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玄幻奇幻 » 量态 » 第一章 农场

第一章 农场

    何郑涛与其他人一起围坐在篝火前取暖。即使是在热带岛屿上,要是在呼啸的海风中仅仅穿一层单薄的布衣还是十分寒冷的。但是何郑涛也没有别的办法。

    他打了个哆嗦,用颤抖着的手在自己的衣服里摸来摸去,看看能否找到什么吃的东西。幸运的是,他居然从衣服的一个小口袋中找到了一小块不知哪里来的发霉的面包。

    何郑涛尽量不引起注意,但是一位上了年纪的老太太一眼就看见了他手中攥着的那块面包。

    “天啊,他有食物!快抢!”老太太歇斯底里的喊道。

    霎时间,几百个人的眼睛都盯在何郑涛手中的面包上。刹那间,周围的十几个人都像潮水一般直冲向何郑涛,何郑涛立刻站起身往后跑,可是刚迈出两步就跑到了悬崖边,底下是汹涌的海水。何郑涛转过身来,看着涌向他的人群,把整块面包飞快的塞进了自己的嘴里。

    那个老太太冲在最前面,一下把何郑涛扑倒在地,在他身上乱抓乱挠,好像要乘那块面包还没有被消化前把它掏出来。

    何郑涛举起拳头,一拳打在老太太的脸上。在这个时代,已经没有长辈小辈之分了,只有看谁能生存的更久。老太太被打翻在地,动弹不得。何郑涛缓慢的站起身,他的身上已经被老太太抓出了一道道血痕。

    见面包已被何郑涛吞下,剩下的人也不再躁动,从新聚回到火堆旁取暖。

    这就是当今地球上的普遍现状。

    何郑涛和周围的这十数个人本来都是大学教授兼研究员。在战争爆发后,一部分人参了军,还有一部分和何郑涛一样前往了政府设置的避难所。就这样,他们辗转在世界各地的避难所中,躲避着战火的纷扰。人员也从最开始的近一百人,降到了现在的十几个。

    就在最近的一次,一艘经过改装的商船接纳了他们。但是在行驶到大西洋中部时,遇到了另一艘不知是哪个国家的战列舰,将商船一炮击断。

    何郑涛幸运地与自己的几位同事幸存了下来,游到了近边的一座小岛上。

    可是,他们此时既没有补给,也没有任何工具,更不要提离开这里的船只。同时,这座岛屿的面积也很小。上面除了一些热带植物没有太多可以食用的动物。因此,在在岛上被遗弃了一个月后,食物开始短缺。所有人都开始了挨饿的生活。这便是为什么何郑涛刚刚的那片小面包会引起如此大的冲动。

    就在何郑涛也走回火堆旁时,空中传来一声清晰的枪响。

    所有人都像凝固了似的没有人再发出一点声响。

    篝火在石壁上映出了五个人的影子,为首的是一个戴着墨镜的男子。那人有着强壮有力的手臂,像钢筋一般的肌肉,和脖子上的一道伤疤。他背后的四个人看起来也都是身经百战的战士。

    “我们是星河联邦的特种部队“耗子”。我叫陈山,你们可以叫我大山。我们来找一个叫何郑涛的人。最好把他交出来。”大山转着他的激光手枪说到。

    何郑涛颤颤巍巍地举起手,有气无力的说:“我是何郑涛。”

    “你最好跟我们去星河联邦走一遭,”大山粗声粗气但不失礼节地说到。

    何郑涛颤抖着站了起来,人群向两侧排开,中间露出了一道清晰地道路。何郑涛小心翼翼的走了过去。

    大山一把把何郑涛提了起来,像提小猫似的,迈着大踏步与其余四人一起走进了树林。

    六人渐渐没入丛林,早已看不见最初的那群难民了。

    突然,似天打雷劈一般,大地晃动。

    “怎么回事?”何郑涛问道。

    “可能是地震吧,”大山回答道,“地球环境破坏后,自然灾害越来越多了。”

    说着五个人迅速找到了支点。

    震动只持续了一小会儿,刚一结束,他们就继续往前走。

    走出小树林,何郑涛就看见了震惊的一幕,地球上许多人再也看不见的一幕。

    树林前的空地上,停着一架小型的星际飞船,看起来也只坐下六七人。

    大山还是一样粗鲁的把何郑涛往船上一丢,其余人陆续走上船,坐在座位上,系好了安全带。何郑涛也十分有自知之明的爬上了座位,安全带很特别,是一种X形的安全带,上两头过肩,下两头过腿,保持了最高的稳定性。

