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其他小说 » 三十年反面人生 » 第二十章 斗米施恩

第二十章 斗米施恩

    东子在无人约束的日子里,生活的倒也无比滋润,家里不想吃饭了,就借着写作业的借口,去同学家里蹭饭。

    那时候的老人和家长,都是心境高尚,在自己家刚刚解决温饱的时候,时不时还要多给一个外人做上一口饭。

    东子四年级经常去蹭饭的是苏爷爷家,人家几个儿子都在县里上班,自己住在农行大院,照看着五个真孙子,后来又多了一个假孙子。

    苏爷爷家五个大孙子,前三个都和东子同班读过书,后来第四个上高中的时候又成了东子的同班同学。

    东子抽的第一口烟,就是苏老大教的,那时的苏老大见满屋子放着爷爷的香烟,想着六年级的学长在厕所抽烟,他就想着偷自己爷爷香烟,给大伙尝尝。

    四年级上半学期,班里组织教师节文艺汇演,东子和四大天王都被马老师选上跳舞,东子一连参加了《我们的祖国是花园》和《喜乐年华》两个节目,由于没有父母的带领,到后来也就没有拍下相片留念。

    教师节过完,马老师就消失了一段时间,新来的班主任是一位体育专业的大学生,平时除了教大家语文,还要教单杠、跳马、乒乓球、篮球很多项目,同学们都很喜欢这位孙老师。

    大学出身的老师,教课水平不但高,而且用的方法和技巧更多了,等到几个月后,马老师回来。大家才知道孙老师是来学校实习的大学生,临走的最后一刻,所有同学都依依不舍的和孙老师交流。

    唯有东子在讲台下面,低着头一声不吭,平时就属四大天王和孙老师亲近,而自己是最亲近的那一个。

    孙老师察觉到东子不对劲,低下头询问时,只见东子强忍着泪水,望向孙老师。虽然没有流下一滴泪,但是师生二人都看出来彼此之间的不舍。

    于是,孙老师对东子说:“我就住在学校附***时周末都在操场上打篮球,这个周末我在学校里,值最后一次班。”

    东子知道这是孙老师在安慰自己。东子至今不知道班里平时最爱哭的那几个女生也没有流出眼泪,反正自己是难过了好久。

    周末,东子吃完午饭就去学校,孙老师果然在宿舍门口晒太阳,看着如约而至的东子,孙老师也高兴地带着东子来到了最高的那个单杠跟前。

    聪明的东子,早就学会了老师教的几个基础动作,为了珍惜这最后的时光,就只能又让孙老师教自己投球。

    东子到后来投球姿势就是儿时学会的,没有三个九十度,不会压手腕,不会弹指头,不会起跳投篮,只有一个手到脑袋后,反弓着身子,往前抛投的姿势。

    五年级的时候,苏老大转班了,苏老二和苏老三和自己关系一般,东子就不再去苏爷爷家了。在学会投篮以后,东子的根据地就到了体育场。

    礼堂巷子的孙老大几个就成了东子的新伙伴,在体育场里的那段日子,东子发现了班里多才多艺的女同学,住在体育场后面的家属楼上。

    每逢周末,那个女孩总会看着操场上,来来往往奔跑嬉戏的同龄人,东子也想不明白那位同学,住体育场隔壁,离得这么近,为什么不下来玩。

    有时候,东子这些人晚上七八点还不回去,在路灯的照射下,趁着月色,练手感,东子已经习惯了来到体育场,先看一眼同学家的窗户。

    打完球,东子也不急着写作业,先到孙老大家里,一起看电视。那时候每天有看不完的电视剧,和珅、纪晓岚、刘罗锅这些人都电视剧几乎每家都在追着看。

    电视剧看完,两个人才开始写作业,等到十点多,东子才背着书包,往麻辣烫摊子那边走。

    东子去摊子上,除了在人多的时候帮着收拾一下桌子,最大的乐趣就是听着你来我往的人在一起聊天。

    之前在饼干厂里闹僵的一大家子,随着老大家的麻辣烫生意好起来,几家店关系也慢慢恢复了点。

    小小的摊子,经常会有亲戚光顾,东子父母几乎是不会收钱的,怕谈钱伤和气,可是日子长了,东子妈妈又有抱怨。

    “一年半载的来一回,可以不用收钱,人家谁家里都是赚轻松钱的,我们这小本生意,起早贪黑,图个啥?”东子妈妈,虽然经常这样抱怨,但是也不会去主动收钱。

    之前厂子倒闭那些时日,七大姑八大姨不见踪影的,这会都隔三差五拿点土菜,到摊子上走亲戚。

    东子爷爷这一大家子人,大大小小三十口人,加上里外都亲戚,百十来号人,真正知道掏钱的没几个,都是意思一下,被东子爸妈客气的推搡一下,就扭头走了。

    有些大人,自己来的频繁了,就让小孩来,先吃一顿,走的时候再提上一大袋子打包回家,知道东子爸妈不收小孩拿出的钱,等小孩打包回去,钱还得要回去。

    那时候,东子兄妹几个都不怎么吃菜架子上串好的菜,知道那些既费时又费力,自己吃的时候都是拿些零散的菜和边角料。

    而亲戚家的人来了,毫不心疼的一抓一把,不看数,直接放到锅灶旁边。东子从那时候就特别反感这些爱占便宜的亲戚。

    自己家的兄弟姐妹来了,咋样都好说,毕竟一奶同胞的都是一家人,自家人吃完,还知道帮忙收拾一下桌子,帮着洗个菜,串几根菜,有些亲戚还不如邻居。

    左邻右舍看到这两口子每天半夜才回来,挣点钱养家糊口,非常不容易,有时候怕东子爸妈不收钱,吃完把钱丢桌子上就溜了,气的东子爸妈吼到:“再这样别来吃了。”

    东子爸妈在巷子里,也算是好人缘,冬天下雪,夏天暴雨,左邻右舍在清扫自家门口的时候,还会分别照顾一下东子家。

    就连东子的老师和同学到摊子上,都会给东子爸妈说这样的话:“我们都经常来,钱一定要收,不收以后不来了,味道调好,吃过瘾就好了。”

    东子无忧无虑地读到五年级结束,家里的生意也在不知不觉中越来越好,哥哥姐姐也相继上了初中。

    这一年暑假,平时自由散漫惯了的东子,被爸妈放到了暑期班里,暑期班的老师东子都认识,有经常到摊子上吃麻辣烫的,有巷子里的大哥哥。

    东子也是在美术培训班里,才知道自己原来是有点画画天赋的,这一方面很大可能是继承了爸爸的基因。

    六年级分班,东子分到了二班,教室还是学前班的那个土教室,同学也有学前班分出去,又分到一起的老同学。

    二零零二年,县城里有了第一家网吧,闲暇之余,东子再也不去游戏厅里看别人玩《魂斗罗》、《超级马里奥》这些单机游戏了。

    平日学校里一周一节课的电脑课,根本满足不了东子的求知欲和好奇心,东子虽然没有背会五笔字跟,虽然没钱上网冲浪,但是他有的是时候观看、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