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武侠仙侠 » 赤军剑庄崛起实录 » 第七章 楼观台传谶言 碧湖园立书社

第七章 楼观台传谶言 碧湖园立书社

    “孟兄,你怎会出现在师妹家中?”庄空为孟岸倒了一杯茶。

    “因为他受伤了,所以师傅暂时收留了他。”阳慧争着回答,她还瞪了庄空一眼。她心里却气嘟嘟地想,刚才师兄不是说好问我吗,现在却又把我忽视了。

    孟岸心里确是“咯噔”一下,关于谭先生头颅的事情过于重大,不能将他们牵连进来,他准备开始撒谎了。

    “受伤?”庄空愣了一下,看向孟岸。

    “啊?是……”孟岸勉强笑了笑,“前几天晚上,我碰见一个强盗,他武功太高,我打不过,只能跑,跑到阳老师家附近,多亏他救了我。”

    孟岸心里有些抱歉,但他也没办法,只能说谎。

    “哦?孟兄你还好吗?”庄空连忙凑了过来,把孟岸浑身扫了一遍。

    “小伤,无碍无碍。”孟岸尴尬地笑了笑。

    “这么热闹?”一个苍老且熟悉的声音从门外传来。

    “爹爹?”阳慧惊喜地说道,整个人站了起来,向门口望去。

    孟岸松了一口气,感到一阵轻松,他害怕庄空和阳慧继续追问下去。

    只见一个风尘仆仆的老人走了进来。那具有标志性的白发和黑发,已然说明他的身份——阳常老人。

    “师傅。”庄空站起身来,向阳常老人作揖。

    “阳老师。”孟岸也站起作揖。

    阳常老人示意让三人坐下。

    “是。”

    阳常老人没有废话,直接切入主题。他看向三个人,说道:“今天特地把庄空也叫来,是因为碧湖园马上要举办书社,以宣扬新思想,三个月后要选择第一任社长,我希望你们能够去争取这次机会。”

    “宣扬新思想?”阳慧注意到了这一点,有些奇怪,“碧湖园,不是一直禁止传播这类东西吗?”

    孟岸心里却在想,阳常老人难道是碧湖园的老师,为何自己从未听过?

    庄空身体前倾,露出了感兴趣的表情。

    阳常老人说道:“王敬在去世之前,希望我能去碧湖园任教,但我忙于修炼,并且碧湖园也一直乌烟瘴气,所以一直没有答应,只是单独带着庄空和阳慧学习。”

    阳常老人说到了这里,叹了口气,继续说道:“不过,这几年,在碧湖园里,王敬已经暗暗安排了不少志同道合的老师。他也对我说过,要是他死了,我可得去帮他把碧湖园搞好了。这家伙,死了还操心碧湖园……唉……”

    庄空和阳慧看了一眼对方,他们没想到会是如此。

    阳常老人说道:“最近,谭先生的头颅被义士劫走,不少人纷纷叫好,而碧湖园中已有不少反对赵恒无所作为的老师和学生。碧湖园的师生已经对园主有倒逼之势,一些老师提议建立此种书社,园主也不好强烈反对。”

    阳常老人站起来,走到窗前,语气逐渐慷慨起来。

    “谭先生的事情,如同导火线一般,不仅是碧湖园,象湖宫内的青岩园、怀化园等学园,都发生了师生的大规模游行运动,一些园主甚至被逼退位。你们可知道一句谶言?”阳常老人说到一半,突然话题一转,转身看向三人。

    阳慧摇了摇头。

    庄空沉思了片刻,也摇了摇头。

    孟岸犹豫了片刻,说道:“莫非是,‘军阀以力割地,商贾反复无常,学生以纸载道,工人群起制首’?”

