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明朝:为天地立心 » 第一一三章 闽虎

第一一三章 闽虎

    先说这“闽虎”,在刘基眼中也稍微难缠的陈友定。

    为什么说陈友定是只老虎呢?

    在元末动乱年代,陈友定小时候便是个孤儿,还生了头疮,真的如陈汉帝陈友谅笑朱元璋的“癞痢头”一般,只能在有钱人家帮佣打杂。

    有一天邻居梦见家门前盘踞着一只凶猛的老虎,醒来吓一跳,便到门口观看。恰好陈友定看顾的鹅,飞跑到门口,被矫健的陈友定追来抓着,想说这难道便是梦中的老虎?

    便找来陈友定,一谈不得了,还相谈甚欢,一起吃饭,甚至帮忙赎回,作为女婿。只不过陈友定此人,虽然豪勇果断,见义勇为,但却不适合当商贩,善败、大困。

    不过,人各有运,运来也无法挡。

    大元至正十二年,也就是朱元璋投靠郭子兴的那年,南方也到处盗匪,大元汀州院判蔡公安,朝廷无法派兵,只好招募豪勇守城。

    陈友定心想,当佣人不行,当商贩也不行,自己书读得又少,那当兵总可以吧!便去应募从军,当了个明溪驿亭的役卒。

    有天蔡公安路过驿亭,随意与之相谈,可能陈友定这人口才很好啊,不仅岳父大人与相谈甚欢,与院判大人相谈,更是奇之,马上升了小官,当了黄土寨的巡检。

    蔡公安于是带着去讨延平、邵武诸山贼,陈友定行侠仗义惯了,豪勇有为,顺利便平定山贼。于是又升官,当起清流县的主簿,随后又升为清流的小县令。

    至正十九年,汉王陈友谅开始坐大,派遣将领四处征战,手下邓克明打到汀州来了。陈友定被拔跃为总管抵御,战于黄土寨,大败汉军,邓克明逃遁,这功劳不小,又升迁为福建行省汀洲分省的参政了。

    随后与汉军多次作战,一路由参政升至左丞、右丞,帮忙平定亦思巴奚军乱,又升为福建行省参政,兵势日盛。

    而朝廷来要贡粮,都按时由海道运往;虽然在福建地方作威作福,且不把朝廷派来的平章燕只不花看在眼里,不过对大元朝廷算是忠心耿耿。

    随后击败朱元璋守处州的大将胡深,更是替代燕只不花,当起了福建行省平章政事,兼守八闽,所以被称为“闽虎”

    ………

    既然是忠心耿耿,当然招降必然不成,不成!那就只有打了。

    朱元璋派遣三路征南大军:

    一路是由征南将军杨璟,率湖广等地军队,进攻广西各寨,再攻广东。

    一路由征南将军胡廷美(即龙兴路投降的胡廷瑞),率江西等地军队,讨陈友定。

    一路由征南将军汤和,率常州、长兴、宜兴、江阴诸军,讨方国珍。

    方国珍这边征讨顺利,温、台、庆元相继投降,逃到海上的方国珍,又被副将军廖永忠率水师给追上,只能早早投降。

    于是汤和这路大军,便一路往南,由海道与陆上的胡廷美合击,两边进攻福建。

    ………

    吴元(大元至正二十七)年

    十一月三十、壬寅日,胡廷美这路大军度杉关,克光泽县。

    十二月初七、己酉日,克邵武。

    十二月十五、丁巳日,克建阳。

    胡廷美这路稳扎稳打,其实是打得辛苦;不像汤和那路,一路便高歌挺进,揭大纛、开军门受降,意思是要来投降者,可不要走错门了。

    陈友定听闻吴大军已过杉关,便在福州城外环城筑垒备战,每五十步加筑一台,派兵严兵守。又闻吴大军已克建阳,于是留同佥赖正孙等将领,领二万军守福州,守着老巢;自己则率领精锐,出守“前线”的延平。

    这下可让自海道来的征南将军汤和、副将军廖永忠,赚到了机会。水师自明州乘着东北风,不数日便奄至福州五虎门,驻师南台;陈友定的精锐,也来不及赶回来了。

    汤和大军围城第一战,福州守将出南门拒战,被指挥谢得成等人大败,溃逃入城拒守。一战即败,且最凶悍的闽虎不在,城里议论纷纷,于是将领们都各有想法。是夜,大元行省参政袁仁,便密遣人纳款,相约卸防。

    吴元年,十二月二十八、庚午日(1368/1/1

    黎明,吴大军从南门蚁附登城、攻入南门。

    最忠心大元的武将:战死;也算忠心的文臣:自杀;勉强算忠心但怕死的:逃跑;最识时务者:投降。

    所以结果是,征南将军汤和率师克福州。入省署,抚辑军民,获马六百余匹,海舟一百五艘,粮一十九万余石。

    有勇无谋的闽虎陈友定,筑了台垒、忙了半天的老巢福州,沦陷了。

    反而变成独守延平的孤军。

    ………

    南征这边,攻下了陈友定老巢、大本营福州后,便准备过年了,暂时告一段落。

    北伐那边,也一路高歌挺进,势如破竹,不过建康这方面,马上就有大事,“登基”的大事,也先暂时搁置不提。

    古时候,应该也有两千年前吧!周公制礼作乐,也要花费好长的时间,才能完成初步,而后一再修正。

    而朱元璋要“登基”,可只给众儒臣们一个月的时间,既然众臣们劝进要我“称帝”,你们就好好地去筹办、去忙吧!

    不过,说实在的,钱多好办事!人多好找事!

    先前从陈汉并吞了湖广、江西,赋税大增;后来又吞并张士诚淮东的盐场,收入再增,和早先刚到攻入建康时,早已不可同日而语。

    加以领地变大,人才变多;且随着势力愈大,愿意归附的人才也愈多。

    所以说,钱不是问题,事情做不好才是问题!人不是问题,众众多儒臣们,光是各出一张嘴,就可把简单化为复杂,把粗略化为繁琐,更是文臣们的强项。

    于是,从礼节、仪式、典章,器具、祭祀、文辞,援古论今整理下来,这登基的仪式,还可真是繁多复杂啊!

    不仅是祭拜天地,每一个步骤,每一个过程,皇帝进退、服饰旗帜、祭品内容、摆放位置、雅乐演奏、大臣排列,都要讲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