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明朝:为天地立心 » 第四八章 对谁忠义?

第四八章 对谁忠义?

    刘震所属的部队,早已整军出东门,向杭州逃去;蒋英也已整军正从东门出走;李福部队收刮得比较多,收队比较慢,正在集结,准备出发。

    王山赶到时,只见门边处的蒋英背影,急着发射弩箭,咻一声,弩箭急速飞出…,却从蒋英头上飞掠而过。

    蒋英听到头顶咻的急速风声,一惊,大喊道:“快走!”蒋英部队急忙跟进快速逃去。

    王山一见来不及杀蒋英,很是懊恼,快速的搜寻刘震与李福两人。

    李福见蒋英军突然快速离去,也不管人员到齐与否,大喊:“全军出发!”

    王山一听,是李福声音,原来在那里,瞄准了头部,咻地一声,弩箭急速射出…

    此时李福骑在马上,正转向往城门,心里突然一寒,抬眼望去,一支如穿云般的弩箭快速面临,急速穿脑而过,未及发声便倒落马下。

    李福军士见元帅突然落马,也都吃了一惊,有兵卒往前一观,李福脑门一个窟窿,已中箭身亡。

    兵卒们大惊,大喊:“元帅死了!元帅死了!”一时之间,东门前兵荒马乱,众兵卒们夺门而出。

    而王山却跪趴在地上,痛苦不堪。

    原来七玄弩早上被拆解后,虽然王山临时组装,奔跑时却掉少了个锁丝,无法好好固定住机簧,前几次稍加注意时还勉强可用。而因蒋英只剩背影即将消失,急着射击没去注意,就略为脱落。之后又急射李福,而致机簧掉出,弩臂回弹打中王山胸口,整个七玄弩也完全解体。

    王山胸口受了撞击,身上痛苦不堪;但最可恶的蒋英让他给逃了,刘震也找不到,自己现在受伤,暂时也无法再去追缉,心里更是痛苦不堪。

    忍着伤痛,先去处理工坊里的七玄弩,完全拆解,并带走部分重要组件,才离开工坊。回到官邸,赶紧呼叫胡婶来,整理好细软,藏好官邸里财物,及乱兵收刮的财物,先躲到城东胡婶熟悉的民家,王山便不支倒地,三人暂时躲藏起来。

    ………

    应天府

    去年三月,被升为中书省平章政事的邵荣,未随朱元璋亲征安庆,留守在应天府,几个原本是郭子兴旧部的将领,也跟着留在应天府。

    这日,邵荣在家宅里喝着闷酒,自从投靠郭子兴起义以来,身经大小数十战役,莫不是冒着刀枪箭雨,虽然也已升至江南等处行省的平章政事,算是仅次于朱元璋的人物。

    可是也就十年前,朱元璋算什么人物,只不过刚到的新人,郭子兴元帅的亲兵,那时的自己与兄长邵肆,就已经百户长了;要不是他娶了元帅义女马氏,一跃为义女婿…。

    想到此,忍不住叹了一口气,自己又倒了一杯酒喝起来。

    此时,赵继祖随着仆人引领着进来,两人已是多年好友,所以赵继祖来访,大多是直接就进来。邵荣一看,便指着桌旁的椅子,示意坐下。

    赵继祖一看,邵荣又一个人在喝着闷酒,便开玩笑道:“唉哟!我们的大平章邵大爷,心情又不好了啊!”

    邵荣苦笑道:“你别挖苦我了。”

    赵继祖道:“心情不好,我陪你喝!”

    邵荣道:“也不是心情不好,只是常常想着,什么是忠?什么是义?”

    赵继祖道:“你又在想郭天爵的事了!”

    大宋龙凤元年、大元至正十五(1355)年六月,朱元璋率众南渡,常遇春克采石,乘胜拔太平。随后,邵肆、邵荣、赵继祖、邓愈攻克严州;八月,邵肆、邵荣攻克溧阳;九月,元朝降将陈埜先复叛,杀都元帅郭天叙、右副元帅张天佑。

    原本朱元璋受大宋封为左副元帅,朱元璋虽然并未听郭天叙、张天佑节制,但两人名义上仍是上级。而二人皆战死后,整个集团中,大宋所封之官职中,朱元璋已是最大。

    次年(1356)三月,朱元璋攻下集庆,进驻改为应天府。大宋小明王韩林儿诏令朱元璋为江南等处行中书省平章政事,郭天叙之弟郭天爵为右丞,邵肆、邵荣为参知政事,不过官位已皆位在朱元璋之下。