    阳常老人点了点头,说道:“不错,在终南山北麓的楼观台,据说有一名能够推演古今的道长,后有人向他询问赤军剑庄之命运,才有了这句不完整的谶言。”

    “不完整?到底发生了什么”阳慧被勾起了好奇心,忍不住问道。

    阳常老人捋了捋胡须,说道:“那时候,赤军剑庄的青王室刚被百姓派取代,各方诸侯尚听从于百姓派,境外势力对于赤军剑庄的侵略之势稍有缓解……”

    有一个来自幽州的人,不远千里,拜访楼观台的大道长。

    大道长年事已高,听完对方的问题后,叹了一口气,说道:“此乃国运,老道怕是不能轻易窥见。”

    “此事重大,事关百姓派、赤军剑庄之未来。何况,覆巢之下,岂有完卵,这也关乎着楼观台弟子的将来。望道长成全。”幽州的那个人不惜在大道长面前跪下。

    “生生灭灭,本就是天地法则,何必执着呢?”大道长望向自己的拂尘,叹了口气。

    大道长走出门,立在栏杆前,看着天上的星辰,说道:“您在百姓派中有着不低的地位,不必跪老道了,老道怕是承受不起。”

    “那此事?”那人没有站起身来的意思,只是抬头看向大道长。

    “三天后,再来此地。”大道长悠悠地说道。

    “好!多谢道长。”跪在地上的人喜形于色。

    三日后。

    那个人再次走进了道观,来到大道长面前。但大道长的面容却像是苍老了数十岁。

    那个人还来不及惊讶,大道长就让那个人坐下,径直说道:“赠君一言,望作参考。‘军阀以力割地,商贾反复无常,学生以纸载道,工人群起制首……’”

    说完“工人群起制首”,大道长却突然喷血,暴毙身亡。

    那个人大惊失色,连忙回幽州复命。

    这句不完整的谶言,也就此流传了开来。

    “前一句确实已经应验,各地诸侯帮助百姓派推翻青王室后,不久便拥兵自立,占据各地的宫主之位。百姓派虽本着‘团结各姓、复兴赤军’的宗旨,却不可与往日而语了。”孟岸沉吟道。

    赵恒便是由此成为象湖宫的宫主。众人一想到这里,就忍不住愤慨。

    “没错,现在看来,第二句和第三句也已经应验了,”阳常老人点了点头,眉头紧皱,“当初帮助百姓派的一些商贾,面对地方诸侯的施压,往往与之同流合污。”

    “那第三句,莫非指《朝阳》书卷的传播,以及所导致的一系列学生运动?”孟岸想起了自己酷爱的《新弟子》书卷——它对孟岸和其它学生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朝阳》书卷,源于幽州,兴于新港,一扫赤军剑庄思想界的腐朽之风。

    《朝阳》书卷不教武功,却教导人们做崭新的人,不能再做迂腐的弟子,呼吁人们一同拯救赤军剑庄。当然,该书卷偶尔也会加入一些名家对于武功的理解,好让大家强健体魄。

    幽州,位于北方,是赤军剑庄最繁华的都城;新港,位于南方的入海口,是赤军剑庄的重要港口。

    阳常老人看向孟岸,点了点头,说道:“你们都是聪明的孩子,这也正是碧湖园不少老师想要设立书社的原因,我们希望能够动员更多的学生,加入到反抗赵恒、反抗境外势力侵略的浪潮,一起探寻拯救赤军剑庄的新道路!”

    听到这里,三个人都忍不住热血沸腾。

    孟岸立马站起身来,声音朗朗:“对于此事,我孟岸势在必得!”

    阳慧也不服输:“还有我呢!”

    庄空微微一笑:“甚有趣,不可少我。”

    阳常老人哈哈大笑,说道:“有此青年,何愁我赤军剑庄不兴?”

    他顿了一下,扫了一眼三个人,又继续说道:“不过,这事不急,还有三个月的功夫,你们先去做我交代给你们的事情。”

    “何事?”孟岸问道。

    阳常老人露出了神秘的笑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