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都市言情 » 典藏华夏:我的直播火遍全网 » 第三十四章 千古一帝

第三十四章 千古一帝

    “尼玛,我这是在看科幻片吗?这特效也太吓人了吧?”

    “始皇帝这把太阿剑,当真是王者之剑,细节太漂亮了。”

    “是啊,连剑身上的纹路都清晰可见,主播这特效制作的太用心了。”

    “这就是钞能力吗?”

    “刷刷刷,不刷礼物都都觉得对不起主播。”

    这一剑的“特效”太真实了,把很多观众的吓了一跳,有的人甚至直接蹦了起来。

    很多人这种等级的特效,都自动的刷起了礼物。

    “当朗朗……”

    太阿剑掉在了地上,碰撞出清越的声音来,像是弹奏乐器一样,十分的悦耳。

    嬴政见此,即便是前无古人的千古一帝也不由得一怔,眼眸深邃的看了眼张良玉。

    三秒钟后嬴政才叹了口气道:“朕现在真的相信你是来自于两千多年后的世人了,那些妖人方士,没有这样的本事。”

    “可,后世——当真如此评价朕?史官执笔如刀,却为何如此欺心,污蔑于朕?”

    秦始皇的身形忽然间有些单薄了起来。

    天下之口悠悠,那个打造了大秦帝国的始皇帝,也经不起后世这般的贬低、折损。

    张良玉的出现,让秦始皇知道了,自己开辟了前无古人伟业、统一了中原,可这样的盛况却历二世而亡,自己也无法长生,更不能子孙世袭帝位。

    最后,甚至还换来了“暴君”的骂名。

    一时间,这让他如何接受得了。

    “嬴政,出生于赵国,秦庄襄王之子,三岁逃亡。”

    “九岁归秦,十三岁几位,二十一岁亲政,平定嫪毐之乱,二十三岁罢免吕不韦,集中秦国大权。”

    “三十二岁灭赵、三十四岁灭魏国、三十七岁灭出国、三十八岁灭燕国、三十九岁灭齐国。”

    “随后统一天下,建立前无古人的不世之功,建立大秦庞大基业。”

    “之后,继续执行法家政策,加强君主专制,削弱旧贵族势力,改‘王有’土地制度为‘国有’土地制度。”

    “废除旧时代贵族分封制,建立郡县制和官僚制度,定都咸阳,使用三公九卿制管理国家。”

    “又统一度量衡、货币、文字修筑长城北拒匈奴,修筑驰道和直道,这一桩桩、一件件的功绩,不愧为千古一帝。”

    “我中华民族向心力由大秦开始,大一统思想由大秦开始,此后无论国家分裂还是外族入侵,面临如何大的灾难,都可以重归于统一。”

    听到张良玉的这些话,刚才有些激动的秦始皇再次重归于平静。

    恢复了那副不可一世的帝王之相,眼眸中精光再次涌动起来。

    “在晚辈,还有无数的后世晚辈的心中,始皇帝嬴政之功绩,都当得起千古一帝的评价。”

    “纵使有暴虐之说,也是白璧微瑕而已。华夏之大同,自始皇帝起;华夏民族万世之基业,也由始皇帝起。”

    “这世上无万寿无疆之人寿,无千年万年之朝代,却有福泽万民,功垂千秋之功业。”

    “始皇帝之功,便是千秋之伟业,始皇帝不愧为华夏祖龙。”

    张良玉的这一番话,震撼人心,又总结了秦始皇的一生,抑扬顿挫,慷慨激昂,让始皇帝嬴政也对其正目而视。

    与此同时,正在观看直播的数千万观众们的热情,也被张良玉的话点燃,弹幕量暴涨起来。

    “良玉出品,果然必属精品啊。”

    “这主播的台词功底,似乎不弱于饰演秦始皇的那位演员。”

    “对话千古一帝秦始皇,果然燃。”

    “华夏大一统,自始皇帝起,看的我双目含泪,热血沸腾。”

    “始皇帝之功功盖千秋,及时后世帝王功绩再如何强,开拓的疆土如何的广阔,在我心中也比不上秦始皇。”

    “是啊,毕竟他是改变了华夏历史进程的猛男。”

    “大一统思想自始皇帝起深入人心,就如同农耕民族能够战胜游牧民族意识自汉武大帝起一样,他们都是有着开创之功的千古一帝啊。”

    “始皇帝功盖千秋,可后世总有一些腐儒去抹黑始皇帝。”

    “就是,焚书坑儒中有证据显示,始皇帝只是杀了一些坑蒙拐骗的方士,烧毁了一些他们骗人的书籍而已。”

    “然后就被后世的儒家子弟揽在了自己身上,说秦始皇焚书坑儒,迫害读书人。”

    ……

    秦始皇似乎满意的点点头,又开口询问道:“朕建立这千秋功业,却亡于二世,可悲可叹,惜哉痛哉啊。朕的江山是不是亡于胡亥之手?”

    这反话把张良玉问的一愣。

    史书记载秦始皇出游南方病死沙丘宫平台,秘不发丧,胡亥在赵高与李斯的帮助下,杀死兄弟姐妹二十余人,并逼死扶苏,从而当上秦朝的二世皇帝。

    可听秦始皇这话,怎么好像是本来也打算传位给胡亥呢?

    众所周知,公子扶苏是秦始皇的长子,为人宽厚仁和、刚毅勇武,信人而奋士,有政治远见和报复。

    无论是立嫡立长的传统,还是考虑到才能、心性都应该立公子扶苏为帝才对啊。

    怎么秦始皇的意思是要立胡亥为帝啊?

    否则秦始皇也不会猜测出二世而亡的人是胡亥啊。

    史书记载,公子扶苏,在反对坑杀“犯禁者四百六十余人“一事,直言劝谏秦始皇不要杀这些人,因此触怒秦始皇。受命前往上郡,协助大将蒙恬修筑长城、抵御匈奴。

    然后对于公子扶苏的机载就少之又少,直到秦始皇37年病逝时候,公子扶苏奉一朝前往吊丧,中车府令赵高联合丞相李斯,拥立始皇第十八子胡亥登基,矫诏逼令扶苏自尽,葬于上郡。

    公子扶苏死的非常的蹊跷,为什么一封矫诏,就能让公子扶苏甘愿自杀呢?

    今天看秦始皇的回答,这其中似乎另有隐情啊。

    “是,胡亥继位之后由权臣赵高掌权,实行残暴的统治,终于激起天下民愤,终于激起了陈胜、吴广起义以及六国旧贵族的复国运动。”

    “您辛辛苦苦建立的不世之功、偌大的大秦基业,没几年就败在了胡亥的手中,胡亥也最终被逼迫自杀于望夷宫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