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都市言情 » 从今天起璀璨人生 » 17. 变着花样帮挡风点烟的女孩

17. 变着花样帮挡风点烟的女孩

    在离开温泉镇回往市区的路上,林富国决定坐当天傍晚的火车回老家。

    不过临离开前,林富国当了回家长,他强硬的安排了个小行程。

    带林昶去下榻宾馆附近的双安商场买手机。

    不给林昶拒绝机会。

    拒绝无果,林昶最终选择了诺基亚5110。

    带外置天线的直板机型,支持快捷更换多彩外壳,官方外壳颜色就有无数种,超个性化。

    支持中文短信息接收,以及英文短信发送……对,不支持中文短信发送。

    林昶想要拒绝是因为他知道,这几年会是手机淘汰速度最快的阶段,将迅速从功能机到可上网再到智能机雏形的一个迭代发展。

    然而拗不过家父的‘爱意’。

    选5110只是因为这款手机主打经济型,而且赶上了优惠,比今年新上市动辄七八千上万的手机要便宜许多,活动价2180元,500元的入网费,送号码。

    1390010XXXX

    号码估摸着将来挺值钱,因为这是移动第一批号码,不少还是从10位老号补位出来的。

    不过号码没花钱,只是入网费、话费都死贵,分本县、外县、本市、外市、本省、外省等不同形式的长途以及漫游费,花样繁多,甚至主叫国内最高达一分钟几元。

    反正在林昶看来,这手机买来除了偶尔能充当及时信息传播工具外,卵用没有。

    如与家里联系还是公用电话划算,通话费少说要便宜一半,搞不好只要五分之一。

    几次端详着手机,林昶都觉得自己怎么看怎么像个大冤种。

    这玩意到明后年估计300块都没人要。

    因为现在已经有完全支持中文的手机了,而且市面上已经开始猛吹GSM上网手机的风潮了……

    目送林富国进站,林昶特地跟林雯显摆起了手机:“林小雯,大声告诉我,你是不是羡慕了!”

    林雯装模作样的配合:“是是是,羡慕得要死。”

    见状,林昶又迅速跑去撩拨李虞:“你呢,羡慕了吗?”

    “没有。”李虞目光顿在林昶身上,“你看来好像不怎么高兴的样子。”

    林昶沉默了下,没多说:“可能这几天有点累了吧。”

    李虞嘴唇微动,最终选择不再追问。

    其实林昶是忽然发觉父亲原来早已没有想象中那么年轻了。

    这让他感到肩膀上有了担子。

    正如有人所说,男孩到男人的蜕变不需要经历漫长的过程,可能只是某个瞬间某一秒钟忽然发现自己肩上有了担子,再没人可以给自己完全兜底。

    尽管这一路以来没有很特别的事情,甚至林昶自己也没感觉有哪一秒钟特殊过,但……

    一切就是这样。

    三人沿着车站广场路慢慢走着,李虞似是想到了什么,迅速将背包挪到身前很快掏出盒未拆封的精白沙,轻车熟路的拆开包装,掂出一支递到林昶嘴边:“呐,来一根,放松一哈。”

    然后李虞‘张牙舞爪’的转了个身,站在林昶身侧挡住了吹来的风,继而掏出火机点烟。

    一旁林雯看到李虞递烟、林昶叼烟、李虞挡风再点烟、火星起、烟雾绕如一气呵成般发生,人都有点傻掉了。

    林雯左看看又看看,不由质问起来:“你们这是什么情况?林昶怎么还会抽烟了?”

    “应该是高一下学期吧。”李虞从旁一五一十的回道,“不算会抽,雯姐你仔细看,他连用鼻孔出烟都不会,他这才叫抽的不是烟是寂寞。”

    林雯眨巴着眼睛:“你知道这么清楚啊,而且你包里怎么会有烟?”

