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都市言情 » 传奇大明星:开局签到皇宫 » 第189章 安置灾民

第189章 安置灾民

    卢炯道:“难道他们连太子殿下的粮店也没放过。”

    杨勇苦笑道:“勇这次是第一个被栽赃陷害的。”

    郑嘉道:“没想到太子殿下的弟弟一点也没有把长兄放在眼中呀。”

    杨勇道:“二弟年幼,都是小人撺怂,勇在此给诸位先生赔礼了。”

    说完,杨勇在短榻上直起身来,恭恭敬敬的一礼。

    众人急忙也坐直还礼,纷纷道:“太子殿下殿下客气了。”

    李豪道:“太子殿下说得对,都是独孤川那个纨绔,不学无术,阴险无赖。”

    王离道:“虽说几万石粮食微不足道,却是在打我们五姓七望的脸,今天如果不能把独孤川这个小人踩下去,将来说不定再冒出第二个,第三个不识好歹的。”

    李枫道:“太子殿下对兄弟友爱,希望晋王能够体会到,不过我们这次一定要教训一下肖川那个傻子。”

    杨勇心中暗喜,如果能够打击到独孤川,也是断掉杨广的一条臂膀,同时自己也能结好五姓七望,进一步巩固自己太子殿下的地位,真是一箭双雕。

    于是,杨勇道:“只要不伤害到阿摐就好。”

    很快,一封封弹劾肖川栽赃陷害,巧取豪夺良商财产的奏章就送到了杨坚面前。

    杨坚简单翻阅一遍,几乎都是奏报肖川利用职权,假持皇命,侵吞粮食的事。

    “没想到阿摐和肖川两个小家伙还挺能折腾呢。”

    杨坚打开最后一份奏章,看了看,啪的一声合上。

    “太子殿下,这次还知道何为国本呀,居然替阿摐分辨了。”

    随后杨坚对中书舍人道:“所有关于弹劾赈灾的奏章都留中不发。”

    看到杨坚没有啥表示,第二天大朝,几十名御史言官一起出班,弹劾肖川,要求杨坚罢免肖川的爵位。

    面对群臣的咄咄逼人,杨坚顿时感到压力山大,心中更加坚定了要打破世家大族对朝堂的垄断。

    沉默良久,杨坚道:“独孤川年少无知,行为不检,但是本心是为了早日赈济灾民,功过相抵,罚俸半年。”

    还有御史不服,想要再据理立争,杨坚脸色一沉,道:“此事就此作罢,退朝!”

    而矛盾的主角,正在曲江池忙碌着呢。

    有了粮食,曲江池屯田卫的士卒和灾民都能吃饱饭了,肖川把一些聪明的灾民安排到灰石山附近的作坊工作。

    强壮笨拙的灾民采石头,进入秦岭伐木、运输。

    老人帮助侍弄庄稼。

    在灾民区内成立服装厂、被褥厂、鞋袜厂,妇女进厂缝补衣服被褥、生产鞋袜内裤。

    古人是不穿内裤的,袜子长长的,肖川穿起来很是麻烦,也不习惯,于是设计了内裤和袜子的模板,开始生产。

    第一批内裤和袜子缝制出来后,杨广立刻拿走了一袋子,说是和父皇一起试穿。

    所有灾民的劳动报酬都是粮食。

    肖川又建议杨广在灾民中招聘了会读书识字的,建立学堂,教那些小孩子读书。

    并且规定,读书的孩子每天免费提供饭。

    灾民们纷纷的把自己孩子送来读书,就连那些士卒也把孩子送进学堂。

    虽说穷文富武,但是穷人家的孩子是真的念不起书呀。

    那个年代读书人是很高贵的,会写会算在乡下是很吃香的。

    还有一些不是灾民的老百姓听说曲江池那里需要工人,只要劳动就能吃饱饭,于是也过来寻找工作。

    不到半个月时间,曲江池就汇集了十万多灾民和打工者,并且还有远处的灾民源源不断的前来投奔。

    肖川发现大隋肉食比较单一匮乏,任意杀牛是违法的,并且惩罚的还非常严重,所以市面上多卖羊肉、鸡鸭,很少有猪肉。

    一打听才知道,现在的猪肉有骚味,不好吃,只有一些贱民为了果腹才吃猪肉。

    “后世猪肉那么好吃,不养猪吃肉没天理呀。”

    肖川于是度娘了“生猪的养殖和产后护理”小册子,看过才明白,要解决猪肉的骚味,煽了就行了。

    于是在曲江池不但建立了养猪场,还鼓励农户家家养猪。

    为了提高养猪积极性,肖川向养猪人家承诺,按照羊肉的半价收购猪肉。

    虽然大家不爱吃猪肉,但是利益在前,家家都养起猪来。

    宇文嫣听说曲江池这里很热闹,还有许多妇女也在工厂里面做工,来了兴致,非要成立一支娘子军,自己做娘子军的将军,帮助管理妇女工厂。

    肖川现在特别缺管理人员,于是征得杨广的意见,也就同意了。

    宇文嫣自己设计了一身戎装,显得英姿飒爽。

    那些妇女开始有些畏惧,后来看到宇文嫣很和善,并且教训几次向女子工厂里面偷窥的无赖汉,于是都把宇文嫣当做主心骨。

    肖川陪着杨广视察,看到冒着黑烟的作坊,堆积如山的水泥、白灰、砖头、树木,逐渐向曲江池内延伸的河渠,一排排整齐的服装厂、被褥厂、鞋袜厂、内裤厂,忙碌的人群,杨广心中很是畅快。

    “表哥,将来我们大隋百姓都是这种景象就好了。”

    “阿摐,这些都是你心存善念,带来的繁荣。”

    “表哥,你的功劳也不小。”

    二人正在互相吹捧时,远处忽然一阵混乱,有几百人向曲江池方向奔来。

    肖川面色一变,难道是那些粮商心中不甘,纠集歹徒前来报复了?

    肖川道:“来护儿,你带人去看看前面发生什么事了。”

    来护儿答应一声,带着几十名士卒迎了上去。

    不一会儿,来护儿带着一位三十左右岁,饱经风霜的虬须壮汉回来了。

    壮汉一看见杨广,立刻上前单腿跪地,行了一个军礼,道:“罪卒参见晋王殿下。”

    杨广看着来人有些眼熟,却叫不上名字来,于是含笑问道:“壮士免礼,你是谁?怎么认识小王?”

    壮汉道:“罪卒史万岁,受到大将军尔朱绩谋反之事牵连,贬为敦煌郡戍卒。”

    杨广大喜,俯身伸手搀起史万岁三人,道:“原来是太平县公史上大将军,几年不见,你被大漠风沙摧残的苍老了,难怪小王觉得眼熟却没有认出来。”

    史万岁站起身来,不好意思道:“晋王殿下折杀罪卒了,小人戴罪之身,罢官削爵,不敢再称上大将军。”

    杨广道:“你又没跟尔朱绩一起造反,只是运气背,被其牵连,将来再立功劳,陛下一定会再次重用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