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女频频道 » 文帝本纪 » 第一百九十章 元璃(三)

第一百九十章 元璃(三)

    看这几位太医的表现,又由连翘说出来,恐怕不是什么好事。

    “二皇女和皇后有何不妥之处?”

    “二皇女早产,先天体弱,有早夭之兆。皇后连日来思虑过甚,这一胎怕坐不稳。”

    方才还欢欢喜喜的双喜临门,现在突然得知可能是一场泡影,是谁都接受不了。元晗“嚯”地站起来:“没有解决办法了吗?”

    连翘皱眉:“二皇女好生养着,过几年或许会好一些。皇后这一胎,忌操劳忧思,否则臣等也无能为力。”

    元晗算算,卫蕴冬这一胎约莫是元琮周岁前得的。后来发生了周岁宴上的下药事件,卫蕴冬为了洗清嫌疑,少不得殚精竭虑。

    虽然后来元晗出手了结了此事,真相究竟是不是真相,卫蕴冬自然也明白,不会放下心来。不仅要提防着下药的人,还要暗中查访摆弄“真相”的人。

    卫蕴冬现在要静心安胎,宫务自然也就不能再管了,由谁接手也是个问题。

    张疏桐是最好的人选。可是让他代管宫务,少不得要晋一晋份位。梁辰刚刚生女晋位,张疏桐就紧随其后,怕他多心。

    而卫蕴冬还不知道此事,若是告诉他,恐怕他更难以心境平和地养胎了。

    “皇后的情况暂且瞒下,太医院全力为皇后保胎。贤君这里,指派两个得力的医官,也不可掉以轻心。”

    “臣遵旨。”

    太医们离开,元晗回到正殿,梁辰已经醒了。陌歌笨拙地抱着元璃给他看。

    元晗脑子里想着元璃和卫蕴冬的事,面色有些沉凝。

    梁辰心思敏感,察觉到元晗情绪的不对来:“陛下,可是璃儿有什么不妥?”

    元晗忙摇头:“是朝政上的一些事,璃儿好好的呢。太医说,璃儿早产,身子有些弱,让雪阳宫上下精心着些照顾。”

    梁辰手上没有力气,只能让陌歌将襁褓放在身边,慈爱地看着她的脸:“臣侍好不容易才将她平安生下,自然是能有多上心便有多上心。”

    看着他脸上的满足和幸福,元晗最终还是将早夭的话咽了回去。梁辰必然会精心照顾,若最终还是留不住,何必现在就让他担惊受怕呢?

    陪着他用了午膳,元晗又转道去长乐宫。卫蕴冬正指挥着宫侍们将整理好的箱笼原样归位。

    原计划五月初三启程前往避暑行宫,现在梁辰产女,自己查出身孕,自然是不能舟车劳顿了。

    “陛下怎么来了?臣侍这里乱着呢。”

    元晗小心扶着他坐下:“你怀着身孕,要小心着些。”

    卫蕴冬笑道:“陛下怎么比臣侍还紧张?不碍事的,臣侍心里有数,这孩子比琮儿乖多了,什么孕期反应都没有。”

    “还是小心些的好,不要劳神劳心,这些事情就交给下人们去做。宫务操劳,若是忙不过来,让桐儿帮忙就是。”

    话一说出,卫蕴冬的笑意沉了沉。他的反应也在元晗的意料之中。任凭哪个正房,听妻主提出分走管家的权利,都是要警惕心顿起的。

    “朕的意思是,你要先注意着身子,不要累着自己。朕也不去行宫了,今年便在京中吧。”

    京城暑热,自然是没有行宫凉爽舒适。元晗为了他留在京中,卫蕴冬半是感动半是狐疑。他怀着元琮时是第一胎,也不见元晗如此小心谨慎。

    像是看出了他的想法,元晗解释道:“你怀着琮儿那会儿,朕初初接手朝事,不得不打起十二分精神来。母皇又病着,对你疏忽了。看着雪哥儿生璃儿这么难,对你就更放心不下了。”

    卫蕴冬偷笑着安慰元晗:“臣侍听说,棠君怀着清儿的时候,也是好吃好睡的,臣侍兴许是和他一样呢?”

    元晗压下心底的担忧,笑着说:“桐儿怀着清儿的时候也不好受,你还是别同他一样了。”

    “说起来,最舒坦的还要数何贵人了。臣侍听他说,不仅没有孕期反应,胃口比以往还要好了,人也圆润了不少。”

    “他就是万事不操心,这点你要学学,可别学他糊涂劲儿。”

    卫蕴冬让露微看着宫侍们归置箱笼,自己和元晗进了内室说话。

    “大姐可有传信来,什么时候到京城?”

    “就知道你惦记着这个。约莫就是这两日了,到时候让大姐来陪你说说话。你母亲也受诏进京了,过些日子便到了。你好好养着身子,到时候让她们都来看你。”

    早先便打算让卫传任太女左卫率,现在正好卫蕴冬又有了身孕,更加名正言顺了。

    卫传受诏进京,并不是什么秘密。众人都猜测,元晗会怎么安排皇后的母亲。是改授实职,还是干脆封个爵位?

    对卫蕴冬一家更关心的,还要数卫莞。

    当初卫蕴冬嫁进潜邸,没多久就传出了好消息,现在又再次有了身孕。卫莞入宫也两个月了,一点动静都没有,不免有些着急。连秋书那样宫侍出身的人,都已经是贵人,仅比他低一级。生下孩子后,再晋一级,便于他相当了。

    虽然知道怀孕这种事情,再着急都没用,但自从元琮的周岁宴之后,出了那些事情,元晗的精力分散,对他也渐渐有些淡了。现在借着卫蕴冬怀孕的机会,把卫执芸和卫传召回京城,更是要将东府压下去了。

    卫莞的脑子里飞快地转过许多念头。

    方赦已经写好了折子,证据也都准备好,只等卫执芸进京,当堂对质。

    赵家人也知道卫执芸进京的时间,是这件事情的关键点。赵晋亲自回了升州,联系殷家人善后。赵风拜托崔致,向卫弗求帮忙,让卫执芸晚点进京,多给赵家一些时间。

    方赦弹劾的人里,有崔家的旁支,崔致对这件事也不能坐视不理。

    四大士族中,王家已经覆灭,张家靠男子撑起的辉煌也即将落幕,只剩下崔、卫两家。

    卫弗希望让卫家成为大周第一士族,天然与崔家有了利益上的竞争。崔致也拿不准,卫弗会不会看在两族交好的情分上,帮这个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