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大秦特使 » 第三十六章 浮桥

第三十六章 浮桥

    齐明剑心想这把飞刀,不会又一个玄幻加科幻的产物吧,怎么自己穿越过来,什么事都能遇到。

    古代没有出现过高科技,可是这些东西,分明是高科技的产物,它们时不时地就冒出来,也算是自己走运,能见到这些宝贝,真是开眼了。

    按理说巡航弹,之所以能找目标,是因为有卫星定位,用电子信号制导。可是这飞刀却是什么导航的都没有,只想一想,就能自己找到目标,这也是太神奇了。

    难道说先秦以后,接连不断地出现,这些类似于奇思妙想的物件和神话传说,还真有超越现代高科技的技术在里面?

    从这些物件和现象上来看,是有一些科技含量。只是古人的意念控制,就更为先进了,远比电子制导和声控技术先进的多。

    这把刀飞来飞去,不管他是怎么做到的了,总之,就是不能让他去玩命了。

    齐明剑想这些事,也没有必要用猜想来研究,眼前要研究的东西实在是太多了。

    别的不说,就是这些石器、木器和青铜器兵器,它们有很多方面,都达到了现代兵器的操作技术标准。

    射程距离、精度和杀伤力,已经远远超出了自己以前的想象。只要稍加改进,就能发挥更大的功效。

    齐明剑也不是对飞刀不感兴趣,只是认为飞刀过于残暴,不想让他过早使用这把飞刀,就和他说道:“眼前我们还是在大量采购兵器,你要是闲着没有事,也可以帮着我收集一些奇特的兵器。”

    然而,飞刀拒绝参与其他活动,他要时刻保持良好的待命状态,随时准备完成死间使命。

    看来这飞刀还真就一个心眼了,认准这个使命了。

    此时,齐明剑东扯西拉,故意分散他的注意力,也是想给他找事来做,可还是改变不了飞刀坚定的信念。

    似乎他活着,就是在等着要和谁同死一样。

    齐明剑觉得自己左右不了他的意志,也只能支持他坚持信念了。

    做为一个死间,对他来说,理解支持他,就是对他的最大尊重,他需要有这样一个信念,一直坚持活下去。

    齐明剑也想开了,只要自己不下答让他执行死间任务的命令,他就可以一直这样的等待下去。

    于是,齐明剑就给他带了一对白鸽,让他带回去后,自己繁殖多养几对鸽子。

    平时定期交换,互放白鸽,有事报事,无事报平安。

    齐明剑说:“你就耐心等待吧,以后有什么特殊情况,可以放出鸽子及时与我联系。”

    飞刀感谢齐明剑对他的关心,带着这对鸽子,回到韩王府,继续当他的厨师。

    齐明剑也是心急,他这会儿,一门心思就是想把最好的兵器,都收集过来,好让开战之时,韩国无可用的秘密兵器。

    齐明剑让郑姬他们配合齐二少爷,把韩国的秘密兵器,全都挖出来。

    齐明剑只要是能得到派上用场的大杀器,都会交给张三富,让他在秦国组织生产,只是他没有二少爷那么公开,也是秘密中进行。

    二少爷做兵器生意,还是大张旗鼓,也让很多人看到门道,很多外地的商人,都想过来大量收购兵器。

    这也正合齐明剑的思路,他就想减少韩国本地兵器存量。

    而齐二少爷又多了一个心眼,他想着多存点兵器,以后在适当时机,把兵器价格提的更高,从中大捞一把。

    齐明剑发现了他私下留一手的投机动机,就提醒他,不能让齐府参与这事,更不能在秦国做这事,要是将来坑了秦国人,齐府可就又摊上事儿了。因为秦军不允许这样做,所以齐明剑只能让二少爷把兵器运往他国储存起来。

    齐明剑还是想学吕不韦的经商和制造兵器之道,自己制定兵器打造标准,生产受秦军欢迎的兵器,为秦国做好战争物质储备。

    同时,派出人手,到外地采购军需物资,削弱竞争对手的兵器制造实力。

    张三富一直在按齐明剑的思路去做,在军需重要物资的采购过程中,大手笔的动作,也让他尝到了很多甜头。

    张三富也常在家里人们面前说:“现在我就佩服三少爷,他让我怎么做,我就怎么做,绝对没有亏吃。”

    齐明剑和张三富讲:“不是我有本事,这是兵家的道理在起作用,兵可百日不用,不可一日之忘,就是要在军备上做文章,还是吕不韦厉害,我们要把吕不韦的谋略用好。”

