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三国:二公子 » 明府之道(二)

明府之道(二)

    按照杨修的想法来看,曹操给他的是个难题。

    而且这个问题,无人自愿来。所以理所当然的,曹丕必须接着着这个道理,若是不接下这个问题,那么对于曹丕来说,就更加没有办法出世。

    所以,这点必须肯定。

    曹丕懒声道:“我有点后悔怎么办,我就是想知道是谁杀的明家,但是我也没想这么多,我也没那么想掺和这件事情。”

    杨修失笑道:“公子,您都答应了,若是反悔是不是有点不好?”

    曹丕睥睨着他,附耳开口道:“谁说,答应了我一定会办到,我又没有帮他,我只是在乐意的基础上玩一把,是否乐意全看我的意思。”

    杨修神色微敛笑道:“公子简直说笑了,您的乐意与否,可不在我们的掌控之下。”

    曹丕轻笑道:“杨公子很想知道,我顺水推舟帮你一把”

    杨修讪讪的笑道:“那就不劳烦了,杨修明白。”

    曹丕轻笑着退后几步,杨修对上那双眼睛,只觉得全身都在发冷,后背一片湿热,浑身都带着几分冷意。

    曹丕唇角带着几分笑意,带着几分薄凉道:“这里,死了人,那么死了人的就算是枯骨,我都要他给我开口讲话。”

    杨修看着曹丕道:“公子,那您觉得如何?”

    曹丕看着月色开口道:“首先,我们赶到这里的时候,他们已经死了,但是尸体表面没有尸斑,所以猜测死亡时间应该距今天的时间相差不会很大。”曹丕弯腰摸着尸体的伤口,手指上沾着鲜艳的血迹,像是果酱,极为好看。但是。从侧面看,却极为诡异和妖艳。

    杨修点头,他看着庭院,这个庭院很乱,那么就表明曹丕的很多推断都在理,明家绝对不可能是自杀,而被他人杀掉就将成为唯一的解释,但是现场的痕迹几乎没有多少,要想找到真正的杀人者,必须要动用大量的人力资源和物力资源。

    曹丕看着血迹,淡淡道:“看伤口,在场死者,几乎都是一刀致命,伤口的程度和伤口宽度都是一样的,而只有一个人不一样,他的伤口很深,伤口宽度深度都比其余人更大,他是明府之子,明尚。”

    杨修叹息道:“公子,您知道吗?我现在有种错觉,如果公子不是曹司空的子嗣,您以后一定是个杰出的执行官,就是当地的县令。”

    曹丕挑眉,眼睛里带着满满的煞气。杨修非常识相,闭嘴。

    曹丕笑道:“那我可提醒杨主簿一声,您这话,若是让司空听见了,还不一定怎么揉捏你呢,积点德,拜拜我,我肯定会让你万事如意,万事顺遂。”

    杨修行礼道:“那,公子多多保佑我。”曹丕抿嘴一笑,他眉眼都弯起来了,笑容绽放开,像是漫天星火在人间盛开,更像是少年张扬的意气一点点的盛大而放肆。

    曹丕弯腰道:“那我继续说。说到明尚,我去找期沅查探了,这个人虽无名,但是名声却是极差。好像在世人的印象里,明府的这位二公子从来都是低调内敛的,他文学天赋很高,但是他的名声却远远不如他的大哥。你们知道为什么吗?在这一天里,我几乎去问了邺城所有百姓,他们都讲了一句话,到底是二公子,命贱,命卑,比不得。”

    他也曾有大哥,曹昂对他很好,无论文治武功,十岁前的武功文治都是师从大哥,那个时候曹操还没有那么忙,所以曹丕也会教导一二,可是,宛城之战,一切都变了。

    那年,死去的不仅是十岁对父亲怀着热忱的曹丕,更是那个年幼的曹子桓的所有欢喜。

    后来,多年后,从曹操质问曹冲的死那一刻,他就在也不愿意了,他不想为了所谓的父亲去抛弃自己的一切,他疼,他也更后悔。每一次午夜梦回,他自己都疼的骨头发颤,他连站立都做不到,旧病缠身,带着一身病骨撑起整个魏国。

    他还记得,他都记得,他永生永世都不敢忘记那年的断弦。断弦之上,带着他的鲜血,艳明四方,一代帝君,因此而陨落。

    “公子,您在想什么?“杨修慌忙的看着他,曹丕的状态明显不是那么很好。

    曹丕回神,敛目开口道:“我就是想到了曾经的事情,没事。”

    杨修总是感觉,在他身上环绕着一种极其悲凉和凄然的情绪,很伤心,很绝望,压的人一点都喘不过气来,很窒息。

    曹丕继续道:“那就继续去查人,但凡与明尚交好的人,都要做一份笔录,既然曹司空的权利我动不得,那我就自己来。”

    杨修惊讶道:“整个邺城?范围太大,我们根本涉及不到那些事情。”

    曹丕摇头道:“这个不需要,我这里有资料,所以回去把人筛查一遍,直接找人就可以了。”

    杨修颔首道:“这件事情,就交给公子了。现在天色不早了,杨修先行告退。”

    回府后,曹丕做了一份极为完整的书简,交给杨修,详细的说明了一些情况,杨修见到书简的同时,就开始行动。

    所有情况都理解了个七七八八,全部报给了曹丕,曹丕收到了那份书简,头疼的揉了揉眉心,这里面的人有点棘手,只是现在更难弄的是曹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