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玄幻奇幻 » 带着我的顾客闯荡诸天 » 第三章 苏园怀古赠大豪杰乔峰

第三章 苏园怀古赠大豪杰乔峰

    苏园中央阁楼

    凭栏处

    苏轼稳坐太师椅,赏景赏文。

    景是苏园的花景与人景。

    文是各方才子所作

    由他学生秦观誊抄,呈报而来。

    桌上已摆了七八张宣纸

    纸上字迹除了原作,另有苏轼的亲笔评语与修改建议。

    数千文人才子,有诗词无数。

    这些都是秦观百里挑一筛选出来的。

    其他庸作自然不值得老师浪费时间。

    “姚黄淡色晨曦露,魏紫多妍夜景藏。

    华贵雍容添俊秀,群英翡翠众花牌。”

    “这两句还不错,夜景藏若改为夜景埋,或许更好...”

    苏轼默念了一遍新上的诗作,提笔将藏字圈了起来,旁边写上一个埋字。

    评写完忽听得左方不远处嘈杂的声浪起伏,当即转头问道:“那边出了什么事?”

    秦观示意身边小厮道:“你去看一下。”

    小厮应是,快步离去。

    不到一炷香的工夫,便匆匆返回,“启禀大人,丐帮那边突然喧哗,旁人问及,丐帮弟子宣称他们有佳作问世,左右纷纷讥讽。”

    秦观没当回事,正要挥手让他退下。

    苏轼开口道:“既是佳作,可有誊抄一份带来?”

    “这...”小厮一时语塞,连忙看向秦观。

    秦观一眼便明白了情况,朝苏轼道:“老师,那些武夫能有什么佳作,顶多是首通顺点的打油诗,抄来怕污了老师眼睛。”

    “确实是打油诗吗?”苏轼转头问小厮。

    小厮支支吾吾,“回大人,小的也是这想法,所以还没看。”

    “再去一趟吧,若不是打油诗便抄来我看看。”

    “老师...”秦观还欲说些什么,苏轼便抬手打断了他。

    “大宋承平已久,打打杀杀的事少了,武林中人向文人靠拢是好事,此事当鼓舞,对大宋安稳有利。”

    “老师英明。”

    又是一炷香时间,那小厮捧着一张纸快步跑来,此次脸上却带着些许激动。

    跑到近前,纸张双手直接呈给苏轼。

    秦观眉头微皱,暗道小厮不懂事。

    那些才子的作品尚且要先经过他这边筛选,何况那群武夫的。

    无奈老师在旁不好发作,只能回头再教训。

    苏轼接过入眼

    秦观轻轻挪动脚步,绕到苏轼身后。

    瞥了纸上第一行字,便忍不住嗤了一声。

    “永遇乐·苏园怀古赠大豪杰乔峰。”

    永遇乐是词牌名,代表词的结构韵律和句式。

    后面是题名,秦观所嗤的便是那大豪杰三个字。

    心想定是通篇“哥们”“义气”的拙作。

    然而

    继续往下看,他却不再有任何动静,面容逐渐严肃,瞳孔微张。

    苏轼亦是安安静静地看完一遍,意犹未尽又看了一遍,这才长长的出了一口气,神色复杂地感叹道:“风格豪放,气势雄浑,境界开阔,好词!这是谁的作品,快去请他过来,还有那个乔峰。”

    小厮应是,正要离开。

    “等等。”苏轼又站起身,喊住了他,“还是我亲自去见吧。”

    ...

    “陈兄,丐帮那边说他们有佳作问世,可曾见到?”

    “见是未见,不过倒是能猜到一二。”

    “哦?恕在下孤陋寡闻,这诗词还能用猜到的?还请陈兄赐教。”

    “你看啊,那老头手上的便是他们丐帮的传承宝物,与犬争食的打狗棒,意义非凡啊。八成就是写的打狗棒的咏物诗。”

    “不错不错,陈兄猜了题名,那诗文内容呢?”

    “嗯...我猜是:远看此棒绿油油,下面细来上面粗...后面两句换你来猜。”

    “好,陈兄三步成诗,在下也不能落后...有了:翻手一转倒过来,上面细来下面粗。”

    “哈哈哈哈...好诗好诗!”

    四周轰然大笑!

    丐帮众人面色铁青,握拳憋着怒色。

    恨不得打断这些人的腿,缝了他们的嘴。

    乔峰见丐帮受辱,冷哼一声!

    丹田内力震荡,衣衫猎猎,一道夹带真气的龙吟声从体内冲出,传遍四野,久久不散。

    嘈杂的苏园瞬间针落可闻。

    之前出言讽刺的诸人个个连退数步,气血上涌,面色潮红。

    一阵胸闷气短后才渐渐缓过来。

    众人面带惧色,肝胆俱裂,不敢再直视乔峰。

    内力没有伤到他们,但乔峰霸道的气势却永远刻在了他们心里。

    也是乔峰知道轻重,不能在这里伤人,否则他们焉有命在?

