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玄幻奇幻 » 大圣微博自传 » 第七章 第三节 治理黄河

第七章 第三节 治理黄河

    629.云华夫人,果然得到了禹的流光一瞥,回眸一笑,内心便满满都是幸福。满满都是幸福的巫山,满满都是幸福的云雨,或许也是男人享受幸福的一种极致。这一点我也深有感触,也理解禹对其正妻涂山九尾狐——女娇,“三过家门而不入”的心情。但禹是理智的,巫山云雨之后,他得到了云华央求西王母派下的七个天将的相助。

    630.七天将是童律、大翳、繇余、狂章、黄魔、乌木田、庚辰,听起来声名显赫,其实都是守成有余,开拓不足,相当于西王母给禹派来的警卫员,先确保你的安全,再安插几个耳目,了解你的底细。由此可见,西王母比云华要老辣的多,同样的是垂青,不一样的是理智。首先表明支持禹的态度,至于怎么支持,还要看禹后续的表现,主动权嘛,自然就会一直在握。

    631.禹明白西王母的想法,但也无计可施,只能积极应对,你不派得力助手就不派吧,没有和共工正面交锋的实力,那就不交锋,我按我的计划,干我的正事——治水。在天将和舜的臣子的辅助下,禹开始冒着共工制造的狂风暴雨,实行他治水的第一步,从冀州滨海处开始治理黄河。

    632.黄河水在冀州滔滔而下,至碣石山被阻挡而全面泛滥,禹就从碣石山开挖,计划疏浚九条河道通向东海,一旦河道疏通,碣石山以东将永无水患,这是干一块成一块的做法,先让人们看到希望,很聪明。共工见狂风暴雨难不住禹,又忌惮西王母,自己不便亲自出手,就从东海处调了两个水怪——天吴,罔象来碣石山搞破坏。

    633.天吴,八首八面,虎身,八足八尾,全身青黄色,能够喷云吐雾,掌控水流;罔象,乃是人的尸体腐化之后,溶于水流之中而形成的水之精灵,形体就是液态,分布于水中,聚合时如三岁儿,赤目,黑色,大耳,长臂,赤爪。在大禹的认知中,水是往低处流的。而这两个水怪,让水仿佛有了生命,克服地球重力,无风起浪,淹死了大量正在施工的工人。

    634.禹也是在天将的簇拥之下,直接跳到云端,才逃过一劫。看着自己辛辛苦苦一个多月,不仅白干,还损失惨重,才知道自己的唯一出路,还是要去求西王母。于是向着昆仑山的方向叩拜,想起自己雄心壮志,却又不堪一击,不禁失声嚎啕,大喊绝不忘记西王母的恩德。西王母哪里舍得禹这般失态,便用法力招来东海神禺虢,让其清理门户,助禹治水。

    635.禺虢是黄帝的儿子,黄帝统一华夏后,将其册封到东海之渚,管理东海。他为方便巡游东海,斩妖除魔,将自己化作人面鸟身,耳朵上挂两条黄蛇,脚下踩两条黄蛇,样子很怪异。他在受领西王母的任务后,将自己得力手下,曾帮助黄帝战胜蚩尤的大将——应龙派来协助禹。

    636.龙五百年为角龙,千年为应龙。应龙称得上是龙中之精,其肋生双翅,鳞身脊棘,头大而长,眼眶大,眉弓高,牙齿利,前额突起,颈细腹大,尾尖长,四肢强壮,宛如一只生翅的扬子鳄。曾随黄帝讨伐蚩尤,并杀了蚩尤、夸父,是黄帝的大功臣。后被册封到南方河泽,因嫌水量过少,妖邪不多,难展手段抱负,便主动请求到禺虢手下降妖除魔,如今正派上用场。

    637.应龙与天吴、罔象,先前在东海曾有过几次照面,也匆匆过过几招,无奈东海太大,应龙又是官差身份,还未分出胜负,天吴、罔象就溜走了。而这次不同,河道狭长,腾挪空间有限,又是妖怪在明,应龙在暗,正是擒拿的好机会。于是应龙会同七天将,摆了个八门金锁阵,以禹为饵,诱天吴、罔象现身。

    638.天吴、罔象果然中计,气焰嚣张,不管不顾的摧动水流肆虐河岸。禹装出惊愕恐惧之态,化熊疯狂朝山上飞奔,待到水势用尽,潮头回落,应龙的巨大身躯已然截断他们的归路,七天将从天而降护住禹,而后举起兵刃,朝二妖扑来。二妖从癫狂状态一下变得惊惧,无法聚精会神合力与应龙一战,堪堪应了几招,便被擒获。

    639.应龙擒了天吴、罔象,向西王母复命。西王母将天吴贬谪幽囚于长江以东,会稽山侧,后来天吴就成了吴人的图腾;又见罔象,污秽无形,浑身臭气,便将之远弃扶桑,后来成了日本人心中的罔象女神。从此两妖绝迹中原。禹见应龙如此英勇,便央求西王母将应龙留在自己身边,帮助治水。西王母见大禹恳切,旁边又有云华娇媚央求,也就同意了。

    640.应龙奉命辅佐大禹治水,便以尾扫地,勘定开河路线,让禹集中人力,在黄河下游兖州、青州和冀州开挖了九条河道,使碣石山以西的积水全部流入大海。不仅极大的缩短了治水的进程,更重要的是让大禹看到了成功的希望,也让人们开始对大禹寄予厚望。后来又在云华夫人的协调下,在析城山和王屋山一带,仙人西城王君收服七个会地行术的人来帮助大禹,与七天将一道号称天地十四将,一时间,禹的信心爆棚。

    641.于是禹逆流而上,到达砥柱山。禹凿开山两侧的河道,河水绕山分流而过,这座山就像一根高大的石柱,矗立黄河的急流之中,任激流日夜冲击而巍然不动。禹感慨万千,将之命名为“砥柱山”,从此“中流砥柱”成为禹的精神象征。后来他又率众到了首阳山、华山一线,两山相连阻住了水流。大禹正要组织人力挖掘时,云华夫人主动请缨帮忙。

    642.云华夫人的心思很明白,就是要压西王母一头。你不是给支援了个应龙吗,我就邀请一个更厉害的,——巨灵神秦洪海。这秦洪海生得头如笆斗,眼似铜铃,毛发直竖,腰阔十围,貌似笨拙,行如猿猱。他看了看首阳山和华山的地质结构,说要力擘华山。云华夫人会合众神,请西王母亲自坐镇来见证这精彩一刻。

    643.巨灵神秦洪海身体渐大,到后来变得几乎顶天立地。而后伸出两只巨手,紧紧抓住南面华山的山顶,顺势用脚使劲去蹬北面首阳山山根,两山瞬时被他劈开,河水从他蹬开的缺口向东奔腾而去。巨灵神左手印留在华山上,称为“仙掌”。可是由于用力过猛,华山被他掰裂,一高一低,成了两半。高一些的就是现在的华山,又叫太华山;低一些的就是少华山。

    644.西王母见了巨灵神的神力,也暗自心惊,心想若是巨灵神跟了大禹,这治水还不跟玩似的,也就失去了历练的意义。于是假装震怒,说巨灵神一蹬一抓,生灵涂炭,非但无功,还要带回去治罪。于是差人拿了巨灵神,拂袖而去。等云华夫人和大禹缓过神来,西王母已经消失不见。不过两人倒也并不在意,后来又合力凿壶口、劈龙门,破开三门峡,完成了黄河中游的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