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三国:二公子 » 德治

德治

    翌日,天破晓。

    曹丕看着司空府,眉眼里带着几分戾气,终有一天,这里将会彻底成为丞相府,而曹操的后世将会建立魏国,那些刀剑和鲜血平了天下,那些死去的英魂都将得到安息,那些留的血和留的泪都不会白流。

    豪气带给了乱世,乱世需要的是治国之臣,那些臣子都要将性命和鲜血洒在中原大地上,无人不知曹孟德,曹操算得上是个枭雄,更是个英雄,论乱世,谁者为霸,定然当归曹操。

    曹丕很佩服曹操,这不是生于乱世的必然,而是曹操这个人生来就是枭雄,他的文学豪情以及军师谋略将无人难抵。

    正红色的官袍进入眼帘,曹丕抬眸看着来者,一身正红色官袍,一身正气,正是荀彧。

    荀彧讶然道:“二公子,您是在找主公吗?”

    曹丕转了转眼眸,随即缓缓笑开眉眼都染上了几分笑意道:“哪能啊,我是来找荀令君的,不知大人可否赏脸?”

    荀彧颔首道:“请,公子。”

    曹丕身上的玉佩叮当作响,荀彧停步笑道:“公子,您身上的玉佩还真是太响了。”曹丕把腰边的紫色玉珏拿了下来,玉佩上面端端正正的刻着一个“桓“字,倒是有点熟悉。以后的荀彧想起来,终于想起来熟悉的感觉倒底是从哪里来的。

    曹丕笑道:“其实,荀令君应该对我很陌生,刚刚好,您说的话,应该不会有错吧。我信我看人的眼光,父亲的眼光更不会差。”

    荀府

    荀彧道:“请吧,公子。”

    曹丕没有推辞,走了进去,荀彧看着他的眸光带着几分狐疑,曹丕唇角带笑,他的神色都带着几分倦怠,真的和老狐狸演戏太难了,但是他还是必须演,他要在前提上面和这里的所有人产生争执,至死方休。

    曹丕接过荀彧递过来的茶盏,轻声道:“荀令君,您应该知道我。”

    荀彧饮茶的手一顿,淡淡开口道:“臣当然知道,曹家二公子,五年前也是邺城中人人尽知的。不过,今日一见,确实名不虚传。”

    曹丕眉眼带着几分冷然道:“曹丕不才,今日见荀令君倒也是觉得令君一身正气,当傲然长在,令君令人佩服,我想找一找令君谈一谈。”

    荀彧笑道;“公子说笑了,您不去找主公谈,找我做什么?”

    曹丕挑眉笑道:“令君,好问题,我既然来找您,那么就说明有事相求,何必如此拒人千里之外,让我难为情呢?”

    荀彧怔然的看着曹丕,好一张巧舌如簧的嘴,当真是令人自愧不如,瞧着这场戏好像是专门给他来演的吧,好演技。这位二公子也不是传言里面的样子,不错。

    曹丕行礼道:“令君,此次既然来了,便是有事,但是不请自来实在打扰至极,实在抱歉。”

    荀彧起身扶起曹丕道:“公子不必多礼,您想知道的,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曹丕要的就是这句话,虽然为人臣子,但是曹丕也绝对不会仅限于臣子,既然要做,就做一个好人,既然要当,就当个人。那么棋局怎么样都要在这张地图上打个轰轰烈烈,不为棋子,那就做执棋者。

    “德治为何?“

    荀彧回道:“得民心,得天下,以德服人,招揽天下贤才,为德,治乃是依法而治,治乃是治国治天下。”

    “德而为贤,治而为法,礼而为章,行而为言,乃是章度,也是万法。父亲说,这天下需要的是人才,不需要的是废材,大汉朝没有多余的俸禄去养更多的闲人。”

    荀彧颔首道:“公子,您能感觉到这一步,说明您已经很明白这件事情了,司空也定然会很欣慰的。”

    曹丕懒怠的笑着看着他道:“我不够明白,但是我最想知道只有一件事情,这么多年,你们为了汉朝去征战天下到底为了什么?”

    荀彧淡淡道:“明明幽夜,长夜之中总会有着一盏明火带着我去义无反顾的去走向前路,将至死无休。”

    曹丕道:“可是,如果到了最后你在父亲和汉朝面前根本无法做出平衡,那你会怎么办,难道你需要用你的性命为这个乱世去找自己的路吗?“

    荀彧淡淡的笑着,如今他找到了明公,所以尽管做不到平衡,但是荀彧生为汉朝臣,死为汉朝人。

    荀彧淡淡道:“乱世需要才子,公子您想怎么做?您是曹司空的儿子,这天下大乱,必然要和您与曹家之人誓死方休,您想做什么?”

    曹丕淡淡的轻笑着,他眉眼里都染了几分笑意道:“昨日我同子建谈了很久,他最后说我应该好好的考量一下在父亲心中的重量。可是,我不想。所以今日和令君一谈,方知大人心中大义,难及其一。

    但是,我是曹司空的儿子,你们都只记得这个身份,连我后来回来的时候那位王大人都在劝我,司空等我。

    可是,我不明白。

    我只是想,我只是想好好的活,很难吗?

    我就是想告诉他,我要让曹子桓的名字干干净净的写在史书之上,乱世不休,江湖已乱,为人臣子更当不仁,要么当仁不让,要么与世无争。”

    荀彧惊疑的道:“公子,此言万不可在司空面前说,您是臣子,当应当尽力维护君父之威名,统一中原。”

    曹丕道:“最后,再想说一句,您的明火将永远不会灭,最后的朝堂统一中原,最后封侯拜相,此生无忧。”

    荀彧还想开口说什么,曹丕已经起身告辞了。

    这个时候的荀彧永远都想不到,为了维护这段君父关系,曹丕到底为此选择了什么,只是那个时候的荀彧更加无权插手。

    曹丕看着邺城的街道,他闻着每一道生活的气息,摸着袖口里面的紫色玉珏,眼中带着几分笑意,这枚玉珏也是极为重要的,这可是身份的识别的重要物件呢。曹丕顺着路,缓缓走回公子府,他看着路上的几点血迹,神色难得的愣怔了几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