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三国:二公子 » 许都风云(十七)

许都风云(十七)

    看着面前这个大汉,曹丕觉得,可能这个人就是一个契机,如果这个人活着,那么说不定他还知道些什么。

    曹丕站起来走到旁边,看着间距,还是走了过去。如愿的出现在另一间牢房,徐风心下稀罕的看着他道:“公子的脾性倒是古怪。”

    曹丕笑道:“我脾气不是古怪,就是忍受不了,和先生隔着东西对话,先生不过来那么只好我自己创造机会了。这不,我过来和你好好谈。”

    徐风笑着道:“那就坐吧,好好的谈谈。比如说你想得到什么东西,想要从我这里了解到什么东西?我看看我能想起什么东西?”

    曹丕笑着道:“先生明智,竟然一眼就知道我想从你身上得到什么东西,不过我倒是想同先生说一句,既然我想和您玩这一场游戏,自然要您的配合。”

    徐风收起了那份洒脱,他淡淡的皱起眉毛道:“你想知道什么?”

    曹丕缓缓道:“先生,我姓曹。所以我可以带你出去,也可以让你死在牢中。永远....”

    虽然说在先前就是有了几分猜测,但是看到他身上的那枚玉珏更是确定了,这个人的身份确实极高。

    但是姓曹,恐怕也只有刚刚回来的那位二公子了。

    “罪民见过二公子。“

    曹丕摆手让人起来,他神色带着几分阴郁,就是歪着头瞧着他都带着几分刻在骨子里面的寒意,那股寒意直接蔓延到骨髓里,遍身都在发着寒。

    “坐吧,我也不是什么大人物。咱们简单的聊聊,我就当听听你讲的画本子。“

    只怕这世间能把这样的事情看作是画本子,普天之下也只有曹丕一人了。

    徐风道:“公子请问,我据实以答。”

    曹丕盘膝坐好道:“第一个,你为什么会来到这里?”

    “这个就是我之前所言,因为许都的一件事情,我和其余几人被牵连,一直没有查实,始终没有消息。“

    曹丕皱眉道:“不应该啊,按照道理说,不管怎么样,他虽然不是直接负责这件事情,但是很多大事都一定会去处理的。“

    “确实,曹司空当时没有在许都,所以理所当然的,这件事情被压了下去,虽然这么多年一直不知道这件事情,但是这些人也是没有一个上报的。所以不了了之了十年,估计我们这些人谁都想不起来了。“

    曹丕疑惑道:“怎么可能不负责到这个地步,大理寺没人了吗?”

    大理寺怎么可能没人,只是当年那件事太尴尬,更是没办法往出提,只好揪着一个错,不松口了,现在也就成了那份样子。

    如果曹操真的追究这件事情的话,那么这件事情绝对不会如此草草结尾。

    曹丕颔首道:“行,我知道这件事情了。我会把这件事情解决的,虽然不能保证你一定能回到江湖,但是走出大理寺还是有办法的。”

    徐风怀疑的看着曹丕,真是不知道他哪里的胆子,真的觉得,他做不到吗?

    还是觉得在这里,他还会想回到江湖,能脱掉这副镣铐就够了,便别无所求...

    曹丕换了个姿势,他曲腿前倾道:“第二个问题,你有门派吗?有家人吗?”

    “你问这个做什么?”

    曹丕威胁的看着他道:“看什么看,我又不是没心思,我就是想知道而已。你诧异个什么劲,再则我可是我可是姓曹,您怕什么,怕我真的把你留在这里,拜托我讲信用。”

    “其实我无门无派,在一定的程度上顶多算个剑客,毕竟江湖人都是把这个叫做是剑客的,我们也就默认了,算起来我们算是江湖人,但是却是第一次涉足许都,自古以来,江湖和朝堂互不干涉,两方争斗不休,也不会停止战斗。在更多的程度上,我们就是冲着哪里的繁华去的,但是从来都没有想过竟然会如此结局。“

    曹丕道:“你不必纠结。第三个问题,在你们的心中想化干戈吗?”

    当然想,除去了这个,对我们而言就是好事,所以一般来讲,定然是会想要这件事成为现实的,但是不可能会如此轻松。

    当然轻松不了,甚至是很难。

    曹丕沉默着等着他的回答,他低声捻了捻指尖,他的指骨纤长细弱,像是玉白的笛子,更像是一件极为完美的雕塑品,让人爱不释手。

    “当然想,可是这是一件难以实现的事情,就算是您也做不到。“

    曹丕泄气道:“你们都反对,哪里来的烦恼事情。为什么一件事情要看做是一定的,不要提前否定不好吗?”

    徐风道:“自古以来,没有人试过,也没有成功的例子,这点您比我更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