    何郑涛好不容易把把安全带系好,抬起头来,环视了一下四周。周围有灭火器,降压仪等应急物品。一切布置的很简单,头顶上悬着几只抢,因该是用电磁力做到的,每个人的座位前面有一块显示仪,除了先进一点,和20世纪的军用运输机没有任何区别。

    这时,何郑涛突然发现飞机上没有驾驶员,甚至连驾驶舱位都没有。难道,星河联邦已经发明了声控AI了,地球上虽然有研究,但是从来没有真正出现过。

    正当何郑涛准备开口时,大山突然大喊一声:“起飞,去G1的星河基地。”

    何郑涛的想法是对的,他们已经发明了声控AI。

    飞船中响起了一个甜美的少女的声音:“正在准备起飞。”

    “不知道这个AI的声音是谁的?”何郑涛寻思道,“真想见见她。”

    “我不是让他们把这个声音换掉了吗?怎么还有?我一听见就犯恶心!”大山烦躁的说。

    舱门关闭了,飞船缓慢的起飞了,何郑涛听见了引擎发出的剧烈震动和噪音。

    “这是化学引擎吗?”何郑涛好奇的问。

    “没错。”其中一名士兵回答道,“在起飞时。”

    这种震动渐渐变大,何郑涛本来还想继续发问,但是突然,他感觉到一股力把它死死的按在自己的座位上,那股力是如此之强,他连张嘴都没法张开。他费劲的向窗外看了一眼,地表正在远去。那座拘留了他数个月的岛屿如今看起来像是他之前手中的那块面包,而那片树林看起来像是那块面包上的小霉点。

    何郑涛从来没有上过太空,甚至连飞机都没有做过,在第三次世界大战刚结束时,想要做到这点确实比登天还难。但是何郑涛仍然知道,这种力是飞船在加速时所产生的重力,为了达到逃逸速度,必须要经历这点。

    何郑涛再次向窗外望了一眼,现在他基本上已经可以看到完整的地球了。

    突然,飞船剧烈的震动了一下,何郑涛可以听见引擎关闭的声音,那股力消失了。他看了一下显示仪,上面显示他们正在以10千米/小时的速度飞行,这不足以脱离地球的引力吸引,虽然下降过程会很缓慢,但是他们终归会落下去。

    “为什么发动机停止运作了?”何郑涛疑惑的问。

    “因为我刚才说只有在起飞时才用化学引擎,在太空中进行航行时用不着它,它的功率太低了,还很消耗燃料。我们用的航行方式是电子穿越。”那名士兵耐心的回答道。

    “什么是电子穿越?”何郑涛还是一头雾水。

    “相信你们地球上一定也有电子通讯吧?”

    “有。”

    “好,那么我告诉你,我们已经掌握了把物质,包括人类短时间内转化为电场,通过电场的传播来进行移动,在像宇宙这样的真空环境下,电场的移动速度接近光速,也就是说,我们可以以接近光速的速度飞行,化学引擎相比之下就跟乌龟一样慢了。”那名士兵详细的解释道。

    转眼再看何郑涛时,他的两只眼睛睁的像金鱼眼一样,嘴巴张得能塞下一个鸡蛋。在地球上的人们还在用电通讯时,星河联邦已经可以用电场移动物质了。这两者在公式和理论上的差距虽然不大,但是在技术上有着不可小觑的差距。这相当于星河联邦在技术上已经领先了战前地球科技至少一个世纪。

    下一秒,窗外的景色扭曲了,飞船进入了电场加速。

    几秒后,飞船上的AI的甜美声音再次响起:“即将到达G1星河联邦前哨总基地3号,‘农场’太空城。电场发动机关闭。”

    随着周围的景色再次恢复正常,飞船上的化学发动机开启了,何郑涛再次听见了那噪音,再次感受到了那震动。他看向窗外,只见再次恢复原样的宇宙黑暗背景下,漂浮着一颗蓝色的气态巨行星,周围环绕着一圈形似光环的圆圈,围绕着行星缓缓转动。

    “看来我来这里后还有很多需要学习的东西。”

    “不,我们这些建立在基础物理学上的科技短时间内就可以学会,你对科学基础知识的掌握已经超越了我们,而这正是星河联邦政府希望请你去的原因。”

    “用基础科学继续发展高科技?”

