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武侠仙侠 » 现世侠者 » 第27章 查虚实二人遇神武 入应鞑李莺赚万金

第27章 查虚实二人遇神武 入应鞑李莺赚万金

    运送补给的队伍都是些乌合之众,趁众人不注意,二人悄无声息地解决了队尾的两个人并迅速地换上了他们的衣服。

    一套动作下来行云流水且十分安静,就连在他们前面十多步的人都没有发觉,还是自顾自地行走着。

    大漠中的着装是统一的,为了抵抗风沙,人们的衣服都把脸给蒙上。也正因如此,二人才能如此顺利地混入补给队。

    又过了三个时辰,补给队终于来到了兵营的门口。哨兵一看补给的数量没问题后就放行了。

    借着队长和士兵们仔细核对补给数量的时候,二人悄悄地溜进了兵营。现在可是打探的绝佳时机,万万不可错过了。

    二人一边在兵营里走着,一边拿脑袋记着兵营的构造以及大概的人数。走到主帐的附近时,周义身体一愣,立刻抓着李莺躲了起来。

    李莺少见地看见周义脸上流露出恐惧的情绪,便低声问周义道:怎么了?发现了什么不得了的东西吗?

    周义小声回答道:主帐那里的气息我很熟悉,那个传说中的神武大将军一定在那里。

    “神武大将军?”李莺疑惑地问周义:那是谁?很厉害吗?

    周义跟李莺说:何止厉害,那人可是名副其实的西域第一高手。他曾经顶着四五处箭伤十招打败了我师父,如果没有边塞铁骑赶来,恐怕就没有龙狼派了。

    李莺听罢倒吸一口凉气,能十招打败师父的人天下少有,更何况他竟然还顶着箭伤。于是问向周义:那我们现在怎么办?

    周义说道:先走,走了之后再说。以他的实力,我们俩加起来恐怕撑不过三招。

    二人隐秘地离开了兵营后李莺问周义道:你知道他为什么会在这里吗?

    周义摇了摇头,说:不知道,我对他的了解也只局限于应鞑国进犯西域时的一战。也是这一战开始,朝廷才与龙狼派有了联系。

    李莺皱眉道:这就难办了,我们提前遁走他们肯定会发现运送补给的队伍少人,恐怕他们的戒备会更森严了。

    周义叹气道:这也是没办法的事,要是被他发现,我们不可能活着离开。这样吧,改变计划,你得自己先去应鞑国。

    李莺一惊,问周义道:那你呢?你难道还想在这里接着寻找机会?这么做等同于找死啊。

    周义道:放心吧,这种自杀的事情我不会干出来的,只是我现在有件事必须自己去才行。如果事情顺利,十日后咱们应该就能在应鞑国会面。

    李莺还想说什么,被周义伸手挡下,说:放心吧,你师兄有分寸。只是你武功不足,带上你反而不安全。

    李莺见周义心意已决,也没再说什么。给周义留下了十天份量的食物和水后李莺独自一人去前往应鞑国。

    周义目送李莺走远,眼神中充满了坚毅,骑上马向着补给队来时的方向走去。

    走了一天多的时间,李莺成功地来到了应鞑国内。应鞑国是西域诸国里军事实力最强的,而且也十分富有,极有可能是资金来源地。

    二人分别时周义就带走了五两银子,剩下的将近三百两白银全由李莺带上,以防在应鞑有大量用钱的地方。

    三百两对于周义这个曾经的富家公子,如今的武林新星来说不是非常多。但对于李莺而言这可是一笔巨款,如何用它可得考虑再三。

    周义说还有九天才能过来,现在李莺也不着急,先看看这应鞑国内有什么流动大笔金银的方法。

    在应鞑国待了两天,李莺大概探明了市场的情况。应鞑国缺铁缺得严重,市场上的铁器竟然已经属于奢侈品。看到这个,李莺心生一计。

    第二天,李莺打扮成了商人的样子,到市场上大量地购买生铁。李莺足足将一百六十两银子全部换成了生铁,人们看这个商人的诡异行为实在不明白她要干什么。

    应鞑缺铁,所以铁价高。自古商人都是低买高卖,她到这高价的地方来进货是想干什么?

    不过这还没完,李莺把身上带的值钱的物件全部当掉,又换了一百多两银子。李莺又拿着一百多两银子全部换了生铁,一时间,这个外来的商人成了热门的讨论话题。

    李莺看时机差不多成熟了,于是第二天就拿着自己进到的生铁到了市场上。说来也奇怪,李莺的定价比进货时还要低,一时间闻讯而来的民众把李莺的铺子围了个水泄不通。

    李莺看到来了那么多的人,心里很是满意,自己的第一步达成得十分完美。

    李莺高声说道:诸位,我知道你们心里有疑惑。我在此可以和大家保证,这些都是如假包换的生铁,而且绝不会断供,要多少有多少!

    周围听到这话后响起了一片掌声,等到掌声渐渐平息了下来,李莺又说道:

    而且每天前十人有八折的优惠,不过同时也有两条规矩。第一,每人一天限换铁二十斤,一天一共六百斤,售完为止。

    第二,我只出售铁券,大家可以凭券换铁。当然了,铁券不受每人二十斤的限制,而且打折有效。

    两条规则一出,瞬间点燃了民众的情绪。本来围观过来凑热闹的人看到这场面也想掏钱来购买铁券,不一会儿,一天的六百斤铁就被换空了。

    而铁券李莺足足卖出了将近一千斤,拿着这些钱,李莺又去购买生铁。人们对她的行为很不解,不过想来怎么也不会亏的,况且前十人还有打折呢。

    第二天李莺的六百斤铁还是很快地就换完了,而且铁券足足售出了两千多斤。其中一人看中了八折的优惠,竟一下子买了一千斤的铁券。

    第三天的效果就更好了,而且大家都夸李莺的生铁质量非常好,打出来的东西十分耐用。一时间应鞑城铁匠铺的生意直线上升,很多人在自己家里也进行简易的加工。

    仅仅三天的时间,李莺就成了应鞑国的一位出名的人物。百姓们关于她的事情也越传越邪,甚至有人说她是中原首富家里的人。

    百姓的生活是无聊的,无聊到无论多么离谱的传闻总是喜欢信以为真。同时他们的生活也是质朴的,质朴到根本没看见糖块背后的尖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