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锦衣辅国 » 253、商队

253、商队

    “小人见过总戎。”宋成正带着人锄地呢,听得马蹄阵阵,尘土飞扬,怕不是有数百骑,锄头什么的都顾不上了,连忙招呼着士卒跑回城寨中。

    待在城中看清了来人,才知道自己闹了个乌龙,却也只能灰头土脸的跑下来迎接张璟,这可是大佬,宋成不敢有半点怠慢,跑到张璟面前,扑通一声跪倒在地,“不知总戎前来,有失远迎,请总戎恕罪。”

    张璟不以为意的挥挥手,笑道,“起来吧,”待宋成爬起来后,张璟指着眼前绿油油的麦地,“这些屯田收成如何?可足士卒之用否?”

    “足用,足用,”提起种地,宋成笑得像个老农,“去了田赋,还有结余来,哈哈。”

    张璟仔细的看了宋成一眼,这位倒是个人才,种田的人才。问题是,你特么是把总啊,让你驻守边境,你的主业是打仗,副业才是屯田;现在闹得,主业成了屯田了,又不是真让你来种地的。

    不得不说,此时国朝的卫所士兵几乎都成了农民,战斗力极为低下,就连宋成这个驻守边地的把总,都开始着重于屯田了,你敢信?

    也是,宋成在这儿驻守了十多年了,压根就没见几次鞑贼,人少就代表着没啥油水,后面的府谷县一整个县满打满算才几千号人,鞑贼也不傻,来了啥都抢不到,还来干嘛?

    所以,木瓜园寨的屯田越来越多,要不是忙不过来,宋成还想接着开垦呢。

    不得不说,咱种花家的人,不论是老百姓还是当兵的当官的,对种田都有着异乎寻常的热情与执着。

    让宋成领着自己转了一圈,张璟对此地还是比较满意的,人虽然不多,但士卒们看起来还是比较有生气的,不像有些地方,比如灵州千户所,那里的士卒一个个都跟行尸走肉似得,这样的士卒怎么打仗?

    还有各种花样的空饷、占役,只有你想不到,没有他们做不到,好好的一个卫所,在这些人的操作下,士卒十不存一,其余的不是跑了,就是成了杂役。

    “你做的不错,”张璟夸奖了宋成一句,勉励道,“再接再厉。”

    “小人遵命,”宋成乐得见牙不见眼的,“总戎一路奔波,鞍马劳顿,请至寨中略作休整。”

    张璟点头,他也想趁机看看本寨的防御,虽说鞑贼一般不会选择此地南下,一来府谷地势险要,二来没什么油水,但万一呢?万一有脑袋不清楚的鞑贼奔这儿就来了怎么办?

    此地的防御力量就十分重要了。木瓜园寨建在山上,从地势上来说,算得上险要,鞑贼即便南侵,只要不傻的话,也不会随意攻打山寨。

    问题是,木瓜园寨的士卒不仅仅需要防御一个小小的山寨,而是整个府谷县的防线,这就有些力有未逮了。虽说鞑贼一般不会来,但有备无患,万一来了呢?就这么点兵马,真不好干嘛的。

    寨里面的建筑也非常简单,除了库房,放兵器、火药、粮食的,就是士卒居住的房舍,后面是马厩,山寨不大,一眼就看了个大概。

    “这里的城墙本来只有丈余高,”宋成向张璟介绍情况,“这些年小人带着弟兄们一点点的给增筑成现在的规模,”宋成一边说着,一边带着张璟上了黄土夯筑的城墙,“小人这些年还在去往县城的路上修筑了一些墩台,派士卒轮流值守,”说到这里,宋成摇头,“府谷县人口太少,无甚油水,鞑贼基本不来。”

    张璟点头,鞑贼几乎不来,难道就不需要木瓜园寨了吗?显然不是的,在此修筑一个堡寨,派驻一些士兵,或许大多数的时间用不上,但张璟宁愿永远都用不上,也不愿等鞑贼来了,这儿却是一路坦途,让鞑贼来去自如。