    “没错。”

    说这,那名士兵指向窗外的圆环。

    “那个就是我们的太空基地,我们叫它农场,会议就在这里举行。”那名士兵解释道,“政委们应该已经到了,我们要加快速度了。”

    何郑涛呆呆的望着窗外,陷入了良久的沉默。飞船渐渐地靠近了太空基地。何郑涛可以看见一个长方形的平台,上面停泊着大大小小的太空飞船。随着飞船的降落,他看到了震惊的一幕,平台上有人,而这些人不但可以稳稳的站在平台上,而且他们没有穿任何的太空防护服。

    “一定很震惊吧?”大山调侃道。

    “是啊!”何郑涛连话都说不清楚了。

    “这个平台上有特殊的负气压,这样氧气不会跑出去,另外,每个人都穿着磁力靴,可以保证他们在平台上行走。”

    正说着,飞船完全降落了。

    “给,这是你的。”大山递给何郑涛一双磁力靴,“第一次穿可能有些不适应,习惯就好了。”

    舱门打开了,门外站着一个年轻的军官。

    “你好,何教授,我叫梁担义,”他精神满满的说,“欢迎来到‘农场’。”

    走进基地的大门,何郑涛立刻开始欣赏起了周围的一切,基地从上到下都是白色的,一尘不染。所有的工作人员都各司其职,身边悬浮着许多的仪表和控制面板。

    一行人在梁担义的带领下走过一个又一个的走廊,他时不时的为何郑涛介绍周围的环境。

    冬眠仓,技术物理实验室,化学实验室,核聚变发电机,采集室,天文研究室,监控室,几间卧室,总控制室,动植物培育园,餐厅,辅助发电间,通讯室,医疗手术室,接待室……每三个房间中间隔着洗手间。

    终于,在走廊的尽头,梁担义停下了脚步,其余六人也跟着停下。

    “这里就是会议室了,”梁担义亲切的对何郑涛说,“何教授,请。您的一切问题都会在会议或今后的学习中得到解答,现在您先参加会议。”

    “好的。”

    梁担义把手放在一块形似扫描仪的东西上。

    “授权通过,梁担义,基地警卫队队长。”一个机械的声音响起。

    门缓缓打开,脑中满是惊奇和疑惑的何郑涛僵硬的走进会议室,只见所有人都坐在悬浮的椅子上,排成整整齐齐的四排,面向着前方的主席台。

    这时,一个椅子缓缓地飞到了何郑涛的面前,何郑涛下意识地坐了上去。突然,那个椅子像一支离弦的箭一样飞了出去,悬在主席台上。所有参会者的眼睛都突然直勾勾地盯着何郑涛。

    正当何郑涛尴尬的不知所措时,有人在台下大喊,何郑涛转头一看,是梁担义。

    “何教授,快下来,那不是你的椅子,你的在这里!”

    何郑涛先是愣了一秒,接着飞也似的跳下那把椅子,匆匆的跑下台去了。

    不等他下台,众人就议论开了。

    “那个人是谁?”

    “没见过他呀。”

    “别问我,我也不知道。”

    “他是怎么闯进来的?”

    就在这时,会场里响起一声大喊。

    “肃静!”

    原来,星河联邦总指挥官已经坐在了主席台前。所有人都安静了下来,何郑涛也坐在自己的椅子上悄无声息的飘入了最后一排。

    “现在会议开始。”

    何郑涛看向了总指挥官。只见她身材消瘦,脸很尖,布满皱纹,已经花白的头发扎了起来。面色虽然苍老,但是不失风采,尤其是那双棕色的眼睛,透露出一种让人看不透的深邃。

    “今天我们首先要讨论的内容关乎联邦今后的发展,所以在这里我希望在座的诸位能够积极提出一些问题并参与讨论。正如大家所熟知的,联邦在近十年的发展速度正在高速下降。甚至可以说是几乎在原地踏步。上一次真正突破性的科学发现甚至能追溯到电厂发动机的发明。虽然我们的科研部门仍然在现在的科技基础上发明了很多略微先进的装置,但是我们在基础科学和高能物理方面几乎没有任何新的进展,而这些进展是文明进步所必需的。因此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代表顾问团队在此提出一个方案。其主体是建立一个新研究部门——基础物理研究实验室。这个部门与技术物理实验室要保持相当量的沟通,因为这里的基础实验都要为技术发展铺垫基础。现下,这个部门所负责的核心研究目标就是尝试在基础物理上实现突破以进一步带动联邦的科技发展。我们计划设置五个主要项目,并会为每一个项目分配一个负责人,当他所负责的项目完成后,将会由我亲自调配到其他项目。”

    说到这里,总指挥官顿了一顿。

    “有任何问题吗?”