    邵肆、邵荣战功彪炳,因前面已有都元帅(郭天叙)、右副元帅(张天佑)、左副元帅(朱元璋)而邵肆有“肆”字,所以也被称为“邵四元帅”;而邵荣因还有郭天爵在,所以被称为“邵六元帅”。

    朱元璋为了拉拢两人,当年四月,升邵肆、邵荣为江南等处行枢密院同佥。

    其中,心理最为不平的便是郭天爵,认为自己是郭子兴第三子(前二子已死),你朱元璋半路过来,而且娶的只是父亲的“义女”,自己应该才是接班人,是整个集团的领袖,大家的主公。

    不久邵肆战死,眼见邵荣也逐渐被朱元璋拉拢。而原本就怀疑兄长郭天叙、小舅子张天佑,是被朱元璋设计害死的,此时心里更是担心,于是计划先下手为强,夺回权利。

    结果,终究是年轻,经历不足,龙凤三(1358)年,徐达、邵荣被派出攻打张士诚的湖州,朱元璋几个大将,以及郭子兴旧部也都在外打战。

    郭天爵不知这是朱元璋设的局,想趁机除掉朱元璋,事迹败露被抓;下属图谋刺杀上级长官,为“谋逆”之罪,最终反被朱元璋处死。

    邵荣此时正奉派攻打湖州,听闻原本自己的主公郭子兴,其第三子郭天爵,因谋逆被处死,心里也百般纠结,到底自己效忠的是谁?是原来的郭子兴?大宋小明王?朱元璋?还是郭天爵?

    邵荣后来攻打湖州的战事,一直不顺利。而朱元璋为了拉拢邵荣,以及弥平郭子兴旧部疑虑,湖州还未攻下,年底便召回邵荣,次(1359)年一月,更将邵荣由行枢密院同佥升为同知。

    而今,后来的将领愈爬愈快,原本在郭子兴手下仅是小卒的徐达,路边投靠的盗匪常遇春,差不多都已和自己平起平坐了。

    而此次朱元璋亲征安庆及龙兴,要自己留守,看来不久之后,徐、常两人的战功,就会超过自己,官职也将会位于自己之上;所以近来,常常一个人喝闷酒。

    赵继祖只比朱元璋晚些投靠郭子兴,不过却是大元至正五(1345)年戊子科的“武举人”,体力过人,猿背善射,且好读左传、春秋及武经七书。先前也是看不起朱元璋的,而跟邵肆、邵荣等,都是勇武过人的猛将,所以反而常常聚在一起。

    赵继祖虽然战功也高,但不若邵肆、邵荣般,是郭子兴旧部的标竿人物,所以目前仅是分省的参知政事,与胡大海相同。

    赵继祖深知邵荣的心情,邵荣郁闷的原因,于是便开玩笑地说:“别再心情不好了,要不然,我们帮那郭小子(天爵)复仇,就不会在这里郁闷了。”

    邵荣一听,吃了一惊,道:“小声一点,你不要乱说话。”

    赵继祖笑道:“跟你说笑罢了。”

    邵荣道:“要说,朱元璋也算待我不薄,给我的官职仅次于他自己。”

    赵继祖道:“官职虽高,但却没兵权,调兵遣将还要行文大都督府,不像以前啰!”

    邵荣道:“唉!这也没办法,部队愈来愈多、愈来愈大,总是要有制度。”

    赵继祖道:“你这般想就好。”

    两人喝了几杯酒,随便聊聊近况,没多久,仆人来报,有紧急战报送呈。

    邵荣来拿一看,大惊道:“金华兵变,苗将蒋英杀胡大海等人!”

    赵继祖听了也吃惊,道:“怎么会发生这种事,胡大海为人宽厚,颇重感情,且听说那苗将蒋英等人,不是已经降了一、两年了,怎么会这时候叛变?”

    邵荣道:“这是严州朱文忠发来的紧急战报,只说蒋英叛变杀胡大海,详细情况还要看再送来的战报。”

    赵继祖道:“现在应天府里除了大都督朱文正,就是荣兄,这次一定用的着荣兄了。”

    邵荣说:“先上呈人还在洪都的朱元璋,再看如何指派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