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大秦特使 » 第一百八十五章 韬略

第一百八十五章 韬略

    楚军以为他们可经轻易地打败对面的秦军。

    于是,又派出更多的人马,再出城与秦军交战。结果,真如他们所料,还是一样,秦军没有和他们交上手,就又是拔腿就跑。

    出城的楚军求胜心切,眼看着能追上秦军,就可以把他们消灭,便不肯放手,一路追秦军到了他们预设战场上。

    早就在这里埋伏好的秦军主力,使用战车、秦弩等秘密武器装备,对楚军展开攻击,秦军所有优势,都充分的发挥出来。

    转眼间就围歼了,出城追来的楚军。

    接着,秦军穿上楚军的盔甲和服装,打着楚军的大旗进城。等城上的守军发现,进城的不是楚军时已晚,秦军的骑兵,已经冲进了城门,随后攻上城墙。

    秦军便开始追杀战败的楚军。随后,进攻下一个城池,又进入更细化,下一个战役的战术分解。

    秦军攻打楚国的城池,都是关键军事要塞,这些地方被一一拿下了,楚国重要运输线,也就被秦军切断了。

    河岸上据点和边境上的城池,没有后方的及时补给,都成了孤城,有很地方的楚军,甚至是主动放弃阵地向东撤退。

    大部分楚军,都退到了春寿城郊外到各防御阵地上。

    眼看着秦国大军,就要打到面来了,项燕这才真正意识到王翦的厉害。

    项燕觉得,王翦这老哥在和自己下闲棋一样。看着王翦用的都是慢功夫,实际上,他们进展很快。

    项燕也只好加紧春寿的防守,并想在这里预计战场,与秦军决战。

    齐明剑得了关于项燕布防的准确情报,也了解到了项燕的战争决心。就想用更为效的办法,应对项燕的战法和谋略。

    齐明剑再一次与王翦讲出自己的想法,王翦夸奖齐明剑,不但有先知先觉的远见,也非常有军事才能。

    王翦接着说:“特使,不但精通医术,还懂得兵法,这样的才能,绝非一天之功,一定是好学之人,不知是否爱读兵书。”

    齐明剑说,他也早就想,和王翦大将学习兵法谋略了,自己还没有专门读过兵书。

    王翦拿出一捆绢书递给齐明剑,说道:“这个宝贝,送给你了,你一定喜欢。”

    齐明剑收过来,从袋子里取出一看,是《六韬》。齐明剑惊讶地问,大将军怎么有这宝书。

    王翦没有回答,反问道:“你可知道,吕家与你们齐家,为什么关系会那么好吗?”

    齐明剑说:“听家父说,是早年生意上的关系。”

    王翦说:“你有所不否,这里面还是另有渊源,吕家和齐家本是一家,这卷《六韬》就是齐太公兵法。”

    齐明剑有点蒙了,他只记得,以后会有黄石公,传授张良太公兵法,那是姜太公兵法。

    于是,就说:“姜太公。”

    王翦说:“正是,吕尚、姜太公、齐太公都是他一个人,是你们本家的祖先,你们原本就是一家人,其实,我们都是炎黄子孙,别看姓氏不同,早先都是一家人。”

    齐明剑说:“我以前还真是没有往这上想,姜太公、齐太公、吕尚是一个人,老祖先真是不简单呀。”

    王翦说:“拿回去好好读吧,现在这书,也只有王公贵族,才能读得到。“

    齐明剑说:“是宝书,一定细读。”

    王翦说:“不能狭义的看待人和事,更不能小看你的对手,他们和你一样,都有优点和缺点,只有全面的认识你的对手,才能战胜他,这书就当是老祖先,给你留下的遗产吧。”

    齐明剑知道,以后,张良就是从这本书开始,学成了文韬武略,成就一生事业。《太公兵法》更被后世的小说家,当成天书兵法。

    齐明剑一再感谢王翦,把这本书送给他。

    王翦笑着说:“这就算是给你的酬劳,我还等着你,拿出更好的办法来。”

    王翦一直非常赏识齐明剑,他有心培养齐明剑军事素养,在教他学真东西。

    而见多识广,有现代知道的齐明剑,也没有让王翦失望,他由如无师自通一样,总是能用现代科学的理念,批判继承的治学方法,科学系统地吸收,上古到先秦的军事思想。只是他,更想用古人的智慧,早一点结束这场战争。

    两强相遇的战争,打起来一直都是十分的激烈。

    因秦军在人数上占有绝对优势,加上战线拉得长,楚军也只能跟着,分兵多处防守。

    王翦大军从水路、陆路同时开进,让人觉得到处都有秦军开过来,大有席卷之势。

    王翦指挥大军,时时紧缩靠拢协同作战,避免了分散兵力孤军深入的现象,一点也不给楚军留下合围的机会。

    反而细微之处的战术,时时诱惑楚军,进入秦军的包围圈。

    从各路秦军大举推进上来看,秦军所攻打楚国各地大城池,都具有明显的目的性。

    一直坚持集中兵力,打通通往楚国都城,道路上的城池和周边的军事要塞。

    还有很多坚守的楚军,已经陷入了秦军的层层包围,秦军也没有马上与他们决战,只是拔掉了河岸上据点。

    秦军没有在这些没人烟的河岸据点上设营,一有楚军大队人马,从城池出来反击。

    河岸上的秦军大队人马,便马上回到船上,从河面堵住楚军的退路。

    陆地上的秦军,便向河岸靠近,把来袭击的楚军,围歼在河岸之上。

    项燕的战法,楚军也都尝试过了,可都没能奏效,项燕也知道自己,再无办法捕捉到战机。

    而他手下的楚军将领,却还是有人认为,秦军是怕他们,见他们来了,就下水逃跑了。

    如果派出全部的楚军,包围陆地上的秦军,就能全歼已经进入楚国中西部的秦军。

    项燕笑着说:“秦军就是船上的功夫好,怎么说人家,不是打仗的材料,如果此时抽空从河岸到都城春寿防线的楚军,王翦大军便可顺流而下,直接打入春寿。”

    如果要是那样,楚军没有形成对楚西推过来秦军的合围,王翦大军打下春寿后,就可以回攻击合围楚军,在楚国中部给楚军来一个反包围,并围歼全部楚军主力。

    不仅如此,项燕更担心的事,是楚地多为水乡泽国,而秦军过来,刚好是如鱼得水,行动十分迅速,而楚军调动起来极为不便,反而让他们有了异地作战的感觉。

    在这种严酷的现实面前,楚军各位将领,也都拿不出围攻李信时的勇气,更是不敢带兵深入楚西,到秦军后方去,围追堵截秦军的后援。

    项燕只能是全线紧缩防守,他把全部的注意力都用在了防上。

    此时,各路间谍也都到春寿一带活动,这也更让项燕更加的紧张,他把很大一部精力,用在了防范这些间谍行动上。

    这样,齐明剑他们情报系统也受到了重创,郑姬他们活动,也只能变得更加隐蔽,而那些杀手,也让船帮主带走,到楚东去活动。

    好在齐明剑早就做好了准备,他几次往返于楚国各地,早就把这里各地陆路河道情况摸清楚。

    把重点地区上,能使用秦军便携式皮筏子的水域,全都在地图上标明。