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明朝:为天地立心 » 第一百四十节 封王

第一百四十节 封王

    当然,在征虏大军出征前,朱元璋都会考考诸位带兵的大将。

    朱元璋对诸将道:“元主迟留塞外,而王保保却孤军仍在宁夏附近,便是侥幸地想趁机侵占土地,此人不灭不已。今天命卿等出师,当何者为先?”

    诸将皆曰:“王保保会侵扰边境,主要是元主犹在。若是以大军直攻塞外,擒取元主,则王保保失去了侵占边境之诱因,即可不战而降。”

    朱元璋道:“王保保以兵临边,今弃他不顾而直取元主,是忘近而趋远,失缓急之宜,非计之善。朕意欲分兵为二道:一道令大将军自潼关出西安,捣定西以取王保保;一道令左副将军出居庸,入沙漠以追元主;如此,彼自救不暇,便无法接应。况且,元主远居沙漠,必想不到朕的大军已到,有如孤豚之遇猛虎矣!可一举而两得也。”

    此时,诸将当然是大声地喊:“善!”遂受命而行。

    洪武三年、春正月癸巳日,刚过完年的大年初三,征虏大军便又往北出征了。

    ………

    等等…等等…,刘基的话还没说完,和朱元璋两人的商议还没结束。

    刘基看着地图又道:“禀陛下,依图观之,现今的北方边境,向来是外族侵扰之处,过去历代虽建有长城防御,但自故元入主中国以来,大多已拆除、荒废,或者年久失修;若是再大举修建长城,也所费不赀。”

    停了停又道:“陛下既已令中书省拟议王府体制,想必新年即将封诸位皇子为亲王,行汉唐以来的封建制度;皇太子为未来皇位之继承,而诸王则为皇室的藩屏,守卫皇室、守卫大明朝。”

    “所以,臣建议,诸皇子中较为明达能干者,可分封为北方边境各要塞之王,年长后便就藩镇守,一者协助守卫边境,一者继续扩展疆土。”

    朱元璋本来也有这种想法,便道:“朕亦有此想法,先生所谓边境要塞之地为何?”

    刘基道:“回禀陛下,臣认为,以现今疆域而言,有内三镇、外三塞、辽阳三卫,可封『九镇塞王』。”

    朱元璋心想,自己现在刚好有十个皇子,皇太子朱标不计,确实有九子。

    便问道:“何为内三镇、外三塞、辽阳三卫?”

    刘基道:“依臣观察,内三镇目前应是平凉、太原、北平,以拱卫中原为主;外三塞则为宁夏、大同、宣府,为三镇的前藩;至于辽阳三卫,则是大宁、广宁、开元三路,防备高丽,以及岭北的故元残余势力;依据未来疆域拓展情况,可再进一步地调整。”

    刘基指着地图上大略的位置,为朱元璋一一解说;中原的西边到北面,依序为平凉、太原、北平三镇;三镇之外,平凉的外藩为宁夏,太原的外藩为大同,北平的外藩则为宣府(今张家口市宣化镇)。

    刘基也指出,辽阳三卫虽处于故元之辽阳行省,目前尚未攻占;不过,现为曾受朱元璋之恩的纳哈出所据,属蒙古大根脚遗族,未来攻伐不难,甚至待元主薨逝,可以招降。

    朱元璋看着图上的位置,前后思量着,内三镇、外三塞、辽阳三卫,九镇塞王的内涵,心想军师刘基,确实是在为朕的天下设想,辽阳三卫先不管,这内外六要塞,以目前朕的疆土来看,确实可屏藩着中原,以及南方各地,也让诸皇子分封有理,拥兵有据。

    便道:“先生为朕谋定天下,现今又为朕谋定未来,真要感谢先生啊!”

    刘基顿首拜道:“臣仅是略提建言,天下乃陛下慎谋远虑,竭尽心力所得,臣妄妄不敢居功,只求陛下能记得,臣心心念念的『大志』,臣也必定尽心竭力,为陛下谋皇朝的千秋万代。”

    朱元璋道:“好!先生之大志,本也是朕所求,朕必会去除『崇蒙媚夷』之陋习。”

    ………

    虽然,刘基所建议的“九镇塞王”规划,比较能完善现今的边防,但也仅是“现今”,是可以视未来情况调整的。

    而这“可以调整”的弹性,到了后宫,就变成“大大的调整”了。

    朱元璋后宫的这些妃子们,谁愿意自己的宝贝儿子,被分封至“边塞”,到那鸟不生蛋的鬼地方,去做什么“塞王”啊!

    所以,后宫内,当然就“吵”起来啦!

    应该也不能说是“吵”,而是对皇上“撒娇”、“暗示”、“明示”、“闹脾气”、“生闷气”…等等,各种可以让皇上“回心转意”改变心意的方式。

    朱元璋受了后宫妃子各种很不一样的“款待”后,心想,反正自己还年轻,还可以继续的“产出”皇子,不怕“九镇塞王”补不齐,也就勉为其难地“回心转意”。

    辽阳三卫…,暂先不说;外三塞嘛?好吧!也别急。但平凉、太原、北平这“内三镇”,总是要先封的。于是,先封皇二子樉为秦王,封地平凉…

    这时,皇后也有意见了,樉儿与标儿年纪接近,只差一岁,跟在自己身边久了,当然要帮樉儿讲讲话,讲些什么话?

    皇后意见就是:干嘛去“平凉”?光是地名听起来,就很荒凉!

    别说妾身没读过书,秦朝的京城不是咸阳城,后来的长安城,现在的西安府吗?既然封为“秦王”,封地当然是“西安”啊!怎么会是光听起来,就很荒凉的“平凉”?是哪个大臣选的,选得乱七八糟的?

    身在远处的刘基,忽然觉得耳朵奇痒,心想是谁在骂自己吗?

    其实,刘基选平凉是以战略要地为先,西安市比较像是都城、是京师;况且,西安城也早就破损不堪,既然都要修建城池,建在战略要地上更佳。

    朱元璋拗不过皇后,心想好吧!反正平凉本就在西安的西北边,距离不远,领地就改封在西安吧!

    这下开了头,众妃们又各有意见了。

    孙(贵)妃便先出手,对皇上撒娇地求道,棣儿被皇上封到北平那么远地方,橚儿可不能又分封到那什么“外三塞”去了!要封去好一点的地方,最好是苏州、杭州一带才行!

    达妃更是厉害,很有气质地向皇上倾诉,榑儿当初出生时,皇上正在山东用兵,可说要封榑儿在齐地的呢!又说妾身原本是楚地人,梓儿可不可以分封在妾的故乡啊?

    胡妃则暗示说,当初皇上攻下伪汉时,桢儿刚好出生,可就说要封桢儿在楚地的喔!

    郭(宁)妃也争着说,樉儿封到边疆西安(相对南京来说),檀儿可不能再封到那什么…什么“外塞”去了,一定要近一点的地方才行……。

    满是头大的皇上朱元璋,在众妃们千奇百怪的各式“请求”下,又是心想,自己还能继续地“产出”皇子,也别急;此次…,就先如众妃之意吧!

    只剩没人关说的朱𣏌,被封为赵王(三岁殇逝)、属地大同;以及朱元璋大哥的儿子、亲侄子朱文正,所生的儿子朱守谦,被封到南疆的靖江(现广西省桂林市),去当郡王。

    洪武三年,夏四月初七(1370/5/2)

    乙丑,封皇子樉为秦王,棡晋王,棣燕王,橚吴王,桢楚王,榑齐王,梓潭王,𣏌赵王,檀鲁王,从孙守谦靖江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