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都市言情 » 典藏华夏:我的直播火遍全网 » 第七十章 李沆

第七十章 李沆

    说完,张良玉转身就走,随着他的步伐,身形逐渐变得虚无,最后如同梦泡影般消散。

    寇准怔怔的看着这一切,脸色接连变换了数次。

    最后,镜头逐渐拉远,只有下寇准落寞的身影。

    “像寇准这样的性格的人,生活中我们大都遇到过,他们往往对下属极尽刻薄暴躁,对上司则像条狗一样的谄媚,毫无下限。”

    “楼上的寇准跟那些欺下媚上的还不一样,他疯起来可是连皇帝老儿都不放过,敢把皇帝都按到椅子里听他掰扯。”

    “对啊,那种欺下媚上的软骨头可不能跟寇准比。”

    “寇准这个人啊,就是性格暴躁张扬了些,其实他的能力的确很强。”

    “北宋缺相南宋缺将,北宋时期寇准已经算是比较好的宰相了。”

    “这种人别说是皇帝了,怕是连我们普通人都受不了他那脾气。”

    “是啊,要是我们公司有这个人,因为一点儿小事,就要拉着人不放,非的辩论出个子丑寅卯来,想想都觉得头大。”

    “寇准是成也脾气,败也脾气,要不是他这样的脾气,还真的赢不了,签不下澶渊之盟。”

    “前面的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有什么好炫耀吹嘘的?”

    “你不懂,因为澶渊之盟,北宋和辽国保持了较长时间的和平局面。那几十万的岁币供奉,比起两国贸易来北宋赚的钱,只是零头而已。”

    “而且,长期保持军事对峙的状态的话,军费的开支也是一个天文数字。所以在北宋的时候,澶渊之盟的评价是正面的。”

    “哼,那也掩盖不了它是丧权辱国条约的事实。”

    “前面的少年,治大国如烹小鲜,治国很多的时候可不能凭着一腔血勇去办事儿。如果遇到啥时候都像寇准那样只有‘唯有热血相泼尔’,恐怕要不了多久就得亡国了。”

    “是啊,军事战争只是达成政治目的的手段而已。如果互市可以达成目的,就完全没有必要使用军事手段。”

    “主播说要让寇准学学他的前辈李沆和王旦,这两位又是什么人?有历史好的兄弟能给解释解释么?”

    “李沆是寇准的前辈,王旦和寇准共事过,他们也是宋朝的宰相。”

    “哎,等等主播并没有停播。”

    “哦,我记起来了,主播之前说这一次采访的人不止一个,看起来主播还要采访其他的人。”

    “应该是了,不然的话就下播了。”

    “采访?你们傻了嘛?这只是个节目,是对话。”

    “哎,画面有、又出现了。”

    网友们意犹未尽的谈论着,还在讨论刚才张良玉和寇准之间的对话,讨论这寇准这个人的得与失。

    可还没说完,就看到画面一切,张良玉来到了另一个院落中。

    这个院落的规模要比寇准家要小一些,也没有那么张扬堂皇,显得雅致、静怡,小桥流水、六角楼阁、假山修竹,十分的静美。

    院落里鸟鸣啾啁,更显静怡。

    张良玉闲庭信步,权当是来游玩了,不知不觉来到了另外一个别院里。

    大树底下,藤椅上一名约莫五十多岁两鬓发白穿着朴素,双目有神的中老年人。

    此可他正捧着一本书看的入神,石桌上的茶水都已经凉了也没有动。

    “你去忙吧,茶水不用换,还可以喝。”

    听到了动静,以为是来服饰自己的家丁,于是没有回头吩咐了一句。

    张良玉脸上多了一丝淡淡的笑容,眼前这个人给人的感觉亲和、友善的感觉。

    “晚辈见过李丞相。”张良玉微微躬身一礼。

    李沆听到声音,手下的动作略微一停滞,随后略带诧异的看向张良玉。

    打量了两眼之后,发现张良玉穿着怪异,行礼的姿势也不是宋朝的礼节。

    明明已经弱冠之年,却留着一头短发,不曾束发戴冠。

    可他身上却有一种普通的年轻人没有的气质,自信、淡然、不急不躁。

    他明明知道自己是当朝的宰相,看到自己却不卑不亢,就像是在面对同龄人一样。

    这事儿搁寇准那里,寇准就觉得是以下犯上生气了要叫家丁拿了张良玉送到应天府衙门去。

    可李沆看着张良玉却没有半点生气的意思,而是缓缓放下书,从藤椅上站起,微微颔首表示还礼。

    随后,柔声问道:“敢问这位公子是何方人士?今日来寒舍有何见教?”

    “我观公子形貌,似我大宋子民,可汴京城中似乎没有这样的青年才俊。”

    “你衣着不似我大宋也不似辽国、金国,也不似南越等地风格。”

    “如此说来,该是海外我华夏族裔,贵客远道而来,有失远迎了。”

    “李丞相您言重了,晚辈不请自来,还望李丞相海涵。”

    张良玉连忙恭恭敬敬的还礼,跟李沆相处起来,真的比要和寇准打交道要舒服太多了。

    别人以礼相待,张良玉自然也不能失了礼数。

    “哪里,哪里,远来是客,请坐,来人啊,奉上……”李沆招呼张良玉坐在另一张藤椅上,就要叫家丁、奴婢奉上香茗招待。

    张良玉伸手拦住了李沆道:“李丞相不愿麻烦院内工作人员,宁愿喝凉茶也不麻烦他们,晚辈自然也不能给他们添麻烦了。”

    说着,张良玉一挥手,桌子上就多了一套茶具,一些后世的糕点。

    固体酒精燃料点燃,酒精炉蹿出火红的火苗,迅速煮的紫砂壶发出嘶嘶的响声来。

    “晚辈这里准备了好茶和糕点,特意于李丞相分享,不用麻烦他们了。”

    “哦?甚好,甚好,小友之能神异,老夫适才看走眼了。”

    李沆扶手笑道,看着张良玉的眼里却没有了半点的轻视。

    他刚才亲眼看到张良玉一挥手间,石桌上凭空出现了一套茶壶和几盘糕点。

    而且那着火的琉璃盏远超大宋工艺,紫砂壶和瓷器看上去倒是比不上官窑烧制的。

    此人神异,非一般人!

    李沆心中给了张良玉一个评价,继续道:“适才听小友将老夫院里的家庭和奴婢叫做‘工作人员’,这种叫法老夫倒是第一次听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