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玄幻奇幻 » 修仙从成为修仙者开始 » 第八章 大学城

第八章 大学城

    一迈步走进校园,那些景象让少年惊奇,初入眼帘的,是那近处、远处的各色建筑物。

    校门往右,是一条宽广的道路,两侧各有高大建筑。

    校门往左,有几棵枝叶繁茂的大树,很高,每一棵都要三四个人才能环抱。而树荫下,有数辆小汽车、摩托车及自行车。

    大树向前几步的宽阔地方,是面积贼大的球场,前后各有八个篮球框架,现在,还能看到好几对活力四射的年轻人在拍打着篮球,井然有序的进行传球、投球等。

    刘邦成与苏洛在长道上行走,其两侧,又种植数十以记的高大椰树,再远一点的前方,还有一处上下倾斜的空地,铺满了绿草,放置着名人雕像,刻着名言,很是激励。

    刘邦成说道:“苏洛,校园挺大的,你初来乍到,休息一晚后,明天再熟悉熟悉环境,认识一下同学,周一才上课,不急的。”

    少年应了一声,目光向四周扫视,记下心来。

    苏洛跟着刘邦成后方,而在这条长道上,还有一些进进出出的学生,或玩着手机,或提着食物袋子等等,有二三人同行的,笑语欢声,不做掩饰。

    少年抬头凝视,自走在这条路上,他看到前面建筑物的墙体,有鲜红字体,只不过太远,没看清。

    越来越近时,他能清除看到那面墙体中央,刻有“天行健,君子自强不息”九个鲜红大字。

    他深呼一口气,听着周围的声音,笑声、脚步声、行李箱的滚动声,还有一些短瞬即逝的歌声。

    记得在中学时候,书上也见过这话,只不过他很快翻页过去了。

    而现在,他的心境、处境,截然不同以往,再见到这些字语,受到的感触颇深。

    两人一个小拐弯,数栋高大的建筑物进入眼帘,它们以二一二的竖横形式排列,右侧两栋,左侧两栋,剩下的一栋与校园围墙就剩下五六米远的距离,那也没空着,建了个垃圾池。

    右侧的第一栋前方,有了一条七八米的走道,而走道另一侧是类似于园子的摆设,四方都种植着一些果树,边上还有个小池塘,隔着几米距离,又是一个小舞台。

    哦,还有多条石质长凳跟一张石质棋盘。

    若在往后的闲暇之余,来这里坐着,看看鱼,邀人下下棋,那一定很好。

    少年仅是这么一个念头过后,刘邦成带着他又走了七八米左右,抬头遥望着这栋六层高、铺满黄色瓷砖的教学楼,“苏洛,这就是教学楼,我们班在三楼这边楼道的第一间教室里头。”

    “而你跟你们宿舍的人,专业是一样的,所以上课时候,你跟着他们一起就行了。”

    说着,他指了指一个方向。

    苏洛仔细望着,“记住了。”

    两人接着走着,刘邦成时不时介绍着每栋楼的应施教学,最后,他们拐弯走进左侧两栋教学楼的夹身。

    两人走了约莫二十步后,来到了宿舍楼,四栋楼,二二形式,上面两栋宿舍楼,下面也是两栋宿舍楼。

    上下四栋,且有以顺时针标记的数字,分别是1、2、3、4。

    而每栋宿舍楼都很宽广,且有有五六个楼层,而房身两侧都有露出有铁丝围绕的阳台。

    苏洛看到,那些宿舍楼的楼道,都有人或携带着不同东西,或玩着手机,有进有出。

    刘邦成带着少年带着走进宿舍1楼,指了指楼道旁的房间,“这是舍管的房间,每晚的十一点半都会熄灯、关门,以后要注意一下时间就行。”

    苏洛应了声。

    随后,刘邦成帮他提着行李箱,走上楼道,说道:“苏洛,我们这班级的是宿舍1楼三层,等会儿你加我微信,我发课程表到你手机上。

    “至于食堂在教学楼的前方,而你们这一届是在四楼用餐,你找一下,开饭时间应该是早上六点到四十分前、中午下课后到十二点半前、下午下课后到六点十五分前。”

    “过了这些时间段,食堂的工作人员差不多是要清理整洁了。”

    苏洛点头说道:“谢谢刘老师,我记住了。”

    刘邦成笑道:“你这孩子,总觉得有一股子拘谨味。”

    少年沉默,没做回答。

    二人来到三楼,除了一个用于转角的小空地,就是一条长廊了,两侧各七扇门,一个宽三四米的走道,以及约莫六七米远的房门距离。

    而且,房门都是关着的,偶有一扇门没关,少年路过时,看了眼,里面没人。

    走到第四扇门的时候时,刘邦成推开左侧的门,嘀嘟了句:“这群瓜娃子,跑哪去了。”

    他拉着行李箱走进,少年在后面跟着。

    这间宿舍里,有四张精致的木床,采用上睡下休闲的方式。

    上睡指的是上床铺睡觉,下休闲是指下床铺,给你配置了一张精致木桌、凳子,用于存放电脑或者其他。

    在这宿舍里,就有三个电脑显示屏,对应着各自的床铺。

    而床铺之间是临挨着的,左右相隔着约莫两米宽的走道。

    而最后的那两个床铺,挨着一面墙、一扇门,里面有个卫生间,剩下的留出一大片空白地带。

    苏洛看了看,已经有三张的床铺上,铺好了枕席及日常的生活物品。

    刘邦成走到那空余的床铺(入门右手第二张床铺),将行李箱放置在木桌边,转身对少年说道:“苏洛,由于你是临时安排到学校的,所以那个被褥枕席你要自己买,校门外就有超市,你可以到那里看一看。”

    少年点了点头。

    他掏出手机,说道:“你微信号是多少?”

