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百里侯 » 第三十八章 时势有变

第三十八章 时势有变

    后晋昌平六年,四月。

    益州刺史、征西将军西陵锦于巴东战死。

    东郡太守顾成自巴东白帝城起兵,以三千破十万,随后如疾风怒涛般奔袭千里,半月内便占领梁州全境、攻陷江阳侯国。

    天下震惊。

    而西陵家兵多将广,虽然丢了一半的地盘,但这半个月总算是缓过劲来,已经收拢败兵重整防务,并在梓潼与犍为两郡布了重兵。

    梓潼在巴西郡方向,犍为则是江阳郡方向。

    顾成几日前,便已先行任命刘堂为江阳督军,进驻汉安险关,守备巴蜀门户。

    而此时,又任命张绩为巴西督军,驻守阆中。但张绩的目标却并非守备,而是攻占梓潼。

    督军是临时职务,有点像是低配版的持节都督,也就是全权代替顾成督一地兵马——当然,民政财务其实也能管。

    只要能实现目标,督军可以自主安排攻防计略,算是以目标为导向委任的方面军指挥官。

    而顾成回军江州后,将本部人马陈军垫江,以防备西陵家从广汉郡德阳方向偷袭。

    但两方虽然对峙,却并没有开战。

    顾成这边是兵马相对较少,都是新占之地,需要消化。而且布置兵马的三个地方,都位处于三条江水的下游,位置不利,并不想立刻开战。

    而西陵方面,却是因为西陵家的继任者至今还没确认……

    西陵锦有三个儿子,但长子是庶出,次子文弱,幼子又未成年。

    这本来也不算很麻烦的局面,原本只需西陵锦一句话就能解决。

    但西陵锦是死在战场上的,没留下任何遗嘱……

    于是次子的亲母,西陵锦的正妻王氏以嫡长有序为名,强行把十五岁的文弱少年西陵安推上了西陵家主之位。

    但西陵家众多的军中将领却并不认同不通军务的嫡子西陵安。只是他们大军新败,急于整军备战,还没顾得上去成都吵架。

    他们更希望庶出长子西陵平接掌大权,西陵平二十多岁,武艺不凡,且一直随西陵锦征战,至少在军务上不会出问题。

    于是在忙乱了半个月,重新整备防务之后,军中诸将奉庶长子西陵平为将军,并将其接到梓潼,不再服从成都号令。

    而西陵并不止这两个派系,还有益州本地世族。与上面两家不同,益州世家却更想扶植幼子——七八岁的孩童才好拿捏嘛。

    见军中将领做派,这些世家也有样学样,将年仅八岁的幼子西陵乐接到了犍为郡治武阳城……

    三类人,三个心思,在三个地方另立新主,将兵马分成了三份……

    百里长青听闻消息后整个人都斯巴达了,这种状态跟特么自杀有什么区别?

    生生的把原本实力更强的西陵家分成了三份……

    这场景百里长青很是熟悉啊,汉末三国,袁绍死后,他那三个儿子不也是这样么?

    这袁家的结局,不也是被曹操各个击破?

    这个世界也经历过三国乱世啊,这些人应该是知道这段历史的……却依然要这么干。

    这些西陵家臣该不会是顾成派去的卧底吧?

    而同样是在这个时候,北方也传来了令人震惊的消息。

    两百年前曾被武帝驱逐的鲜卑,又一次踏入了中原!

    原因是,晋安北军司、上谷太守高洪,为了攻取北平,向北方慕容部鲜卑借兵作战。

    慕容部是武帝逐胡时最先被汉化,宣布附庸于晋朝的鲜卑部落,定居在幽州以北,原本一直以来都还算老实。

    但高洪打开上谷防线,借慕容部的兵,却像是打开了鲜卑的封印一般。

    慕容部鲜卑人在帮高洪作战时意识到,汉人已经不再像两百年前那么强了!

    于是,借鲜卑大军攻取了北平的高洪,还没来得及庆祝,便在庆功宴上被慕容部单于步尧伯所杀,北平、上谷等郡落入鲜卑之手。

    随后,步尧伯与西部拓跋鲜卑结盟,倾两部鲜卑举族之力,集结了十五万大军,大举入寇幽州。

    昌黎、辽西、辽东等郡都已陷入战火之中,胜负未知。

    但幽州已经成为人间地狱,鲜卑人四处屠戮,劫掠民众以养战。

    诸郡无法与鲜卑的骑兵洪流在野外对抗,只能放弃平原,退守城池。

    然而,失去了平原道路,也就得不到支援,幽州诸郡失陷,恐怕只是早晚的问题。

    由于距离遥远,消息传得慢,这已经是一个多月前的事情了。

    按照时间来看,只怕幽州现在已经成了鲜卑人的土地了。

    异族还是入侵了!

    这个世界的司马炎让胡人沉寂了两百年,但终究是被这些自私的世族从内部作成了不堪的局面。

    对照一下西陵家的作死方式,百里长青终于理解了为什么穿越前的历史上会有五胡乱华之事。

    每一个世家势力,其实都是一个联盟性质的共治结构。

    当联盟内的所有成员齐心时,它们会相互帮扶,一荣俱荣,形成强大的力量。

    但他们会相互倾轧,为了家族的利益,这些豪门望族可不会讲究什么忠义……

    而一个关键人物的死去,或者是内部的一点利益分歧,甚至是一场不欢而散的会议,都有可能导致一个庞大的势力顷刻间瓦解。

    这些世家,有家无社稷,有利无君臣,为了自家利益,它们什么都干得出来……

    只要世家政治没被彻底掀翻,不仅大一统的局面很难形成,整个天下都无法有效的发展。

    中原的整体实力被这些世家蛀食得越来越弱,但这些世家自身却完全不在乎。

    要知道,即便主家败亡,这些手里有兵马的家族也不过是另投新主罢了。

    获胜的一方,仍然需要这些世家的力量。

    而有王莽失败的先例在,统治者们也不会去试图打破规则,去做那些招致天下世家敌视的事情。

    所谓百年的朝廷,千年的世家,便是如此。

    但这样的天下……

    大概会相互争夺永无宁日。

    为了取胜,引外族之兵入中原,不过早晚之事。

    只不过由于武帝逐胡数千里,才让此事直到现在才发生。

    但……

    当慕容部鲜卑这个先例一开,四面八方的胡人恐怕全都会意识到,中原人已经没有汉时那么强了!

    鲜卑、夫余、羌胡、西戎、乌丸、南蛮、百越……

    它们都会重新回来,盯着中原膏腴之地,像鬣狗一样伺机而动。

    或许这个消息对顾成而言只是个军报,但对于百里长青而言,却如同末日倒计时!

    因为,在这个时代,只有他一个人知道,五胡乱华意味着什么……

    本就被百年征战摧残的中原大地,在各世家各自为政相互敌对的情况下,一旦有胡人得了中原膏腴之地,有了足够的补给,这些世家多半会被胡人各个击破!

    很可能会与前世的历史一样……

    神州陆沉!

    百里长青原本对争霸天下并无兴趣,他本只想过得富裕安全,并且找找回家的办法。

    但现在,不一样了。

    如果不能掌控强大的实力……怕是要成两足之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