    “这个新的科研部门的成果如何保证?”台下的一人问道。

    “无法保证。这正是这个计划的最大难点之一。我们有可能在这个项目上投入无数的资金,但是最后却一无所获。不过,我要提醒诸位,历史上没有一次科技的进步不是在走钢丝。考虑到这项项目的结果,我认为这个险值得我们冒。”

    “如何保证基础物理的进展能够对实用物理起到效果?”台下的另一人问道。

    “单一的基础物理突破当然无法保证能对技术物理起到推进的效果。但是单个基础物理项目的突破可以带动其它相关的基础物理项目的推进。最终总会有几个能够推进技术物理的发展。还有其它问题吗?”

    总指挥的眼中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眼神,令何郑涛心中一凛。

    见无人继续提问,总指挥低头看了一眼稿子,继续向下讲去。

    “下面宣布个每个研究项目的总负责人:离心力研究项目由爱德华·莫里斯负责……”

    第二排的一个中年人的椅子亮起了绿光。

    “逃逸速度研究项目由皮尔特·曼德负责……”

    第一排最左边的椅子亮起了绿光。

    “空间跳跃研究项目由吴岳负责……”

    何郑涛左边的椅子亮起了绿光。

    “光速研究项目由阿朗·穆斯比负责……”

    第二排的一个上了年纪的老头子的椅子亮起了绿光。

    “最后,”总指挥官再次顿了一顿,“高能微粒实验项目由新到基地的地球公民何郑涛负责。”

    “等一下,我有个问题,”何郑涛被这突如其来的任职吓了一跳,挣扎着从椅子上站起来,险些摔倒。

    “何教授,您的问题会在今后的学习中被解答。我想经过从地球到这里的一路奔波您一定十分疲倦。现在您可以跟随卫队长离开了,”总指挥官说着伸手指了指门。

    “可是……,”还没说完,何郑涛的椅子就单独脱离了队伍,飞回到门前。他小心翼翼的走下来椅子,前面的那扇门自动打开了,梁担义用关切的眼神看着他并跟着走出了门。出门前,何郑涛回头看了一眼,他明白为什么自己要离开了,因为真正的会议还没有结束,甚至可以说还没有开始,因为其他所有人都还坐在原地,盯着他看。而接下来的会议很可能不对他这样的外人开放。

    “所以我以后就要生活在这里了吗?”

    “可以这么说,因为您很少再会有机会回到地球去了。别忘了,您负责一个庞大的科学项目。”

    “可是我只不过是地球上一个研究基础物理学微粒的教授,我压根就不知道你们太空中怎么生活。”

    “放心,您会适应的。现在,这是您的卧室。”

    说着,梁担义把手再次放在扫描以上。

    “授权通过,梁担义,基地警卫队队长。”

    门打开了,何郑涛先把头探了进去,他可不想在发生会议室里的那件事。警觉地望了一圈后,他发现卧室其实布置的很简单朴素,但是却也很整洁。里面就是些家用物品:一张桌子,椅子,台灯,书柜,墙上挂着一幅星际飞船的画,一张单人床,床上装有固定绑带,因为睡觉时不能穿磁力靴,所以这样可以保证人们在睡觉时不飘起来。最后,在墙上,有一个红色的按钮。

    “好了,何教授,您之后就生活在这里,有什么需要可以尽管告诉我们。另外……,”梁担义顿了顿,“那个红色按钮是紧急按钮,按一下就会向总控制室和基地警卫队发送警报,只有在遇到危险或紧急情况时才可以按。现在您可以休息一下,一会儿会有人来叫您的。何教授,我告辞了。”

    何郑涛点了点头,独自一人坐在了椅子上,那椅子是地球上的旧式的椅子,让何郑涛在这个陌生的大宇宙里感觉到了一点点依靠。由于无事可做,他趴在桌子上开始思考自己在这里之后怎样生活,怎样工作。

