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其他小说 » 80后的怀念 » 第二十九章 田里的老鼠窝

第二十九章 田里的老鼠窝

    厨房里的热气冒到了院子里,其中还有菜团馍馍的香味。那小青年探头往厨房里一瞅,又对着曼宇娘说:“大婶,我好久没有吃过热的菜团馍馍了——”

    “曼宇,快去给大哥哥拿两个菜团馍馍来。”曼宇娘看出了他的心事,知道他们这些闯荡江湖的人,吃口热乎饭也很不容易。

    曼宇一溜烟似得跑进厨房,又拿着两个菜团馍馍出来,递到小青年手里。

    小青年非常感激,连声说:“谢谢!谢谢!”

    曼宇娘本想给他盛一碗热粥,又怕影响他收粮食,想了想后,说:“要不你进来喝点热粥再走吧,俺家里粥熬的多,再加两个人也喝不完。”

    曼宇家里有的是粮食,家里还喂了一头猪三只羊,所以一日三餐每顿饭做的都很多,吃不完的剩饭还可以喂猪喂羊,也不算浪费。有时候家里来了讨饭的,曼宇娘都会好心地给他一个热馍一碗热饭,在曼宇娘的眼里,世界上的人都是一样的,不存在高低贵贱之分。

    曼宇娘觉得这个小青年也怪可怜的,就有意请他吃顿热饭,可小青年谢绝了曼宇娘的好意,说还要去其他人家收粮食,收完粮食还要赶路。曼宇娘看他不肯喝热粥,就让他多拿几个菜团馍馍,好给他师兄弟吃,小青年说两个已经够了,再三谢过曼宇一家,便扛起麻袋离去了。

    转眼秋收到了,农田里的玉米、棉花、大豆、花生、红薯都要熟了。秋收也是农民最忙的季节,小学一般都会放一周的秋假。今年庄稼遭了涝,减产是一定的,好在村民们排水及时,收成也在去年的一半以上,想想今年的大雨,能有去年五成的收获,村民们在悲观的同时,还是有那么一点点满足的。

    放假后,曼宇就跟着爹在玉米地里掰玉米,玉米叶子已经发黄,玉米秆大都也很细,而且东倒西歪的,就像《三国演义》里曹**向草船的箭。玉米秆上长着的玉米棒子,更是细的可怜,好似一个个奇丑无比的姑娘,被外表厚厚的玉米包皮紧紧裹着,不敢露出半点身体,生怕被人看到耻笑,而尖头流露出的黑色胡须,也许就是“丑姑娘”与外界的唯一接触了。

    曼宇伸手抓住一颗玉米,正要掰下来,就感到手指一下子陷在玉米棒子里,软绵绵的,直觉告诉他,里面的“丑姑娘”不但瘦小,而且还凹凸不平,确切说是凹多凸少。曼宇知道这都是大雨惹得祸,对于这样的玉米,曼宇就会把玉米皮剥开,看看里面玉米,若是有金色的玉米粒,就留下,没有金色的玉米粒便丢弃。

    曼宇偶尔也会掰到粗大的玉米,就会高兴得举起来给曼宇爹看,曼宇爹这时会高兴地说:“这样大的玉米棒,才和去年的差不多——”说完让曼宇赶紧装起来。曼宇也会愉快地装起大玉米,继续去掰其他玉米了。

    当地的村民有个习惯,吃饭时喜欢在胡同里蹲着吃。一到吃饭的时间,每个胡同里各家大门口都蹲满了人,一家人围在一起,中间地上放着一个菜盆,菜盆周围放着几个饭碗,人人都一手拿着馒头,大口大口地咀嚼,一手拿着筷子,不停地夹菜盆里面的菜,好像整个大地都成了自家的餐桌,除非下雨下雪或者天气太热太冷,村民们是很少在自家屋子里吃饭的。

    这样几家人一起,边吃边说笑,胡同里也甚是热闹,所以周围的邻居里,谁家已经吃过饭,谁家还没有吃,谁家吃的什么饭、炒的什么菜,大家都清楚很。

    曼宇家和素杰家就在一个胡同,而且还是门对门。两家人就经常蹲在一起,吃着饭还不忘聊聊家常,彼此之间熟悉的如同一家人。

    这天早上,曼宇家和素杰家都在胡同里吃早饭,曼宇娘看到素杰家吃的菜是黄豆芽,想起他家昨天才收的黄豆,怎么今天就吃上豆芽了,非常好奇,便问素杰娘:“你家黄豆这么快就发芽了?俺咋见你家昨天才收的呀。”

