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其他小说 » 圆梦新媒体 » 第一百四十五章 寻找自己的事业

第一百四十五章 寻找自己的事业

    休息了一晚的杨立新,决定这个周日去逛一逛,试着去寻找一下自己下一步要怎么做。

    潘良辰这段时间都在加班加点,就不约她了。

    张军这次,虽然没有真正卷铺盖走人,可这也让杨立新十分难受。

    其实,每一个人都不能回避这样一个事实:那就是,要生存,要养活自己和家人,只有在这个大前提下才能谈到个人的愿望和追求,才能过自己想要过的生活。

    因此,需要一份工作,一份稳定的工作,才是立身之本,幸福之源。

    因为,漫长的人生中,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工作中度过的,工作的成败,可以说就是人生的成败。

    工作就像是人生的舞台,只有珍惜工作,才能把工作做得杰出,才能获得人生最高成就。

    很多人甚至认为,工作需要他,公司是离不开他的,老板也离不开,可事实是,这个地球,离开你照样能运转,只不过运转的方式不一样而已。

    他忽然看见了当年激发他去读旅游的一本图册。

    他随手拿起来,翻看了一页,心中各种五味杂陈。

    反正现在也没事了,不知道这十多年前的旅游书,所推荐的地方,现在如何呢?

    这个想法一经产生,就立即激发了他浓浓的兴趣。

    这本在十多年前的旅游书,里面记载的一些景点、餐饮店,他想去实地探访一下。

    顺便重拾以前,忙于工作而忽略掉的乐趣。也可以去看看,现在十多年了,景点变成怎样,是否跟书有很大的出入。

    第一个地点,杨立新就决定去东城。

    坦白说,其实杨立新平时很少去东城,因为这里没有大型商场、也没有什么特别的景点,所以,一般的话,大家都很少去这里的。

    再加上,这里大多都是工厂和住宅区,实在很难有动力让他来这里。

    然而,多年过去了,除了工作,平时还真的很少过来,真正的走走。

    他来到了东城的万年,这里已经不能叫村了,因为,这与他儿时记忆有很大的差别,如果不是手中的地图,指示了方向,恐怕,他都不知道该如何走了。

    所幸的是,周围一切都很陌生,可是江北的高楼还是可以作为参照物的。

    而且,这里的建筑物也都规划过,分布都很规整的。

    他再看了看地图,“嗯,那个餐馆,应该就是在前面了。”

    他穿过街道,来到一个小巷子前。

    当看见那横七竖八的招牌后,杨立新自言道:“我貌似找到了。”

    此刻,原本杨立新比较难受的心情,瞬间变得舒坦了许多。

    地图上记载了一间叫“潮人”的潮流服饰店,里面的服饰大多都是都紧跟潮流,据说只要国外流行起来的服饰,这里只要隔个把月就会有,据说还相当火爆,其实知道内情的杨立新,也知道,那只是当时商家的一个噱头而已。

    那个时候,我国的经济飞速发展,大家口袋都有些许闲钱,可是真正进口的服饰普遍偏贵,一些聪明的商家就抓住了当时人们爱慕虚荣的心理,所以,就推出这种高仿产品。

    当然,高仿和盗版还是有所区别的,高仿不仅仅是模仿名牌的外形,就连质量也还是不错的,很多都是由一些地方不知名小厂所打造,因为急于成名,所以,他们一般都对产品的品质极为重视。

    然而,在街上逛了一圈,他依然没有找到这家“潮人服饰”。

    就在拐角处抬头一看,原来被背包挡住了,他退后几步一看。

    哦,原来这里已经变成了卖小孩子的书包和文具的文具店。

    “潮人服饰”,消失了。

    旅游攻略书,写的潮流炫酷、价格便宜且质量很好的“潮人服饰”已成回忆。

    接下来,杨立新要找的是一家用火山石烤的鸡煲。

    攻略书上记载说,这里的鸡肉在烹饪的过程中,全程不放一滴水。

    全靠热力,和鸡肉原本的汁液来逼出香气。

    调料、配菜和新鲜的鸡肉,在密封的锅里头发热。

    打开锅后,香气扑鼻。

    而且,从外观装修看,用上现在的话,是当时妥妥的网红店呢。

    但,当杨立新找到这家店的店址后,却发现,这家店早已变成了一家麻辣烫的店铺。

    也难怪,以前东城是房地产投资的热土,很多发达地区的人都会来这里投资买房。

    然而,前几年房地产泡沫被击破后,这里的住宅区就转为刚需了,很多空地,也成为了厂房。

    所以,这一片区的居民,一下子从金领、白领精英,变成打工族。

    那些华而不实、贵而吃不饱的玩意,自然就消失了。

    虽然,不知道这家火锅店开了多久,但看见里头的人那么多,应该很受欢迎。

    接下来,有些小饿了。

    是时候去吃午饭。

    已经出来逛街,就不计较是否吃饭了,于是,杨立新就在旅游攻略书上继续翻查,看看是否能找到一家像样点的餐馆。

    果真,翻过几页后,他被一间传统风味的小吃所吸引。

    这里介绍说,这间店有糖水,也有炒米丝,肉饼,还有一些维州传统的小吃。

    这不就是小时候那个愉快的午餐吗?

    来到后,发现老板的两鬓已经有些白发,但风采依然,看他五官轮廓,想必当时也算是一名小鲜肉吧。

    再试试,味道如何。

    他点了一份肉丸、肉饼,以及炒米丝,还叫了一碗枸杞汤,当然,少不了就是饭后的糖水——西米露了。

    尽管这里的价格,已经比书上记载的价格翻了整整三倍。

    可是味道还是维持得相当好,确实是当年维州传统风味,见老板旁边还有一个较为年轻的女孩,正在招待客人,想必那位就是老板的千金了吧,加油啊!这间店能否传承下去,就靠你了。

    当然,全程杨立新都有拍照记录的。

    记录一下行人,记录一下店的客人,记录一下自己行走的情景,现在看,或许很傻帽,可若干年后,或许这就是某些人的回忆。

    旅游地图探索,这还只是第一天,接下来,他还要继续穿街过巷地走访,去看看,这十多年来维州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