    每天7:00起床,去实验室工作,两个小时休息十分钟,12:30吃午饭,下午工作一小时休息十分钟,5:00下班后去……

    战争的影响力就是这么大,何郑涛还依稀记得战争前的他每晚睡前脑子里想的都还是粒子的运动。

    不知过了多长时间,何郑涛缓缓的醒了过来。他噗的一下坐起来,周围全是刺眼的灯光,一个戴着手套的护士轻轻的把他推回到了床上。

    “何教授,您先放松的躺在这里,我们正在将您的生理特征与基地电脑连接,这样您就能自由自在的在您被允许的地方活动了,”那名护士亲切的说。

    虽然看不到,但是何郑涛相信在那洁白的口罩下,护士一定露出了温馨的笑容。手腕的部位露出了一点皮肤,何郑涛偷偷的瞄了一眼,那皮肤是如此洁白,在灯光的照耀下都有些刺眼了。

    不一会,连接工作完成了,那护士叫何郑涛起来,他仍然注视着那个护士。有那么一瞬间,他们目光相接,何郑涛不知道她从自己眼中看到什么,但是从那名女护士的眼中感受到了温暖。

    走出房间,何郑涛看见梁担义正在等着自己。

    “您好啊,何教授,”他亲切的说,“感觉怎么样?”

    “没什么特别的感觉,”何郑涛漫不经心的回答道。

    “看得出来,您有些心事。”

    “里面的那个女护士叫什么?”

    “她叫肖玉瞻,出生在宇宙基地里,她父亲是星际飞船‘烈马’号的指挥官,在‘天王星事件’,也就是一次发动机故障时牺牲了。”

    天王星事件:

    在3104年(地球年),“烈马”号星际飞船被派往地球来寻找一个叫张林学的生态科学家。

    在路途中,他们遇到了罕见的“太空冰雹”即陨石雨,其中七颗微小的陨石并没有被反导系统的武器锁定。它们以极高的速度撞向飞船,并穿透了飞船的化学发动机。

    其实当时警报器就已经启动了,但是由于陨石只有鹅卵石大小,其造成的破坏即使是用肉眼也很难被发现。于是,警报被错误的认定为是假警报。

    当任务完成飞船准备返航并开启化学发动机时,之前的损坏导致了故障的发生,引擎过载。当时,发动机人员以为只是发动机过热引起的,只是稍微调低了发动机冷却温度,并没有给予重视。而当飞船加速至天王星时,发动机发生了熔化现象,当时的舰长就是肖玉瞻的父亲肖令。他立即下令关闭化学发动机,但是陨石撞击对发动机的操控装置的损坏率高达86%,且为时已晚,工作人员完全无法关闭发动机,情急之下,肖令下令脱离发动机所在的飞船的后1/3的船体。

    不幸再次降临,化学发动机的过载已经损毁了飞船上的AI智能系统,脱离船体必须要手动完成。为了保证任务的完成和张林学的安全,肖令自己在聚变发动机所在的船体手动脱离了船体,与其他的26名发动机人员,53名舰船工作人员壮烈牺牲了。

    “在天王星事件发生后,肖令的家属,包括肖玉瞻在内,都受到了三方面的谴责。一方面是牺牲人员的家属们认为肖令不应该脱离船体,应该让飞船在天王星迫降,肖令擅自脱离船体属于蓄意谋杀罪。另一方面是技术科学家认为肖令理应早些发现安全漏洞,这样可以避免之后的灾难,构成渎职罪。最后一方面认为肖令在出现警报之初就应该脱离舱体。因为如果飞船因此坠毁,将会被天王星的引力捕获,那时飞船仓库中携带的高能化学气体将会与天王星的大气发生剧烈的化学反应。这将引起一系列的太空灾难,之后的太阳系外围将不再适宜飞船进出,构成蓄意破坏公共财物罪。这三条罪名虽然在法院均未成立,但仍然使肖玉瞻的心灵受到了极大创伤。之后她就发誓不再踏出基地一步,永远不再到宇宙中航行,一直作为一个护士的身份生活着。”

