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其他小说 » 这人是个bug吗?! » 35.十里庙

35.十里庙

    夜色已深。

    北安城的大街小巷上,空无一人。

    明月高悬之时,也正是宵禁的时刻。

    在这个没有任何污染的世界里,明月和星辰的亮度,也就成为了大部分人判断时间的刻度。

    毕竟,不是每户人家都能有日晷。

    而当明月如日高悬中天之时,也就代表着夜色到了最深沉的时候,也正是家家户户都沉睡的时候。

    但这却并不是人类最放松的时候!

    人类精神上的松懈,在于午夜之后、凌晨之前的这段时间,也就是两点钟到三点钟左右。

    哪怕是最精锐的士卒,也无法改变这种本能上袭来的疲倦;或许他们可以缓解,但疲倦始终还是存在的。

    既然精锐的士卒都挡不住这种疲倦,指望维持宵禁的衙役能挡住疲倦,那就更不现实了。

    这不……

    北安城里。

    四名面带疲倦的衙役,懒懒散散的并成一列走着;为首者提着灯笼,后面的一人则拎着锣,再往后的两人则拎着杖刀,这本是一队完美的组合,但却因为好似扭曲长蛇般的走位,显得如此的滑稽可笑。

    说没有队形可言吧...

    偏偏还能让人看出来,是一列人。

    但说有队形可言吧...

    时不时的还有些扭曲,像一条被甩脱了骨节的长蛇,扭扭歪歪中,还带着几分软踏踏的感觉。

    好在此刻没人敢上街。

    要不然,这队懒散的衙役,明天怕是会成为整座北安城中的笑话,活在街头巷尾流传的八卦消息中。

    当然。

    这是夸张的说法。

    老百姓还没有那么闲,狗大户也没有那份心,外加上宵禁的规定在这儿明明白白的摆着……

    懒散点,也是正常的...吧?

    反正没人看见,也没出什么事。

    衙役们小声哄笑着,继续巡视街道。

    衙役们的想法,合情合理。

    但在北安城外,可就不一定了!

    北安城外。

    距北安城墙十里之外。

    一片破庙,坐落于此。

    这是前朝国教所留的一丝痕迹。

    前朝,尊佛。

    本朝,奉道。

    民智未开,鬼神之说,有利于帝王之说的运转,这也是历朝历代都有国教的根本原因。

    而由于本朝立道教为国教的原因,大批和尚与主持纷纷失业,当年的佛庙于两百余年后的此时,已是沦为了一座废墟,虽然还不至于倒塌,但也失去了巅峰时期的金碧辉煌之景。

    不过,废墟归废墟,可并不是说因为这片佛庙变成了废墟,就没有生者在这片废墟里存活。

    过完的来客,是生者。

    鸠占鹊巢者,也是生者。

    人为了活下去,可以做出很多连自己都不敢想象的事情;而鸠占鹊巢者,做的事则突破了生灵的下限。

    就像是此时此刻,在这片废墟边角处的一所破庙里,传出的呵斥与哀嚎一样,只是乍一听闻,就让人脊背发凉。

    “哭什么哭?!”

    “都给老子我闭嘴!”

    “不就是点疼吗?!”

    “不想活就赶紧去死!”

    “别在这里像个娘们儿似的哭!”

    “下一个下一个!”

    “麻溜的!”

    粗犷的嗓音与骂骂咧咧的呵斥,并没有让哭喊声低下来,反而伴随着接连响起的沉闷骨裂之音与血肉分裂之音,愈发高亢了起来。

    说着说着,男子显然是怒了。

    高大的身躯,高高的举起了手中不长不短的黑影,然后对着刚刚被按下来的小巧黑影,狠狠的落下,再度传出了一道沉闷的骨裂之音。

    灯烛将其身影反射出来,倒映在薄薄的纸窗上,如同民间流传的皮影戏一样,生动而形象。

    但这一次,没有更加高亢的哭喊声。

    反而是无声无息。

    男子似乎也很满意,放下手中不长不短的黑影,拿起了另一道更短的黑影,叹了口气,用极其敷衍的语气安慰道:

    “都别怪我!”

    “在这个世道,想活下去,你们也就只剩下这一种方法了!”

    “为了你们能活下去,我就算受到了一些责骂,也是无所谓的啊!”

    庙内,顿时传出了几道附和声。

    也在同一时间,将血肉分离声遮下。

    而瘫在木床上的女孩,却目光呆滞的望着不远处的断头佛像,任由几个面相略微成熟的残疾男孩,将绑住了她手和腰的皮带解开,然后就像是丢垃圾一般,把她丢到了同样哀嚎的虫群之中。

    是的。

    一群可怜虫。

    汇聚在一起,也就是可怜虫群。

    缩减一下,就是虫群。

    而在女孩的眼里,她自己也是一只可怜虫,所以被当做废弃品,扔到一群同样的可怜虫中,丝毫不突兀。

    她,与他们,已经是一群废人了!

    出身于书香家庭的女孩,虽然长相并非惊艳之形,但腹中的才华与脑中的诗书,却不逊色于同龄的学子。

    当然。

    女孩才九岁。

    所以长相什么的,看不出来,也是很正常的;大多数孩童在这个时候长得都差不太多,少有的几个倾国倾城之资,也未尝没有长歪的可能性。

    所以,若是让女孩用自己学到的知识评价一下自己如今的处境,女孩只能说:天意弄人!

    她本应处于闺中。

    饱读诗书,琴棋书画刺绣,样样精通。

    然后在合适的年龄,像她之前的那些玩伴一样,捧着绣球,在新科状元中争抢自己心仪的那个。

    最后为人妇,为人母,做好一个贤妻良母的本分,与自己挑选的夫君白头到老,儿孙满堂。

    这才是她的未来。

    而不是像现在这样,成为一个残废!

    女孩不知道自己的泪流没流完,或者是还在流没流,她只是感觉自己心里难受的无法用言语来表达,锥心之痛,或许是最贴近的一个词语了。

    但实际上...

    女孩的这种痛苦,应该叫“后悔”。

    没有经历过绝望,就不懂什么叫希望。

    没有经历过痛苦,就不懂什么叫幸福。

    安安稳稳的待在闺中,当大户人家的小姐,然后找个心仪的夫君,美满的过完这一辈子;这不好吗?

    为什么非要觉得无聊,在身边仅带着一个小侍女的基础上,偷偷溜出来在闹市里游玩?

    这不是活该还能是什么?

    当初,哪怕她多带一个门房,或是偷偷的拉走一个护卫随行,她也不至于沦落到如此地步啊!

    她家又不缺少护卫!

    所以,女孩很清楚,真的只是她活该。

    而她一路走来,经历的担惊受怕,以及沦落到如此地步,也恰恰证明了她活该的事实。

    被打断了腿,或许还能修好。

    人参鹿茸,家里多的是。

    实在不行,上舅舅的私库里挑也可以。

    但她不仅仅是被打断了腿啊!

    她还被挖掉了膑骨!

    这根本没法修复!

    就算是历史中的大贤孙膑,都没办法把这个残缺之处修复如初,她只是一个六品官的小女儿,又怎么可能修复如初呢?!

    再说了,谁又能知道,她被运到了这里呢?!

    水上飘了七天...

    从京城,一路飘到了北安城...

    外加上当时出事的地点还处于闹市...

    这已经不是想不想找的问题了!

    这是根本就没办法找的问题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