    “他怕挨打我不怕呗。”李虞一脸理所当然道,“别管他啦,男人不一样。”

    林雯:“……”

    这时林昶吐出一口烟,顺便拾掇好了心情,慢条斯理的插嘴:“林小雯,你该想想在京城这么久还跟个小白一样,还好我胆大心细,又未雨绸缪,才算没浪费这一路的颠簸。”

    林雯还是听了李虞的建议,也没逃避林昶提出的问题,虚心道:“我应该反思,你做得比想象中好太多太多,真的多亏有你张罗。”

    “接下来就只能希望人和了。”林昶看了眼天空。

    这一路的安排当然不存在什么剧本,更没有什么口头计划,毕竟林昶和林雯都知道该做什么。

    只不过为了让保守的家父明白应该走好家庭致富路,林昶一个人真是操碎心了。

    本该担当大任的林雯则差了不少意思。

    好在结果和过程都挺不错。

    够了。

    …………

    随便对付了个晚饭,回到宾馆后,林昶去了林雯她们的房间。

    林雯开门见山:“你们应该都是6号之前报到,我明晚回校住,接下来怎么安排?”

    李虞直接看向林昶。

    她可是被家长托付给了林昶的。

    林雯也看着林昶。

    ‘压力’一下子就全部给到了林昶。

    林昶琢磨了片刻,才说:“之前没空想,我说说现在的想法,你们参谋参谋。”

    “首先我要搞点小尝试,搞个网站试试看能不能捡漏,据我所知最近全球互联网大热……”

    “然后我在想是不是可以直接租个房子。”

    林雯:“……”

    李虞:“……”

    林昶确实知道最近互联网大热大向走势。

    如国内的三大门户网网易、搜狐、新浪将获得2000万~6000万美元不等的极夸张投资,次年集体被推到了纳斯达克。

    ‘温和老板’丁三石更公开抱怨:“人们根本不关心你新推出了什么产品,他们只会问你:你们什么时候上市啊?”

    各式人物也在这一个大浪潮中粉墨登场。

    海归硕士顺利融到第一笔120万美元的风投,随后创立百度,再得1000万美元风投。

    几个人合伙准备创立携程,以10页计划书轻易融到50万美元,再然后获得450万美元投资。

    一对后来抢公章的夫妇拟创业获800万美元风投、教英语的杰克拿到了500万美元风投、假扮妹子在线上陪人聊天的小老马拿到了110万美元风投……

    毫不夸张的说,这时期在国内搞互联网,是真有可能被馅饼砸中。

    不过林昶没去想什么大馅饼。

    也没想什么跟二马做朋友之类的。

    从这些已经发生或者即将发生的事情里,可以明显看出他们都已初露峥嵘,个人眼光超前甚至很激进。

    林昶是有信息优势,但也只有信息优势。

    想要去打这些人的算盘,不说林昶与他们有平等对话权,至少也得有基本对话窗口。

    而,人们之所以愿意听毫不相干的人‘口出狂言’,要么身份相当,要么有求于人或者人背后的人。

    林昶现在这小身板,哪样都不沾。

    在忙活了家庭事务后,他的目标回归了初心:捡漏。

    捡小漏。

    并学会享受这种乐趣。

    目光顿在林昶头上,林雯不确定的问:“还没开始上大学就要准备创业了吗?”

    “那没有,人清华才子也不过刚做了全国在校创业第一人,我算什么,年纪都不够。”林昶摇头,“只是一点小尝试,租房子是为了有个校外住所办事方便。”

    说着,林昶看向林雯:“另外也有为你考虑,按现在的情形,不管你直接毕业还是考研都会经历一段空档期,住所不稳定是最大的压力。”

    听林昶这么一说,林雯不住点头,深表认同:“对,而且马上要实习了,今年一晃就过,等春节一过完就是论文、答辩、毕业、找工作或者考研。”

    “那明天去找房子。”于是林昶干脆利落的定下来,“找好直接住进去,也不用再住宾馆浪费钱了。”

    说完,林昶站起身来:“行,那我先去张罗事情了。”

    林雯:“……”

    李虞:“……”

    她们都冒出同一个念头,这人怎么能这么不要脸的把好话坏话全说完。

    眼下住的这间宾馆明明是林昶的强烈建议,很不便宜了,每个房间一晚要75块,当然条件也还行,晚上有持续热水供应。

    林昶根本没留意到二人表情,他的心都不在这里了。

    挣钱不挣钱的无所谓,那种马上可以开始去捡漏的兴奋与激动,属实令他着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