    前任镇守王祯应该也是如此打算的,否则,何必劳民伤财的,把木瓜园砦给修建起来?体系这东西,该有还是得有的,对于延绥的防御体系而言,一个个的堡寨以及即将修筑的边墙,便构筑出了一套完整的体系,在这套体系下,鞑贼想要突破这条防线,付出的代价绝非他们能够承受的。

    付出与收获不成正比,久而久之,鞑贼自然就不愿意来府谷这等山高路险、又防御森严的地方了。

    在寨中转了一圈后,张璟再次到了城墙上,往北望去,不远处就是黄河,再往北,就是河套了;往东就是山西河曲县,随着大一统王朝的建立,此处的战略地位已经不似天下大乱时那么重要。但这样一个咽喉要地,仍然有着重要的地位。

    突然,河上十几艘大船吸引了张璟的目光,这明显是从河曲那边过来的,而且船也都是河运司的,张璟眉头微皱,他当然知道这是干嘛的。

    走私的商队,可是,如此明目张胆的过河而来,却还是让张璟心头恼怒。

    这完全是没把他这个延绥总兵放在眼里。

    真以为某不敢动你们不成?张璟冷笑一声,目光锐利。

    宋成在一旁大气都不敢出,他知不知道这些人的身份来历?当然知道,但他只是一个小小的把总,手头才二百来人,拿什么跟人家斗?所以,索性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至于上报?呵呵,当他是傻子吗?

    若是没有上面的人点头,这些人能够如此大摇大摆?

    想啥呢?

    张璟转头,看着宋成,也不说话,宋成被他盯得大汗淋漓,终于承受不住,脸色苍白的跪倒在地,“小人该死,请总戎恕罪。”

    “你有何罪?”张璟反问,他心里虽然恼怒,但要说这种愤怒有多少是因为宋成的,倒也不至于。对于宋成,他也知道不能要求什么,宋成一个小小的把总,手底下才二百来号人,能干啥?宋成要是真敢带兵出去捉拿人员、截留货物,信不信用不了多久,宋成就会不明不白的获罪,甚至身死?

    他恼怒,更多是因为宋成不主动跟他汇报,或许宋成以为自己跟其他人一样,以权谋私?

    “具体情况知道多少?”张璟转回头,继续看向大河中劈波斩浪的船只,水高浪急,大船摇摇晃晃的,仿佛下一刻就会倾覆。

    “这条商路是景泰四年的时候才开辟出来的,”宋成偷眼看了张璟一眼,见张璟默不作声的盯着大河上的船只,表情严肃,遂不敢啰嗦,“一般两三个月走一次,人多的时候有五六百人,一般在一二百人左右,货物都用油布蒙着,看不真切……”

    敢走私的,肯定不是一般人,这背后要是没个知府、参将之类的,想都别想,况且还能调动河运司,这背后的人就更加耐人寻味了。

    不得不说,这些商人是真不怕死,也是真有两把刷子,能够说动背后的人,和他们一起干这种杀头的买卖,这就不是一般的本事,巧舌如簧,不外如是。

    虽说着其中牵扯着巨大的利益,但也绝非一般人能够做到的事情。这就好比好多东西我们都能在网上搜到教程,但真正能够做出来的又有几个?

    至于为何不直接从山西走,非得过河,进入陕西,然后进入河套,从河套出关,不外乎这条路线更加安全一些,而且更近、更安稳。

    北虏内乱,不仅仅是死了几个人那么简单,也先一死,本就分裂的北虏更成了一盘散沙,孛来并没有也先的声望,所以,此时的北虏更加分裂,孛来部龟缩在阴山一带,其余的天南海北,居无定所,疯了吗,跟他们做生意?

    “走,下去看看。”张璟看对方纷纷下船,从船上把马匹、车辆、货物之类的搬到了岸上,于是对樊斌、丁麟招呼了一句。

    “披甲。”下了城墙,张璟立即吩咐道。

    “遵命。”一干亲兵领命,沉默的从马上取下各自的铠甲开始穿戴。而樊斌和丁麟则拿起张璟的铠甲,帮他披挂。

    一时间,只剩下“哗啦哗啦”的甲片摩擦之声。

    一水的明铁盔、锁子甲,黑沉沉的铁甲泛着杀气,看的宋成暗暗咋舌,这位总兵可真有钱!这些人都是这位总兵的亲兵,这点毋庸置疑,宋成这点眼力还是有的。亲兵可都是自己招募、装备的,能把自己的亲兵武装的如此精良,需要的银钱绝对不是个小数目!