    张三富不知道这里那么多的道理,他只知道按齐明剑说的办就能发财,让他采购什么,他就买什么。

    秦国的标准兵器,最受欢迎,能赚钱还实用。送到秦军手里,大伙都叫好,这样的事,他当然乐意去做。

    这个时候,齐明剑也想到了很多古代好用兵器,他也有心开发,可一想还是想顺其自然吧,等着别人发现吧。

    眼下还有更重要的事要做,当前,应该把主要经历用在修桥上。

    他已经给张三富下了命令,让他们在修通秦直道的同时,大量准备原木、轨道和枕木,并让大壮制作能过战车的浮桥木轨。

    他考虑在桥上面铺设的轨道,主要还是为了加固浮桥,让战车到时可以快速通过。

    齐明剑也发觉,有时不出手搞点别人不知道的新东西出来,还是解决不了问题。

    大战临近,内史腾一直没有看到水面上有浮船出现,心里有些着急了,主动问过几次,使用浮船过河的事。

    齐明剑只好画了一张古画草图,标上尺寸,让大壮拿出找工匠大师,制造浮船。

    这时,新建的大桥,已经修了一多半,剩下的一小半也打上了桥桩。

    就等能漂浮在河面上的浮船一到,便可以把它们固定在桥桩上架设浮桥了。

    这天晚上,齐明剑和内史腾终于看到了,第一艘浮船样船。

    全木浮船看上去,如同现代钢铁浮桥船一样,只是船体的下面,有可以在木轨上行走的小轮子。

    这样就可以用马把它们来,直接沿着轨道快速运到河边,下河后再一个接一个组装在一起,并把它们固定在河中桥桩上。

    然后,在它们上面都铺设轨道,这样战车就可以从上面顺利快速通过了。

    内史腾也是一个心急的人,见到浮船接连运过来,就先把它们安装固定在岸边的河里,让战马上浮船桥进行上桥试验。

    刚开始战马不敢上桥,经过反复的训练,它们就可以轻松地登上浮船桥。之后,又训练它们拉着战车上下浮桥,接着是进行在浮桥上的前进和后退训练,很快都顺利的完成科目。

    尽管他们在岸边搞得很热闹,因秦国北面有赵国,东面还魏国,韩国还是没有人发现,秦国有要攻强他们的意图。

    但是,韩王安听说河对面有兵马活动,并在修建新大桥,还是派出韩军加强了沿河防范。

    只是韩军以为这些浮桥船体,只是停在岸边的一般船厢。根本就没有想到,这些浮桥会从河面上划过来,并把用它们把浮桥铺过河来。

    张三富看到这些浮桥船,果真的厉害,就觉得这事新奇,他问齐明剑:“这个鬼东西,以前没有出现过,你是怎么想出来的,浮桥上还能走战车,怎么可能呀。”

    齐明剑说这有什么好奇怪,我只是那么一说,大壮就找人造出来了,要问去找大壮。

    这事要是以前想都不敢想,这么宽的河面,这么大的水流,一排船舶很难在河面上固定,现在它们浮在河面上,却上一点事也没有。

    张三富知道这就是齐明剑的事,对他彻底服气了。张三富没有去问大壮,回去却向蒙恬通报此事。

    又从蒙恬军营中调了一大批秦军和劳役,开始加宽直道修建,并参与制造浮船,推进了修造浮船的进度。

    他们还按照齐明剑的设想,在直道两旁,修建了双向行驶的板石轨道,看上去就和小排水沟一样。

    这就是标准的战车轨道,不但战车可以快速通过,其他车辆也可以在上面行驶如飞。

    随着各种同轨距的各种车辆日益增多。看到这个情景,还真的让人眼馋。

    这天,郑姬传来情报,说韩国那边已经有人,在打这条直道上的主意了,他们正在策划找人来打劫。

    上次,在河面上中途调包越货的人还没有找到,这又有人冒出来要打劫直道。

    不过,总算是有了线索,不管他们是不一伙人,一定要提防这些在暗中的神秘力量。

    齐明剑马上想到,派秦军巡道护路。于是,让张三富找蒙恬,派一队驾驶战车的秦军,在直道上巡逻。

    第一批装甲战车刚拉过来,就上了轨道,只车马配合的还不默契,加上车马都有装甲,走起路来还是有些笨重,磕磕绊绊,驾车的秦军,似乎又觉得路基不稳,问题接二连三都冒出来了。

    齐明剑心理有数,习惯了就好了,让他们坚持多走几趟之后,车马果然习惯了,马拉战车很快就能奔跑起来。

    实际上,直道石板凹槽轨道非常的坚固,就是后来的多马拉的辎重车辆,在上面行走也不成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