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三国:二公子 » 明府之道(柒)

明府之道(柒)

    杨修一脸惊讶的看着曹丕,啧啧叹道:“公子厉害,臣甘拜下风。”曹丕扬眉笑道:“在宫里受气也就算了,在这里还受气,万万没有这个道理。我要是委屈了,这些人明天绝对见不到明天的太阳!”

    柳婴的态度摆的越发卑微,他也不敢小瞧这位二公子了。

    曹丕道:“怎么回事?这么多百姓竟然专门来这里,他们要是真的找死,何必来这里。到底是什么人,如今竟然胆敢来插手我的案子?”

    杨修道:“公子,此事应该是四公子的好友出了这次的源头。您知道的,我往日里和曹四公子私交甚好,但是四公子结识的人总会有人不知死活,还有的疯狂,癫狂至极。而且他们大多是放浪形骸之辈,无拘无束,无规无矩。”

    曹丕讶异的挑眉,等着杨修的下文。“也就是昨日,不知道什么原因,那几位朋友不知道因为什么事情闹大了,而那些人刚好说到了这件事情,而且对这件事关注极为密切,实在令人怀疑。“

    曹丕道:“他是谁,叫什么?”

    杨修想了想道:“他姓秦自称秦阅。“

    秦家不多,在邺城也只有那么一家,往年里,在曹丕的印象中,当年的秦家也不知道因为什么而惨遭灭门,后来无人问津,所以谈起来,秦家也算是个惨事,

    不过,他本就是为了明府而来,若是耽误了什么,也算是孽缘。

    杨修道:“那公子,您需要和他谈谈吗?”

    曹丕缓缓摇头道:“我不需要和他谈,这件事情的真相如何,我自有考量,既然父亲没有把子建拉出来,那么自有道理。如今我已经知道真相了,只是还差点东西。”

    柳婴瞳孔猛缩,他迅速恢复了神情道:“公子可真是厉害,仅仅三天,就把这件事弄了个大概,只是不知道许都百姓可愿意信您?”

    曹丕懒懒的抬眼,他眉眼逐渐扬起笑意道:“既然柳将军想把我拉下深渊,我倒是却之不恭,只是将军您的夸奖太过刻意了些,我不是很喜欢,这是真的,所以啊,将军,我陪着您一起下了深渊,就是想和您好好玩。”

    柳婴惧怕的看着他,他似乎在看什么可怕的恶魔一样,但是曹丕对于这样的眼神早就习惯了。

    你们不是不喜欢吗?那我就让你们喜欢,让你们喜欢到骨子里,就算是死都不能忘记。

    喜欢需要付出代价,惹恼我,更需要啊。

    杨修很明智,他选择了在远处看着曹丕的动作,他只是个文臣,他不会武功,所以与其成为拖累,还不如直接等着曹丕把这件事情解决掉,他不知怎么,突然想起了司马懿。

    柳婴颤声道:“求公子做主,为明兄讨回公道。”

    曹丕拿着扇子挑起他的下颌,眉眼笑开道:“你知道我吧,从我见到你的时候你就知道,我一定会来找你,我也一定会为明尚讨回公道。因为我可怜他,甚至想救他。”

    柳婴偏头,他几乎不敢看曹丕的眼睛。因为他不敢承认,他说的都是真的。

    只是,他不是一开始就知道,而是见到曹丕后,才开启了连坏模式。

    柳婴声嘶力竭的开口道:“我真的就是想救他,他死了,死的那么决绝,明明他什么都没有做错,他只是在守着自己的家,也在护着自己的家人,可是,无人谅解,无人陪伴。侮辱谩骂,每天都在陪伴,那段时间是明尚的童年,阿娘惨死,他恨极了。更是痛极了”

    曹丕沉默的听着道:“后来呢?”

    “后来,他的父亲大人对他动辄打骂,他还那么小,他只能蜷缩在逼仄的角落等着天亮,等着姐姐去救他。几乎在那段时间,他看着他的父亲就会怕,怕的发抖。后来,十四岁那年,我见到了明尚,那年,我也刚刚拜师,我瞧着他很好,便和他成为了朋友。后来我们相谈梦想,想要为之付出努力,可是他不想离开邺城,他想自己走上朝堂,做史官,记录历史。我们一起在努力,我不曾辜负自己,而他依旧卑微。离开的时候,我也问他,可愿一起离开,他拒绝了。“

    柳婴捂住脸低声道:“后来,我终于成为了将军,而他也终于崭露头角,但是却没有想到,在他崭露头角第三天,整个邺城的风向都变了,所有人都将矛头指向明尚,那一刻,几乎奔溃。后来,我问他,他只是摇头,只是说了一句,我恨,我怨。自后,我听到了风声,就知道了结局,是他自己亲手拿着刀剑放在了他的族人身上,满门尽灭。“

    曹丕轻轻叹气道:“他的事情会有合理的结局,我会尽力的。”

    很多事情需要重新开局了,明府之事出现端倪,只是不知道谁想来搅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