    至于吃空饷之类的,这位张总戎统共才来延绥几天啊?再说,延绥这个穷地方,军饷本来就比别处少,再被层层盘剥下来,能有几个大子分到士卒手上?士卒们还不闹翻了天?

    宋成鼓起勇气,想要将功赎罪,况且张璟这个总兵都下去了,不管是去抓人还是去干啥,他作为下属,又是地主,要是不跟着一起,还想不想在张璟手下当差了,“总戎,小人也一起去。”

    张璟看了他一眼,点点头,“一起来吧。”其实对于木瓜园寨士卒的战斗力,张璟并无什么期待,都快成农夫了,平时就算能够操练操练,也不过是虚应故事罢了,看宋成就知道了,比起武人,更像个农夫。张璟真怀疑这些人还能不能拿得动刀枪。

    “不好,范掌柜。”正在安边督促众人装卸货物的一名大汉突然面色一紧,一个翻身,站在了马背上,往南张望。

    “崔千户,”范建杰不由焦虑的看着大汉,“可是出了岔子?”

    崔豪面色沉重,看着从木瓜园寨方向奔驰而来的大队骑兵,从马背上一跃而下,“弟兄们,抄家伙!”

    范建杰闻言更是惊慌,一把拉住崔豪的胳膊,“千户,千户,什么时候了,别卖关子了,究竟出了何事?”

    崔豪摇摇头,“不好说,木瓜园寨的守军来了,看情况吧,不行咱们就杀出一条血路。”

    “这……”范建杰脸色一白,延绥镇换了总兵,这他们是知道的,本来打算的好好的,由他们上层之间互相沟通,此事大概率是没啥问题的,此前的王都督最后不也同意了嘛。毕竟谁都跟钱没仇不是。

    可惜,计划没有变化快,还没跟那位新来的张总兵达成协议,孛来那边送来了消息,急需一批武器,刀枪、箭簇、硫磺,如果有甲具的话更好,多多益善,钱绝对不是问题。

    难得有这么大的生意,山西镇总兵王良、中官柴福都瞪起了眼睛,不论是武器还是铠甲,特别是箭簇,随便报个战损就足够了,至于硫磺,军营里的可以不动,但市面上的硫磺也足够了。这简直是闭着眼就把钱给赚了!

    那还有啥好说的?什么,延绥那边的关节还未打通,那有什么大不了的?还真能那么倒霉,上来就被延绥那边给发现了?府谷、神木那等兔子都不拉屎的地方,新来的延绥总兵吃饱了撑的,会去那种地方?

    至于堡寨守军,吃了熊心豹子胆了,敢坏咱们的好事!

    王良和柴福的打算不能说不对,正常来说,张璟刚刚履新,一大摊子事儿呢,根本顾不上去管神木、府谷这等地方,反正鞑贼也不会去。

    但这是正常情况,谁让张璟不按常理出牌呢?比起前几任镇守,张璟更加重视边墙、堡寨的防御作用,而且张璟也更加勤政,更有责任心和行动力。就是这么巧,他们刚到陕西境内,就被张璟给逮了个正着。

    “特么的,不是木瓜园寨的守军,”崔豪骂了一句,连忙回头吩咐自己带来的百余劲卒,“都给老子擦亮眼睛,老子先去应付一阵,真应付不过去,就得手底下见真章了。”

    “千户放心!”崔豪手下的一个总旗应道,“咱们连鞑贼都不怕,还怕他们?”

    “不要大意,”崔豪目光锐利,紧紧的盯着越来越近的张璟等人,叹了口气,回头看向自己的弟兄,“怕是遇到硬茬了。”有心想说一句打不过就跑,但是看着身后波涛汹涌的大河,往哪儿跑?

    随着张璟等人越来越近,崔豪的脸色也越来越难看,不看别的,只看装备,就能看出这支队伍的不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