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其他小说 » 80后的怀念 » 第十四章 犯错的大黄狗

第十四章 犯错的大黄狗

    有一天,小黄狗卧在窝子里,无论曼宇怎么哄骗,就是不出来和曼宇玩,曼宇把它抱出来,它就又跑进窝子里,好像曼宇是个大坏蛋,要害它似得,惹得曼宇很是生气。当曼宇娘像往常一样,端着剩饭喂小黄狗的时候,小黄狗立马跑出了窝子,摇着尾巴,高兴的跟在曼宇娘身后,曼宇也悄悄跟在了小黄狗后面。

    等曼宇娘把剩饭倒进狗盆里,转身刚走两步,就听到身后“哐嘡”一声,曼宇娘转身一看,只见狗盆已被掀翻,剩饭洒了一地,曼宇正凶狠狠的盯着小黄狗,而小黄狗低着头“嘤嘤”的叫着,两条前腿趴在地上满眼的委屈。

    “你在干什么?”曼宇娘生气地问道,不知道小黄狗怎么得罪曼宇了。

    “俺就是不让它吃,谁叫它不听俺话了?”满脸怨气并用一只手指着小黄狗的曼宇喃喃道。

    “那你也不能掀翻狗盆子啊?”曼宇娘看见曼宇一副理直气壮的神情,差点笑出眼泪来。

    后来小黄狗长大了,变成了大黄狗,对曼宇很是亲热,每当曼宇回到家中,大黄狗就会高兴得在院子里乱窜,那高兴劲就像放开了缰绳的野马。大黄狗每跑一圈回来就会往曼宇身上扑,舔曼宇的手臂,接着又是一阵乱窜,再扑过来舔曼宇的脸蛋。曼宇也是高兴得用手抓住大黄狗的前腿,和大黄狗跳起了迪斯科。

    大黄狗也有不听话的时候,有一次曼宇娘发现家里少了一只鸡,就满院子里找,终于在仓房里找到一堆鸡毛,还有半只鸡翅,像是被什么东西吃了。曼宇娘立马想到大黄狗,又感觉好像这一整天都没有看见它了,就又满院子找起大黄狗来,曼宇也跟着找,嘴里唤着“嗷嗷嗷”,可大黄狗就好像根本不在家中,怎么唤都不出来。

    曼宇跑到厨房里,在柴火堆里发现了大黄狗,它趴在柴火里,身体卷成一团,尾巴盖在头上,头上唯一露出的部分,也盖着一缕干草。大黄狗看见曼宇找到了它,就抬起头来,摇晃着尾巴,头上的干草掉落下来,但仍留有一片粘在头上,就像电视上穷人家要卖的孩子。

    大黄狗朝曼宇“呜呜”低吟,可曼宇还是发现它黑黑的嘴头上分明沾着一根鸡毛。曼宇惊慌地在厨房里大喊,喊他娘赶紧过来。曼宇娘赶过来后也看到大黄狗嘴上的鸡毛,就拿起一根棍子,叫骂着“你这畜生竟敢偷鸡吃,看俺不打死你”,她边骂边打,大黄狗趴在地上只是“嘤嘤”地叫着,就像一个小孩子在哭泣。

    曼宇娘又走进仓房,手里拿来剩下的半只鸡翅,扔到它的嘴边,让它继续吃。大黄狗刚用鼻子嗅了一下鸡翅,曼宇娘就又抡起棍子打了下来,嘴里骂着“你还敢吃!还敢吃!还敢吃!”大黄狗疼得“旺旺”直叫,等主人终于停止了打它,又改成“嘤嘤”的哭泣,眼睛里还似乎留出了泪来。

    大黄狗仿佛知道自己做错了事,任凭主人怎么打,趴在地上就是不动,可怜如一个瑟瑟发抖的孩子。曼宇心疼大黄狗,怕娘再打它,就把它抱到院子里。大黄狗也站起身来,夹着尾巴,低着头不敢直视主人,但那双满含委屈的眼睛却一直观察着主人,似乎只要主人一跺脚,它就会立马吓得卧倒。