    何郑涛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但是思绪仍然沉浸在那个护士的目光中。

    “何教授,请您先跟我来一下。”一个突如其来的声音打断了何郑涛思绪。

    站在面前的是一位和自己年龄相仿的人,他穿着基地的工作服。

    “我现在正式和你交接。”梁担义说着行了一个礼。

    “等等,什么?”何郑涛疑惑不解的问。

    “何教授,您初到基地,还不熟悉我们的运作方式,基地结构,政策,日常生活,历史等等,”那名工作人员耐心的解答到,“上级给了您一个月的时间来从零开始学习,我将会是您这一个月中的导师,我叫刘桀。”

    “你好,刘老师。”何郑涛说着正准备鞠躬。

    “哈哈,”刘桀笑着说,“我就说吧,何教授,您还不懂的我们的生活方式,在这里,我们对礼法和辈分的在意不大,原因有很多,您会在今后的学习中了解这些。现在,请您跟我去到学习室。”

    何郑涛跟着刘桀走过长长的走廊,转过许多弯道,最终抵达了一扇不起眼的门前。

    “何教授,请把您的手放到这个扫描仪上。”刘桀说。

    何郑涛立刻把手放到了扫描仪上。

    “授权通过,何郑涛,新学员。”

    门缓慢的打开了,何郑涛跟着刘桀走了进去。

    学习室设计的很简单,只有一张桌子,两把椅子,一个操作板,和一个显示屏幕。

    刘桀率先坐在了椅子上。何郑涛可以看到椅子的靠背正在按照刘桀的背的形状变化,达到了最佳的舒适度。

    何郑涛坐在了另一把椅子上,渐渐的,他也感觉到了椅子靠背的变化,他闭上眼睛,感觉像躺在柔软的棉花糖上。

    刘桀用操控板在显示屏上调出了一个表格并说道。

    “这是关于星河联邦的几个重要基地的信息介绍,也是大部分上层阶级和学者活动的基地。考虑到您的研究员身份,我建议您在加入联邦的初期只在这几个基地中间活动来保证您的安全。”

    星河联邦重点基地列举介绍表

    基地名称

    所属地球国家

    环绕星球

    主要功能

    新地球号

    星河联邦

    G1类地行星

    行政总基地,国防中心,机密档案库

    农场号

    中国

    G1气态巨行星

    接待来宾,召开会议,科学研究

    水牛号

    美国

    G3类地行星

    战斗指挥部,星际飞船建造

    东方太阳号

    中国

    G17气态巨行星

    核聚变研究,技术科学研究,生物研究,天文研究

    埃菲尔铁塔号

    法国

    G36类地行星

    资源开采,资源储存,暂时停泊地

    紫色奇点号

    英国

    海王星

    高级技术授课,理论天体学研究

    花园号

    俄罗斯

    G19类地行星

    生态动植物养殖,生态圈建造

    虫洞号

    中国

    G53类地行星

    民用生活圈,经济贸易圈

    折叠空间号

    加拿大

    可移动的单独基地

    后勤储备,备用能源供给与生活圈

    阿尔法号

    星河联邦

    可移动单独空壳基地

    当所有基地被摧毁后的逃生基地,空壳

    何郑涛大概的浏览了一下表格。

    “当然,这不是所有的太空基地,剩下的太空基地还有数十万个个,但是这里列举的是所有太空基地中配置和等级最高的前10个基地。阿尔法基地是用于逃生的,现在没有任何人在里面,它配备了最先进的引擎,但是没有任何武器。”刘桀讲解道。

    接着,刘桀有分别给何郑涛讲解了其它关于基地的各种信息。

    这一天忙碌的各种学习课程使何郑涛丝毫没有心思去想肖玉瞻。

    当傍晚降临,其实和白天没有区别,因为他们在宇宙里,他回到了自己的卧室。在门前,站着梁担义。

    “感觉基地的生活怎么样?”

    “还可以,”何郑涛疲惫的打了一个哈欠回答道,“原本以为和地球上的生活相比挺轻松的,但是接着发现,在地球上用的是体力,在这里用的是脑力。”

    “哈哈,何教授,您会习惯的,当任何人到达一个新的环境时,都不可避免的要经历一个痛苦的适应阶段。”梁担义笑着说。

    何郑涛苦笑着摇了摇头,把手放在了扫描仪上。

    “授权通过,何郑涛,新学员。”

    “为什么不是基础物理实验室负责人?”梁担义挖苦道。

    “别说了,”何郑涛显然受到了打击,“刘桀说现在我还没有到工作时间,还有一个月。一个月后工作开始时就会自动改变了。”

