果然不被官场的各位重视,除了名锦衣卫剩下的都是东瀛人,看来新人终究是新人。”

    “不见得,即便陛下不重视可也变相说明那位朝廷的大红人很中意这位参政,不然怎么会有一个红鬼面的忍者头陪他一起来呢?”

    说着听到他说话的人都拉长视野看向风魔小十郎,就看到平常的忍者衣着外腰间还别着一张通体红色的面具,嘴长獠牙,头生犄角,垂耳赤目。

    “好像……的确有点本事。”

    又是一言一语之下让程元敏心烦,出言厉声道:“好了!朝廷命官至此就不要多舌了。”

    其实他心里也犯了疑惑,这人是朱厚熜亲命属于正规渠道的官员,可随行的人则让他也摸不准这是谁的人,锦衣卫有可能是有监视之意可监视的谁有待斟酌,而自己在给这位参政拨下赈灾钱粮后是应该遵循严大人的命令摸清他的底细,还是……

    想着就回想起前两日日本王托人传的密旨,说自己需在葛参政到后尽心辅佐必要时他可掌管云南所有军事行政权力,在接过密旨时还从上面看到了象征皇权的玉玺印,印于草纸之上……

    他现在不想思考两个月的行程密旨是如何比这位新官还要快传到自己手里,现在他只想要确定这位新官,这位据传言朱厚熜都要称他一声“公”的性格。

    诸葛亮等人乘马停在众官员面前,随即下马作揖比掌向众人问候道:“在下新任云南参政,葛亮参见各位大人。”

    程元敏快步将他扶起慰问道:“不必如此,同是在朝为官日后便是同僚,当不得此礼。”说着就给诸葛亮介绍了余下其他官员。

    介绍完后就把诸葛亮带到他的住所处,“阁下的住处就在这里了,所有参政处理的事宜也尽数在此,我还有公务就不多停留了。”说完一作揖就向府衙走回。

    李九辰和明智光秀给诸葛亮打开参政府大门,里面也算是宽敞,各项设施一应俱全,不过就是如山一般高的文案。

    “这……他们在之前就不考虑完成一些案件吗?”李九辰拿起一本文书,翻开后写的是一家被洪水冲刷后流民的治理问题,李九辰看后把本子放下自觉不可能看得懂也不可能处理得了。

    诸葛亮则是拍了拍椅子上的灰,让明智光秀把自己的参政印拿过来,说着就翻开第一本单单写了几句话就盖上印章。

    几人疑惑他们虽知道自己这位护送过来的参政才识过人,可就单单几句话就盖上印章不由得担心起来,拿起一看事件是“省内多处驿站被雨水冲毁,多处粮仓泡水多日粟米发霉。”

    “派遣工人出省置办木材,工人从失所流民里挑选,年轻精壮男子,木匠者优先,每人每搬运一车可从钱库报销再领铜钱两贯。”

    这种措施非常平常又或者说本就该这么干,可这是现代人角度的看法,在古人眼中这就是一个近乎完美的解决方法,既解决了流民的积压问题还让建筑修复问题得以提上流程。

    众人看后都对诸葛亮一脸尊崇,他们可不是内政型的人,可以说对内政半知半解,即便明智光秀以前领丹波守护可终究是片小地方,和云南比人数不比他多,遇到的灾害问题更是不用说了,可就因为自己稍微了解内政事务才更能了解诸葛亮的才能。

    不多时诸葛亮把最后一本政务表放在桌上堆叠起来,起身看向风魔小十郎在规划新送来的仆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