    素杰娘正端着碗吃饭,她高高的个子,披肩的长发,秀气的眉毛,明亮的眼睛,眼角下虽然爬上了几条隐约可见的鱼尾纹,但岁月的风霜在她脸上刻下的沟壑仍掩饰不住她曾经的美丽。听曼宇娘说,素杰娘可曾是全村最俊的媳妇。

    素杰娘看出曼宇娘的好奇,又想起黄豆芽的来历,不禁皱起了眉头,一脸抱怨地说:“你不知道啊,都是该死的田鼠,今年大豆收成本就不好,又被田鼠偷了许多,快把俺给气死了都。”

    素杰娘说到这里,干脆放下碗筷,又继续说道:“昨天上午,我们收大豆的时候,就发现很多豆荚都是空的,还以为是熟过了,豆子崩在了地上,可找了半天,在地上又没有捡到多少豆子,却发现了三个田鼠窝。三个窝,三大堆土,就像三座小山似得,他爹就怀疑是田鼠偷了豆子。到了下午,他爹和素杰就把田鼠窝刨了,不但打死了六只大田鼠,还在三个田鼠洞里,挖出两篮子黄豆来,都发了长长的牙子,里面还有花生和玉米粒,可能是从周围地里偷来的。”

    素杰娘用手指了一下菜盆,又接着说:“这不,俺不愿意浪费,就把刨出来的黄豆牙,用清水洗了好几遍,又泡了一晚上,今早发现豆芽更长了,就炒菜吃了,你别说,还挺好吃的,要不你也来尝尝。”

    素杰娘说完,弯下腰就去端菜盆,让曼宇娘尝自己炒的豆芽,害的素杰他爹把刚刚伸进菜盆的筷子又赶紧抽了回来,眼睁睁地看着菜盆被端走,眼珠子瞪的能吓死一头牛,但素杰娘并不理会他。

    曼宇娘也不客气,夹了一筷子炒豆芽,细细咀嚼起来,确实和平常的豆芽没有什么两样,便夸素杰娘菜炒得好吃。

    素杰娘脸色稍微好转,怨气也减少了一半,半笑着说:“嗨!你不知道,这样的豆芽,俺家里还有两框子呢,俺正打算全洗了泡上,够吃好几天的了。”

    吃过早饭,曼宇娘在厨房里刷锅,突然想起自家一亩花生地里,好像也有一个田鼠窝,不知道花生被田鼠糟蹋的怎样了。她原本打算明天去花生地,只是昨天玉米已经掰完,就剩下砍玉米秆了,觉得曼宇反正也没有活干,不如先让他去花生地里看看情况。

    曼宇娘就把曼宇叫到跟前,说:“你哥不放假,你上午就去花生地里看看,寻找下有没有田鼠窝,要是有,你能刨就刨了,不能刨就等明天收了花生,让你爹来刨,去吧。”

    曼宇娘说完,曼宇便像是领了命的士兵,扛起一把铁锹,掂着一个破旧的麻袋,就直奔自家花生地去了。

    曼宇来到花生地,花生秳上的露水还没有干,曼宇虽然卷起了裤腿,但他的裤子和布鞋还是全打湿了,似乎刚刚趟过了一条小河。地里的泥土也很潮湿,但并不粘,不会影响收花生。曼宇在花生地里寻了两遍,才最终在花生地里找到了两个田鼠窝。

    曼宇站在其中一个田鼠窝旁,眼下是高高隆起的一堆小土山,这是田鼠挖洞时倒出来的细土堆成的。曼宇越看越觉得小土山就像村子里的打靶台,打靶台位于村子与西地大河之间,是七十年代村民修建的一座大土山。

    听爹说,那时候全村尚武,就在打靶台上插了很多靶子,村子里的民兵每个月都要练习射击。据说,民兵在打靶台下一百米远的地方射击时,在打靶台后面农田里干活的村民,都能听到子弹从耳边呼啸而过的声音,仿佛又回到了几十年前的战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