    他走进了房间,门在他身后自动关闭了。

    何郑涛倒在了床上,疲惫使他又想到了肖玉瞻,那个美丽的护士,想着她的目光。不知不觉中,眼皮合上了。

    梦里还是那迷人的护士,那温暖的目光。

    新的一天也是新的开始。何郑涛从床上站起,随手解开了身上的绑带,整个人直接飘了起来。他十分惊恐,不过这是每个第一次经历这种失重时难免的反应。这时他才想到自己的磁重力靴,好不容易穿上靴子之后才感觉适应了些。

    他打开房间门,看见刘桀站在门外。

    “早上好啊,何教授,”刘桀向何郑涛问好。

    “早上好,”何郑涛无精打采地说。

    “昨晚没睡好吗?”刘桀笑着说。

    “也不能说是没睡好,只是……不习惯。”

    “我明白那种感受,因为我也并非一开始就是联邦公民。是一艘联邦飞船在亚马逊雨林里被我发现后,他们才被迫带我过来的。所以,一开始我也很不习惯。不过,闲话少说,去学习室开始今天的课程吧。”

    刘桀带着何郑涛走向学习室。今天,有了之前的经验何郑涛十分轻松就把门打开了。他和刘桀坐在了椅子上,刘桀又从控制面板上调出了几幅图片。

    “昨天讲了基地,今天说说飞船。”

    联邦飞船级别介绍表

    级别

    用途

    性能介绍

    梅花级1~2人

    政府用小型双人飞船

    极高的护盾防御力,高巡航速度5AU/s,精确定位系统,小型反导武器

    剑鱼级1~5人

    军用侦查舰

    最高巡航速度13AU/s,最大的引力波探测范围,极高的转弯向心作用力

    警戒者级2~4人

    警用飞船

    小型激光武器,最高巡航速度6700km/s,最多装载4人

    炽焰级14~16人

    冲锋舰

    三联导弹武器,二联激光武器,三联粒子炮,最高巡航速度9.8AU/s,较高的护盾防御力

    智慧级10~12人

    热熔弹头无人机运载舰

    6联无人机悬仓,最高巡航速度3AU/s

    马克级

    大型民用运载飞船

    最多可装载17000民众,最高巡航速度7800km/s

    斯瓦诺级45~50人

    重型火力压制战舰

    六联导弹武器,六联激光武器,十三联粒子炮,大型磁轨炮,最高巡航速度8AU/s

    云雀级

    通常作为舰队指挥官旗舰

    极高的护盾防御力,二十三联激光副炮,反导武器,最高巡航速度7AU/s

    雕塑级

    重型运兵船

    最多可装载50000人以及35000架小型战斗机,最高巡航速度7AU/s

    扫把级

    军用运载与战场清理

    最高巡航速度5000km/s

    当何郑涛审视完整个表格后,刘桀说道。

    “这里展示的仅仅是军用的飞船。民用飞船根据其生产公司有更多的种类。但是考虑到您严格意义上属于政府财产的一部分,您应该不会有机会接触很多民用飞船。又调出几个飞船驾驶的视频给何郑涛看。

    视频中战舰被激光或磁轨炮打中,融化的金属发出绚丽的光,犹如天空中绽开的一朵朵烟花。

    紧接着,刘桀又向何郑涛讲述了星河联邦的军事发展史并向他展示了几段军事演习的视频。

    视频中的画面十分绚丽。只见几千架无人机从悬仓中飞出来,像倾巢而出的马蜂,呼啸着向其他战舰冲去,又被战舰的粒子炮击毁。各种飞船发射着何郑涛见都没见过的武器,将宇宙漆黑的背景点燃成了一片片火海。

    这么壮观的景色何郑涛在地球上真是一辈子都没有见过。

    在之后刘桀向他展示星河联邦的各项科学技术时,何郑涛更是被震惊地说不出话来。因为他眼前的这些技术早已超越了他最疯狂的想象。

    当天的课程结束后,依旧是梁担义来接待他。不同时,此时的何郑涛不是疲惫不堪的,他心中充满亢奋和对未来在星河联邦生活的憧憬。

    何郑涛回到房间后,简单地洗了个澡就把自己绑在床上,甜美地进入了梦乡。

    当然,他晚上闭上眼后想到的不再是肖玉瞻,而是那被火海点燃的星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