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都市言情 » 大佬要斗宝 » 第一百二十章追溯历史

第一百二十章追溯历史

    要说鉴宝楼内陈列展柜之中的泥坯质量确实要比外边的“地摊货”要好上太多。

    无论泥坯出墓身价,还是泥坯本身成色,都是一等一的上等泥坯。

    “梁孝王刘武墓,绝品泥坯,售价:1000……”

    “长安召陵墓出土,绝品泥坯,售价:10000……”

    “南阳刘氏墓,极品泥坯,售价999……8。”

    “长社钟繇墓出土,极品泥坯,售价:999……0。”

    “曲林贤者稷园出土,绝品泥坯,售价:9999……”

    ……

    全是零蛋和数字九晃得沈文眼疼。

    “都特么好贵,最便宜的九位数,本来以为摆摊设点卖了好些泥坯成了有钱人,结果进了有钱人世界,发现,我特么还是个穷逼。”

    安鹏飞扶着沈文仰天长叹。

    “别气馁,你想想有钱人再有钱能给长城贴瓷砖吗?能给珠穆朗玛峰安装电梯吗?”

    “不能,可我们也不能啊!。”

    “但是我们可以做梦啊!做人啊,最重要的就是学会要想的太美,连想都不敢想,岂不是坐井观天的青蛙,最终要被呈上餐桌被人食。

    若想的太美,就得学癞蛤蟆,整天想着吃天鹅,所以癞蛤蟆最终被供奉起来,改头换面还得了个好听的名字……蟾蜍!”沈文笑了笑,拍了两下安鹏飞的肩膀,便走向秘境泥坯的展柜。

    “……”安鹏飞。

    “做梦……想太美……癞蛤蟆……”

    有句蛤蟆皮我的讲两句!

    ……

    沈文见过墓穴的泥坯,还没见识过秘境的泥坯,传闻秘境的泥坯多数都是钟天造化之物。

    比如面前的贤者稷园的泥坯,就是出自于东山儒林行省的曲林府府北泗河水畔,东郊颜孟村西的沫河水湾。

    大概六年前,在泗河古遗迹群其中的沫水一支脉突然氤光大作。

    于是顶尖氏族孔族第一时间控制了沫水湾,将该遗迹保护起来,防止盗墓者窃取。

    后来,经过发掘保护后,又经斗宝协会批准,该遗迹是孔氏先祖遗留,应当归孔族所有,之后无数泥坯被源源不断流入赌宝市场。

    一时间,秘境泥坯成了热门。

    可惜,据传闻,贤者稷园虽然名头唬人,实际上,至今都没能开出让人非常满意的古宝,都是些低等级的古宝,当然,更多的都是未能形成古宝的古董文玩,尽管价值不菲,但对斗宝师而言如同鸡肋。

    也有传闻称,好的货色都被孔家挑选了,流通市场的泥坯都是劣等货色。

    沈文仔细观摩了秘境泥坯发现,秘境泥坯颜色多呈青色和褐色,而非墓穴出土的黑色或者灰色。

    另外,秘境出土泥坯大都有种淡淡的芳香,而非墓穴出于的泥坯,除了腐朽气息,就剩下泥土的腥味。

    “老沈,看上了哪块秘境泥坯?要不咱买一块赌宝解开?”安鹏飞凑上来说道。

    沈文摇了摇头,“我再看一看,对于赌宝我并不懂行,只看过两本关于赌宝的书籍,知识依旧停留在理论阶段,先看后买,省的交学费打了眼。”

    “那你接着看吧,我去解宝厅凑个热闹。”

    “嗯好,你去吧。”

    解宝大厅,专门解开泥坯的厅室,解宝往往是赌宝最精彩的环节,在解宝厅能看到赌宝是涨了,还是垮了,有专门切割师傅负责解宝,该厅是整个鉴宝楼凑热闹最佳的场所。

    沈文也是个爱凑热闹的人,老毛病,改不掉。

    不过,他想先研究研究泥坯,多看看,长长见识,虽然他不缺乏古宝,可古宝这玩意也没人嫌多不是。

    再说了,博物馆又不是蕴藏了华夏整个文明,只是部分的缩影罢了,无数的精华瑰宝都流失在外,沈文要寻的,便是那部分未知且遗失的文物古宝。

    “蓟州渔阳渔山秘境出土泥坯,上等泥坯,售价66666666。”

    贼六!

    这个标码价格倒不是为了故意搞笑,而是渔阳属于蓟州,蓟州又隶属津门,津门人天生喜爱搞笑,是传统艺术相声发源地,是个自带笑感BGM的府州。

    沈文前世受邀去津门博物馆参观,闲暇时,又与同行伙伴一块去了五大道、杨柳青、精武镇、盘山等名胜古迹风景区游玩。

    蓟州渔阳独乐寺、盘山风景区都是极好的地方,记得那时候,他挺喜爱吃菜团子、煎饼果子和碗托这种津门特色小吃。

    古渔阳属于蓟,蓟州自古人杰地灵,又是幽北涿郡重镇,是兵家必争之地。

    渔阳之所以得名渔阳,那是因为渔山,渔山阳南之所,即渔阳。

    可见渔山是渔阳真正的起源,追溯到上古时期,渔山属魚夫所有,魚夫是帝尧的孙子,受封渔地。

    往后数千载,设幽、蓟、涿等郡州县,渔山自始至终都是幽云宗庭,后辈薪火未曾断过,从未变过的是历史传承,也就是说,很可能秘境泥坯所藏有上古时期的超级古宝。

    由此可见,这几块渔山秘境出土的泥坯是何等的珍贵。

    只可惜,渔山泥坯虽好,沈文却并不打算现在购买,一来,价格太高,不划算,再者,渔山泥坯至今为止,没有解开特别高等的古宝,沈文没必要花大笔的钱去博一个似是而非的存在。

    不过有机会,可以买一块试试。

    万一开了帝尧圣宝呢?

    接着,沈文又看了其他秘境泥坯,兴趣缺缺,品种种类有些少,虽然没去过江浙东海与东南郡的鉴宝交流大会,但能想象的到,靠近沿海地区的鉴宝交流大会应该会藏有更多的品类。

    至于中州行省……

    算了,西北鉴宝交流大会根本不能与之相比。

    毕竟,三皇五帝,历史王侯将相,名臣大夫……大都出自中原诸省,尤其是中州行省,更是华夏文明的摇篮,可以说,每个省府州市县统统都是华夏最古老的一批人类聚集地,都有着六千年以上的历史。

    如洛,商等地,存在于远古时期,人类文明之史有记载有文物出土时,就存在了。

    但西北鉴宝交流大会却有着中原诸省无以匹敌的优势!

    民族大融合,民族大交汇!

    多民族文化交流沟通之地,往来贸易繁荣之所。

    西北有太多中原所没有的精彩故事每天上演,作为中西枢纽,西北有着天然的优势。

    所以,倒不是鉴宝泥坯种类缺乏,而是沈文压根就没有兴趣去看,若是前世,沈文倒也经常跟一个组的研究员老前辈学西域文化,了解西域风土人情,可他研究方向终究是国内文化以及华夏文明的传承。

    逛遍展品大厅,沈文看向嘈杂的解宝大厅,不由得一笑。

    “国人好热闹!”

    低吟罢,走进解宝大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