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明朝:为天地立心 » 第四十章 三强鼎立

第四十章 三强鼎立

    应天府衙

    这天,朱元璋与众人正在厅上议事,中书省参议李善长大致先汇集报告此战收获。

    连日来收拾战场后,由于陈友谅的汉军接近落荒而逃,锱重、粮草、武器、船只等不计其数,朱元璋阵营所获甚丰,胡惟庸已整理账册呈报。

    加以追击陈友谅残军至太平城,已又成“瓮中抓鳖”之势,与半个月前立场相反,朱元璋的水陆两军,把陈友谅不到万人的残军,困守在太平城内,破城抓人,指日可待。

    由于战情稳定,大伙心情甚佳,也不太像议事,朱元璋坐主位上,余人也各自在下面坐着,闲聊起各地战情。

    朱元璋道:“早上来的战报,说胡大海大军已达信州(上饶市);很好,断你陈友谅的援军后路,看你还能撑多久。”

    常遇春道:“这大海兄领军在外,没得参加这次的龙湾大战,真是可惜了,不过打下信州,也是大功一件。”

    朱元璋道:“大海带兵有一套,大家都知道他不杀人,不掠妇女,不焚毁庐舍,遇春你要多学学,不要再乱杀人了。”

    常遇春道:“回主公的话,我可没乱杀人,我杀的是降将、降兵,这投降的人谁知他是真投降!还是假投降啊!除非让我信任的,这种风险我可不想冒!”

    刘基在旁说道:“佛经《中阿含•业相应品•思经》里提到了十恶业,一曰杀生,二曰不与取,三曰邪淫,胡大海将军带军力守的三事,就是佛经里〈身故三恶业〉,相对的三善业,常将军尽量避免造业,恶业终究会回报的。”

    常遇春道:“嘿!先生您说得太玄了,遇春不懂,我只知道现下要努力的活下去,好好的活下去最重要,什么业力啦?什么回报的?那都太远了。”

    朱元璋笑道:“遇春,先生讲的很有道理,你要多听多做才行。”

    还不待常遇春回话,此时门卫上报:

    “禀报主公,外有一老翁、一妇人,携一童来求见主公,说是花云将军的遗孤。”

    常遇春听了诧异道:“花云,那个黑将军,他的遗孤?”

    朱元璋也站起来说:“花云的遗孤,带他们进来。”

    只见一年轻妇人带着一个约三岁的小童进来,两人都满身脏污,却不见有老翁。

    胡惟庸问道:“还有一老翁呢?”

    妇人一回头没看到人,在远望一看,也不见人影,诧异地说:“夷!恩公呢?”

    李善长问道:“你是何人,为何说此童是花云的遗孤?”

    妇人道:“小人姓孙,是花云夫人的奴仆,花云夫人得知花云将军战死,吩咐小人要好好照顾他们的独子花炜后,便投水而亡,与将军共死了。”说着哭了起来。

    朱元璋看了小童,略为眼熟,指着胡惟庸道:“去请大夫人出来。”

    胡惟庸一听,马上懂主公的意思,是要夫人出来认人的,回道:“是,小人这就去。”

    不一会儿,马夫人带着世子朱标出来,对众人施礼后,走向厅上来,两人看见花炜。

    马夫人道:“是炜儿。”世子也说:“是小小花!”

    孙氏一看到马夫人,也哭着说:“大夫人啊!这是郜氏和花云将军的独子,请您要好好照顾他啊!”

    原来早前,朱元璋起义不久,兵力与经费不足,为了安全保护及方便膳食,众将军及主要官员的眷属都生活在一起,被奉为吴国公后,才渐渐地让驻外的文武官携眷离开。

    花云年初才被派驻到太平城,所以马夫人与朱标对花炜都还略有印象,看着满身脏污的孙氏,马夫人疑问道:“妳是?”

    孙氏回道:“小人是花夫人郜氏的贴身奴仆,以前在应天府有见过您啊!”

    马夫人道:“喔!对对,妳是郜氏的仆从,妳们怎么弄得这么脏?”