    苏洛心中一动,还好母亲帮他弄了这些。

    他拿出手机,找到微信这款应用,而点开后的页面,像是刚下载登陆的一样,他右手中指愣在那,有些不知所措。

    刘邦成见苏洛这副模样,于是向他手机望去,精明干练的他隐约猜到了些什么,随后笑道:“我加你。”

    接着,他拿过苏洛的手机,再一顿操作后,归还给少年。

    苏洛拿回一看,原本的聊天框空空如也,而现在手机左边,多了一个茶几模样的头像,上面还有“白云”二字,下方则是附带着红色消息。

    刘邦成说道:“有什么不明白的,发消息跟我说,或者打电话给我也行,我电话存你通讯录了。”

    他说了些事后,就离开了。

    苏洛拍了拍椅子上的细微灰尘,拿出手机后坐了下来,打开电话簿,多了一个模式的号码,不过它的备注是刘邦成。

    他找到一个熟悉电话,拨打了过去。

    接通时,他先报了声平安,随后,电话那头传来几声舒心笑声,以及一些吩咐跟注意事项。

    苏洛全程听着,偶尔点头说着一些刘邦成说过的言语。

    半刻钟后,他有些留恋的放下手机。

    苏洛放下书包,从行李箱内拿出三张红火火的钞票,再将行李箱的拉链拴住,打乱密码后,这才走出去,且,他还不忘关上门。

    一直到走出宿舍楼,走在通往校门的走道时,都在想着一些事,比如等会儿要买什么,有什么好吃的,成为行人的一员等等。

    少年左右张望着,将一片片美好映在心头,他很想去走走,去看看这座大学城,但他忍住了,他此时感到了源自身心的疲惫。

    至于缘由,一想就通,长途车加上那诡异的梦境,精神就已十不存二三了,要不是见到、来到大学城,让他像是打了那啥血一样,不然他应该会在校门口找个地,捂头大睡,哪能保持到现在。

    吃好、买好,回去睡觉。

    这是苏洛现在的想法。

    他走出校门,先是向左走了几十米远,记下店铺门面后,接着他往回走去,又往校门右方走去。

    而左右差不多走了相同路程,苏洛停下脚步,记清楚了周围的店铺,以及右方的一条小型美食街。

    闻着色香味俱全的美食,他再也忍不住,很是心疼的买了三、四十小吃后,离开了美食街,往前找了个地,大口大口的吃了起来。

    一刻钟后,苏洛将剩余的袋子集在一起,走回去时,扔在垃圾桶内。

    他在校门左侧的第一家店铺、也是超市里,买了被子、枕头、凉席等生活要用到的物品后,他的零钱就剩下八块。

    苏洛一阵叹息,还有些肉痛,不愧是大城市,这消费真高。

    他很是吃力的拿着这么多东西,一路上,引来一些人的目光,倒也有位好心的学长小哥,想要帮他,少年拒绝了。

    他回到宿舍,一番劳动后,看着自己铺好的新床铺,再也忍不住,爬上去后,瘫倒在床,全靠小型的挪动来调整身体位置。

    我睡了,还要入梦么?

    苏洛最后的意识念起这段话,随后,轻微的鼾息声响起。

    ————

    一座破旧道观,老树残存,昏鸦作响。

    “嘎吱,嘎吱。”

    几声枯枝被踩断的声音,似乎惊扰到了老树上的数只昏鸦,它们“呀呀”飞逝而去。

    夕阳下,一位手拿拂尘、眉清目秀的中年道士缓缓向前走去,他来到观内,拨去三清神像上的蛛丝,拿起六条香火,火柴点燃后,插进香炉内。

    随后,他跪坐在蒲团上,双手合十,三拜三清。

    他没有起身,跪坐着,看着香火燃烧殆尽。

    这名道士开口了,声音很轻:“师傅,还记得么,那年你将我抱回观内,那么多师兄师姐,对我百般呵护,让我有了一个新家,真是怀念。”

    画风惊变,他哀声道:“可为什么您老人家就想不通呢,您寿元已然无多,对您而言的身外之物,却能换取弟子往后的大道真途,我若修为有成,道观也不至于在您坐化当天,落的个被仇家巡上门,惨遭血洗的下场。”

    他停了下来,在过了一会儿“呵呵”一笑,道出一则秘闻:“师傅你老人家,在黄泉之下应该见到我的那几位师兄师姐了吧?可他们应该怎么也不会想到,那个整天外出的‘小柏子’,会是引仇人上山的罪魁祸首。”

    一阵晚风吹过,观里的窗户上下摇晃,残留的暮光照在神像上,有些冷清,还有些阴森。

    道士站起来,似乎想起了什么,居然有些后怕,他看着三清,微笑道:“师傅,您守了一辈子的机缘,我找到了,您布置的阵法,啧啧,被人一剑破了,想不到吧,我也没想到,还好那人木纳,没探寻就走了。”

    “嗯,也怪不得他,谁叫您还布置了后手。”

    中年道士一晃拂尘,似乎要扫去这些过往。

    他走到观外,遥望天际,喃喃道:“本是浮萍浪梗,本是浮萍浪梗。”

    许久后,这位中年道士离开道观,去找一个以前叫清河关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