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其他小说 » 快递王国快递王 » 第三十六章 处理网点急事

第三十六章 处理网点急事

    在快递市场,快递时效几乎是衡量中高端快递公司的最主要指标,而如来急快递公司承租了十几架专门用来运输快递的货机,使得本公司高层有走中高端路线的冲动,并转变为公司的经营战略。于是,如来急快递公司在经营战略上进行了重大转变,“中高端快递”是本公司的主攻方向。

    “如果我们要想在毛志婷公司久远鞋业投标中中标,必须降价40%。”在如来急快递公司业务讨论会上,有高管这样计算到。

    很明显,毛志婷是电商公司,她目前正在销售的久远牌鞋,客户群体主要是以中老年人为主,因此销售价格偏低,但销量很大,估计能销售到全国各地。

    “签下久远牌鞋类,对其他省份的中转和运输能力是一个考验。特别是西北和东北地区,因久远牌鞋在这些省份销量会更大。所以,我们目前还不能把有限的中转和运输能力放到低端产品上。”这是如来急快递公司最终给毛志婷电商公司的回复。

    杜迟很失望地将此消息告诉了毛志婷。

    对于公司成本上升的压力,作为基层收派员的杜迟当然深有感觉。现在的客户法治观点强,稍有不满意就投诉,甚至索赔,公司理赔和客户维护成本年年增加,而快递价格却年年在下降。

    再拿快递企业人工成本来说吧,杜迟刚进入如来急快递公司时,公司没有给他上“五险一金”,他自已也没有认识到缴纳养老保险的重要性。“养老?我才多大呀,谈什么养老金的事。”这是当时很多农民工的想法。它们看重的是眼前的真金白银,而不是几十年之后的自身利益。

    后来随着国家对企业强制缴保的法律宣传,企业和员工都认识到缴纳“五险一金”的重要性,但带来的一个重大的问题就是,企业人工成本徒然上升。紧接着,打着“可以为企业降成本”的各种劳务派遣公司如雨后春笋般地应运而生,并迅速“火遍”劳动密集型快递公司。如来急快递公司近一年招聘的基层岗位,如收派员、仓管员、司机、中转员等,几乎都是劳务派遣身份。

    “劳务派遣公司还分成好几类呢。”一位新员工这样在网点说。后来杜迟才了解到,不是所有劳务派遣公司都为员工缴纳五险一金。“他们要是给所有员工上五险一金,那这些劳务派遣公司还能赚什么利润呢?”有人这样反驳那些持“反对劳务派遣制”的人。

    这些黑心公司,连员工保命的钱都敢赚!当杜迟听到上述话时,纷纷地表示不平,“难怪劳务派遣员工不好管理,你这样对待他,如何能让他向你‘称臣’呢?”

    说是这样说,发发牢骚还可以,实际中,在基层并具有管理属性的员工还是要站在公司角度说话的。

    这天早上开晨会,发现有5名员工没有上班,杜迟大惊,他们没有请假呀。

    杜迟忙拨通了小原的电话手机。

    “什么?你们到劳务派遣公司去了,为什么不向我请假?”

    原来这五名员工是因其他地方的员工之邀,到他们所在的劳务派遣公司去讨要说法。公司答应今年涨工资,大半年过去了,一分钱都没有上涨,且没有任何理由。

    杜迟马上将网点员工异常上班情况向人事部门反映。人事部门却将杜迟说了一通,说你们网点怎么弄的,劳务派遣合同上写得好好的,白纸黑字,你们网点怎么连员工都管不住呢?

    对于员工管理,基层员工还是以考核为主,比如,送错件扣钱,上下班不准时扣钱,恶意丢件开除,等等。但现在这几名劳务派遣员工,受到某些人的影响,情绪激动,干脆连工资也不打算要了,反正工资也不高,他们现在要的是“公司说法”。

    这批80后末期员工,与80后初期出生的人还不一样,他们也来自于农村,但受网络媒体影响较深,很容易冲动,也缺少那么一股干劲,牛劲,因此,管理难度相对要大一点。这是杜迟对新员工的总体评价。

    “你们网点向我们人事部门反应的问题,我们只能与员工所在的劳务派遣公司协商解决。”

    杜迟急啦,网点的快递堆成山,等你们人事部大人与人家沟通好后,黄花菜都凉了!

    看来指望人事部门是不能解燃眉之急。杜迟马上安排:“所有的仓管员,包括歇班的仓管员都给老子上午派件去。至于工资嘛,所有的提成足额给实际派件之人!”