    接着孙氏将这半个月来的艰苦逃难经历一一述说,众人听了虽心里难过,但总算老天有眼,让花家没有绝后。

    朱元璋抱起花炜,说道:“黑将军尽忠身死,这是将种啊!我朱元璋一定会好好善待,让你花云好好安息。”

    说完,对着李善长道:“善长,为死守太平城的众将士、官员们立册,这些忠臣们,元璋将来定要追封他们。”

    李善长回道:“是,主公,待主公成“王”,定要追封这些忠义之士。”

    邵荣原想说,何不上呈大宋龙凤帝,建请追封众人;不过想想,这花云是跟随朱元璋的淮西二十四将,未来由你朱元璋来追封,也是道理,便闭口不说了。

    朱元璋将花炜交给马夫人,道:“就让他跟着标儿,好好照顾他。”

    马夫人道:“嗯!您放心,我会好好照顾他的。”说完便带着孙氏与两童回内室去了。

    看着小童离开,众人皆有感受,心想花云终于有后了,这孤儿也是可怜…

    此时,门卫上报:“太平城围城军送来战报,呈上。”

    朱元璋看着战报,大惊道:“什么,德胜战殁!”

    众人也颇为惊异,张德胜水上作战这么多年,已是个老将,怎么会战死?

    原来,朱元璋的水师大将张德胜,率舟师追击陈友谅至上游处的慈湖,纵火焚了不少汉舟,略有小胜,所以先前送来的是捷报。

    但后来续追至太平城外围的采石,与皁旗军的黑旋风队右军大战,张德胜虽也是巢湖舟师出身,但属下不若皁旗军般,皆为精锐部队,对付一般水师或仍有余,但对上精锐中的精锐水师,不论在指挥、速度、反应及战具上,就皆明显不足,以致战败身死。

    刘基道:“陈友谅五行军的皁旗水军果然强悍,不过,陈友谅可用之军已不多,目前五行军仅剩部分的青旗军,以及主力皁旗军,所以可采江上包围,陆地强攻方式,若能诱使其主力皁旗水军上陆作战,则有可胜之机。”

    朱元璋道:“先生说的极是,传令,由徐达暂领水师,不用与皁旗水军对战,结阵进行江上包围;传令,冯国胜统领五翼军,强攻太平城。”

    胡惟庸应声说:“是,遵命!”

    常遇春也道:“主公,德胜与我交情不错,遇春自愿领军协同作战,一定要打得这可恶的陈友谅,满地找牙。”

    朱元璋道:“好!这太平城与采石矶是你抢得先锋印之处,就让你带兵去,随时传回太平城战情。”

    李善长也说:“唉!德胜自从在巢湖投靠主公,随主公渡江,助常遇春攻克采石,经历不少大小战役,也累积战功至行枢密院佥事,没想到竟在此次追击中丧生,可惜啊!”

    朱元璋也心中默然,心里确实可惜了一个战力强悍的水师大将。

    邵荣心想,这张德胜虽不是你朱元璋的淮西二十四将,但也是尽“忠”而亡,总不能不闻不问,便道:“德胜率领水师战功彪炳,应该上呈大宋,请朝廷追封爵位、功绩。”

    此话一出,一时之间,众人无语。

    常遇春心想,你这邵荣是哪一边的,还讲那什么大宋!

    李善长心想,你这邵荣怎么那么不长眼,主公用龙凤年号是假的,你们这些郭子兴的旧部,这么久了还转不过来,还要上呈大宋!”

    刘基心想,看来主公还未好好安内,军中仍有效忠大宋的郭子兴旧部势力。

    朱元璋此时道:“邵同知所言甚是,应该让文臣们汇集此次阵亡将士的功绩,就等此战结束之后,加以研议,必定会给『尽忠职守』的阵亡将士,追封叙功。”

    先来个拖字诀,以后再说。

    ………

    龙湾大战之后

    最终,汉朝丞相张必先预料太平城的围城军将愈来愈多,太尉张定边只好趁机率领残余军,护着陈友谅等人逃出太平城;陈友仁不得已,带领皁旗水军最精锐的黑旋风队,上岸与冯国胜大军缠战接应,登船遁离。

    皁旗黑旋风队几被歼灭,沿途又遭徐达所领的水师追击,此时若是朱元璋的水师大将张德胜还在,陈友谅或许还真逃不掉。

    最后,五行军精锐几近覆没,陈友谅由太平逃到安庆,再逃到江州,而徐达暂代领的水军,则一路追击至池州。

    刘基摆布的龙湾一战,不仅让朱元璋的领地大幅扩增,军力也倍数增加,整体势力大升,不再仅是个处于汉(陈友谅)、吴(张士诚)夹缝中的小势力。

    正式奠定了南方三强鼎立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