    “哈哈哈哈...好一个大豪杰!好一个震碎鼠胆的将才!气吞万里如虎!说的就是你吧?”

    人群自动分开一条道路,笑容灿烂,神采奕奕的苏轼带着秦观及一帮下人朝这里走来,盯着乔峰微笑着点头。

    乔峰收敛气势,拱手见礼,“丐帮乔峰,拜见苏大人。”

    “果然是你,不错不错,虎将之姿,可比猛士典韦,亦有霸王遗风!”

    “苏大人谬赞了,乔某不过一乡野莽夫罢了。”

    苏轼赞赏了一番,目光扫过丐帮众人,取出纸张问道:“这首《永遇乐·苏园怀古赠大豪杰乔峰》是哪位丐帮高人所著?”

    乔峰回头拉了墨羽出来,“苏大人,这首词是乔某的朋友,墨羽所著,他不是丐帮弟子。”

    墨羽上前拱手道:“后学末进墨羽,拜见苏大人。”

    围观之人惊疑

    苏大家竟然亲自来见,他到底写了什么出来?

    莫非真是难得的佳作?

    苏轼似看出了众人的疑惑,哈哈笑道:“这位墨小友确实作了一首好词。秦观,念出来给大家一同欣赏。”

    秦观应是,从苏轼手中接过宣纸,张开诵道:“词牌名:永遇乐,题名:苏园怀古赠大豪杰乔峰。”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八十六年,望北犹记,烽火澶渊郡。”

    “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苏园内,随着秦观的朗诵,无数文人陶醉其中。

    有的摇头晃脑,有的闭目低声跟读:“...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笔快者已将全文抄下。

    之前讥讽之人更是羞愧难当,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

    这种能流传千古的名作,他们是一辈子也写不出来的,这次真是丢脸丢到姥姥家了。

    墨羽看到这场面,微微笑着。

    效果超出预期啊!

    没想到苏轼会亲自来,有了这么大的风头,后面卖诗卖词也不怕被压价了。

    好在苏轼不知道他心里的想法,不然非得气得打死他不可。

    这首词改自《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本是与苏轼齐名,并称“苏辛”的南宋辛弃疾所作。

    其中改掉的“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说的是金人入侵中原的典故。

    那是未来的事,还没发生的历史。

    墨羽将其改成“八十六年,望北犹记,烽火澶渊郡。”

    讲的是八十六年前,宋辽的“澶渊之盟”,屈辱割让燕云十六州。

    二者同是丧权辱国的事件,不影响上下文。

    虽已看过两遍,但再听一遍,苏轼仍旧感觉震撼。

    “以千古江山起笔,开篇气势便喷薄而出,力沉势雄。小友好气魄!好胸襟!”

    “英雄无觅,孙仲谋处...三国国主,世人多看好曹操、刘备,小友却钟意吴主,可有高见?”

    苏轼也知晓那些暗地里的买卖,此问既是解惑,亦是考验。

    倘若墨羽说不出个一二三来,便有买文的嫌疑。

    旁边包括秦观在内的部分人,也看出了苏轼的意图,亦暗暗打量墨羽。

    墨羽作为当事人,更是清晰感受到苏轼请教的态度,察觉到了一丝不对劲。

    思忖间又想到辛弃疾的另一首词,笑着拱手道:“高见不敢当。年少万兜鍪(mou2),坐断江东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

    “呃...哈哈哈...哈哈哈哈...好一个生子当如孙仲谋!”

    苏轼哈哈大笑,本想考量墨羽,摆出曹操刘备来对比孙权。

    不料墨羽竟拿出曹操原话:生子当如孙仲谋。来压自己。

    曹公都说生子当如孙仲谋了,他苏轼一个局外人还有什么话说?

    感慨完又是一愣,感觉墨羽的回答有些熟悉,不是内容熟悉,而是句式熟悉。

    心中立马又默念一遍:

    年少万兜鍪,坐断江东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

    “这是...这是...词牌《南乡子》的结构?墨先生,另外半阕可否一并念来?”

    苏轼仅凭这一首半,心中便已将墨羽的诗词造诣拉到与自己齐平。

    遂改口墨先生。

    “苏大人慧眼,之前的是下半阕,上半阕是: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

    “好!好!哈哈,墨先生移步,这里太阳大,我们到阁楼内畅谈。”苏轼热情地拉着墨羽离开,仿佛多年好友,久别重逢一般。

    墨羽不敢拒绝,回头跟乔峰点了下头,跟随而去。

    旁人无不面露艳羡之色。

    丐帮众人扬眉吐气,墨羽虽不是丐帮弟子,却是乔峰好友。

    乔峰得墨羽名作颂扬,又得苏轼赞誉,今后也是前途似锦。

    即使不能走上将途,如今名望已经打了出去。

    武林中谁能比?

    什么北乔峰南慕容,慕容复再没资格与他齐名。

    大豪杰乔峰的称号今已定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