    这时曼宇娘也走了出来,大黄狗就又夹着尾巴慢慢地爬到墙角卧下来。

    曼宇娘指着大黄狗又骂一声:“以后再敢偷鸡吃,非打死你不可。”骂完就拿着铁锹去仓房处理鸡毛去了。

    再后来,大黄狗被狗贩子药死了。在大黄狗死的那天晚上,曼宇全家人都已经睡下,听到大黄狗在院子里哀嚎,曼宇娘便起来看个究竟,发现大黄狗躺在院子里中毒了,它大口大口的喘着气,几乎要奄奄一息。

    曼宇也赶紧起来了,他和娘努力给大黄狗灌肥皂水,但终究无力回天,那毒药实在太厉害了,大黄狗还是痛苦地死了。曼宇伤心地哭了半夜,后来还经常做梦梦大黄狗呢。

    接下来的两天,下起雨来。秋天的雨,淅淅沥沥的。不似初春的雨,滴滴答答,充满生机;也不似夏天的雨,来去匆匆,充满激情活力;更不像冬天的雪,轻轻的,在空中翩翩起舞,再幽幽落下。秋天的雨,总是淅淅沥沥,富有诗意。

    然而这次的雨又很不同,既没有夏雨的来去匆匆,也没有秋雨的诗情画意,而是在连绵不断的小雨中,时不时地来一阵暴雨。每当暴雨至临,便是雨柱漫天飞舞,像成千上万支利箭飞速射向大地,势不可挡。

    农田里的庄稼拼命地挣扎着,紧紧地抓住大地,做着最后无谓的挣扎,但终归徒劳。院子里,胡同里,街道上都积满了雨水,大人们躲在屋子里,望着外面的暴雨发出一阵阵长叹:“今年秋季的庄稼恐怕要完了——”

    两天后,雨终于停了,大人们便卷起裤腿,扛起铁锹,匆匆向农田里跑去。一路上趟着水来到农田边,这那里还是什么农田,简直就是一片汪洋。田地里原本种着玉米、棉花、大豆,都好像商量好了似的,一起东倒西歪,俨然一副“世人皆醒俺都醉”的姿态。远处的西瓜地里,更是频现一种“按下葫芦浮起瓢”的场景。

    村民们一脚踏进农田,水面竟然盖过膝盖,地洼的地方甚至能淹没人腰。看着地头的小河里,虽然也积满了水,但是河水不停地向西地大河流去,村里老人说的没错,当年挖西地大河的时候,老支书就说这条大河将来“旱能浇、涝能排”,如今果然成真,感叹老支书见识非凡。

    农田水位毕竟要比小河水位高些,村民们怕自家庄稼被雨水淹死,那秋季可真要颗粒无收了,都纷纷在地头挖起排水沟,将农田里的雨水排进小河里。不到半个上午,在农田和小河之间的小路,被一条条小水沟横向打断,就像被截成无数段的蚯蚓。

    农田里的水也“哗哗”地向小河里流着,在入河口形成无数条小瀑布。有的农田不靠近小河,村民就沿着小路,挖出一条水渠,一直通到小河里,这些不靠小河的农田,就可以把水先放进水渠里,然后再流进小河。

    经过一天一夜的排水,农田里的雨水浅了很多,大人们开始在农田里扶玉米、扶棉花,种西瓜的则在地里捞西瓜。孩子们也不能闲着,纷纷跟着大人们下地干活。曼宇也在自家玉米地里扶玉米,玉米地里水浅了,但泥却显得多了,曼宇光着脚陷在泥里,深一步浅一步地往前走,突然脚下踩到一个滑溜溜的东西,打了一下他的脚板就不动了。

    鱼!曼宇心中一阵惊喜,好比平时吃惯了素食,突然发现碗中多了一块肉,双手顺着腿向脚板摸去,果然抓到一只大鲫鱼。曼宇乐的差点笑出声来,又好似吃饺子时,突然咬到了娘包进饺子里的银元。

    曼宇常听老人们说,下大雨时会出现空中飞鱼,就是说鱼可以在雨中飞游,看来这是真的了。

    曼宇直起腰来,正思索着把鱼放在哪里好,因为曼宇从家里出来只带了一把铁锹,用来扒开挡水的泥土,没有带盛鱼的工具,他也不可能想到玉米地里会有鱼。

    这时曼宇又听到前面“啪嗒啪嗒”的拍水声,顺声望去,竟然看到玉米地里低洼处,像这样的鲫鱼还有很多,水多时自然发现不了,但随着水位慢慢变浅,鲫鱼也开始不甘沉默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