    有人怀疑道:“杜老大,你说的能不能算数?上次你说中秋聚餐有抽奖,结果却没有…”

    杜迟一惊,看来和员工说话要守诺。那是好几个月之前的事了,杜迟听到总部同事说,中秋员工聚餐可以抽奖,奖品由公司出,后来又说公司福利费超支了,要缩减中秋聚餐费用,于是将抽奖费用给减掉了。

    杜迟拍着胸脯,“这次老子的话若是不能兑现。”看着站在他旁边的几名员工,杜迟突然指着自已的车子,“老子出门就被车子撞死…”

    吓得在场的员工转身干活去了。

    杜迟将自已的车子装满,然后开始出门派件。边开车边想,那几名没有上班的员工若是下午还不回来,下午还有一班派,一班收,肯定是人手不够的。想到这里,杜迟又拨通了“张老大”的手机。

    外号“张老大”也是劳务派遣员工,他身高马大,东北人,平时比较讲哥们义气,且很有“路有不平拨刀相助”的北方大汉的气概。杜迟现在想到他,因为他也是那五人中之一。

    “张老大,你小子不够朋友了。你带着大家不声不响地走开,你叫老子如何玩得转今天的收派件?老子上次还在领导面前表扬你,你却在背后捅我刀子…”

    “张老大”一听急了,他们是对“雇”他们的公司有意见,对杜迟没有什么意见,为什么要为难他呢?于是马上在电话那头答应,不论今天事情是否能解决,保证带着大家下午回网点上班。

    杜迟终于松了一口气。

    网点员工“罢派”之事闹到最后,总部人事部门却将处罚权丢给杜迟,但要将处罚结果报给人事部门。

    “这帮人事老油子,坏得很。知道这件事不好处理,就不想邀功了,叫我来处理。王八蛋人事部门!”

    骂归骂,事情还是要做,杜迟先找“张老大”。

    “你想怎么处理就怎么处理。反正在粤海网点,我还是服你的。”张老大虽然匪气缠身,但对杜迟却有敬仰之姿。

    “事情闹得这么大,你是老员工,又是我的朋友,你先给个建议,说怎么处理这件事呗。”杜迟递一支烟给张老大。

    自来粤海网点上班后,因这里的收派员几乎人人抽烟,为了平时好在一起说话,杜迟腰里总装上一包相对好一点的香烟,找机会与大家在一起抽一支烟,唠唠嗑。

    “张老大”猛地吸一口烟。“要按我以前的脾气,我就把那家破劳务公司给砸啦!”

    杜迟忙用手捂了一下张老大的嘴,“咱们从老家大老远地来深圳,是来求财的,不是来出气的,不能任着自已性子做事。锅里是锅里,碗里是碗里,就事论事。与劳务公司的事,公司答应了由他们去解决。”

    在杜迟的反复开导下,“张老大”算是同意了杜迟的处罚决定:扣掉五名擅自离岗员工当天的所有提成,每人都要写一份书面检查,检查要写得深刻,不能半张纸糊弄,要在晨会上当着所有员工的面读检查书。

    杜迟拍了拍“张老大”那宽厚的肩,“老弟,这件事就看你的了。他们四人是不是愿意在晨会上读检查书,我杜迟是不是有面子,就看你是不是给面子啦。”

    张老大一听,马上面露憨笑,保证带头完成“领导”交给的任务。

    人事部门对杜迟处理网点员工擅离职守的事很是满意。如来急快递公司老板在年度“业务体验”时,专门要到粤海四街网点来体验。

    管理人员到基层进行业务体验,是如来急快递公司去年刚实行的管理人员制度。就是中高层管理人员每年要到最基层去,从事收派件、仓管、中转员等基层岗位工作。

    “杜迟同事,我们又见面啦。”穿着工服的孙丽平见到杜迟时,笑容满面地主动伸出手来与杜迟握手。杜迟当然很是激动,几乎不知道如何与孙老板打交道。

    “你现在就是我的师傅,我就是你的徒弟,你平时怎么与徒弟打交道,就怎么和我打交道。”

    孙丽平说完,主动地帮杜迟巴枪快递运单。

    巴枪是如来急快递公司在今年刚推出的一种收派工具。孙丽平当然没有操作过巴枪,于是,杜迟开始讲解作为一名收派员是如何操作巴枪的。

    “这个巴枪声音怎么这么小,平时就是这样的吗?”孙丽平突然问。

    杜迟以前也没有操作过巴枪,他原以为这种现代化的收派工具就是这样子。

    孙丽平若有所思的摇了摇头,说这巴枪声音异常,只不过收派员操作时间长了,找到了手感,因此,既使巴枪声音很小,他们也知道是否巴枪成功。

    “那这样不行,若是一名新员工,很容易出现二次巴枪,那会耽误时间的。”孙丽平说完,马上打电话给总部某部门,询问首批采购的巴枪在操作时发出的提示音分贝时多少。但总部相关部门不能给出满意的答复,或者说,采购部门在订购巴枪时,根本就没有考虑到提示音分贝这个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